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 | 曹光胜:从昭武九姓钱币看汉唐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曹光胜 丝路博闻
2024-09-16
古代丝绸之路是中西贸易的生命线,所以丝绸之路首先是一条贸易之路。丝绸之路沿线古国钱币作为丝绸之路贸易文化交流重要的见证者,见证了当时“大漠孤烟铜铃响”的无数贸易传奇。
昭武九姓粟特商人富于冒险,以善于经商闻名于欧亚大陆,他们兴商贩易,担当着古代丝绸之路上的贸易使者。粟特商人大量入华,带来了珠宝、香料、药材等商品,也带来了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还传播了西亚的祆教、摩尼教和景教。同时,他们也把中国的丝绸、茶叶、漆器等物品贩卖到西方各国。
汉初,匈奴破月氏,迫其西迁,以祁连山北昭武城(今甘肃临泽,张掖附近)为故地的月氏部落向西逃亡,进入中亚粟特地区(索格底亚纳,Sogdiana,今锡尔河与阿姆河中游之间泽拉夫善河流域一带),征服当地土著,形成了若干城邦。
5世纪为嚈哒统治,嚈哒衰落之后,各城邦重获独立,形成以康国为首的粟特城邦,其中还有安、曹、石、米、何、史、毕、戊地、火寻、那色波、乌那曷、穆、漕等国,这些都是来华时以国为姓而形成的在华姓氏。他们在本国因怀念祖先都复姓昭武,所以在中国古代史籍中统称“昭武九姓”或 “九姓胡”。
6世纪中期昭武诸国相继臣属西突厥。7世纪中期归附唐朝,受安西都护府统辖。同时开始遭受大食(阿拉伯帝国)侵袭。多次向唐朝求援,接受唐朝赐封的王号,反抗阿拉伯帝国。8世纪下半叶诸国逐步亡于大食。此后其国人大部分逐渐突厥化、伊斯兰化。

图 1. 粟特地区七世纪左右地图[1]


 

 钱币上的昭武九姓粟特人



昭武九姓粟特人来华后逐渐开始了与中原汉人的融合。而其中的几个国家的姓氏成为中国一姓氏的起源。这些不同姓氏的粟特人在外貌形象上有什么特征与不同吗?当时的钱币记录了这些小城邦国粟特人的真实形象。下面通过不同城邦国的钱币对照史籍记载把当时粟特人的形象展示给大家。

(早期统治粟特地区的大月氏

钱币学界认为这种钱币的打制时间是公元前 130年后至公元 1世纪左右,最早带粟特人形象的钱币之一。这个形象与另一支大月氏人贵霜王的形象十分相似。

(二)东粟特康国何国米国人的形象


东粟特地区是以康国撒马尔罕为中心的粟特东部地区,临近康国的西北边是何国东南面是米国,它们都是康国的附属,一些早期东粟特无名王的钱币都来自这一地区,早期东粟特地区的钱币很难区分它们是康国还是何国和米国的钱币。
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尔罕(Samarkand)一带。是昭武九姓的中心。在诸国中,康国的地位最高。据记载:康国土沃宜禾,出善马,兵强诸国。人嗜酒,好歌舞于道。王帽氈,饰金杂宝。女子盘髻,蒙黑巾,缀金花。生儿以石蜜啖之,置胶于掌,欲长而甘言,持珤若黏云。习旁行书。善商贾,好利,丈夫年二十,去傍国,利所在无不至。以十二月为岁首,尚浮图法,祠祅神,出机巧技。当时归附于康国的国家有:安、曹、石、米、何、火寻、戊地、史等。[2]由此可见,康国在当时是粟特地区的霸主
西汉时,康国为西域的康居国。位于锡尔河至阿姆河之间粟特地区,被匈奴击败的大月氏从祁连山北昭武城西迁至游牧人康居人的领地,占据了这一地区。西突厥人统治河中地区以后,康国臣属于西突厥汗国。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以后康国臣属于唐朝。658年,朝派遣果毅都尉董寄生到中亚,在河中地区置都督府,康国设置康居都督府,以康国王拂呼曼为都督。在此后的几乎一个世纪中,康国统治者的继任都要得到唐朝的册封才有统治一方的权利。
康国人善经商。唐代大量康国人不断涌入中原,并逐渐被汉化。他们以国为姓,于是康国人便成了中国“康”姓的起源之一。
米国,或称弥末,弥秣贺(Maymurgh Maimargh)。北百里距康,与康国关系密切。其君治钵息德城,654年(永徽五年,回历33年)为大食所破。658年(显庆三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君昭武开拙为刺史,自是朝贡不绝。开元时(713年十月—741年十二月),献璧、舞筵、师子、胡旋女。十八年(730年),大首领末野门来朝。天宝初(742年正月—756年七月),封其君为恭顺王,可敦郡夫人。[3]南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辨证》说:“米,西域米国人,入中国者因以为姓。”由此可见,米国在唐中叶以后便大量进入中原并逐渐汉化,成为中国“米”姓家族的祖先之一。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着重分析米国及其特的钱币。
何国在屈霜你迦 (Kushanika) 位于那密水 (今泽拉夫善河) 南数里,[4]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西北。或说在今其西北60英里的排香倍(Peishambe),或说在撒马尔罕与布哈拉之间的喀沙尼亚。在飒秣建城西北的卡塔库尔干区。 上依违于诸强之间。都城方二里,兵千人。[5]何国即康居小王附墨城地。都城里的高楼上,北面绘有中华古帝,东面突厥、婆罗门,西面波斯、拂菻诸王,何国国王每天早晨前往拜谒。[6]国王为康国王族的分支,因而依附于康国。俗信佛教,民以农为主,兼营畜牧,国人善歌舞。6世纪后期为突厥所征服,成西突厥汗国的属地。隋唐时其君主也是为昭武氏人,与隋朝和唐朝均有密切往来隋炀大业年间,遣使贡方物。唐太宗贞观十五年,遣使入朝。唐高宗永徽年间,唐朝灭西突厥汗国,其国随康国归唐,唐高宗在其地设贵霜州和军府,授其国昭武达地为州刺史,属安西都护府。[7]唐朝后期被大食所征服。
朝梁代开始,中原就有来自西域的“何”姓人。唐中叶后,何国人便大量涌入中原居住,成为中国“何”姓的族源之一。

1
-2

东粟特无名王铜币,大约公元6世纪末,1-2
正面:带流海两边梳发辫戴耳环的粟特王四分之三头像面向左。
背面:中心撒马尔罕徽记。


1-3

东粟特无名王铜币, 大约公元 6 世纪末 7 世纪初, 1-3

正面:中分齐肩长发戴耳环翻穿领上衣的粟特王四分之三头像面向左。

背面:中心徽记两边粟特文。


1-4

粟特无名王铜币,大约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1-4

面:中分齐肩长发戴耳环翻穿领上衣的粟特王四分之三头像面向左。

:中心徽记两边粟特文。


(三)曹国人的形象

曹国分东、西、中三曹,东曹国在苏对沙那 (Sutrushana),居波悉山之陰,西至康,东北宁远,皆四百里许,南至吐火罗五百里;西曹国在瑟(Ishitikhan),西曹者,隋时曹也,南接史及波览,治瑟底痕城;中曹国在劫布但那(Kaputana    Khebud),中曹者,居西曹东,康之北。王治迦底真城。中国人身材高大,精于战斗。[8] 
“曹衣出水”是由北齐时期来自中亚曹国的曹仲达[9]创造的中国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画法之一。《图画见闻志》[10]说曹仲达的人物画,衣服褶纹多用细笔紧束,似衣披薄纱,又如刚从水中捞出之感,后人就以“曹衣出水”命名。
唐时曹人也多为宫中琵琶高手,琵琶从西域传来,其演奏技巧历经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不断普及、发展与提高,到了唐代达到顶峰。唐代产生了一大批名扬的琵琶演奏家,如曹妙达、曹善才、曹纲等,他们都是来自粟特地区的曹国。易 《琵琶行》序中“琵琶女自言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之“曹”便指来自曹姓琵琶高手。在唐玄宗的姬妾中,杨贵妃之外还有一位“洋贵妃”,就是来自中亚曹国的曹野那,《新唐书》记载:唐玄宗的女儿寿安公主是由“曹野那姬”生育。[11] “ 野那” (Yānakk),粟特语原意是 “ 最喜欢的人”。[12]
曹国人入住中原后,依汉族人习俗,将国名汉化为“曹”姓,世代相传至今,成为曹姓的族源之一。
目前能确定国别的钱币就是东曹国苏对沙那的钱币。

1-5
苏对沙那萨塔恰雷铜币, 公元 6-7 世纪, 1-5
正面:头戴翅冠中心星月,耳戴球形耳饰,颈戴项圈,无须四分之三王像面向左。
背面:中央徽记,两侧粟特文:“stcry MR´Y” “lord of Satachari”  萨塔恰雷国君。

萨塔恰雷的双翅冠和星月充分体现东曹国地区受波斯文化影响,并信奉火祆教。

(四)安国人的形象

安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Bukhara)一带,史料记载,安国曾向唐朝进献名马(传说是汗血宝马)。安国人有一个传统就是招募勇健男子,训练为柘羯。柘羯均为勇猛善战的斗士,视死如归,战无前敌。[13]最初目的是为了押解财货,保障商旅安全,收取佣金。唐朝胡人安禄山本姓康氏,冒姓安氏,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爆发安史之乱,招募了许多柘羯人助战。唐高宗永徽年间,安国归附中原,后为中国“安”之姓氏。


1-6
粟特王希尔柯德(Hirkod)银币,公元 100-300 世纪,1-6
正面:粟特王希尔柯德束发头像,头后有变形的希腊文ΥΡΚωΔωΥ。
背面:奔马前半部分。马后希腊文ΥΡΚωΔωΥ。
粟特王希尔柯德的头像非常接近大月氏王的头像。


1
-7

粟特希尔柯德(Hirkod)银币,公元100-400世纪,1-7
正面:粟王希尔柯德束发头像,头后有变形的希腊文 ΥΡΚωΔωΥ
背面:持长矛的士兵。左侧希腊文ΜΑΚΑΡΟΥ ΟΡΔΗΘΡΟΥ
   这两枚钱币充分印证了史料记载的安国人好名马出勇猛善战武士的记载。


1
-8

粟特王马瓦克(Μawak)铜币,大约公元5世纪,1-8
正面:粟特王马瓦克头像。
背面:拜火坛上方阿胡拉·马兹达正面像。


1
-9
粟特王阿斯巴(Αsbar)铜币,大约公元5世纪后半叶7世纪,1-9
正面:粟特王阿斯巴束发头像面向右。
背面:中央布哈拉徽记,外圈粟特文"xwβ ´sbr"。
这两枚钱币反映了安国火祆教的信仰。

()石国人的形象

石国在赭时(Chach),今乌兹别克斯坦的塔什干一带,都城在柘折城。显庆三年(658)唐以瞰羯城为大宛都督府,授其王瞰土屯摄舍提于屈昭穆都督。开元初,唐封其君莫贺咄吐屯为石国王。开元二十八年(740)莫贺咄吐屯复助唐擒突骑施可汗吐火仙,封为顺义王。天宝九年(750 年)高仙芝擒石国国王及妻子归京师。并抓走石国公主金丝凯亚为妾。天宝十年(751年),石国向大食求救兵攻打怛逻斯城,引起怛逻斯战役,高仙芝兵败,石国归附大食。753年唐封石国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石国至宝应元年(762)依然遣使朝贡于唐。[14]石国出良马,石国人善战,能歌善舞。
石国钱币是粟特钱币中画面最丰富的,钱币上不仅有各地各时期的王像、人物、物产、文字、徽记、宗教信仰、甚至还有一些君王日常活动的画面。

1-10

石国无名王铜币,公元2-4世纪,1-10
正面:束发带须王像面向左。
背面:中央徽记,四周粟特文。

1-11

卡巴尔纳(Kabarna)地区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11
正面:头戴头饰的圆脸国王正面胸像,左侧手握十字架。
背面:中央徽记, 打制币。

1-12

卡巴尔纳(Kabarna)地区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12
正面:头戴头饰的尖脸国王正面胸像,左侧手握十字架。
背面:中央徽记,打制币。

这种钱币正面非常类似拜占庭查士丁尼一世的索利多金币,M.E. Masson认为当时大量拜占庭钱币流入中亚,特别是作为丝路上硬通货的索利多金币。刺激了当地的模仿。[15]沙迦洛夫和库兹涅佐夫认为当地统治者发行这种钱币有可能是为了某种政治目的或它们是由地方上小独立公国的统治者发行,为了满足当地城镇市场的需求。这种钱币非常稀少,在他们著作《公元3-8世纪赭时钱币目录》完成时2006年只知道发现了六枚。[16]


1-13

卡巴尔纳(Kabarna)地区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13
正面:身穿翻领外套头长发披肩的石国王面向右与王后盘腿对坐交谈。
背面:中央徽记,背后粟特文”cpγw yrcrδnk pny”, Coin ofjabgu Il-Chirdanak/Il- Urdanak,  贾布古 ·伊尔 ·奇达纳卡/ 伊尔 ·乌尔达纳卡的钱币。[17]

1-14

卡巴尔纳(Kabarna)地区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14
正面:骑在马上的石国王盘与头戴尖帽身穿长袍的站立者对话。
背面:中央拜火坛,两边徽记。

1-15

卡巴尔纳(Kabarna)地区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15
正面:石国国王骑马向右。
背面:中央徽记,外圈粟特文”pny cpγw γ'γ'n”, ”Coin of qaghan jabgu”   ,[18]贾布古可汗的钱币。

1-16

卡巴尔纳地区(Kabarna)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16
正面:石国国王与王后双人头像。
背面:中央徽记,外圈粟特文”ZNHcpγw yrcrδnk pny”, This is coin ofjabgu Il- Chirdanak,  这是贾布古·伊尔·奇达纳卡的钱币。[19]

1-17

坎卡(Kanka,Harajkat)地区发行的钱币大约在公元7-8世纪,1-17
面:中分披肩发王像。
背面:中央徽记,外圈特文”ZNH pny tk'yn c'cynk xwβ” This is coin of tegin, Chachs ruler ,这是特勤的钱币,赭时的统治者。[20] 

1-18

坎卡(Kanka,Harajkat)地区发行的钱币大约在公元7-8世纪,1-18
正面:头戴星月冠王像。
背面:中央徽记,外圈粟特文”ZNH pny tk'yn c'cynk xwβ” ,This is coin of tegin, Chach’s ruler ,这是特勤的钱币,赭时的统治者。[21] 

1-19

坎卡(Kanka,Harajkat) 地区发行的钱币大约在公元 7-8 世纪, 1-19
正面:免冠王像。
背面:中央徽记,外圈粟特文”pny tk' ryttpyr c'cynk xwβ” ,This is coin of tk' ryttpyr, Chach’s ruler ,这是 tk' ryttpyr 的钱币,赭时的统治者。[22]

1-20

阿克坎尼亚(Akcania)王铜币,公元7-8世纪,1-20
正面:具有欧洲面部特征的王像,大鼻子,大下巴,独特的胡须,唇上八字胡和从下巴以下的长须,戴新月王冠,面向左。
背面:中央徽记,四周粟特文"scny´βγ pny" , "Akchanja`s coin" “阿克坎尼亚王的钱币”。[23]


肯城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21
正面:四
之三王像面向右,国王留着特殊的发型,与公元5-6世纪巴拉雷克城堡遗址壁画人物的发型相似,他头戴一个正中央支撑起一个新月的王冠,他上有一个巨大的项圈。
背面:中徽记,四周粟特文"pny 'krty c' cynk xwβw z/nyrt" Coin produced by Chach's ruler Z/Nirt[24]钱币由赭时王 Z/Nirt 制造。

1-22
肯城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22
面:免冠四分之三王像面向右。
面:中央徽记,四周粟特文。

1-23

未知地区无名王双人铜币,公元7-8世纪,1-23
正面:四分之三男女胸像互相对视,男女都有一张宽阔的脸颊,头发梳着,系着丝带,耳戴球形耳坠。
背面:中央徽记,四周粟特文 βγy twwn γ’γn - "Divine Qaghan Tuun" 。[25]

1-24
萨塔尔王币大约7-8公元世纪,1-24
正面:戴尖帽和大耳环的王像面左

背面
徽记,四周粟特文。

1-25
尼尔塔纳地区无名王铜币大约公元 7-8 世纪, 1-25
正面:戴新月冠和大耳环的四分之三王像面右,右侧万字符。
背面:徽记,四周粟特文。

1-26
尼尔塔纳地区无名王铜币大约公元 7-8 世纪, 1-26
正面:戴牛角冠和大耳环的四分之三王像面右,右侧万字符。
背面:徽记,四周粟特文。

1-27
萨塔哈雷 · 图顿王铜币大约公元 7-8 世纪, 1-27
正面:女神戴冠四分之三像面右。
背面:徽记,四周粟特文。


1-28

土屯王铜币大约公元 7-8 世纪, 1-28
正面:大脸四分之三王像面右,留胡须的王像面向左。
背面:徽记,四周粟特文。

1-29

无名王钱币大约公元 7-8 世纪, 1-29
正面:戴冠四分之三王像面右。
背面:中央竖琴徽记,外圈粟特文。

1-30

无名王钱币大约公元 7-8 世纪, 1-30
正面:头戴尖帽王像。
背面:中央竖琴徽记,外圈粟特文。


(六)费尔干纳地区粟特人的形象


1
-31
费尔干纳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31
正面:无名王头像

背面:中央徽记,四周粟特文"prn βγy 6´r"

1
-32
费尔干纳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1-32
正面:无名王头像

背面:中央徽记,四周粟特文
"prn βγy 6

(七)史国人的形象

史国又叫佉沙(Kesh)、羯jié霜那(Kashana)是康国的支系。在独莫南康居小王苏薤城故地筑乞史城,因此便叫做史国。西百五十里距那色波,北里属米,南四百里吐火罗也。国有城五百。贞观十六年(642年),国君沙瑟毕献方物。显庆时(656年正月—661年二月),大唐把史国设为佉州,授国昭武失阿喝为刺史。开元十五年(727 年),国君忽必多献舞女、文豹。[26]随着史国与中原的频繁来往,史国人也开始到中原居住。定居中原后以“史”为姓,以示不忘其本,并成为中国“史”姓的一支族源。

1
-33
史国阿呼尔帕特王(Ahurpat)铜币,公元七世纪,1-33
面:免冠有胡须的王像面向右。
背面:背面中央有方框粟特字母β
γy,译为Baga “可汗”或“天神之意”方框
四周有粟特文
rγ twnrwrpt ,译为 Ragfan’s    Ahurpat,即“拉格潘(应为古地名)的阿呼尔帕特”。


1
-34
史国阿呼尔帕特王(Ahurpat)铜币,公元七世纪,1-34
正面:头戴翅冠的有胡须的王像面向右。
背面:中央三个圆环中为徽记,圆环外围粟特字母为 rγ twn’rwrpt,译为 Ragfan’s Ahurpat,即“拉格潘(应为古地名)的阿呼尔帕特”。




1
-35
史国阿呼尔帕特王(Ahurpat)铜币,公元七世纪,1-35
正面:头戴翅冠的有胡须的王像面向右。
背面:中央三角形中为徽记,三角框的外围粟特字母为 rγ twn’rwrpt ,译为 Ragfan’s Ahurpat,即“拉格潘(应为古地名)的阿呼尔帕特”。
从戴翅冠的王像看,国王的形象非常接近波斯萨珊王库思老二世的形象,可以看出史国位于南粟特地区,非常受波斯文化的影响了。


(八)北吐火罗地区粟特人的形象

吐火罗(Tokharistan,Tukholo)位于阿姆河上游。其名称可能源于公元前2世纪西迁至此的月氏人中吐火罗部族(Tokhars)。吐火罗分为南吐火罗(左岸)和北吐火罗(右岸)两部分。北吐火罗由众多小王国组成,王姓昭武,如石汗那(Chaghaniyan),特尔梅兹(Termez)等。吐火罗公元1—4世纪属贵霜王朝,5—6世纪属嚈哒王朝,6—7世纪属西突厥王朝。公元 8 世纪最后 25 年归人阿拉伯伊斯兰币系。


1
-36
北吐火石汗那 Chaghaniyan 小铜币,大约公元550-650年,1-36
面:国王与王后头像。
面:徽记。


1
-37

北吐火罗石汗那 Chaghaniyan 小铜币,公元6-7世纪,1-37
正面
戴冠国王头像面向右。
背面:徽记,一圈吐火罗文。

1
-38
北吐火罗特尔梅兹 Termez 小铜币,公元6-7世纪,1-38
正面
戴双翼冠的四分之三国王半身像面向右。
面:徽记。

(九)花剌子模地区(火寻)粟特人的形象

花剌子模(KhwarezmKhwaimzmKhwarizm)是位于中亚西部的地理区域,阿姆河下游的著名三角绿洲咸海南岸,今乌兹别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两国的土地上。花剌子模在塞种人的语言里解释为“太阳土地”的意思。花剌子模是昭武九姓中最靠西的国家,曾为波斯阿契荚尼德王朝行省。公元4—5世纪获得事实上的独立,并开始打制钱币。先后有希腊一巴克特里亚王朝、萨珊王、突厥王朝入侵。公元 8 世纪落人阿拉伯王朝之手。
汉文献中最早记录花剌子模的是《史记•大宛列传》:“......及宛西小国驩 大益......”[27]驩(huān,欢)潜指的就是花剌子模。北魏称呼似密,《后魏书》曰:呼似密国,治呼似密城,在阿弗太汗西,去代三万七百里。土平,出金、银、琥珀,有师子,多五果。唐代史料中花剌子模被称为火寻,《•西域传》: “火寻,或曰货利习弥,曰过利,居乌浒水之阳。东南六百里距戊地,西南与波斯接,西北抵突厥曷萨,乃康居小王奥鞬城故地。其君治急 遮城。诸胡惟其国有车牛,商贾乘以行诸国。天宝十载(751年),君稍施芬使者朝,献黑盐。宝应时(762 年)复入朝。”
中国与花剌子模的交往不是很频繁,汉文文献已很难考证火寻人来华后的情况,更不知道他们后来融入中原后成为什么姓氏。从花剌子模钱币上可以看出他们形象文字与其它昭武九姓的粟特人有明显的不同。

1
-39
瓦尔沙尔王(Bivarsar),减重四德拉克马银币,大约公元300-350年
正面:戴珠饰
的国王半身像面向右。
背面:骑马武士面向右,花剌子模文bywrsr MLK”  ( 瓦尔沙尔王)。


1
-40
剌子模无名王铜币 公元 4 世纪, 1-40
面:头戴骆驼冠的王像面向右。
面:徽记。


1
-41
拉斯特王 King  Rast 铜币,公元5世纪,1-41
面:戴鸟形冠的王像面向右。
:花剌子模文。


1
-42
花剌子,萨夏凡(Sawshafan) 减重四德拉克马银币 Reduced tetradrachm,大约元751-762年,1-42
面:戴冠王像面向右。
背面国王骑马手持马鞭向右,一圈花剌子模文,左上角徽记,"M`RY MLK` sy`wrspn"   [28]萨夏凡王。
以上昭武九姓粟特人钱币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当时西域各国胡人的形象,也初步了解了这些姓氏的成因。隋唐时期,中国和西域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在西安、阳出土的许多昭武九姓的墓志铭,就记载了康、安、曹、石、米、何诸姓在华的情况。也正是大唐王朝繁荣兴盛的国力,吸引了西域昭武九姓国人民定居中原与汉人融合,并成为中国康、安、曹、石、米、何、史毕、戊地,火寻等姓氏起源的一支

 

 开元通宝上的粟特文和布哈拉城徽



在七世纪早期的粟特钱币中有两种非常有地方特色的开元通宝钱,一种是正面开元通宝背后是粟特文和徽记的撒马尔罕开元通宝;一种是正面开元通宝背后布哈拉城徽的布哈拉开元通宝

2-1
撒马尔罕开元通宝,2-1
正面
:  开元通宝
背面:  左侧为粟特文"βgy" (baga) = ruler God or Lord,统治者,上天或领主;右侧 Y 形撒马尔罕伊赫希德()的徽记。

2-2
撒马尔罕开元通宝,2-2
正面
:  开元通宝
背面:  左侧为粟特文"βgy" (baga) = ruler God or Lord,统治者,上天或领主;右侧 Y 形撒马尔罕伊赫希德()的徽记。

2-3
撒马尔罕开元通宝,2-3
正面
:  开元通宝
背面:  上方为粟特文"βgy" (baga) = ruler God or Lord,统治者,上天或领主;下方为 Y 形撒马尔罕伊赫希德()的徽记。

2-4
撒马尔罕开元通宝,2-4
正面
:  开元通宝
背面
:  左侧为粟特文"βgy" (baga) = ruler God or Lord,统治者,上天或领主;右侧 Y 形撒马尔罕伊赫希德()的徽记。

2-5
布哈拉开元通宝,2-5
面:开元通宝。
面:布哈拉城徽记在方孔上。

2-6
布哈拉开元通宝, 2-6
正面
:    开元通宝。
面:布哈拉城徽记在方孔下。

2-7
布哈拉开元通宝, 2-7
正面
:    开元通宝。
面:布哈拉城徽记在方孔左。

2-8
布哈拉开元通宝, 2-8
正面
:    开元通宝。
面:布哈拉城徽记在方孔右。
从图上可以看出这两种开元通宝的面版都是早期开元通宝初铸的短一元这个面版的开元通宝的铸造年代是从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621年)废五铢而改铸“开元通宝”钱开始到唐高宗李治麟德元年(664 年)。[29]所以这种开元通宝不会早于 621 年晚于 664 年
康国在臣属于西突厥汗国期间,就开始独立与唐朝中国发生了使节交往。《册府元龟》记载“唐高祖武德七年(624)七月,康国、曹国并遣使来朝”[30];627 年,康国国王屈术支始遣使来献;631年,康国请求臣属于唐,唐太宗不受其臣,他认为:“朕恶取虚名,害百姓,且康臣我,缓急当同其忧。师行万里,宁朕志邪?”,林梅村认为方孔圆粟特钱必然产生于 7 世纪中叶之后。准确地说,产生于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在碎叶设镇,尤其是显庆三年(653年)唐军平定西突厥阿史那贺鲁于中亚广设羁糜都督府州之际。[31]直到657年西突厥汗国被灭之时,康国仍是西突厥汗国的属国。唐朝灭西突厥汗国以后,康国臣属于唐朝。658年,唐朝派遣果毅都尉董寄生到中亚,在河中地区置都督府,在康国设置康居都督府,以康国王拂呼曼为都督,拂呼曼开始发行带自己名字的粟特文钱币。
布哈拉地区为安国,安国国王“与康国国王同族,字设力;妻,康国王女。安国在昭武诸国中也是一个大国。7世纪,西突厥人统治了中亚,安国以属臣身份处于突厥人的统治之下。早在唐高祖武德年间(618年—626年)就遣使入朝,贞观(627年—649年)初年,献方物,太宗厚尉其使曰:“西厥已降,旅可行矣。”诸胡大悦。[32]唐灭西突厥汗国以后于 659 年在布哈拉置的羁縻州称安息州,“以阿滥为安息州,即以其王昭武杀为刺史”。
可见撒马尔罕开元通宝应该是康国与大唐政府交往到大唐在西域设立在康国设置康居都督府之前这段时间当地统治者铸造的钱币,大约时间是公元624年-658 年之间,布哈拉开元通宝也应为这一时期在当地铸造发行的。

 

 康国粟特方孔钱及撒马尔罕伊赫希德世系考




国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是昭武九姓的中心。康国王在粟特地被称伊赫希德(ikhshid)。赫希德(Ikhshid)是阿拉米语对王的称呼。阿拉米文(Aramaic)是古波斯契美尼德王朝的官方文字,阿契美尼德王朝强盛时期,从埃及到中亚官方都使阿拉米文。当阿契美尼德王朝撤出中亚后,当地依然使用这种语言和文字。从公元前2世纪阿拉米语逐渐被当地语言代替。然而中亚的古文字来自阿拉米文,并且许多阿拉米语词语和表达方式继续被使用。粟特文把王写成 MLK' ,但读音是阿拉米语“伊赫希德”(ikhshid),在地方这个词成为了王的符号。[33]
早研究撒马尔罕伊赫希德钱币及王系的是前苏联考古学家和钱币学家。1981 年斯米尔诺娃在她的书中给出了这类钱币的全面研究成果,后人在此基础又不断加以补充和完善。虽然斯米尔诺娃也阅读了大量中国古籍对钱币进行比,对这类钱币的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中文毕竟不是俄罗斯人的母语,我已收集了量这类钱币的实物样本,下面我将通过钱币实物,考古发现,中外文献,人的研究成果把撒马尔罕伊赫希德钱币及其世系进行梳理,并添加自己研究的些新观点。

() 西希比尔王 šyšpyr 不早于公元 637 年—7 世纪中


3-1
西希比šyšpyr 不早于公元 637 -7 世纪中,3-1
面:粟特文,方孔上 šyšpyr Shishpir“西希比尔”,方孔下 MLK' Ikhshid 赫希德“国王”。
面:方孔左侧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右侧为三曲腿徽记,上为平行四边形下开的徽记,下为圆圈徽记。

1、中国史料中谁是西希比尔王?

米尔诺娃认为钱币上的西希比尔王是史国王沙瑟毕(公元642-656年),但后来她根据史国地区这种钱币出土量比撒马尔罕地区的出土量过于少,而对己的观点产生了怀疑。[34]谁是西希比尔王?他在撒马尔罕的统治时间是哪年到哪年?这些问题一直是中外钱币学界和史学界争论的问题。下面我从几点说明我点。
(1)在中国史籍中关于康国王“代失毕”和“世夫毕”的记载有三处,魏书 · 西域传》记载的“世夫毕”,《北史 · 西域传》记载的“世夫毕”,书 ·西域传》里的“代失毕”。《隋书》作者是魏征等,所以王名代失毕的避讳李世民的 “世”字,“代失毕”实为 “世失毕”。虽然《魏书》和 《北》记载的历史比《隋书》早,《魏书》作者为北齐史家魏收,但可惜的是其中102《西域传》后在流传过程中遗失。宋朝嘉祐六年(1061),仁宗皇帝命令刘攽、刘恕、安焘、范祖禹等著名史家加以校勘,在目录中注明该卷“阙”,并据有史籍抄补,然后在卷末附有校语:“魏收书 《西域传》亡,此卷全写 《北史 ·西域》。所以《魏书 ·西域传》就是《北史 ·西域传》。《北史》的作者为唐代李延寿,他的具体生卒年不详,但他比魏征年轻许多,他年轻时在贞观三年参与过隋书》的修撰。他是在唐高宗显庆四年 (659 年) 完成 《北史》的。在写《北史》时唐太宗李民已经去世,就不用避讳李世明的“世”字了,因此《北史》的康国王就是 “世夫毕” 。这个 “夫”很显然是“失”的讹传,“失”字少一撇就是“夫”。“代失毕”和“世夫毕”应为“世失毕”。
(2) 西突厥人统治河中地区以后,康国臣属于西突厥汗国。据《旧唐书》记载,隋炀帝时(604—618年间),“其王屈术支娶西突厥叶护可汗女,遂臣于西突厥。”[35]可见康国王是从屈术支开始臣属于西突厥汗国的。
(3)《隋书》记载说,康国:“王字代失毕,为人宽厚,甚得众心。其妻突厥达度可汗女也。”[36]这里的代失毕并没有说明具体年代。我们只能从突厥达度可汗来分析代失毕的年代。达度其实是一个很常见的突厥名字,它来自突文“tarduš”,音译成汉文可以是“达度”“大度”“达头”“呾度”等。[37]隋末唐初就有两位西突厥达度可汗,一位是西突厥“达头可汗”(576-603)年,一位是咄陆可汗泥孰可汗(632-634年) ,他也称“大度可汗”。康国王是从屈开始臣属于西突厥汗国的,那么 “代失毕”就应该在屈术支之后,他所娶的突厥达度可汗女就应该是咄陆可汗泥孰可汗的女儿。
(4)在《旧唐书》中最后一次明确记载屈木支派使朝贡是新唐书记载的“贞观十一年”(637年),如果西希比尔王娶的是咄陆可汗泥孰可(632-634年)这位“大度可汗”的女儿,那么他开始成为康国王最早的时间就是屈术支637年朝贡后。
(5)《隋书》的作者是唐代魏征等人编写,魏征的生卒时间是:北周大象二年 (580 年) -唐贞观十七年(643 年 2 月 11 日) 。《隋书》由多人共同编撰,分为两阶段成书,从草创到全部修完共历时三十五年。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令狐德提出修梁、陈、北齐、北周、隋等五朝史的建议。次年,唐朝廷命史臣编修,但数年过后,仍未成书。贞观三年(公元 629 年),重修五朝史,由魏征 「总知其务」,并主编此书。后来魏征去世,又由长孙无忌续为主编,完成未完成的部分。成于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 。《隋书》中没有说明康国王“代失毕”具体年代,康居国“去长安万二千里”,当时还没有完全臣服大唐,在魏征编写《隋书 ·卷八十三 ·列传第四十八 ·西域》时误把康国王写为当时的康国王“代失毕”而不是隋朝的康国王是很有可能。
(6) 康国肯定是从唐代开始仿造开元通宝而铸造方孔圆钱的,在此之前并没有发现仿制隋五铢或更早的中原钱币。而开元通宝是在621年开始铸造的,所以康国发行的方孔圆钱一定是在 621 年以后。西希比尔王的钱币必定是在 621年以后铸造发行的,所以西希比尔王肯定是在屈术支之后成为康国王的。
(7)另外他的钱币背面有四个徽记,方孔左边的 Y 型徽记为撒马尔罕的徽记,右边的徽记为代表乌纳什家族的三曲腿徽记。上面为下开口的平行四边形,下面为○徽记,这与古代突厥字母很相似,下图叶尼塞突厥字母表中与突厥如尼文岩刻上可以看到相似的字母,很有可能用此代表突厥人的徽记。在突厥人活动的七河地区的仿开元通宝钱币的特点就是都是圆孔而不是方孔,有的钱币直接就是由一圈圆圈组成。伊纳尔特勤 Inal Tegin  钱币背后的穿下也有类似的圆圈带一个尾巴,有学者认为有可能是粟特文。
      3-2            3-3              3-4
 4. 叶尼塞突厥文字母表

           图 5.突厥如尼文岩刻描图[38]
             
但无论如何,从西希比尔王以后撒马尔罕的钱币的背后就只剩下代表撒马尔罕Y型徽记和代表康国伊赫希德家族的徽记了。如果这是突厥人的徽记,说明在西希比尔王时期西突厥还在统治撒马尔罕,或者西希比尔王确实是突厥人的女婿。
(8)我认为把这种钱币比对成史国国王沙瑟毕是不成立的,虽然他的名字接近,但在中国古籍中只提到过他以史国国王的身份在 642 年的一次朝贡,[39]这不能充分说明他后来成为了康国王。而且《新唐书》记载:显庆时(656-661年),大唐政府把史国设立为佉沙州,授君主昭武失阿喝为刺史。这时的康国王是拂呼缦,可见康国和史国在这一时期都有各自的君主的。如果西希比尔王不是中国古籍中的“世失毕”我更相信他是继任屈术支之后一位史料未载的康国王。即使到 8 世纪史国钱币上出现了三曲腿徽记 3-5,也只能说明史国王是康国王的枝庶,来自乌纳什家族,而不能证明沙瑟毕 642 年朝贡后到康国成为康国王。在 8 世纪撒马尔罕打制的布哈拉胡达特型的钱币上也出现过三曲腿徽记的戳记 3-6。

3-5


3-6

2、关于三曲腿徽记

腿徽记 triskelion tamgha 在撒马尔罕伊赫希德钱币上连续出现了五次,他们分别是:西希比尔王,乌佐格,瓦尔呼曼,乌克·瓦塔穆克,马斯·乌纳什。是 637 年以后到696 年止。
在撒马尔罕古城阿夫拉西阿卜 Afrasiab 大使厅the Hall of Ambasadors 的壁 画上康国王瓦尔呼曼的衣服上有粟特文题字 Varkhuma Unash,这和马斯替奇·乌纳什 Mastich-Unash 钱币上的名字都有 Unash 这个家族名字,利夫西茨推断出钱币上的三曲腿徽记来自乌纳什 Unash 氏族。[40]
6.  撒马尔罕古城阿夫拉西阿卜大使厅壁画上康国王瓦尔呼曼的衣服上的粟特文题字
所述,我认为西希比尔王应该是 《隋书》记载的 “代失毕”以及 《北史》载的“世夫毕”,是同一人“世失毕”,他可能就钱币上的西希比尔Shishpir ,他开始成为康国王的时间不早于公元 637 年。
()乌佐格 Wzurg wzwrk 公元 650 年左右

3-7
佐格 Wzurg wzwrk ,公元 650 年左右, 3-7
正面:方孔上粟特文为
MLK'  伊赫希德,方孔下方粟特文为 Wuzurg
背面:方孔左侧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右侧为三曲腿徽记。

乌佐格不是中国史籍中的同娥

斯米诺娃把乌佐格 Wuzurg 比定为中国古籍中的“同娥”,并在 645 年遣使到大唐朝贡。她在 1963 年最初释读的粟特文是 tnwkk (wzwrk?)  wzwrk 确定,在旁边打了一个问号。[41]  粟特字母 t n w z 非常接近,所以从 tnwkk的发音来判断非常接近“同娥”。


图 7.乌佐格钱币上的粟特文 wzwrk 乌佐格与 tnwkk 同娥的对比
但遍中国史料,并没有发现这样一位撒马尔罕康国王叫“同娥”,只是在旧唐书》记载有一位西突厥可汗叫同娥设,[42]也并非康国王,贞观八年(634年),同娥被立为西突厥可汗,而这时的撒马尔罕康国王是屈术支。同娥设在贞观九年(635年),曾上表唐朝。其统治时间大约是634-639年,[43]并没能活到 645 年就在拔汗那去世了。《册府元龟》也记载了同娥设这位西突厥可汗,[44]同时记载:“贞观十九年(645)正月......契丹、奚、吐火罗叶护沙钵罗叶护、于阗、同娥、康国、鞨、霫等遣使来贺,各贡方物。[45]这里列举的朝贡者为于阗、同娥、康国、靺鞨、霫遣使来贺,同娥是与康国一起被列出国家和地区。”《册府元龟》还记载:“十七年正月朔,薛延陀、百济、高丽、新罗、吐谷浑、康国、女国,闰六月,堕和罗国,十一月,吐蕃、薛延陀、新罗婆罗门、同娥、西蕃处般啜国,各遣使献方物。”[46]这里更明显,先是康国与土谷浑和女国被列出,随后同娥与婆罗门和西蕃处般啜等国被列出,可见这里的同娥并不是康国王,应该是斯米尔诺娃在这里搞错了。
我通过手中几枚这种钱币上的粟特文的比对,我认为粟特文应为Wzurg或Wzwrk更为准确。
乌佐格 Wzurg 应该是中国史料没有记载的康国王,从他的钱币背面的两个徽记可以看出,他应该在西希比尔王之后,突厥的徽记已经没有了,至少他不是突厥人的女婿。
另外根据马尔夏克(B. I. Marshak)常年在撒马尔罕地区考古挖掘,可知这种钱币通常在七世纪中叶的土层被发现,因此乌佐格 Wzurg 的统治时间应该是650年左右。[47] 
从迈克尔·费多罗夫(Michael Fedorov) 引用斯米尔诺娃的有关同娥 645 年遣使朝贡的观点来看,他并没有查阅中国史料。目前只能根据马尔夏克在撒 马尔罕地区考古挖掘把乌佐格 Wzurg 的统治年限定在 650 年左右。
()瓦尔呼曼 Varkhuman βrγwm'n 公元 650 左右-675 年

3-8

瓦尔呼缦 Varkhuman,βrγwm'n 公元650-675年, 3-8

正面:粟特文为 βrγwm'nMLK' ,Varkhuman Ikhshid,瓦尔呼缦 伊赫希德背面:方孔左边为 triskelion 三曲腿徽记,右侧为撒马尔罕Y型徽记


瓦尔呼缦Warkhuman 是中国古籍中的“拂呼缦”,《新唐书》记载:高宗永徽(650-655年)年间拂呼缦被授为都督,[48]因此拂呼缦成为康国王的上限应该在650年左右。675年大食阿拉伯人攻占撒马尔罕,撒马尔罕地区遭到了来自呼罗珊总督萨伊德·伊本·乌斯曼率领的大军进攻。萨伊德向撒马尔罕进军,在撒马尔罕人的抵抗下,战争持续了一个月,最后,萨伊德与撒马尔罕国王缔结了和约。根据纳尔沙基 Narshakhi 的记载,这时撒马尔罕没有王统治,[49]所以拂呼缦的下限不会晚于 675 年。
()乌克 ·瓦塔穆克, 'wrk wrtrmwk'公元 675-696

3-9
乌克·瓦塔穆克 Urk Wartramuka  公元 675-696 年,中国史料中未载, 3-9
正面:粟特文为 'wrk wrtrmwk'MLK' Urk Wartramuka Ikhshid,乌克·瓦塔穆伊赫希德
背面:
孔左边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 右侧为 triskelion 三曲腿徽记。
中国史籍无记载的两位康国王及吐蕃控制河西走廊切断唐朝与西域的联
中国史料中没有与乌克·瓦尔呼缦王的名字相对应的康国王,根据史料载,从拂呼缦成为康居都督府都督(650-655年间)到 696年笃娑钵提成为康国王这段时间撒马尔罕没有其他康国的记录。根据出土的钱币和考古发现来看,在笃娑钵提成为康国王前,撒马尔罕还出现了乌克·瓦尔呼缦和马斯替赫·乌纳什两位撒马尔罕的伊赫希德(康国王)。这两个名字都只是在钱币上被发现的,从汉文史料及阿拉伯史料中都没看到他们的记录。从徽记看他们有三曲腿的徽记,都来自乌纳什家族,因此这两位王都应该在笃娑钵提之前。
中国史料没有记载这两位康国王与吐蕃控制河西走廊切断唐朝与西域的联系有关。咸亨元年(670年),吐蕃攻陷了唐安西都护府治所龟兹,占安西四镇(龟兹、于阗、焉耆、疏勒)大部分治地。军事上失势,迫使唐废弃四镇,安西都护府治所迁回西州(吐鲁番)。[50]唐朝在西域实际上仅能控制自沙州至伊州、西州、昆陵都护府、蒙池都护府一线,天山以北、以东地区,塔里木盆地均为吐蕃势力所控。唐与西域联系受到阻断。武则天临朝执政,决心夺回四镇,改变被动局面。长寿元年(692年),武则天大军出击,武威军总管王孝杰、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领兵“大破吐蕃,克复龟兹、于阗等四镇,自此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51]这次军事行动的胜利,使唐朝重新确立了对西域的统治地位。这才有了后来的“万岁通天中(696年),以大首领笃娑钵提为王。”
(五)马斯替奇·乌纳什 Mastich-Unash m'stč 'wnš MLK'  公元 675-696 年之

3-10
马斯替奇·乌纳什 Mastich-Unash  公元 696 年之前, 3-10
正面:粟
文为 m'stč 'wnš MLK' Mastich-Unash Ikhshid,马斯替奇 ·乌纳什赫希德。
背面:方孔左边为撒马尔罕
Y型徽记,右侧为三曲腿徽记。

马斯替奇·乌纳什不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泥涅师师

马斯替奇·乌纳什被比定为泥涅师师,[52]中国古籍中的笃娑钵提之子为泥涅师师,[53]泥涅师师是波斯语 Narseh 的音译,它和马斯替奇·乌纳什 Mastich- Unash 个名字看不出任何关系。在斯米尔诺娃诺娃的书中她在泥涅师师钱币位置画了一个问号,并没有确定发现了泥涅师师的钱币,[54]甚至当时并没有从钱币上释读出特钱文为 m'stč 'wnš MLK' Mastich-Unash ikhshid,只是释读为“m'stn 'wγn? MLK'. [55]以至于国内书刊和论文中把这种钱币翻译为“马斯·纳维扬”。这种钱币背面的徽记为撒马尔罕Y型徽记和三曲腿徽记,这个属于乌纳什家族的三曲腿徽记也说明 Mastich-Unash 可能是“笃娑钵提”—吐卡斯帕达克 Tukaspadak 的儿子,撒马尔罕伊赫希德从吐卡斯帕达克 Tukaspadak 始就没有了三曲腿徽记,王权转到了其他家族手中。因此,马斯替奇·乌纳什 Mastich-Unash 因该是介于瓦尔呼曼与吐卡斯帕达克之间的一位康国王,中国史籍中没有记载。到底乌克·瓦塔穆克 Urk Wartramuka 和马斯替·乌纳什 Mastich-Unash 谁在前谁在后还无法确定,暂且按惯例把乌克·瓦塔穆克 Urk Wartramuka 排在前面。

(六)吐卡斯帕达克, twk'sp'δ'k  公元 696-698 年


3-11
吐卡斯帕达克 Tukaspadak  公元 696-698 年钱币, 3-11
正面:粟特文
  twk'sp'δ'k MLK',(Tukaspadak Ikhshid,吐卡斯帕达克 伊赫希)。
面:方孔左边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右侧为氏族徽记。
中国史籍中的“笃娑钵提”《旧唐书》康国传记载,万岁通天年 696—697年。武则天封康国大首领笃娑钵提为康国王,拜左骁卫大将军。[56]从钱币的徽记可以看出撒马尔罕的王权从乌纳什家族转移到另一家族手中。
斯米尔诺娃在 1963 年的《片治肯特钱币目录》书中写道,笃娑钵提被封为康国的具体时间是公元 696年9月, 698 8 月去世,在位时间为一年零十一个月。[57] 这里的月份是斯米尔诺娃是引用沙畹 1904 年在“通报”上发表的文章,[58]沙来源是《册府元龟》964 卷中的:万岁通天元年九月......封康国王大首领左玉钤卫将军笃婆钵提为康国王。[59]圣历元年七月册立泥沮师师为康国王。这里的泥沮师师应为“泥涅师师”的讹传。斯米尔诺娃应该没有读过《册府元龟》中的这段原文,只是根据法文翻译的,她没有搞明白《册府元龟》中份都是农历,既然圣历元年七月是 698 8 月,那么万岁通天年元年九月该是公历 696 年 10 月左右。吐卡斯帕达克的在位康国王的时间大约是一年十个月左右。
此, 吐卡斯帕达克的在位时间为: 696-698 年是可信的。
(七)塔尔浑, trγwn  大约公元 700-710 年

3-12
塔尔浑, trγwn,大约公元 700-710 年, 3-12
正面:粟特文:trγwnMLK' ,Tarkhun Ikhshid ,塔尔浑伊赫希德。
背面:方孔左边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右侧为氏族徽记。


中国史籍中的突昏,《旧唐书》记载 : 泥涅师师在神龙年(705-707 年)去世,泥涅师师死后,康国人又立突昏为王。[60]从中国史料看塔尔浑被康国人拥为康国王的时间在泥涅师师去世的 705-707 年。《册府元龟》卷九七〇:“中宗神龙三年(707 年),康国王突氏并遣使献方物。”这里的“突氏”就是“突昏”。[61]
呼罗珊总督屈底波攻打粟特地区时,突昏参与了反抗阿拉伯人的斗争。在回历90 年(709年)与屈底波签订了和平条约。[62]次年屈底波派他的兄弟阿卜勒·拉赫曼·宾·穆斯林('Abd al- Rahmān b. Muslim)去撒马尔罕征收贡赋,突昏缴清了贡赋,但在收贡人走后,突昏被粟特人推翻,他在绝望中结束己的生命,古雷克被推选为粟特王。[63]
格山文书编号为 Nov.3 Nov.4 的粟特文书的第一句都是“trγwn  МLК 10 srδ "γ-  “塔尔浑国王第十年”。[64]如果这一年是 709 年,塔尔浑成为康国王的间至少是在公元700年。穆格山文书是最可靠的一手资料,看来泥涅师师在神年( 705-707年)去世之前很早就已经不是康国王了,很有可能他还没来得及发行钱币王位就落到了塔尔浑手中,这可能是到目前没有发现明确是泥涅师师的钱币的原因。塔尔浑也不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是在泥涅师师死后才被康人拥立为康国王的。

8.穆格山粟特文书 编号:Nov.3 正面[65]
()Hirak/Gurak 'wr'kk ,公元 710-739年

3-13

古雷克 Hirak/Gurak 公元 710-739年,3-13
正面:粟特文:'wr'kkMLK' ,Urak Ikhshid,古雷克 伊赫希德。
背面:左侧古雷克家族徽记,方孔右边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
国古籍中的乌勒伽,710年新的撒马尔罕伊赫希德古雷克被康国人选为康国王。从钱币背面的徽记可以看出撒马尔罕的统治者从吐卡斯帕达克和塔尔的氏族手中落入了古雷克所在的氏族手中。712 年古雷克与阿拉伯人进行了残酷战,阿拉伯人攻占了撒马尔罕。屈底波让古雷克:1,赔偿二百万迪尔汗2,一年内提供 30000 名无缺陷的奴隶,不包括老人和孩子;3,他们要为屈底波清撒马尔罕城,不能有带武器的人; 4,为屈底波建一座清真寺。[66]屈底波把古雷从撒马尔罕驱除了出去,古雷克在西曹国建立了一个新首都。719年古雷请求大唐政府出兵对抗阿拉伯人,[67]但是被皇帝拒绝了。[68]在 719-722年粟特区同时有两个粟特王——古雷克和声称粟特王的片治肯特领主迪瓦什梯奇。在720年,迪瓦什梯奇领导的反对阿拉伯的起义爆发。起义被镇压,在722秋迪瓦什梯奇钉在了十字架上被处死。他的头颅被砍下送往了伊拉克,左手送了吐火罗斯坦的苏莱曼。[69]《泰伯里史书》是唯一记载这段历史的阿伯史料。
开元二十七年(739 年)康国派使臣到大唐带去了古雷克的死讯。他的儿子吐格哈儿汉史记载的咄曷被任命为康国王。[70]
()迪瓦什梯奇, 'prykk Afrig ,阿夫里格, 公元719-722年

3
-14
迪瓦什梯奇钱币 Afrig I 型公元 719-722 年, 3-14
正面:粟特文为'prykk MLK' ,AfrigIkhshid,阿夫里格 伊赫希德。
背面:方孔左边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 右边为迪瓦什梯奇特有的徽记 I。


3
-15

迪瓦什奇钱币 Afrig II 型公元 719-722 年, 3-15
正面:粟特文为
'prykk MLK' AfrigIkhshid,阿夫里格 伊赫希德。
面: 左边为迪瓦什梯奇特有的徽记 II,方孔右边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
斯米尔诺娃把这种钱币的粟特文释读为 'wr'kk MLK',她称它们为仿古雷克钱币。[71]这种钱币有两种版式,第一种钱币是打压在铸造的铜坯上的;第二种是铸造的。但两种钱币中间都没有方孔。只是在钱币的中央的正面和反面有一方形框架模仿方孔。但钱币的徽记除都有撒马尔罕Y型徽记外,另一个徽记却与古雷克的钱币不同,这个问题始终困扰着斯米尔诺娃。
1986年阿昆巴巴耶夫(Kh. G. Akhunbabaev)对这个问题给出了解释。在Afrasiab 考古挖掘一个贵族的房屋时发现了三枚这样的钱币地层年代为八世纪早 期(712 年后)。其中一枚钱币的品相非常好,他释读出的粟特文是'prykk  MLK' AfrigIkhshid,阿夫里格·伊赫希德。阿昆巴巴耶夫(Kh. G.  Akhunbabaev)为钱币上的徽记与片治肯特的徽记十分相似,是片治肯特徽记的一种变体。而且这种钱币上的文字是旋读的,与潘奇的钱币上的粟特文读法一样是从右向左旋度的,而不像撒马尔罕钱币一样是对读的。我们可以看图中两种钱币徽记的对比。阿夫里格是一个绰号"被祝福的人"。因此,阿昆巴巴耶(Kh. G. Akhunbabaev)得出结论,这是片治肯特统治者迪瓦什梯奇的绰号。[72]


9.  迪瓦什奇钱币徽记与潘奇娜娜女神钱币上的徽记对比图

在穆格山发现的粟特文书称迪瓦什梯奇为"粟特国王,撒马尔罕的统治者"阿昆巴巴耶夫(Kh. G. Akhunbabaev)认为,718年,古雷克向中国派遣使臣,请求帮助反抗阿拉伯人。在得知他的险恶行径后,阿拉伯人任命迪瓦什梯奇为粟特国王,或者至少支持他声称粟特王。引用阿夫里格钱币是当迪瓦什梯奇称粟特王时,719-720年在片治肯特铸造的。关于打制钱币,他认为它们是阿人把撒马尔罕变成要塞后阿拉伯人打制的。只是被认为是片治肯特制造的品相好一些,被认为是撒马尔汗阿拉伯人打制的钱币粗糙一些,而且这两种的徽记也略有不同。[73]但从我收集的两个品种的钱币来看,它们都是在铜坯上打制的,因为钱币的两面都是没有规律的旋转,这是打制币的特征。可能打制粗糙 钱币可能是后期打制的。因为更具体制造时间很难确定,我把它们都划在迪瓦什梯称粟特王的719-722年间。
(吐格哈尔 twrγ'r,公元 739-754 年以后

3
-16
格哈尔 Turgar  早期型,公元 739-754 年以后, 3-16
面: 粟特文为 twrγ'rMLK' ,(Turgar Ikhshid,吐格哈儿 伊赫希德)。
背面
方孔右边古雷克家族徽记,方孔右边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

3
-17
吐格哈尔 Turgar 公元 739-754 年以后, 3-17
正面:粟特文为
twrγ'rMLK' ,(Turgar Ikhshid,吐格哈儿 伊赫希德)。
背面:方孔右边古雷克家族徽记,方孔右边为撒马尔罕 Y 型徽记,穿上新月。
国史料中的咄曷,739年,乌勒伽卒,大唐遣使册封咄曷继承父位,天三年(744 年)又被封为怀化王,752 年,754 年又遣使朝贡。[74]因此 754 年格哈尔还在位。他被废黜的年限应该在755 年呼罗珊总督哈立德·易卜拉欣Khalid b. Ibrahim (755-757)开始用他的名字打制阿拉伯-粟特德拉克马银币。
(十一)亚兹德 · 宾 ·古雷克 'уzt ,Yazid 公元 755-783


3
-18
兹德 · 宾 ·古雷克 Yazid b. Ghurak  公元 754 以后-783 年以后
面:头戴双翅星月王冠的王像。
面:撒马尔罕Y型徽记,粟特文'уzt/МLК',(YazidIkhshid,亚兹德 伊赫希 )
由于这种钱币非常稀少,通常制作粗糙钱文漫漶不清,斯米尔诺娃把这种钱币定为“粟特未知伊赫希德”,[75]直到2015年内马克(Aleksandr Naymark)在足够的钱币样本的支持下,释读出了粟特钱文为'уzt /МLК'。[76]
内马克(Aleksandr Naymark)根据一些西方近现代著作认为亚·宾·古雷克的哥哥吐格哈尔在 750 年最后一次被提到,次年阿布·穆斯林发动了一场消灭中统治者的运动,吐格哈尔被杀,按当时的惯例阿布·穆斯将王位交给了被杀主人的兄弟,所以他把亚兹德·宾·古雷克的继位时间定751 年。但这一观点并没有可靠的史料作支持。而在《旧唐书》 中记载 754  年吐格哈尔还在遣使向大唐朝贡,因此亚兹德·宾·古雷克的继位时间至少754 年以后。在回历 166 年(782-783 年) 亚兹德·宾·古雷克在阿拉伯史料提到,他被称为粟特王。[77]因此,亚兹德·宾·古雷克是在 754年以后成为粟特王的,至少 783年他还是撒马尔罕的伊赫希德。
下面我们根据以上对钱币和史料的分析把撒马尔罕伊赫希德的世系及徽记出为下表。


 

 米国钱币考



米国,又称弥末、弥秣贺,[78]都城在那密水西的钵息德城,旧康居之地。无王,其城主姓昭武,康国王之支庶,字闭拙。都城方二里,胜兵数百人。[79]北百里距康,西北去苏对沙那国五百里,西南去史国二百里,东去瓜州六千四百里。
“唱得凉意外声,旧人唯数米嘉荣。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须事后生。”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写给当时著名歌唱家的米嘉荣的诗《与歌者米嘉荣》。米嘉荣就是来自中亚米国的粟特的著名歌唱家。米国胡人来华,以国为姓,米的音乐家,画家,医学家,宗教人士,商人,军人在华活动,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宋代大画家米芾就是来自米国的米氏中最著名。
关于米国中亚有两个重要的考古发现,一个穆格山城堡遗址的考古发现。一个是片治肯特古城遗址的考古,片治肯特城址,中亚古代粟特城市遗址。位于吉克斯坦片治肯特城东南 1.5 公里。该城始建于5世纪,繁荣于 7~8世纪之交722 年部分毁于阿拉伯人入侵而迅速衰落,760年全部毁废。1946 年起由苏联考古学家持发掘,成为中亚考古学上最引人注目的发现。为研究粟特地区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信仰、社会生活、手工业以及阿拉伯人征服中亚提供了重要资料。
米国的造币在东粟特地区仅次于撒马尔罕的康国。这一地区在当时叫 pnčy 潘奇,他们属于康国的候国,统治者不能称 MLK' ,Ikhshid 伊赫希德(王),称为MR'Y or MR'Yn Afshin (阿拉米文) 阿夫新(领主) 。潘奇是从 7 世纪中叶开始铸造自己的钱币的。

()潘奇领主阿穆克扬(Amukyan)铜币,大约公元 650年左右


4-1
潘奇领主 (lord ofPanch) 阿穆克扬 (Amukyan) 铜币大约公元 650 年左右,4-1
正面:粟特文
pnčy MR’Yn ‘ cm’wky’n – Amukyan, lord of Panch   “潘奇领主阿穆克扬”。
背面:方孔两侧徽记。
阿穆克扬这个名字只在钱币上被发现,目前没有发现史料记载。斯米尔诺娃 认为此王与康国王瓦尔呼曼同时代
。[80]

()潘奇领主比丘特(Pycwtt)铜币, 公元 658-691 年

[81]
4-2

潘奇(Panch)比丘特(Pycwttt)王铜币,公元 658-691 年, 4-2正面:粟特文pncy MR’Y pycwtt , Pycwtt, lord of Panch “潘奇领主比丘特”。背面:方孔上下徽记,方孔左侧带翅膀的右手持剑的站人面向右,方孔右侧双手手持水瓶的站人面向左。马小鹤认为在穆格山粟特文书编号 B-8 的一份买地契中出现,粟特文“pycwtt ”比丘特是片治肯特领主奇金啜·毗伽的父亲,很可能就是 《隋书》记载的米国城 主 “闭拙”。[82]日本语言学家吉田丰发现了“pycwtt ”就是 《新唐书 ·西域传》里 记载的 658 年进贡唐朝的米国王“闭拙”。[83]

()潘奇领主奇金啜·毗伽(Chekin Chur Bilgä)铜币,公元 691-709年



4-
3

潘奇领主奇金啜·毗伽(Chekin Chur Bilgä)铜钱,公元691-706年,4-3
正面:粟特文"γwβ pnčy M[RY] n βylk'", (Hwab Lord of Panch Bilgä) “统治者潘奇领主毗伽”。
背面:方孔四周组成徽记。

斯米尔诺娃在对钱币的粟特文释读为:γwβ pnčy MRYn βySy'n, hwab lord ofPanch Bidian 统治者潘奇领主比迪安。[84]利夫西茨释读穆格山文书编号 B8 日期是统治纪年为第十五年的文书:βγtyk MLK' pnčy MR'Y čk'yn čwr βylk', Ikhshid of βγt Lord of Panch Chakin Chur Bilga ,βγt 王潘奇领主奇金啜·毗伽。从文书上看,他不仅是潘奇的领主同时还是一个叫 βγt  (βšt) 的“王”。βγt  (βšt) 是一个难以识别的地名。Čwr(啜)是突厥的专用名词,是一种官员或尊号,已证明它广泛地见于中世纪早期突厥贵族名字中。[85]他父亲的名字“pycwtt”也是突厥人的名字。阿昆巴巴耶夫(Akhunbabaev) 释读的币文为:γwβ pnčy M[RY]n βylk'Hwab Lord of Panch Bilga 。[86]文书中的 čk'yn čwr βylk 就是钱币上的粟特文名 βylk。从穆格山文书潘奇领主奇金啜·毗伽与钱币上统治者的名字可以看出米国在这个时期的 统治者是来子突厥人的后裔。

() 潘奇夫人娜娜 Nana, lady ofPanch 铜币, 公元 706-722


4-4

潘奇夫人娜娜(Nana)铜币,公元706-722年,4-4
正面:特文"pnčy nnδβ'mpnh" (Nana, lady ofPanch) “潘奇夫人娜娜”
面:方孔四周徽记。


4-5

潘奇夫人娜娜(Nana)铜币,公元706-722年,4-5
正面:特文"pnčy nn δβnpnwh" (Nana, lady ofPanch) “潘奇夫人娜娜”。
面:方孔四周徽记。

潘奇夫人娜娜铜币上的粟特文两种,斯米尔诺娃释读为"pnčy nnδβ'mpnh." 和 "pnčy nn δβnpnwh"潘奇夫人娜娜,有两种不同的头衔 δβ'mpnh 和δβnpnwh。她认为,这大概就像波斯头衔班比森 bambišn 和 bänük 贝纳克—女王和夫人(女主人)的区别。这些是中亚女神娜娜的头衔,这是最受尊崇的地方神灵之一。[87]
迪瓦什蒂奇作为潘奇领主统治了至少 14 年,似乎很奇怪,带他名字的钱币没有被发现。潘奇夫人娜娜铜币铸造时间与迪瓦什梯奇的统治时间是吻合的,然而,为什么他没有把他的名字迪瓦什梯奇放在钱币上,这仍然是一个谜。著名伊朗学家亨宁(Henning)认为钱币上粟特文为"pnčy nnδβ'mpnh."和"pnčy nn δβnpnwh" (Lady ofPanch Nana)  潘奇夫人娜娜,引用的是潘奇的守护神娜娜女神,这种钱币是迪瓦什梯奇发行的。否则是不能解释为什么在他统治潘奇时期 找不到有他名字的钱币的。[88] 
对于潘奇夫人娜娜钱币的解释还有一种假设,奇金啜•毗伽的继承人是他的女儿,她同时是迪瓦什梯奇的妻子,这样迪瓦什梯奇就是奇金啜•毗伽的女婿。因此娜娜女王还有自己的突厥语的名字。这种假设很长时间被钱币界认可,称这是娜娜女王钱币,认为这是统治潘奇的一位名叫娜娜的女王发行的钱币。但这种假设是经不起推敲的。
如果潘奇的统治者是女性,她不会被称为女王或夫人,而是被称为可敦。斯米尔诺娃在币目录里有一种男女头像的钱币4-6背面粟特文为 MR'...γ'ttwnh ,  某某领主某可敦 Khatun,[89]可敦是突厥语的女王,如果娜娜是突厥裔奇金啜•毗伽的女儿,她成为潘奇领主一定会称为可敦。

4-6
穆格山有纪年的文书有标有潘奇领主迪瓦什梯奇第 6、11、14 年的;领主迪瓦什梯奇第 7、10、11、12、13 年的;有纪年为粟特王撒马尔罕领主第一年和第二年的。所以迪瓦什梯奇不是女领主的配偶。因此,迪瓦什梯奇担任潘奇领主不少于 14 年,和粟特王撒马尔罕领主不少于 2 年。因此, 这一共不下 16年。他在 722 年被杀。因此, 他开始统治不晚于 706年。
根据穆格山出土的文书分析 706-722 年米国的统治者是迪瓦什梯奇,所以这种娜娜钱币并非是王后发行的钱币,而是当时潘奇的保护神-娜娜女神。
从穆格山的粟特文书看迪瓦什梯奇至少有两年称为粟特王撒马尔罕的领主,利夫西茨(Livshits) 认为他拥有这个头衔在 720-721 。[90]所以在 720-721 年阿 ·拉赫曼 · 宾 ·苏布 ('Abd al-Rahman b. Subh) 在粟特时给他的阿拉伯文信中用了这个头衔。阿昆巴巴耶夫(Akhunbabaev) 释读了钱币的头衔和绰号为  'prykk MLK'  (阿夫里格 ·伊赫希德) 的钱币归结于迪瓦什梯奇。他认为这种钱币发行时间是 719 年或 718 年底。[91]关于迪瓦什梯奇称为伊赫希德粟特王的钱币可以参看前面一章“康国粟特方孔钱及撒马尔罕伊赫希德世系考”。

 

 毕国钱币考



毕国是属于安国的一个城邦。《隋书》昭武九姓中,毕姓没有独立记载,有附于安国条中的几句:“国之西百余里有毕国,可千余家。其国无君长,安统之。[92]
“毕国”即穆斯林著作中大名鼎鼎的 Baikand    (Paikend),位于那密水之南,今乌兹别克西境。本世纪四十年代,经考古发掘,实测故城面积二十公顷,城,隔为二重,有人工水渠环绕。这条与安国连接的水渠,被后人称为“毕渠[93],培肯德渠”[94]。“毕”仅次于“安”,是中世纪布哈拉绿洲的一大商埠。位于哈拉城西部约五六十公里。
在阿拉伯史料《布哈拉史》 中记载:毕国人全是商贩。他们与中国及里海做生意,变得非常富有。[95]
业十一年(615)春正月,“毕”与安、曹、何、穆诸国“并遣使朝贡”,[96]例证。在当时的特定条件下,毕国人也是丝绸的贩运者。据 《拖拔纪年》卷二记载,706 年(唐中宗神龙二年),大食兵临城下,毕国人被迫与屈底波讲和,献出中国丝绸五千匹,相当于五千名奴隶的身价。可见,这个中亚的著名丝市,有相当雄厚的经济实力。同样,来华贸易的毕国商队,其规模也十分可观。722(唐玄宗开元十年),大食督抚阿里·哈喇希赦免过一批从中国负货归来的毕国商贾,其人数达四百人之多。[97] 
《隋书》记“其国无君长”,反映了毕国独特的行政体制。毕国位于山丘,据险自固。据穆斯林史料记载:古时毕国号称要塞,因坚不可摧而被誉为铜墙壁。[98]到阿拉伯征服前夜,它已变成一个为当代人瞩目的“商人之城了。虽“安国统之”,实际上是商民自治的 “自由市”或 “商人共和国”。并在“千余的有限规模上,建立起 “无君长”的城市公社。难怪现代研究中亚城市自治的学者,要溯源于昭武九姓中的“毕国”了。[99]


5-1

毕国-培肯德城汉字“元”铜币,大约公元659-709年,5-1
正面:穿上布哈拉城徽,转下汉字“元”,穿两侧粟特文 "pt knd" = Pailkend 。
背面:穿上十字架。


5-2
毕国-培肯德城汉字“元”铜币,大约公元659-709年,5-2
正面:穿上布哈拉城徽,转下汉字“元”,穿两侧粟特文 "pt knd" = Pailkend 。
背面:穿上穿下十字架。


5-3
毕国-培肯德城十字铜币,大约公元609-709年,5-3
正面:穿上粟特文 "prn" = glory ,or "pny" = money。
背面:光背。
毕国仿中国的方孔粟特钱,大约在唐灭西突厥汗国以后于659年在布哈拉置的羁縻州称安息州后铸造发行的。泽马尔(E. V. Zeimal') 把这类钱币定纪第三个25年是可信的。[100]706 年,布哈拉绿洲附近的小国毕国成为第一个大食军队占领的粟特城邦。

5-4

毕国-培肯德城跳舞人徽记铜币,大约公元709-750年,5-4
正面:人面。
背面:跳舞人徽记


5-5

毕国-培肯德城跳舞人徽记铜币,大约公元709-750年,5-5
正面:阿拉伯文。
背面:跳舞人徽记。

毕国常中国有贸易往来。因此在培肯德城出土的钱币早期是仿中国的方孔 ,有的还有汉字。从钱币上的十字架可以看出,当时毕国人信奉的是基督教。 后来被阿拉伯人占领,钱币逐渐伊斯兰化。

 

 粟特钱币上的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传说它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快如闪电。汗血宝马的传说最早始于汉武帝时期,《史记 ·大宛列传》记载汉武帝元朔三年 (公元前 126 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返回长安后,向汉武帝报告西域各国情况时描述:“大宛在匈奴西南……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这是中国史书关于汗血宝马最早的记录。
它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原型。
这种马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步伐轻盈,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因为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颈部汗腺发达,马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对于枣红色或栗色毛的马,出汗后局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其身上的一种寄生虫所致皮肤上出现红斑,给人以“流错觉,因此得名。
汉武帝根据张骞的报告,决定“进口”汗血宝马。派出大规模使团,携黄金两千斤和一匹黄金制作的马前往西域大宛国都城,欲以重金购买汗血宝马。然而,大宛国王不但拒绝了汉王朝的要求,还因汉武帝的特使离去时出言不逊,便令军队追杀汉朝使团,抢走了金马。
汉武帝接报后大怒,决心以武力夺取汗血马。于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8月,宠妃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被封为贰师将军,率领骑兵数万人率兵远征大宛国。远征军长途跋涉,艰难地穿越茫茫戈壁荒漠,由于战线太长,后勤供给困难,加之西域沿途各小国紧闭城门,拒不支持粮草,远征军采取攻下城池就补充粮草,攻不下不恋战,绕城而走,边走边打的战术。打到郁成国时,远征军只剩下几千人,加之人困马乏,最后,远征军彻底溃败了。第二年秋天,李广利带领残部退回敦煌。汉武帝严令李广利部驻扎敦煌,不得退入玉门关,违者斩。此次汉王朝远征西域大宛国,不但未得到汗血马,而且使匈奴及西域各国藐视汉王朝。
汉武帝于太初三年 (公元前102年) 再次组织远征军,讨伐大宛,发誓取得汗血马,重振大汉王朝雄风。这次组织边骑六万,马三万余匹,运送粮草等后物资的驴骡骆驼数万匹。为了保障远征军的兵源补充,又征发戍甲卒十八万作,屯兵酒泉、张掖以北的要塞居延(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休屠(今甘肃民 勤一带)。在汉朝远征军强大攻势下,沿途各国纷纷打开城门出迎汉朝军队。这样,汉朝军队长驱直入大宛境内,兵临大宛国首都贵山城下。派水工组织工兵队切断贵山城内的水源,致使其内外交困。汉军围城四十多日,危在旦夕。城发生内乱,有人杀死主战派的国王,将其头颅献给李广利,提出献马求和。军取大宛良马几十匹,中马以下牡三千余匹。亲汉的贵人眛蔡被立为王。汉朝与大宛结盟并约定,大宛每年向汉朝进贡汗血马两匹,向汉朝俯首称臣,汉武喜,专门在长安城修建御马厩,精心饲养汗血宝马。[101] 
自汉武帝以后“汗血宝马”成为西域各国对中国的重要贡品。
时期,蜀汉名将关羽的坐骑赤兔马,就是汗血马。原为吕布的坐骑,吕布死后被曹操所得,赠与关羽。
西晋太康六年(285 年),大宛国王摩之为寻求政治上的支持,派遣使者进贡汗血马。随后的十六国时期和北魏时期,西域诸国依旧有进献汗血马的录。
大唐盛世国力强盛,西域各国继续推行“汗血马外交”。太宗李世民横戈跃马大半生,先后有六匹战马跟随他出生入死。他死后把六匹战马的形貌刻成浮雕带入坟墓,即“昭陵六骏”。其中名叫“什伐赤”一匹就是汗血宝马。到唐玄宗时期,宗室女和义公主嫁给大宛国王,两匹汗血马作为聘礼进献唐朝。李隆基将那两匹马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
汉代到唐代,汗血马在中原辉煌了八百多年。公元11世纪的宋朝以后,中国书不再有汗血马的记录。这和宋朝重文轻武以及陆上丝路被辽国和西夏阻断有,到了元代蒙古人更喜欢身形粗壮的蒙古马,那些外来的汗血宝马越来越不被重视,与中原马杂交导致品种退化,直至血统消
不仅中国人喜欢“汗血宝马”,西域各国都喜欢这种良马,很多汉唐时期的粟特钱币都能看到“汗血宝马”的形象。


6-1

特仿塞琉古安条克1德拉克马银币,公元前2-前1世纪,6-1
面:国王头像面向右。
面:马头向右。

6-2

东粟特撒马尔罕马头戳记银铜合金币,大约公元1世纪左右,6-2
正面
马头戳记,马头向右。
面:光背。

6-3
卡巴尔纳地区(Kabarna)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6-3
正面:
石国国王骑马向右。
背面:中央徽记,外圈粟特文pny cpγw γ'γ'n”, ”Coin of qaghan jabgu”[102]   ,贾布古汗的钱币。


6-4
卡巴尔纳地区(Kabarna)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6-4
正面:大宛马向右背后星月。
背面:中央徽记,外圈粟特文”twn cpγw γ'γ'n pny”,“Coin of qaghan jabgu Tun”
[103],贾布古·土屯可汗的钱币。


6-5

北吐火罗飞马铜币,公元7-8世纪,6-5

正面:中分披肩长发穿翻领外衣的粟特君王四分之三头像面向右。

面:天马帕加索斯向右站立。



6-6

南粟特那黑沙不无名王钱币,7世纪[104],6-6
正面:马向右站立,上方粟特文。
背面:

S 徽记,上方粟特文。

6-7

南粟特那黑沙不无名王钱币,8世纪,6-7
面:马向左站立,上方粟特文。
背面:一圈
拉伯文"Muhammad messengerof Allah"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105] 

6-8
花剌子模,萨夏凡(Savshafan)减重四德拉克马银币Reduced tetradrachm,大公元751-762年,6-8
正面:戴冠王像面向右,前方粟特文“sy’wsprn”Savshafan,萨夏凡
背面国王骑马手持马鞭向右,一圈花剌子模文,左上角徽记,"M`RY MLK` sywrsprn"萨夏凡王[106]
这枚钱币的背面国王坐下就是一匹漂亮的“汗血宝马”。

 

从粟特钱币看中国狮子的来历





中国古代建筑门前都爱放一对石狮子,天安门,紫禁城,卢沟桥的狮子更为人们所熟知。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从寻常百姓到政府机关的门前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每逢中国的传统佳节,各地华人都喜欢敲锣打鼓,舞狮助兴。中国还有一道名菜为狮子头。狮子是世人皆知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欢乐祥和的象征。
其实中国古代并没有狮子。在汉以前的古代文献中,找不到中国产狮子的记载。
《说文》无“狮”字。[107]古代汉语中的狮子名称是外来语,著名语言学家罗常培作详细考证:从命名的对音来推求,它最初是从某种东伊兰语来的,是 ši 的对音。[108] 
晋朝郭璞所著作的《竹书纪年》中有记载说是周穆王驾驭着八骏巡游西域,“狻猊野马走五百里”。郭璞注:“狻猊,狮子”。周穆王距今已经是有着 3000 多年的历了,关于这项记载,在汉朝初年成书的《尔雅•释兽》中有记载:“狻鹿(),如猫,食虎豹”。唐代高僧慧琳说:“狻猊即狮子也,出西域。”[109]
狻猊在中国神话传说中是龙生九子之一,形似狮子的神兽,排行第五,平生喜静不喜动,好坐,喜欢烟火,香炉上的装饰就是它的形象。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狮子不断被送到中原地区。因此在汉代晚期,三国时代的孟康,在《汉书 ·西域传》的注释中,对于“师(狮)”解释为:“似虎,正黄,有冉冉,尾端茸毛大如斗”。这几个文字客观地描述真实雄性狮子的外貌。唐代更是中国与外来文化交流的黄金时代。如新、旧《唐书》记载,仅唐玄宗开元七年、十年、十五年、十七年,有康国、米国、波斯国等献送狮子。唐高宗显庆二年,吐火罗国送狮子。唐太宗贞观九年,康居国进贡狮子,唐太宗命宠臣虞世南作《狮子赋》:
“洽至道于区中,被仁风于海外,有绝域之神兽,因重驿而来朝……”《狮子赋》中具体描写了狮子的形貌。唐太宗还命阎立本作《狮子图》,而不少西域雕刻家和画家涌入长安,画狮的如西域尉迟乙僧、康国康萨也等。
古代西域是崇拜的地区。从印度到波斯,狮子被添加了浓重的神话色彩,成为神力和王权的象征
印度佛经赋予狮子至高无上的地位。《佛说太子瑞应本起经》写道:“佛初生时,有五百狮子从雪山来,侍列门侧。”从此,佛陀说法坐狮子座,演法作狮子吼,成了“人中狮子”。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为弘扬佛法而建造的鹿野苑法敕 石柱,柱头就是由4 头雄狮雕成的。
波斯崇拜子,源远流长。据《隋书》卷八三《波斯传》:“王著金花冠,师子座。”[110]在石国卡巴尔纳 (Kabarna) 地区的钱币上就能看到这种狮子宝

7-
1
卡巴尔纳(Kabarna)地区无名王铜币,公元7-8世纪,7-1
正面:身穿翻领外套的君王盘腿面向右坐在双狮的宝座上,左手握剑,右手握权杖抬起。
背面:中央徽记,外圈粟特文
twn cpγw γ'γ'n pny”, ”Coin of Twn jabgu qaghan [111]土屯贾布古可汗的钱币。
大食(阿拉伯)的立国传说,竟然与狮子的神谕有关。《旧唐书》卷一九八《大食传》写道:“大业(605—617 年)中,有波斯胡人牧驼于俱纷摩地那之山。忽有狮子人语,谓之日:‘此山西有三穴,穴中大有兵器,汝可取之。穴中并有黑石白文,读之便作王位。’”[112]
中亚粟特钱币中有很多狮子的形象,体现了狮子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地位。


7-2
石塔尔纳夫奇王铜币,7-8世纪,7-2
正面:狮子站像朝右。
背面:中央徽记,左右粟特文
xwβwtrnβč"Tarnavch ruler"[113] 塔尔纳夫奇王。

7
-3

国无名王狮子单面铜币,7-8 世纪,7-3
正面:狮子站像朝左。
背面:中央徽记,左右粟特文。


7
-4

石国无名王狮子单面铜币,7-8 世纪,7-4
正面:狮子站像朝右。
背面:中央徽记,左右粟特文。


7
-5
石国无名王狮子单面铜币,7-8 世纪,7-5
正面:狮子站像朝右。
背面:光背。

7-6

石国无名王狮子铜币,7-8 世纪,7-6
正面:狮子站像朝右。
背面:徽记。

7-7
拉城无名王铜币,7-8 世纪,7-7
正面:狮子面向右站立。
背面:突骑施徽记。


7-
8
垡地国(垡丹泽 Vandana)铜币,7-8世纪,7-8
正面:狮子面向左

背面:十字架。

在古代波斯艺术中,常见到人狮搏斗的题材,因盛行于萨珊时代(226—642)而被称为 “萨珊风格”。在当时西亚和中亚的织物图案和金银器纹饰,普遍出现这种狩猎场面:全副武装的骑士,反身射杀猛扑过来的雄狮。然而在华夏文化统中人与自然是和谐的关系,我们见到的都是“狮子戏绣球”的祥和艺术表现。

7-
9

南粟特,那黑沙布猎狮铜币,公元4中叶-6中叶世纪,7-9
正面:粟特王面向左,面前粟特文。
背面:粟特王面向右站立手持短剑猎狮。

狮子在中国文化中被接受是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的。人们对狮子的了解得益于古代西域的贡狮,也得益于汉代时佛教传入中国。
《灯下录》云: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惟我独尊”。所以佛教徒将狮子视为庄严吉祥的神灵之兽而倍加崇拜。以后就把佛家说法音声震动世界、群兽慑服称之为“狮子吼”。在我国佛教圣地五台山的许多寺庙,都供奉着骑狮子的文殊菩萨像。传说这位专司人间聪明智慧的文殊菩萨是骑着狮子首先来到五台山显灵说法的,五台山也就成了文殊菩萨说法的道场。
后来在中华文化当中,狮子被赋了吉祥与守护的含义,石狮子成为守卫大门的神兽。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形成,无不带有本民族、本地域独特的个性,而这种个性的形成,又得益于本民族的地域、风土和固有的宗教信仰。中国的土地虽然不产狮子,但当外来的狮子文化传入以后,就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理想和情操,而这种在外来文化基础上的改头换面,其客观上是因为从西域传入的真狮狮子数量有限,只有极少数人才有机会耳闻目睹,故仅凭口述笔传,更增加了对狮子形象的敬畏和神奇性。狮子作为瑞兽形象,长期与中国 “灵物”共居显位,并向文化生活各个领域扩散,成为民间喜闻乐见的吉祥的象征。狮子在中国的历史,对于研究外来文化的传播,以及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融合,都有非常典型的意义。


 

 结  语



张骞出使西域开启了东西方官方的交往和贸易往来,中原王朝和西域各政权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西域的狮子、汗血宝马、香料、玻璃、宝石等“殊方异物,四方而至”。汉武帝为获取汗血宝马对西域发动了战争。太初三年(前102 年) 汉远征大宛取胜,自此“西域震恐,都遣使来贡献”(《汉书·西域传》)。神爵二年(公元前60 年) 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府。打破了西域各地小国林立、互不往来的隔离状态,造就了在中央政府的统一管理之下,西域各地相互交流日益增多,增进了西域诸城邦国间的相互了解与信任,同时也增进了西域与内地的密切联系,增强了西域各地对中央政权的认同,保障了东西商路的畅通,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广大地区的交流,以及对西域地区的管理。
在中亚粟特人建立过许多绿洲城邦,但从没有建立过统一的国家,因此长期周边的强大外族势力的控制。由于中亚粟特地区处于丝绸之路的中段,粟特人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商业民族,他们通过漫长的丝绸之路频繁往来于中亚与中之间,成为中世纪东西方贸易的担当者。粟特人从东汉末年三国时期起大量进中国。以国为姓定居中原。
唐朝政府于公元 640 年设安西都护府,对西域进行有效管辖。安西都护府是大唐帝国设在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对大唐开疆拓土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起着巨大的作用。受中原开元通宝的影响,当时西域一些地区铸造了仿开元通宝钱和粟特方孔钱。在大一统的历史环境下,中原与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7 世纪末、8 世纪初,随着萨珊波斯帝国的灭亡,粟特本土逐渐被阿拉伯人占领,唐朝势力也退出西域地区,粟特原有的贸易网络渐渐无法维持,粟特商人以及他们使用的钱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通过中亚地区昭武九姓钱币的收集整理研究,结合东西方古籍文献的记载,展示了中世纪粟特人在钱币上的形象与日常,重新梳理了康国、米国、毕国的仿中国的方孔圆钱及大唐中央政府册封的粟特王世系的更迭,史海钩沉,展现了汉唐时期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交融

附录:钱币数据 (滑动阅读)

1-1, 材质:银, 直径:30.15 毫米, 重:9.02 克 出处:作者藏

1-2, 材质:铜, 直径:22.48 毫米, 重:4.25 克 出处:作者藏

1-3, 材质:铜, 直径:20.48 毫米, 重:4.13 克 出处:作者藏

1-4, 材质:铜, 直径:21.60 毫米, 重:2.47 克 出处:作者藏

1-5, 材质:铜, 直径:19.16 毫米, 重:1.89 克 出处:作者藏

1-6, 材质:银, 直径:13.47 毫米, 重:1.27 克 出处:作者藏

1-7, 材质:银, 直径:14.42 毫米, 重:1.24 克 出处:作者藏

1-8, 材质:铜, 直径:15.81 毫米, 重:0.86 克 出处:作者藏

1-9, 材质:铜, 直径:17.65 毫米, 重:1.95 克 出处:作者藏

1-10,材质:铜, 直径:20.50 毫米, 重:2.30 克 出处:作者藏

1-11,材质:铜, 直径:20.04 毫米, 重:1.54 克 出处:作者藏

1-12,材质:铜, 直径:18.06 毫米, 重:1.36 克 出处:作者藏

1-13,材质:铜, 直径:20.31 毫米, 重:1.44 克 出处:作者藏

1-14,材质:铜, 直径:21.40 毫米, 重:2.36 克 出处:作者藏

1-15,材质:铜, 直径:16.95 毫米, 重:1.90 克 出处:作者藏

1-16,材质:铜, 直径:22.48 毫米, 重:2.52 克 出处:作者藏

1-17,材质:铜, 直径:20.54 毫米, 重:1.98 克 出处:作者藏

1-18,材质:铜, 直径:20.76 毫米, 重:1.67 克 出处:作者藏

1-19,材质:铜, 直径:17.77 毫米, 重:1.50 克 出处:作者藏

1-20,材质:铜, 直径:19.35 毫米, 重:2.43 克 出处:作者藏

1-21,材质:铜, 直径:25.64 毫米, 重:3.93 克 出处:作者藏

1-22,材质:铜, 直径:19.16 毫米, 重:1.23 克 出处:作者藏

1-23,材质:铜, 直径:21.70 毫米, 重:1.05 克 出处:作者藏

1-24,材质:铜, 直径:19.97 毫米, 重:2.78 克 出处:作者藏

1-25,材质:铜, 直径:22.21 毫米, 重:2.45 克 出处:作者藏

1-26,材质:铜, 直径:15.51 毫米, 重:1.25 克 出处:作者藏

1-27,材质:铜, 直径:17.10 毫米, 重:1.49 克 出处:作者藏

1-28,材质:铜, 直径:21.00 毫米, 重:2.39 克 出处:作者藏

1-29,材质:铜, 直径:13.82 毫米, 重:0.83 克 出处:作者藏

1-30,材质:铜, 直径:14.59 毫米, 重:1.07 克 出处:作者藏

1-31,材质:铜, 直径:24.08 毫米, 重:2.72 克 出处:作者藏

1-32,材质:铜, 直径:23.83 毫米, 重:2.32 克 出处:作者藏

1-33,材质:铜, 直径:17.88 毫米, 重:1.46 克 出处:作者藏

1-34,材质:铜, 直径:19.63 毫米, 重:1.76 克 出处:作者藏

1-35,材质:铜, 直径:17.81 毫米, 重:1.49 克 出处:作者藏

1-36,材质:铜, 直径:19.79 毫米, 重:2.08 克 出处:作者藏

1-37,材质:铜, 直径:20.77 毫米, 重:1.41 克 出处:作者藏

1-38,材质:铜, 直径:19.24 毫米, 重:1.42 克 出处:作者藏

1-39, 材质:银, 直径:30.42 毫米, 重:8.47 克 出处:作者藏

1-40,材质:铜, 直径:15.83 毫米, 重:2.14 克 出处:作者藏

1-41,材质:铜, 直径:14.27 毫米, 重:3.16 克 出处:作者藏

1-42,材质:银, 直径:25.87 毫米, 重:2.74 克 出处:作者藏

2-1, 材质:铜, 直径:24.30 毫米, 重:4.04 克 出处:作者藏

2-2, 材质:铜, 直径:24.35 毫米, 重:3.98 克 出处:作者藏

2-3, 材质:铜, 直径:24.36 毫米, 重:3.89 克 出处:作者藏

2-4, 材质:铜, 直径:24.11 毫米, 重:4.47 克 出处:作者藏

2-5, 材质:铜, 直径:23.58 毫米, 重:2.79 克 出处:作者藏

2-6, 材质:铜, 直径:24.30 毫米, 重:4.09 克 出处:作者藏

2-7, 材质:铜, 直径:24.98 毫米, 重:3.87 克 出处:作者藏

2-8, 材质:铜, 直径:24.50 毫米, 重:3.24 克 出处:作者藏

3-1, 材质:铜, 直径:24.11 毫米, 重:3.51 克 出处:作者藏

3-2, 材质:铜, 直径:21.87 毫米, 重:3.96 克 出处:作者藏

3-3, 材质:铜, 直径:21.60 毫米, 重:3.93 克 出处:作者藏

3-4, 材质:铜, 直径:14.27 毫米, 重:3.16 克 出处:作者藏

3-5, 材质:铜, 直径:17.81 毫米, 重:1.49 克 出处:作者藏

3-6, 材质:银, 直径:31.64 毫米, 重:3.1 克 出处:作者藏

3-7, 材质:铜, 直径:20.00 毫米, 重:2.41 克 出处:作者藏

3-8, 材质:铜, 直径:25.05 毫米, 重:2.83 克 出处:作者藏

3-9, 材质:铜, 直径:27.00 毫米, 重:5.80 克 出处:作者藏

3-10,材质:铜, 直径:26.88 毫米, 重:4.21 克 出处:作者藏

3-11,材质:铜, 直径:24.24 毫米, 重:3.75 克 出处:作者藏

3-12,材质:铜, 直径:23.10 毫米, 重:2.71 克 出处:作者藏

3-13,材质:铜, 直径:24.92 毫米, 重:3.86 克 出处:作者藏

3-14,材质:铜, 直径:22.10 毫米, 重:1.74 克 出处:作者藏

3-15,材质:铜, 直径:23.19 毫米, 重:2.04 克 出处:作者藏

3-16,材质:铜, 直径:20.20 毫米, 重:2.24 克 出处:作者藏

3-17,材质:铜, 直径:19.87 毫米, 重:2.88 克 出处:作者藏

3-18,材质:铜, 直径:14.27 毫米, 重:3.16 克 出处:作者藏

4-1, 材质:铜, 直径:24.84 毫米, 重:3.68 克 出处:作者藏

4-2, 材质:铜, 直径:30.00 毫米, 重:5.50 克 出处:Hirano 藏

4-3, 材质:铜, 直径:21.14 毫米, 重:2.64 克 出处:作者藏

4-4, 材质:铜, 直径:20.98 毫米, 重:2.35 克 出处:作者藏

4-5, 材质:铜, 直径:18.62 毫米, 重:1.91 克 出处:作者藏

4-6, 材质:铜, 直径:24.51 毫米, 重:2.00 克 出处:作者藏

5-1, 材质:铜, 直径:18.02 毫米, 重:1.61 克 出处:作者藏

5-2, 材质:铜, 直径:18.16 毫米, 重:1.79 克 出处:作者藏

5-3, 材质:铜, 直径:19.24 毫米, 重:1.19 克 出处:作者藏

5-4, 材质:铜, 直径:18.35 毫米, 重:1.28 克 出处:作者藏

5-5, 材质:铜, 直径:16.96 毫米, 重:1.78 克 出处:作者藏

6-1, 材质:银, 直径:14.83 毫米, 重:1.75 克 出处:作者藏

6-2, 材质:合金,直径:14.88 毫米,重:0.87 克 出处:作者藏

6-3, 材质:铜, 直径:18.64 毫米, 重:1.32 克 出处:作者藏

6-4, 材质:铜, 直径:20.61 毫米, 重:2.48 克 出处:作者藏

6-5, 材质:铜, 直径:16.55 毫米, 重:1.45 克 出处:作者藏

6-6, 材质:铜, 直径:21.56 毫米, 重:2.77 克 出处:作者藏

6-7, 材质:铜, 直径:21.13 毫米, 重:2.13 克 出处:作者藏

6-8, 材质:银, 直径:26.16 毫米, 重:3.26 克 出处:作者藏

7-1, 材质:铜, 直径:20.85 毫米, 重:2.65 克 出处:作者藏

7-2, 材质:铜, 直径:22.66 毫米, 重:2.60 克 出处:作者藏

7-3, 材质:铜, 直径:20.63 毫米, 重:2.00 克 出处:作者藏

7-4, 材质:铜, 直径:18.48 毫米, 重:1.70 克 出处:作者藏

7-5, 材质:铜, 直径:16.19 毫米, 重:1.63 克 出处:作者藏

7-6, 材质:铜, 直径:17.17 毫米, 重:1.57 克 出处:作者藏

7-7, 材质:铜, 直径:18.87 毫米, 重:2.54 克 出处:作者藏

7-8, 材质:铜, 直径:16.25 毫米, 重:1.14 克 出处:作者藏

7-9, 材质:铜, 直径:16.94 毫米, 重:2.64 克 出处:作者藏


 


注释 (滑动阅读)

[1]根据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五册唐五代十国时期,西突厥,30-31,1982年10月第1版绘制。

[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西域下》载:“君姓温,本月氏人。始居祁连北昭武城,为突厥所破,稍南依葱岭,即有其地。枝庶分王,曰安,曰曹,曰石,曰米,曰何,曰火寻,曰戊地,曰史,世谓‘九姓’,皆氏昭武。土沃宜禾,出善马,兵强诸国。人嗜酒,好歌舞于道。王帽氈,饰金杂宝。女子盘髻,蒙黑巾,缀金花。生儿以石蜜啖之,置胶于掌,欲长而甘言,持珤若黏云。习旁行书。善商贾,好利,丈夫年二十,去傍国,利所在无不至。以十二月为岁首,尚浮图法,祠祅神,出机巧技。”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六二四三-六二四四页。[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西域下》载:“米,或曰弥末,曰弥秣贺。北百里距康。其君治钵息德城,永徽时为大食所破。显庆三年,以其地为南谧州,授其君昭武开拙为刺史,自是朝贡不绝。开元时,献璧、舞筵、师子、胡旋女。十八年,大首领末野门来朝。天宝初,封其君为恭顺王,母可敦郡夫人。”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6247页。

[4](唐)魏征等撰,《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西域》载:“何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之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族类,字敦。都城方二里。胜兵千人。其王坐金羊座。东去曹国百五十里,西去小安国三百里,东去瓜州六千七百五十里。大业中,遣使贡方物。”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8月,第1855页。

[5](唐)李延寿撰,《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西域》载:“何国,都那密水南数里,旧是康居地也。其王姓昭武,亦康国王之族类,字敦。都城方二里,胜兵者千人。其王坐金羊座。东去曹国百五十里,西去小安国三百里,东去瓜州六千七百五十里。”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10月,第3237-3238页。

[6](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西域下》载:何,或曰屈霜你迦,曰贵霜匿,即康居小王附墨城故地。城左有重楼,北绘中华古帝,东突厥、婆罗门,西波斯、拂菻等诸王,其君旦诣拜则退。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6247页。

[7](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西域下》载:贞观十五年,遣使者入朝。永徽时上言:‘闻唐出师西讨,愿输粮于军。’俄以其地为贵霜州,授其君昭武婆达地剌史。遣使者钵底失入谢。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6247页。

[8](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载:“东曹,或曰率都沙那,苏对沙那,劫布呾那,苏都识匿,凡四名。居波悉山之陰,汉贰师城地也。东北距俱战提二百里,北至石,西至康,东北宁远,皆四百里许,南至吐火罗五百里。有野叉城,城有巨窟,严以关钥,岁再祭,人向窟立,中即烟出,先触者死。武德中,与康同遣使入朝。其使曰:‘本国以臣为健儿,闻秦王神武,欲隶麾下。’高祖大悦。

西曹者,隋时曹也,南接史及波览,治瑟底痕城。东北越于底城有得悉神祠,国人事之。有金具器,款其左曰:‘汉时天子所赐。’武德中入朝。天宝元年,王哥逻仆罗遣使者献方物,诏封怀德王,即上言:‘祖考以来,奉天可汗,愿同唐人受调发,佐天子征讨。’十一载,东曹王设阿忽与安王请击黑衣大食,玄宗尉之,不听。中曹者,居西曹东,康之北。王治迦底真城。其人长大,工战斗。”

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6245页。

[9](唐)唐·张彦远著,俞剑华注释《历代名画记》卷八“曹仲达”条:“曹仲达,本曹国人也,北齐最称工,能画梵像,官至朝散大夫,国朝宣律师撰《三宝感应通录》,具载仲达画佛之妙,颇有灵感。”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1964年1月,158页。

[10](宋)郭若虚 《图画见闻志》卷一“论曹吴体法”条:“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7月,第10页。

[11](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八·诸帝公主》载:“寿安公主,曹野那姬所生。”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3660页。

[12]葛承雍《曹野那姬考》《中国史研究》2007年第4期,第 46页。

[13](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载:“安者,一曰布豁,又曰捕喝,元魏谓忸蜜者。东北至东安,西南至毕,皆百里所。西濒乌浒河,治阿滥谧城,即康居小君长罽王故地。大城四十,小堡千余。募勇健者为柘羯。柘羯,犹中国言战士也。武德时,遣使入朝。贞观初,献方物,太宗厚尉其使曰:‘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诸胡大悦。其王诃陵迦又献名马,自言一姓相承二十二世云。”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6244页。

[14](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载:“石,曰赭时,......显庆三年,以瞰羯城为大宛都督府,授其王瞰土屯摄舍提于屈昭穆都督。开元初,封其君莫贺咄吐屯,有功,为石国王。二十八年,又册顺义王。......天宝初,封王子那俱车鼻施为怀化王,赐铁券。久之,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劾其无蕃臣礼,请讨之。王约降,仙芝遣使者护送至开远门,俘以献,斩阙下,于是西域皆怨。王子走大食乞兵,攻怛逻斯城,败仙芝军,自是臣大食。宝应时,遣使朝贡。”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6246页。

[15][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P.64

[16][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P.64-66

[17][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cpγw yrcrδnk pny”, Coin of jabgu Il-Chirdanak/Il-Urdanak reading suggested by G. Babayarov and A. V. Kubatin. P.77

[18][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pny cpγw γ'γ'n”, ”Coin of qaghan jabgu” , reading suggested by G. Babayarov. P93 

[19][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ZNH cpγw yrcrδnk pny”, “This is coin of jabgu Il-Chirdanak”, reading suggested by G. Babayarov and A. V. Kubatin. P.81

[20][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ZNH pny tk'yn c'cynk xwβ”,This is coin of tegin, Chach's ruler,reading suggested by A. V. Kubatin. P.114

[21][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ZNH pny tk'yn c'cynk xwβ”,This is coin of tegin, Chach's ruler,reading suggested by A. V. Kubatin. P.126

[22][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pny tk' ryttpyr c'cynk xwβ“,This is coin of tk' ryttpyr, Chach’s ruler,reading suggested by A. V. Kubatin. P.130

[23][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scny´βγ pny" , "Akchanja`s coin",reading suggested by V.A.Livshits

[24]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pny 'krty c' cynk xwβw z/nyrt"- "Coin produced by Chach's ruler Z/Nirt",reading suggested by A.V.Kuznetsov. P.151

[25][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βγy twwn γ’γn - "Divine Qaghan Tuun“,reading suggested by G.Babayarov. P.192

[26](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载:“史,或曰佉沙,曰羯霜那,居独莫水南康居小王苏薤城故地。西百五十里距那色波,北二百里属米,南四百里吐火罗也。......贞观十六年,君沙瑟毕献方物。显庆时,以其地为佉沙州,授君昭武失阿喝刺史。开元十五年,君忽必多献舞女、文豹。”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6247-6248页。

[27](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 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第3173页。

[28][俄] А.В. КУЗНЕЦОВ,"СЕРЕБРЯНЫЕ МОНЕТЫ ХОРЕЗМШАХА САВШАФАНА" Москва 2014,10

[29]杜维善 顾小坤 《开元通宝系年汇考》 上海书画出版社1996年10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42页。

[30](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卷第一百七十·帝王部·来远》载:“唐高祖武德七年七月,康国、曹国并遣使来朝”,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12月,1891页。

[31]林梅村《从突骑施钱看唐代汉文化的西传》,《文物》1993第5期。

[32](宋) 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载:“武德时,遣使入朝。贞观初,献方物,太宗厚尉其使曰:‘西突厥已降,商旅可行矣。’诸胡大悦。”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6244页。

[33]Michael Fedorov,"Money circulation in early-mediaeval Sogd (6th - first half of 8th century AD)" ,Oriental Numismatic Society 2003, Supplement to Newsletter 175, pp.7

[34]Michael Fedorov,"Money circulation in early-mediaeval Sogd (6th - first half of 8th century AD)" ,Oriental Numismatic Society 2003, Supplement to Newsletter 175, p.6

[35](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载:“隋炀帝时,其王屈术支娶西突厥叶护可汗女,遂臣于西突厥。武德十年,屈术支遣使献名马。贞观九年,又遣使贡狮子,太宗嘉其远至,命秘书监虞世南为之赋,自此朝贡岁至。十一年,又献金桃、银桃,诏令植之于苑囿。”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五三一〇-五三一一页。

[36](唐)魏征等撰,《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西域》载:“王字代失毕,为人宽厚,甚得众心。其妻突厥达度可汗女也。” 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8月,第1848页。

[37]马小鹤,《摩尼教与古代西域史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403页。

[38][俄] И.Л. Кызласов,Рунические письменности евразийских степей,Москва Издател ская фирма«Восточн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РАН1994,Стр.289

[39](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载:“贞观十六年,君沙瑟毕献方物。显庆时,以其地为佉沙州,授君昭武失阿喝刺史。”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第6248页。

[40][俄] В.А.Лившиц,ПРАВИТЕЛИ СОГДА И "ЦАРИ ХУННОВ" КИТАЙСКИХ ДИНАСТИЙНЫХ ИСТОРИЙ,ПИСЬМЕННЫЕ ПАМЯТНИКИ И ПРОБЛЕМЫИСТОРИИ КУЛЬТУРЫ НАРОДОВ ВОСТОКА,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 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73, стр.25-26

[41][俄] О. И. 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стр.312

[4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 列传第五十九》载:“遇我行人刘善因立同娥设为咥利始可汗,社尔部兵又苦久役,多委之逃。延陀因纵击败之,复保高昌国。其旧兵在者才万余人,又与西蕃结隙。”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第3289页。

[4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四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四下•突厥下 》载:“贞观七年,遣鸿胪少卿刘善因至其国,册授为吞阿娄拔奚利邲咄陆可汗。明年,泥孰卒,其弟同娥设立,是为沙钵罗咥利失可汗。沙钵罗咥利失可汗以贞观九年上表请婚,献马五百匹。朝廷唯厚加抚慰,未许其婚。十三年,咥利失为其吐屯俟利发与欲谷设通谋作难,咥利失穷蹙,奔拔汗那而死。弩失毕部落酋帅迎咥利失弟伽那之子薄布特勤而立之,是为乙毗沙钵罗叶护可汗。”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第5183页。

[44](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卷第九七〇·外臣部·朝贡第三》载:“九年正月西突厥同娥设二月于阗王焉耆四月薛延陀痷跭戴盘陀国闰月疏勒国五月吐火罗八月西突厥九月于阗室韦薛延陀盘盘国十月处月鸱十一月百济十二月吐蕃西突厥并遣使来朝贡方物”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12月,11229页

[45](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卷第九七〇·外臣部·朝贡第三》载:“十九年正月庚午朔,百济太子扶馀康信、延陀、新罗、吐谷浑、吐蕃、契丹、奚、吐火罗叶护沙钵罗叶护、于阗、同娥、康国、靺鞨、霫等遣使来贺,各贡方物。”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12月,11230页

[46](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卷第九七〇·外臣部·朝贡第三》载:“十七年正月朔,薛延陀、百济、高丽、新罗、吐谷浑、康国、女国,闰六月,堕和罗国,十一月,吐蕃、薛延陀、新罗婆罗门、同娥、西蕃处般啜等国,各遣使献方物。”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12月,11230页.

[47]Michael Fedorov,"Money circulation in early-mediaeval Sogd (6th - first half of 8th century AD)" ,Oriental Numismatic Society 2003, Supplement to Newsletter 175.

[48](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载:“高宗永徽时,以其地为康居都督府,即授其王拂呼缦为都督。”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6244页。

[49]" THE  HISTORY  OF  BUKHARA" Frye translated from  a  Persian Abridgment of the Arabic Original by Narshakhi, THE MEDIAEVAL ACADEMY OF AMERIC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54.

[50](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一十六上·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上·吐蕃上》载:“咸亨元年,入残羁縻十八州,率于阗取龟兹拨换城,于是安西四镇并废。”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六〇七六页.

[51](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载:“则天临朝,长寿元年(692年)武威军总管王孝杰、阿史那忠节大破吐蕃,克复龟兹、于阗等四镇。自此复于龟兹置安西都护府.用汉兵三万人以镇之。”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五三〇四页

[52]Michael Fedorov,"Money circulation in early-mediaeval Sogd (6th - first half of 8th century AD)" ,Oriental Numismatic Society 2003, Supplement to Newsletter 175.

[53](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载:“笃娑钵提死后,又册其子泥涅师师为康国王”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五三一一页.

[54][俄]О.И.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стр.423

[55][俄] О. И. 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стр.  #168

[56](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载:“万岁通天年,则天封其大首领笃婆钵提为康国王,仍拜左骁卫大将军。”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五三一一页.

[57][俄] О. И. СМИРНОВА“Каталог монет с городища Пенджикент” 1963,стр.28.

[58]Ed. Chavannes, Notes additionnelles sur les Tou-kiue (Turcs) occidentaux, T'oung Pao Second Series, Vol. 5, No. 1 (1904),p25

[59](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卷第九六十四·外臣部九·封册第二》载:“万岁通天元年九月......封康国王大首领左玉钤卫将军笃婆钵提为康国王。圣历元年七月册立泥沮师师为康国王。”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12月,11171页

[60](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载:“师师以神龙中卒,国人又立突昏为王。”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五三一一页

[61](宋)王钦若等编纂,《册府元龟·卷第九七〇·外臣部·朝贡第三》载:“中宗神龙......三年二月,吐蕃赞普遣其大臣悉董热献方物。五月,真腊国,六月,康国王突氏,并遣使献方物。八月,林邑国遣使献驯象。”南京凤凰出版社,2006年12月,11234页

[62]Tabari,Translated by Martin Hinds "The Zenith of the Marwanid House" Volume XXIII:" In this year Qutaybah renewed the peace between himself and Tarkhun, the king of Soghd." 1204. p152

[63]Tabari,Translated by Martin Hinds "The Zenith of the Marwanid House" Volume XXIII: "You have been satisfied with humiliation , and you have deemed the [paying of] tax agreeable; you are an old man , and we have no need of you."

['Ali] said: They put Ghurak583 in charge and imprisoned Tarkhun . T arkhun said , " There is nothing after being stripped of kingship other than being killed; I prefer that that should be by my [own] hand rather than that someone other than myself should take charge of it in respect of me"; and he leaned on his sword until it came out of his back.

'Ali] said: They did this to Tarkhun when Qutaybah went out to Sijistian; and they put Ghurak in charge.

[64][俄] В. А. ЛИВШИЦ,СОГДИЙСКИЙ БРАЧНЫЙ КОНТРАКТ НАЧАЛА VIII века н. э_(документы Nov. 3 и Nov. 4 с горы Муг),Советская этнография", 1960, № 5, стр. 76-91

[65][俄] В. А. ЛИВШИЦ,СОГДИЙСКИЙ БРАЧНЫЙ КОНТРАКТ НАЧАЛА VIII века н. э_(документы Nov. 3 и Nov. 4 с горы Муг),Советская этнография", 1960, № 5 

[66]Tabari, Translated by Martin Hinds "The Zenith of the Marwanid House" Volume XXIII:" Qutaybah's Conquest of Samarqand" 1241-1253. pp189-201

[67](清)董浩等编,《全唐文》卷九百九十九载:“乌勒伽姓温氏昭武,开元初遣使入贡。七年,与大食战不胜,来乞师,二十七年卒。”中华书局出版,1983年11月,10353页。

[68](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载:“其王乌勒伽与大食亟战不胜,来乞师,天子不许。”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6244页。

[69]Tabari, Translated by Martin Hinds "The Zenith of the Marwanid House" Volume XXIV:" IThe Battle between al-Harashi and the Soghdian Army" 1448. p178

[70](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载:“二十七年,乌勒卒,遣使册咄曷袭父位。”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5311页。

[71][俄] О. И. 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стр.43

[72][俄] Х. Г. АХУНБАБАЕВ,ОБ ОДНОЙ ГРУППЕ СОГДШСКИХ МОНЕТ,Советс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я.1986. №4. стр.254-261

[73][俄] Х. Г. АХУНБАБАЕВ,ОБ ОДНОЙ ГРУППЕ СОГДШСКИХ МОНЕТ,Советс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я.1986. №4. стр.254-261

[74](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载:“乌勒卒,遣使册咄曷袭父位。天宝三年,又封为钦化王,其母可敦封为郡夫人。十一载、十三载,并遣使朝贡”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第5311页。

[75][俄] О.И.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 1360-1364,стр.308-310,#1660,стр.415

[76]А.И. НАЙМАРК,"МОНЕТЫ  САМАРКАНДСКОГО  ИХШИДА  ЯЗИДА Б.УГРАКА"Восемнадцатая Всероссийская Нумизматическая Конференция, Moсква, Коломна, 20-25 апреля 2015.Tезисы докладов и сообщений. Mосква: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 2015

[77]"THE HISTORY OF BUKHARA" Frye translated from a Persian Abridgment of the Arabic Original by Narshakhi, THE MEDIAEVAL ACADEMY OF AMERIC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54, "Yazid ibn Ghurak, king of Sughd"p34

[78](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卷二百二十一下·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下 西域下》载:“米,或曰弥末,曰弥秣贺。北百里距康。其君治钵息德城...” 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2月,6247页。

[79](唐)李延寿撰,《北史·卷九十七·列传第八十五·西域》载:“米国,都那密水西,旧康居之地。无王,其城主姓昭武,康国王之支庶,字闭拙。都城方二里,胜兵数百人。西北去苏对沙那国五百里,西南去史国二百里,东去瓜州六千四百里。”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10月,第3236-3237页。

[80][俄]О.И.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стр.47

[81][日] Hirano, S., 2011, A new coin in the name of Pecut Lord of Panch. Numismatic Chronicle 171, 355-358. The Royal Numismatic Society

[82]马小鹤,《米国钵息德城考》,《中亚学刊》,第二辑65-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83][日] Yoshida Yu, Review of N. Sims-Williams, Sogdian and Other Iranian Inscriptions of the Upper Indus, in Indo-Iranian Journal 36, 1993, pp. 252-6.

[84]О.И.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стр. 47

[85]马小鹤,《米国钵息德城考》,《中亚学刊》,第二辑65-75页,北京中华书局,1987。

[86]Michael Fedorov,"Money circulation in early-mediaeval Sogd (6th - first half of 8th century AD)" ,Oriental Numismatic Society 2003, Supplement to Newsletter 175

[87][俄]О.И.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стр.48-49

[88][德] Walter Bruno Henning, A Sogdian God,-BSOS, XXVIII, pt2,1965 pp. 252.

[89][俄]О.И.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стр.363, #1485

[90][俄] В. А. ЛИВШИЦА,Согдийские документы с горы Муг. Чтение, перевод, комментарий. Выпуск II, ЮРИДИЧЕСКИЕ ДОКУМЕНТЫ И ПИСЬМА,Чтение, перевод и комментарии,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1962. стр. 110

[91][俄] Х. Г. АХУНБАБАЕВ,ОБ ОДНОЙ ГРУППЕ СОГДШСКИХ МОНЕТ,Советская археология.1986. №4. стр.254-261

[92](唐)魏征等撰,《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西域》载:“国之西百余里有毕国,可千余家。其国无君长,安国统之。大业五年,遣使贡献,后遂绝焉。”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8月,第1849页。

[93]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一版75页

[94][俄] 巴托尔德《蒙古入侵时期的突厥斯坦》张锡彤 张广达 译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1年7月第一版 105页

[95]"THE HISTORY OF BUKHARA" Frye translated from a Persian Abridgment of the Arabic Original by Narshakhi, THE MEDIAEVAL ACADEMY OF AMERIC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54,"The people of Baikand were all merchants. They traded with Chin and the sea and became very wealthy." pp.18

[96](唐)魏征等撰,《隋书•卷四•帝纪第四•炀帝下》载:“十一年春正月甲午朔,大宴百僚。突厥、...... 安国、曹国、何国、穆国、毕、......等国并遣使朝贡。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8月,第88页。

[97]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一版75页。

[98]"THE HISTORY OF BUKHARA" Frye translated from a Persian Abridgment of the Arabic Original by Narshakhi, THE MEDIAEVAL ACADEMY OF AMERICA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54,"In ancient times Baikand was called the "Fortress," or "the Bronze Fortressm because of its strength. " pp.44

[99]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一版75页。

[100][俄] E. V. Zeimal' "The Circulation of Coins in Central Asia during the Early Medieval Period (Fifth- Eighth Centuries A.D.)". Bulletin of the Asia Institute, New Series, Vol. 8, Bloomfield Hills, 1994, pp. 245-267.

[101](汉)司马迁撰,《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 中华书局出版,1959年,第3157-3180页。

[102][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pny cpγw γ'γ'n”, ”Coin of qaghan jabgu” , reading suggested by G. Babayarov. P93

[103][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 twn cpγw γ'γ'n pny”, ”Coin of qaghan jabgu Tun” , reading suggested by G. Babayarov. P101

[104][俄] О. И. 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343,#1450

[105][俄]О. И. СМИРНОВА "СВОДНЫЙ КАТАЛОГ СОГДИЙСКИХ МОНЕТ",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ГЛАВНАЯ РЕДАКЦИЯ ВОСТОЧНОЙ ЛИТЕРАТУРЫ МОСКВА 1981,417,#1667

[106][俄] А.В. КУЗНЕЦОВ,"СЕРЕБРЯНЫЕ МОНЕТЫ ХОРЕЗМШАХА САВШАФАНА" Москва 2014,10

[107]蔡鸿生《唐代九姓胡与突厥文化》 中华书局出版发行1998年12月第一版195页

[108]罗常培:《语言与文化》,语文出版社1989年第l版第19-20页。

[109](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七一 。

[110](唐)魏征等撰,《隋书·卷八十三·列传第四十八·西域》载:“王著金花冠,坐金师子座,傅金屑于须上以为饰。”中华书局出版,1973年8月,第1855-1856页。

[111][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pny cpγw γ'γ'n”, ”Coin of qaghan jabgu” , reading suggested by G. Babayarov. P71

[112](后晋)刘昫等撰,《旧唐书·卷一百九十八·列传第一百四十八·西戎》载:“大食国,本在波斯之西。大业中,有波斯胡人牧驼于俱纷摩地那之山,忽有狮子人语谓之曰:"此山西有三穴,穴中大有兵器,汝可取之。穴中并有黑石白文,读之便作王位。”中华书局出版,1975年5月,第5315页。

[113][乌] V.D.Shagalov, A.V. Kuznetsov  “Catalogue of coins of Chach III-VIII A.D.” Edition FAN Academy of science of the Republic of Uzbekistan Tashkent 2006, ”pny cpγw γ'γ'n”, ”Coin of qaghan jabgu” , reading suggested by G. Babayarov. P236



 


原文来自:王春法主编《货币与王朝》,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社,2021年8月



授权:曹光胜

编辑庄思思

审核:刘勤娴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信息

投稿、讲座信息、资料、投诉可找博闻君(silklbw)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丝路博闻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