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inking Sociologically [3rd Edition]
《社会学之思》自1990年初次出版以来,已成为经典的社会学初级读物。本书不依时间线性梳理,不按名家逐位清点,而是围绕既渗透日常生活、又塑造学科品格的一些核心概念,探究构筑我们世界观的潜在假设与默含期待,堪称入门上选。本次修订的第三版,全面回应第二版刊行以来世界发生的重大变化:气候变迁、不平等持续恶化、社交媒体的角色日益重要之类趋势,如何影响了我们的亲密关系、共同体、消费观念、伦理、社会认同等方面的生活世界。我们就此邀请读者,通过本书戴上“社会学之镜”,重启日常生活的历险,去发现那些习焉不察的风景、事件与问题。作者介绍
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
社会学家、哲学家,生于波兰,曾任华沙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利兹大学终身教授。著有《现代性与大屠杀》《现代性与矛盾》《后现代性及其不满》《立法者与阐释者》《流动的现代性》《怀旧的乌托邦》等。
蒂姆·梅(Tim May)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社会科学方法论教授,著有《反身性基本指南》《城市与知识经济:前景、政治与可能》《社会研究的议题、方法与过程》等。
李康
先后毕业于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教学卓越奖获得者。曾与哈佛大学和牛津大学分别访学一年。在西方社会学理论、文化社会学、历史社会学方面完成译著近30部,1400万余字。
文 / 齐格蒙特·鲍曼,蒂姆·梅
译 / 李康
社会学之思与人们常说的“常识”有某种特别的关系。社会学由于其研究主题的缘故,与常识相互缠绕,…导致社会学切中时势,富于洞见,有时还聚讼不已。说到底,自然科学似乎就不会操心如何去阐明自身与常识之间的关系。自然科学的研究实践无疑也有其社会要素,从科学家可能对现象做出推论而非观察的那些方式,到哪些科学会得到资助,科学的发现又是如何影响着我们怎样看待自身以及周遭世界。然而,人们往往会明确分离知识内容的直接效应与产生它们的那些社会背景。因此,与一套丰富多彩但往往缺乏组织、不成体系、有时难以明晰表达的知识之间,即与我们所称的常识之间,存在着边界…[译者注:常识(common sense)的意思并非“常识”中理解的“普通”认识、“寻常”之见, 而是“共同的”(common)认识和感受(sense),对于“专业”性更强的自然科学而言,“自然”不存在“常识性”的观点(也就是共同观看之点[point of view])。]
……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与他人的共处之中,都会彼此发生互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展现出数量惊人的默含知识(tacit knowledge),这些知识使我们有能力应对日常生活中的事务。……社会学的研究主题根植于我们的日常生活,要是这一事实不存在,我们就没有能力在与他人的共处中过日子。不过,尽管我们深陷于各自的例行活动,也通晓针对我们进行互动时所处的社会场景的实践知识,但一般不会系统地思考,我们完成的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或是它为何会发生,也不会拿自己的私人体验与他人的命运相比较。社会学之思把我们带入一种关系性的理解。它看的是个体, 但将其定位在某种社会环境之中。作为一种探究模式,它会问这样的问题:“我们的个人生平是怎样与我们和其他人共享的历史相互交织的?”或者,“我们的文化如何塑造我们之所见所闻?” 社会学家本身也属于这种经验的组成部分,因此,无论他们多么努力地与其研究的对象保持距离,即把生活经验/ 生命体验(life experiences)看作是“在那儿”的客体对象,也无法与其致力把握的知识彻底撇清关系。话说回来,他们采用各种研究方法,…… 力求由此把握经验/ 体验,同时拥有内在的和外在的观察,就此而言,倒也可能是一种优势。这样就产生了有关人的境况的一大批充满洞见的丰硕研究成果,基于实践理性的框架来看,其产生理解的基础有的相互邻近,有的相距遥远。说到对人的境况的研究,社会学需要理解人的行动、人造制品以及环境被赋予的意义,然后才能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视觉材料或观察来展开他们的考察。…这些知识形式之间的边界流变不居,它们各自的界限也随之变移。就像遗传科学家成果的应用,以及对于社会生活造成的连带后果,社会学相对于社会知识而言的自主性也会接受思考、得到巩固甚至陷入争讼。这并非社会学所独有,对于整体上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也都有针对性, 但我们仍然能以如下方式来考虑社会学与常识之间的关联。首先,社会学要依据其证明模式,遵从负责任的沟通的规则,即一些被广泛接受的制度化方式,构成基于证据的理解与说明。这是处在一个共有的研究者共同体当中的科学的一项属性, 使一门学科有别于其他知识形式和证明方式。人们期待社会学家非常注意区分哪些是得到可以利用的证据证明的陈述,哪些是只能属于未经检验的临时观念的命题。负责任的言谈的规则要求, 必须开放导向最终洞见的整套程序以供审察。负责任的言谈还应当参考有关其话题的其他研究,以据说能增进其理解的方式结合其他研究。通过这种方式,就会大大增进信度和适用性。其次,社会学之思可以提取材料的领域是有一定规模的。对于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领域仅限于自己的生活世界,也就是说,限于我们所做的事情,所遇见的人,所追求的事情,以及我们如常展开互动所处的时间和场所。我们还发现自己经由互联网、电视、报纸、书籍和社交媒体之类中介,面对他人的经历与观点。就此而言,我们经历的视域获得了拓展。不过,这可能是选择性的,有赖于特定的观点,它们无非是既有生活世界的进一步放大,其间的差异会转化为怀疑和责骂的对象,而不是理解的对象。因此,纵然这世上的境况和经验是如此丰富多姿,它们都只是某种特定的视角,可能有失全面,甚或充满偏见。只有当我们把从形形色色的生活世界中得来的经验合在一起加以比较, 才能考察这些议题。只有到那时,才会揭示出个体经验的只是有限的现实,才会揭示出这些个体所卷入的相互依赖、相互关联的复杂网络,这种网络远远超出了单个人生平的视角可能触及的领域。有鉴于此,社会学家对于这种更为广泛的视角的探求大有差异,不仅大大增加了知识的数量,而且大大改善了知识的质量, 改进了知识的用途。社会学知识能够提供某些重要的东西,是常识本身所无法提供的,无论这种常识有多么丰富,多么深刻。这些知识形式还有第三种方式的差异:就其对于各种事件和情势的理解与说明而言,每种知识形式领会人类现实的方式是不一样的。我们基于自己的经验得知,我们是自身行动的“作者”;我们知道,我们之所为乃是出自我们的意图或感情,哪怕其结局或许出乎意外。我们的作为通常是为了实现某种事态,无论是为了拥有某个客体对象,为了得到赞扬,还是为了避免我们不喜欢的什么东西,或是为了帮助朋友。我们仿效考虑自身行动的方式,去领会其他人的行动,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有鉴于此,我们唯一能够领会周遭属人世界的方式,就是仅仅从各自的生活世界中提取我们的说明工具。我们往往会将整个世界上发生的一切都看作是某人有意图的行动的某种结局。我们寻找一些人来为已经发生的事情负责,一旦找到这些人,就相信我们的探究大功告成。我们假定,在我们乐观其成的那些事件背后,必然蕴涵着善心;而在我们不愿见到的那些事件背后,则肯定掩藏着恶意。大体说来,人们觉得很难接受说有这么一种情境,并非某个可以认定的人的有意图行动的效果。……社会学并不想当然地接受某些理解方式,仿佛它们构成了某种自然而然的说明事件的方式,能够与历史变迁径直分离,或者与这些表述所源自的社会位置明确区分。由于社会学的调查乃是基于型构(依赖网络),而不是个体行动者或个别的行动,也就证明,如果将各自孤立、受动机促动的个体这一寻常比喻作为关键,来理解人类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全然属于个体性、私人性的所思所为,并不是一种理解我们自身和他人的合适方式。所谓社会学之思,就是通过分析人类互赖的多重网络,来领会人的境况。为了说明我们的动机,以及这些动机被促动后所产生的效应,我们就需要诉诸这种多重网络,它就是最现实的一类现实(toughest of realities)。我们还应当指出,常识的力量具有双重性质。一方面,它使我们能够寻路觅向,通行世界,故而有赖于不言自明的性质,也就是说,不会质疑其蕴涵的规定,在实践中具有自我确认的性质。因此,它会很容易诉诸日常生活的那种习惯成自然的例行性质,这种性质既引导了我们的常识,也受着常识的引导。我们需要这种性质,以顺利应对我们的生活。……如果人们满足于“一切正常”(things are as they are),就不会提出问题。至于为何说“一切正常”,是无须省察的。就算受到质疑,也很容易紧跟着对于这类干扰的抗拒。就此而言,熟视无睹与刨根问底之间或许存在张力。令人熟视无睹的世界有力量确认既有的信念,而使得社会学被看作是个刺儿头,其信度就此遭到质疑。通过省察被视为想当然的东西, 检视生活世界赖以构成并维持的基础,它有潜力扰乱令人舒适的确定性,无论是将世界视为自身考察的一项论题,还是把世界看作赖以得出洞见的一种资源。随着生活的日常方式及其发生时所处的社会状况受到省察,它们就成了应对我们生活、组织彼此关系的诸多已实现方式之一,但不一定是唯一的方式。话说回来, 例行常规以及我们构成彼此之间理解的那些方式,在这里自有其位置。说到底,它们使我们做事情时不必持续反思我们的行动, 后者很容易导致不确定性。这里我们不妨想想吉卜林笔下的蜈蚣。蜈蚣行走时虽然百足齐动,也是轻松自如,直到一个溜须拍马的廷臣开始奉承她记忆力精细如发。靠着这种记忆力,她从来不会先迈第八十五只脚再迈第三十七只脚,或是先迈第五十二只脚再迈第十九只脚。可怜的蜈蚣自从有了这种自觉意识,就再也不会走路了。但同样可以说,去熟悉化(defamiliarization)也自有其好处。它为度过生活开启了此前不曾预料的新的可能,并且具备了更多的知识,或许也带来更多的自由和控制,从而产生了更多的自我觉知,更能理解他人,也更能把握我们周遭的环境。有些人力求理解所处环境,理解环境对于我们自身及我们的行动的影响,理解我们如何共同居处、如何组织自身,通过这些方面的理解,以更加自觉的方式度过生活,对他们来说,社会学之思就是一种值得欢迎的导引。社会学之思就是一场挑战,其过程能使我们对于差异和多元更加敏感、更加宽容。它能使我们感觉锐利,眼光灵活,看到超出我们直接经验的相关视域,以便我们能够做出探索与说明。一旦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我们的生活中那些看似自然而然、不可避免、难以变易、持恒存在的方面,其实是如何通过人力和资源的运作而形成的,社会学之思就成了一种自在的力量,开启了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式, 它能使我们成为更具效力的社会行动者,看清性格、行动与背景之间的关联,洞悉那些凭借其固定性而宣称难以变易的东西是如何可以接受转化的。还有些东西是超出作为个体的我们的,要求我们后退一步, 进入分析的层面。我们的研究尽管定位于社会关系网络中,但可以将我们带入一个宽广的考察领域,通过生成并运用不同形式的资料,探讨作为整体的社会中的诸般运动与变迁。……社会学倡扬的是个体,但不是个体主义。所谓社会学之思,就意味着更充分地理解人们的价值、希望、欲求、忧虑与关切。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更好地识别并尊重不同的文化,以及人们如何依照特定的价值观来践行其生活。……社会学能够深刻洞察与我们自身生命形式不同的其他生命形式的内在逻辑和意义,从而大大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自身与他人之间已被勾勒出来的边界。我们彼此之间的共同之处,或许多过与力图分离我们的那些力量之间的契合。归根结底,如果实现了这一点,自由的事业就会被提升为共同的事业,从而得到大大的推进。分析并表述社会学的发现,能提请人关注到,个体自由与集体自由在何等程度上受到促动,也受到约束。这会使既存的权力关系或所谓“社会秩序”趋向不稳定。企业、政府及通行社会秩序的权力持有者往往指控社会学“政治上离心离德”,或是质疑其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社会学可以成为组织手上一种强大有力的工具,而其观念也可以被用来加强控制,而不是促进自由。没有任何学科能够防止这种状况发生,但社会学可以提请人们关注这种状况的存在及其效应。……理解的力量或许完全无法对抗种种强制的力量,或是通过归咎于特定人口群体这一修辞来动员民众的力量,这样的修辞给出了看似容易的解决办法,以消除通行政治经济状况所引发的疏离感。……往往只有那些不能想当然接受这种思维方式的人,才会珍视它的价值。至于那些可以想当然接受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它的价值就很容易被低估。*文字整理、排版:江月子,兰也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梯 for Telos”
社会学之思(第3版)
社會學會社【新书推荐栏目】
2020年,社会学会社准备推出【新书】新栏目。新栏目旨在推荐高质量的社科类新书,推送内容主要为该书的简介、书摘或书评。新栏目秉持会社一贯方针,为非盈利性纯公益栏目,不会收取任何推广费用,力图为读者推荐高质量社科学术类新书。如有意合作,欢迎各出版社联系本公众号小编(杜谔)微信洽谈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