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实在在惠民!后大运时代,成都公交将有这些新变化
日前,成都印发了
《“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基本功能扩容下沉专项方案》
重点聚焦教育、医疗卫生
文体旅、社区建设服务、交通等
五个领域提出24条具体措施
其中强调将在“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
加快建设高效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
实际上,作为成都大运会的
交通保障团队
成都公交不仅圆满完成了赛事任务
也在赛事期间累计了大量经验
那么,后大运时代
成都公交将有哪些新的服务举措?
城市公交服务有哪些新场景?
市民公交出行将有哪些新变化?
一起来先睹为快
变化一:
运营调度更精细
公交地铁换乘更方便了
大运会期间,18项赛事、多重群体出行、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叠加,对交通保障时间要求近乎苛刻。
成都公交利用智慧蓉城公交城运分中心(BOCC)大数据全面掌握客流出行变化,按照“一线一策”分阶段、分时段、分路段制定运力投放计划,全力保障城市出行。在开幕式当日,成都公交大运会交通保障团队通过监测车辆行驶状态、预估车辆抵达时间、灵活调整行车间隔等方式实现“秒级调度”,精准护航开幕式。
大运会高强度的实战“练兵”,将会为成都公交带来怎样的改变呢?
未来,成都公交将加快推动“1+1+5+N”智慧公交大脑数治系统建设赋能智慧出行场景,依托智慧蓉城公交城运分中心(BOCC)对运营调度、计划排班、场站监管、应急保障、客流监控等方面进行精准研判、动态监控、科学调配,不断完善“快、干、支、微、特”公交服务体系,深入分析轨道、公交营运数据,精准匹配地铁接驳需求,加快推进公交、轨道两网深度融合,按照“一线一策”实现差异化行车作业计划,精准高效投放运力,服务市民乘客出行需求。
变化二:
多项全新技术首次运用
令人期待的新公交车来了
为服务好大运会,成都公交全新投用了1300辆新能源公交车,发车班次增加7%,运营投放车辆超过6000辆,仅赛时期间共减少碳排放2.15万吨,相当于种植了268.75万棵树。
未来,这些新型公交车将“全员上岗”服务市民日常出行。
本次上新的四款新能源公交车,首次采用全通道低地板一体化设计,车厢内整体为无踏步通道,空间动线更清晰、空间感更大,市民乘车体验更加舒适、安全性更高;下客门均采用全新塞拉门技术,车门向外“悬浮”开启,开度更大,车内空间增加的同时,更具备防夹功能,整车科技感、美观性全面提升;全系车型还搭载了长续航磷酸铁锂电池,单次充电续航里程高达220公里以上,车辆动力更持久。
值得一提的是,8.2米新能源公交车还首次采用了轮边驱动技术,双电机驱动使车辆整体更轻量化、更节能,让公交出行更低碳更绿色。
此外,四款新车型还配备了BOCC客流计数器、F绿车窗玻璃、浮动仪表台等设施设备,让新能源公交车更智慧、更舒适、更安全,市民出行体验迈入新阶段。
变化三:
创新安全“技防”
市民未来出行更安全了
大运会期间,大运会交通保障团队安全运行160余万公里,可绕地球40圈,圆满实现赛事侧交通保障任务“零事故”安全目标。
未来,成都公交依托“智慧公交大脑”安全智慧管理系统,打造集预防、管控、应急为一体的综合安全平台,促进安全管理科学前瞻决策,为新能源公交车辆搭载配套主动防御系统(ADAS+DMS),有效实现驾驶员驾驶辅助和驾驶员行为监测预警,同步探索使用电子后视镜减少车辆盲区;实施车辆状态动态监管,通过接入、解析车辆CAN线数据,实现车辆运行过程中三电、整车绝缘等19类关键数据实时预警和监测,全面掌握与监管车辆状态,降低发生火灾及机械、电气事故的概率,车辆运行更安全更可靠。
变化四:
运维保障升级
乘公交服务更巴适了
大运会开幕式期间,为了实现“观众有序乘车、车队按组行进、车辆按点停放”运输要求,成都公交采用颜色、编号的“彩虹编组”方式,实现交通流线清晰、车辆划区管理、车辆高效归场。同步依托场站资源开展靠前维保,用最快的速度、最优的方案解决车辆故障,实现车辆“零抛锚”目标。
未来,成都公交将持续挖掘场站“金边银角”,优化场站功能空间布局,增加车辆停车位,为车辆充电、维保、清洁等环节作业提供更强后勤保障。此外,依托场站资源,持续升级运维驿站靠前维保服务网点,持续完善“3+N”便民服务驿站网格,为市民出行营造多元化的服务新场景。
推荐阅读
“成都公交,靠谱!”
花絮曝光!大型赛事交通保障就是ta
管理员、送伞员、灭火员......这位公交人竟然有这么多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