查看原文
其他

研考在即!专硕地位赶超学硕,含金量大涨?

就是我 高校人才网V 2022-10-03

11月19日,教育部、人社部召开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会议上透露2022考研报名人数已达462万,破历史记录!


2020年,我国毕业研究生72.86万人,再创新高。


近年来,我国考研报名和毕业生人数连年攀升。但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单位缩招/减招,致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不断增大。


在当今“僧多粥少”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人为提高自身就业优势而选择考研。


考研·倒计时9


对于考研党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学校和专业至关重要,但如今,选择学硕还是专硕,也成了考研人的一大难题。


自2010年起,考研相关政策不断调整,学硕减招、专硕扩招等,致使两者“含金量”高低一直存在较大争议。


在传统观念上,因学硕考试难度更高,就读年限更长等因素,有人一直认为:学硕高于专硕,专硕不如学硕,学硕“含金量”更高...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先要了解一下学硕和专硕的概念!



01学硕高于专硕?


目前,我国实行的学位教育主要有2种,一是学术型学位(简称:学硕,重学术理论研究),二是专业型学位(简称:专硕,重操作实际能力),两种教育同行,并处同一层次等级。


02专硕不如学硕?


都说专硕不如学硕?但是,我们要分清楚,这里的专硕一般指的是非全日制专硕。



对非全日制专硕学生来说,每年在奖学金额度和就业竞争力等方面确实与学硕学生存在一定差异。但是,现实情况中,非全日制专硕学生大多已有稳定工作,因此,此类差异对他们影响不大。


因此,不管是学硕还是专硕,全日制或非全日制研究生,都是严格按照相同的考试招生政策和培养标准实行的,其学历学位证书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03学硕“含金量”更高?


学硕与专硕“含金量”高低不能一概而论,须以背景作为前提。


简单来说,一般情况下:


  • 在学术研究背景下:学硕人才的“含金量”更高

  • 在就业发展背景下:专硕人才的“含金量”更高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差异呢?我们再来分析两者未来的发展!


04两者的未来发展(含金量)差异


01就业竞争差异


相比于专硕,学硕更注重的学术科研上的成就,对于高校、科研机构等以学术型人才为主的单位,学硕人才能为单位提供更全面的学术知识传播。


而对于企业、医院等以经验型人才为主的单位,学术性人才对企业的发展盈利效用并不是很大,相反,专硕人才拥有自身的专业技能,实操经验更丰富,能为单位带来的技术效用更大。


因此,两者未来发展的就业方向不同,各有千秋。


02就业薪资差异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高技术人才稀缺已成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供不应求,物以稀为贵,人也是如此,国家大力宣传引导培养专硕人才,也是为填补高技术人才的空缺。


而学术型人才缺乏实用性技能,更适合往学术知识上发展,社会需求小于专硕人才,自然在就业薪资上也会处于弱势。


03就业机会差异


与传统的学硕人才相比,专硕人才的工作技能更强。因此,在就业选择上,专硕人才的选择性更多。


另外,当今专硕人才培养采取“双导师制”,也就是除学术导师外,还有专业导师。


专硕学生可通过专业导师的帮助/推荐,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在就业时更具优势。


......


总的来说,学硕和专硕人才本没有高低之分,也没有哪一类人才在求职时能占绝对优势。


两者只是在定位、培养方式上有所不同,因此,就业时“含金量”也会有所差异,毕竟,不同的专业人才在各行业竞争力是不同的。


但既然国家政策正大力发展专硕人才培养,也就代表有部分专业,专硕在就业时是比学硕更“香”的。


05都说学硕好,谁知专硕香?


  • 教育学:


2020年,教育部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规定2021届及以后毕业的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可凭教育教学能力考核结果,免考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部分或全部科目。

教育类研究生是指教育学学术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0401)、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0451)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代码0453);
公费师范生是指入学前与培养学校以及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享受国家或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的师范生。

  • 医学:


医学类专硕人才毕业后,只要拿到规培证(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是参加主治医师考试的基本条件),即可进入医院入职;而医学类学硕人才毕业后,还需要完成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任务,获得规培证后才能就业。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专业在求职时有所区别!


那学硕和专硕两者为何还存在“含金量”高低的争议呢?


主要是因为部分高校受师资、教学等客观条件限制,导致专硕人才培养过程和质量达不到预期。







从国家政策引导看,专硕人才未来发展可期。

202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 教育部印发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表示,将增设一批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到2025年,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研究生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2017年,教育部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要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统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授权审核;加大行业企业及相关协会等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力度;推动部分专业学位与国际职业资格认证有效衔接;建立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评聘、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和岗位动态调整机制;建设专业学位案例库和教学案例推广中心等。

从企业人员招聘看,不同企业对学硕和专硕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同。


建议考生在报考前明确自身未来发展就业方向,并查询相关企业对人才的招聘要求、高校报录比等重要信息,提前做好准备。

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只会对人才学历和专业进行限制,若单位没有特定的专业技能要求,是不会对学硕、专硕人才进行细分。

且企业人才招聘人员大多数学历为本科,对硕士群体的了解不会太深入,所以不会过度纠结应聘者是学硕还是专硕人才。

从长远发展来看,未来专硕人才在求职时的“含金量”会更高,而学硕人才在未来,更多可能是作为读博前的一个过渡性桥梁,为博士教育储备生源。


因此,为了让高层次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区分学硕和专硕人才培养是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

06总结


学硕型人才更注重学术知识研究,国家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知识创新的推动。


专业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学术型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基石。


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要报考学硕还是专硕,可以参考以下小建议:


  • 读研是为了就业:建议专硕;

  • 读研是为了深造,建议学硕;


当然,还是要根据自身能力、兴趣爱好、未来就业方向、学科需求、报考热度、专业发展等因素进行选择。


话题讨论

1、你觉得未来专硕和学硕,谁的“含金量”会更高?



2、学硕缩招,专硕扩招,传递了什么信号?



3、都说学硕就业难,究竟难在哪?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高校人才网 | 2021年12月点击↓↓内容标题即可查看

近期热文


1.不清楚会吃亏!原来高校隶属关系不同,待遇差别这么大!

2.90后女博士冲上热搜!我们应该批判的是“唯论文论”还是“伪论文论”?

3.三次惜败高校求职,原来吃亏在这里,我总结了四点经验......



热门单位推荐


☟速戳了解更多近期热门招聘单位!

1.澳门城市大学全職學術人員招聘

2.“双一流”高校!入围答辩可申报,待遇优厚,省市配套,大连海事大诚聘“兴海特聘教授”

3.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面向全球招募顶尖AI科研人才

4.安家费50~300万+,人才绩效10~300万+,临沂大学2022年诚聘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启事



简历代投/直推


☟速戳文字,获取简历代投/直推机会吧!

博士后简历直推 丨 广州地区简历代投 丨 上海地区简历代投 丨 北京地区简历代投 丨 广东地区简历代投 丨 华东地区简历代投 丨华中华南地区简历代投

小硕

(硕士可添加)

小招

(博士可添加)

点亮“在看”,求职有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