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衣若兰 | 近十年两岸明代妇女史研究评述(1986-1996)

衣若兰 社會學會社 2023-07-06



专题导言


如果从今人奉为“五四”的进步史观,看前现代的包办婚姻,妇女尽是饱受压迫的被动接受者,那么如何从层峦叠嶂的史料中,重构妇女的声音?如贺萧曾说:“在20世纪后期北美史学界的妇女史一隅中,寻找女性的能动性和反抗行为既是出于信仰,也是一种家庭作坊式的活计。”随着性别研究学者不断提出新的视野,21世纪的我们也有必要不断回到历史现场,重审今人不曾言明的预设。


本专题聚焦所谓的“中华晚期帝国”(late imperial China)时期(约17世纪至19世纪),横跨晚明至清中叶。这时期于本专题有四大特点:(1)“情教”对文化生活的渗透;(2)城市文化对日常的形塑;(3)“贞节”之风对婚姻形态的影响;及(4)闺秀们(尤其是扬子江下游,即所谓“江南”)广泛的写作、印刷、结社、出游活动。很大程度上,第(4)点也限制了本专题乃至明清妇女史研究的材料,目前主要覆盖上层阶级的妇女,而暂未能对下层生活有更深入的把握。


在此大背景下,我们从“女”(未嫁)、“妇”(已嫁)两层入手,截取了明清婚姻不同阶段的切片。第1篇为本专题的绪论,虽发表于1997年,但对于西方及两岸明清妇女史有很好的概述,今日读来仍获益匪浅。第2、3篇为婚前阶段,分述女子婚前对“情”的向往及“贞女”现象。第4至6篇迈入婚姻阶段,讨论了伉俪情深、男子守贞及一夫一妻多妾的主题;其中男子守贞虽可归为婚后,此处则与伉俪情深主题互作补充,填补这方面主题上的空白。第7、8篇分别从写作、酗酒、疯癫与独身等议题,一探妇女的私人空间。第9篇或多或少涉及妇女为“寡”后的时期,主要探讨妇女在婚姻中的财产与权力问题。第10至12篇从阴阳两面,分别探讨下层妇女对性别性爱的期待、守寡及婚内卖妻问题,多少弥补这方面研究空白的缺憾。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第11篇主要关注平民守寡,但在法律层面上亦可对上层妇女生活加以补充。专题第13篇以曼素恩对“社会性别”的思考作小结,希望能帮助读者从地域、时期、阶级、行业等不同维度,回看“妇女”这一复杂的集合体概念。第14篇是新发之作,对这时期的史料限制做了全面的介绍与展望,可作本专题立足点的最佳阐释。


鸣谢


专题策划人:衔蝉




衣若兰,台湾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研究方向为明清妇女/性別史、明清社会文化史、明清史学史,主要著作有《三姑六婆》《从列女传到妇女史》等。



一、前言


近二十年来,由于社会史研究领域的扩大,属于“平民”、“弱势”的团体渐渐受到注意,再加上妇女意识的勃兴,欧美学界妇女史的研究已蔚为显学。但台海两岸妇女史的相关研究,直到八〇年代以后才大量出现。台湾妇女史的研究在李又宁、张玉法和鲍家麟的播种下,渐渐萌芽。台大人口研究中心妇女研究室的成立,亦为台湾妇女研究带入了新的阶段。此外,1992年以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有关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系列的研讨会与出版,更使近代妇女史的研究有进一步的发展。


大陆地区从1979至1989年,特别是八〇年代中期以后,妇女史研究开始蓬勃发展。这一阶段的妇女研究,受到欧美女权运动思潮的影响,认为中国古代妇女是被压迫的群体,因此研究的主题倾向于脱离两性关系与文化背景。1990年北京大学成立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致力开展“传统文化与中国妇女”专题研究,开设了许多相关的课程,并大量出版论文与专著,试图从妇女文化的角度,深入探讨妇女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互动关系。


有关台湾地区妇女史研究成果的介绍,李贞德检讨近十年来宗教史上的女性议题,并提出相关值得探究的主题,使吾人在讨论妇女与宗教的关系上,多所启发;她并回顾五十年来台湾地区妇女史研究的整体发展,是目前介绍台湾学界中国妇女史研究的文章中最完整的一篇。游鉴明则简述近二十年来,有关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的相关成果。大陆学界中,杜芳琴回顾1919—1989年间中国大陆女性史的研究,臧健简介九〇年代以后的发展概况,这几篇文章大体皆是全盘性地检讨,未详论某一断代妇女史的研究,唯有汤勤福对唐代妇女研究的成果加以评述。


近年Paul Ropp将1987—91年间明清妇女研究的相关英文著作,分为家庭及婚姻制度、作为商品的妇女、节妇及殉节问题、社会对女性角色的态度,以及妇女在文化生产中的地位五个主题讨论;显示西方学者在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多样性。而台海两岸却一直罕见评述某个朝代的妇女史研究,有关明代妇女史研究之回顾更是付之阙如。审视两岸过去十年来,在明代妇女史的研究上,究竟有何成果?学者讨论的焦点何在?新的研究趋势为何?明代妇女是否只有“贞烈”的形象?本文拟就目前搜集的相关作品,分为婚姻与家庭、贞节观与妇女解放,以及妇女在社会各阶层与文学中的地位四个主题,加以评介。作品以两岸学人的中文著作为主,翻译论著不列入讨论。此外,由于有关明代妇女的专门性著作不多,故选介的文章往往兼及综述明清妇女与社会者;大致说来,这类文章所讨论的范围,止于鸦片战争以前的清代社会,与明代的社会性质较接近,适合一起讨论,但本文评述的部份则仍以明代为主。囿于学力之不足,以及大陆地区部份资料的难以掌握,遗珠之憾在所难免,盼不致影响全文之分析。


二、研究成果评介


 (一)婚姻与家庭


(1)台湾地区


1.徐泓:<明代的婚姻制度>,《大陆杂志》78:1/2,1989.1/2。


2.赖惠敏:<明清浙西士绅家族婚姻的研究——以海宁陈氏为例>,《第四届亚洲族谱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9.12)。


3.刘翠溶a:<明清家族的婚姻型态与生育率>,《中国近世社会文化史论文集》(南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2.6)。


4.刘翠溶b:《明清时期家族人口与社会经济变迁》(南港:中央研究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丛书15,1992.6)。


5.徐泓:<明代家庭的权力结构及其成员间的关系>,《辅仁大学历史学报》5,1993.12。


6.熊秉真:<明清家庭中的母子关系——性别、感情及其他>,《性别与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94.6)。


(2)大陆地区


1.郑振满:<明清福建家庭结构及其演变趋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4。


2.范植清:<明朝皇室的嫁俗与楚王朱华奎嫁女>,《史学月刊》1989:2。


3.魏连科:<明代宗室婚嫁制度述略>,《文史》32,1990.3。


4.唐力行:<明清徽州的家庭与宗族结构>,《历史研究》1991:1。


5.段文勇、牛健强:<联姻与杀戮:洪武政权的稳定与巩固>,《洛阳师专学报(社科版)》1991:4。


6.王明霞:<从明律看封建家庭的夫妻关系>,《松辽学报》1991:4。


7.郑振满:《明清福建家族组织与社会变迁》(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6)。


8.赵世瑜:<明清时期家庭中的两性关系浅说>,《北京大学妇女问题第三届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1994)。


9.宋景良:<明清商人的婚姻家庭关系>,《广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94:3。


10.许敏:<西方传教士对明清之际中国婚姻的论述>,《中国史研究》1994:3。


有关明代家族与婚姻史的研究,少有专论,讨论的焦点多集中在婚姻的制度与型态,较不着重探讨妇女婚姻生活的实况。无论是区域性利用家谱分析家庭结构的成长极限与演变周期(郑振满,1988、1992)、统计各种型态家庭的比重(唐力行,1991),或是作全国性的研究(徐泓,1989、1993;刘翠溶,1992b),皆显示明清时期是以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为主,寡居的程度则因婚姻的地位而异(刘翠溶,1992a)。家庭中母亲的抚养与教育,以及对儿子的特殊期望,往往对儿子将来的成就影响甚巨,熊秉贞考察母子的联结与性别关系的问题(熊秉贞,1994),是一篇性别研究的佳作。赵世瑜则认为就子女而言,父母是同等的,并不会尊父贱母,家庭成员之间的晤面也没有那么多的禁忌,两性之间的冲突少于同性(赵世瑜,1994)。而法律上规定夫妻的主从尊卑关系,却显示了统治者以此维护社会秩序的企图(王明霞,1992)。至于宗室的婚嫁,乃是为了巩固政权(魏连科,1990;段、牛,1991);士族之间的联姻,也是以维护声望为目的(赖惠敏,1989)。范植清利用郡马王国梓的回忆录《一梦缘》对郡主婚嫁的记载来讨论皇室的婚俗,补充了《明实录》仅简单描述公主下嫁情形的不足(范植清,1989)。此外,学者透过西方传教士对明清之际中国婚姻嫁娶的描写(许敏,1994),为洞察我国的婚姻礼俗开了一扇窗。



图为《容斋随笔》内页,记载了宋代的宗婿授官制度,指的是当宗室女出嫁之后,若夫婿身无官职,朝廷可以根据该女子在宗室之中的地位(即与皇帝亲缘远近),来授予其夫婿相应官职。[图源:zhuanlan.zhihu.com]


徐泓近年来集中研究晚明社会风气的变迁,成就卓著;其中讨论家庭与婚姻制度,亦是放在此一脉络思考,藉由婚配的范围与形式等方面的考察,探究妇女在晚明社会巨变中所扮演的角色。他认为明代后期社会经济虽然蓬勃发展,促成社会风气的改变,但家庭与婚姻制度却少有变革(徐泓,1989),母亲与妻子在家庭中按照尊卑长幼伦序,权力的行使基本上几与父夫相等,不过仍是从属于男性,传统家庭的权力结构并不因此动摇(徐泓,1993)。然若以父母皆有主婚权以及家产处分权,而视两者的权力几乎相等,似稍嫌武断,毕竟女性在婚姻与法律上的地位并不如男性,且在家中权力的行使也多发生在夫死之后。因此,一般来说,女性在家庭中的权力应不会与男性相当。


大陆学者强调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明清婚姻与家庭的影响,认为徽州家庭宗族结构在16世纪末产生较大的变化,徽人的出外经商不仅缓和了人口的增长,商业的发展也促成家庭规模的缩小,但商人所需的资本又要借助宗族的势力,因此宗族组织渐渐扩大,宗族结构更强化了对妇女的压迫(唐力行,1991)。宋景良氏认为,明清商人在择偶条件、嫁娶仪式、生育年龄、家庭结构和妇女地位方面,都与传统的社会有所不同(宋景良,1994);但宋氏一文,看似全面讨论明清商人的婚姻与家庭,文中所举却大半为徽商,且多处承袭唐力行之文,少有创见,倒是留下有关妇女与商品经济发展的问题,有待读者进一步思考。


(二)贞节观与妇女解放


(1)台湾地区


1.林时民:<对明代妇女贞节观念的若干思考》,《中华文化复兴月刊》19:8,1986.8。


2.郑培凯:<天地正义仅见于妇女:明清情色意识与贞淫问题>,《当代》16、17,1987.8—9。收入《中国妇女史论集》(三)、(四)(台北:稻乡出版社,1993.3、1995.10)。


3.林维红:<吴中第一奇节——顾炎武和他的母亲>,《历史月刊》4,1988.5。


4.林维红:<明清“贞节”的典型——从顾炎武的母亲说起>,《中国妇女史初探——问题的起源与近代特色》(台北:知音出版社,1991)。


5.郑培凯a:<晚明袁中道的妇女观>,《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1993.6。


6.郑培凯b:<李卓吾与妇女的交往>,《北县文化》38,1993.9。


7.郑培凯:く晚明士大夫对妇女意识的注意》,《九州学刊》6:2,1994.7。


8.安碧莲:<明代妇女贞节观的强化与实践>,中国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5.6。


9.林丽月:<从《杜骗新书》看晚明妇女生活的侧面>,《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5.8。


10.安碧莲:<明代妇女贞节旌表制度的建立>(台北:第一届两岸明史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未刊稿,1996.7)。


(2)大陆地区


1.邓前成:<明代妇女的贞节问题>,《四川师范大学学报(文哲版)》1989:6。


2.蔡凌虹:<明代节妇烈女旌表初探>,《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90:6。


3.唐力行:<论商人妇与明清徽州社会>,《社会学研究》1992:4。


4.许周鹣:<明清吴地妇女的经济地位>,《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3:4。


5.丁伟忠:<明代妇女的教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4:3。


6.李奉戬、黄晓霞:<杜十娘与爱情贞节论>,《殷都学刊》1994:3。


7.周致元:<论明清徽州妇女节烈风气的综合动因>,《徽州社会科学》1995:1-2。


8.滕新才:<明朝中后期男女平等观念的萌动>,《妇女研究论丛》1995:3。


9.李国彤:<明清之际的妇女解放思想综述>,《近代中国妇女史研究》,1995.8。


10.王仲:<明清江南农业劳动中妇女的角色>,《中国农史》1995:4。


11.许周鹣:<论明清吴地女性自强意识的初醒>,《学术月刊》1995:5。


“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观念,一直影响宋代以后之贞节观念,一般认为守节与贞烈及至明代才普及于社会各阶层,而明代的贞节观,又影响有清一代妇女的日常生活。贞节观在明代前期就发展为近乎宗教的程度,并且加上了新的内容:过去严守贞节是针对人格而言,明代以后则从生理上来严格要求妇女履行(邓前成,1989)。林时民简述贞节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在当代社会的运作与影响(林时民,1986),作者仅就节妇烈女的人数来分析贞节观念的“运作”,未考虑当时妇女与社会的价值观等诸多因素,能否能确知其“运作”的结果,有待商榷。学者讨论历代贞节观念时,往往根据《古今图书集成·闺媛典》统计出明代节妇烈女的数量大于各朝,即断定明代妇女的贞节观念最为浓厚,然是否由于明代距离编此书的时间较近,搜罗的个案因而较多?董家遵由《古今图书集成》统计出隋唐的节烈妇女共计61人,宋代180人,元代743人,明代36049人,清初12323人;可见时代越近案例愈多,《古今图书集成》成书于康熙朝,清初相较于明代三百多年的历史,时间较短,因而清代的节烈人数略少。而数量的庞大能否反映当时一般妇女的观念?抑或显示士大夫的认同与倡导?似需再加斟酌。


此外,女教书的通俗与普及,显示明代妇教的发达:学者认为女教的宣扬节烈,对贞节观念的深化有相当影响,但明代政府在制度面的奖励与强制,才是贞节观被强化的主因(安碧莲,1995),况且女教在明代得以真正施行,专制统治与家族文化的加强,实为关键因素(丁伟忠,1994)。而整个旌表制度的建立、程序与方式,亦为君主专制集权的产物(蔡凌虹,1990)。


大陆学者从经济的处境来考量,认为明代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迅速,尤其是江南地区,妇女参与商品生产的行列,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的地位,无形中触发了自立的意识(许周鹣,1993、1995)。王仲讨论江南农业劳动中妇女的角色与地位,基本上承许周鹣所述,局限在吴地(王仲,1995)。但在徽州,明清时期节烈风气鼎盛,即使商人妇支持并亲身参与经营的活动,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妇女地位有所提高,然宗族制度却强化了伦理纲常对妇女的束缚(唐力行,1992;周致元,1995)。邓前成由财产继承与否分析,认为明代妇女丧失了经济的独立性,使得妇女沦为男人的附庸,贞节问题变得更为严格(邓前成,1989)。邓氏为贞节的问题提供了另一思考的方向,并与前述许、王、唐诸人认为明代女子在经济上得到一定的地位,论点不同,有关江南地区妇女的经济地位,值得进一步讨论。晚明士大夫渐起对妇女的关心,归有光与袁中道对妇女的人道关怀、李费等人从妇女角度来思考妇女生存的意义,虽不能算是男女平等思想,却使女性的主体意识获得肯定。(郑培凯,1993、1994)滕新才则认为随着明末妇女服饰的僭越与夫权的衰落等风尚的出现,士大夫的性别意识也产生了变化,宣扬男女平等的主张渐多(滕新才,1995),可惜此文有关平等的观念论述不够深入,对于晚明社会风气与士大夫言论之间的关系也交代不清。此外,我们由顾炎武母亲的节孝行为可证明明清时代贞节观念的优化(林维红,1988、1991),社会上对于贞女的关心,更产生了一种扭曲的情色意识之贞烈观(郑培凯,1987),并出现了以“情贞”取代生理上守贞的这种新贞节观(郑培凯,1987;李奉戬、黄晓霞,1994)。


明代商业发展与城市的繁荣,产生了许多职业妇人,她们地位卑微,属于社会的边缘人物,由于常串街走巷、出入闽间,往往形成破坏伦常的诱因,引起士大夫对礼教之防的担忧。从江湖手册劝人防骗的个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小民妇女与士大夫贞节观念的落差(林丽月,1995),可见讨论贞节观念时,阶级的差异实应列入考虑。李国彤认为除了经济因素以外,晚明传统的伦理出现裂痕,使妇女解放的思想开始萌动(李国彤,1995);但安碧莲却以为,晚明礼教的冲击虽造成封建伦理道德的松动,但贞节观念的深厚基础,使其依旧朝着宗教化的极端方向发展(安碧莲,1995、1996)。可见晚明的妇女地位与时人的贞节观念,仍十分值得玩味。


(三)社会阶层与妇女角色


(1)台湾地区


1.费云文:<陈圆圆传奇>,《中外杂志》45:3,1989.3。


2.杨龢一:<关于长平公主和“帝女花”>,《历史月刊》88,1995.5。


3.林丽月:<明代的女性职业与职业妇人>(台北:第一届两岸明史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未刊稿,1996.7)。


(2)大陆地区


1.张 倓:<略述马皇后>,《扬州师院学报(社科版)》1986:4。


2.单斌:<谈明代后妃的历史作用>,《信阳师院学报(哲社版)》1986:4。


3.王殿英:<明代开国皇后——马氏>,《历史大观园》1986:7。


4.李增夫:<李自成监护陈圆圆新说>,《求索》1987:3。


5.丘良任:<从明宫词看明代宫廷妇女的悲惨命运>,《故宫博物院院刊》1987:3。


6.周清澍:<明成祖生母弘吉剌式说所反映的天命观>,《内蒙古大学学报》1987:3。


7.孙太初:<陈圆圆事迹考>,《云南文史丛刊》1987:4。


8.周绍良:<明代皇帝、贵妃、公主印施的几本佛经>,《文物》1987:8。


9.黄展岳:<明清皇室的宫妃殉葬制>,《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1。


10.马晓光:<珍珠无价玉无瑕——秦淮名妓董小宛的一生>,《文史知识》1989:1。


11.周杰华:<余母张氏墓志铭考略>,《四川文物》1989:4。


12.朱恒夫:<陈圆圆事迹考>,《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0:3。


13.姜守鹏:<《金瓶梅》反映的明代奴婢制度>,《史学集刊》1990:4。


14.郭松义:<明清两代诏选“淑女”引起的动乱——由日本史籍记载谈起>,《故宫博物院院刊》1991:1。


15.载湘、苏石:<从《金瓶梅》中的妓女看明代社会对人性的摧残>,《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1992:1。


16.万揆一:<明代“服妖”——万贵妃>,《历史大观园》1992:7。


17.吴吉选:<明代后妃多来自民间>,《历史大观园》1992:8。


18.陶慕宁:《金瓶梅中的青楼与妓女》(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3)。


19.田秉锷:<打个瞌睡都做主子梦《金瓶梅》人性论之二奴婢论>,《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5:2。


一般对宫廷女子的注意,多着重在女性干政的问题上,从汉代的吕后到清末的慈禧,女主政治一直是史学界关心的焦点,其中又以讨论武则天最多,明代宫闱中的妇女一直不被重视(尤其是台湾学界)。盖明代为防后妃、外戚弄权,故后妃多选自民间(吴吉选,1992),而选宫女的摄民,造成清朝即使向例不在民间遴选,百姓亦常讹言相传,引起动乱(郭松义,1991)。明朝宫妃的殉葬被视为美德,值得称颂,即使英宗废止,仍有许多自愿殉死者(黄展岳,1988),可见明代贞节观念的扩大与深化。学者多肯定明代后妃的襄助创业、育才用贤与尊师教子的成就(单斌,1986),尤其是开国皇后——马皇后(张倓、王殿英,1986),唯独对成化之万贵妃有微词(万揆一,1992)。其实,万层的宠妃郑贵妃在储位之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却不见专文探讨郑贵妃与宫廷政治的关系,只有周绍良在讨论宫廷印施佛经中略提一笔(周绍良,1987)。


明朝宫中女子的生活,长久以来未受史学界重视,长平公主的事迹又往往流于戏剧性的记载(杨龢一,1995),宫廷妇女的悲惨命运,就只能从文学中找寻了(丘良任,1987)。关于明成祖生母是马氏或元顺帝弘吉剌氏的谣传,也只是明蒙统治者政治意图的反映(周清澍,1987)。而余母张氏墓志铭记载了张氏的生死、婚葬,更正了《明史》的错误(周杰华,1989):这是十分珍贵的资料,事实上,明代妇女的墓志铭数量非常多,可惜研究者未善加利用,仅着重考证的部份,妇女往往不是讨论的主角。由此可知,明代上层社会妇女的研究十分匮乏,连陈圆圆这个被吴三桂宠幸的女子,也只能作为茶余饭后的传奇故事,贻笑大方。


下层社会的女子,更失去了声音。明代娼妓的研究,不若唐代发达,除了早期笠堪浅论过之外,目前都仅止于个传的研究,尤其是别具才华的名妓,如柳如是、董小宛等人,道些人又大部份纳在才女的讨论里(详见下节),即使研究青楼女子也多半从文学作品里考察,虽亦旁述明代社会文化,却多不够深入(载湘、苏石,1992;陶慕宁,1993)。由于社会生活的需要,部份工作非女性莫属,如穿梭于市井里的“婆”字号妇人,她们往往被看做配角,为人所忽视(林丽月,1996)。关于婢女的面貌,更为模糊,与娼妓的研究一样,学者多于文学中探求其形象(姜守鹏,1990;田秉锷,1995)。也许由于资料所限,奴婢这群被视为贱民的人们,根本毫无“历史”可言。吴振汉氏曾研究明代的奴仆,以及蔡惠琴对明清无赖的讨论,虽不属妇女史的课题,却开拓了民众史的领域,也值得妇女史研究者参考。



图为董小宛《渔乐图》[图源:artfoxlive.com]


(四)才与德之间——妇女与文艺


(I)现实世界


(1)台湾地区


李栩钰:<《午梦堂集》女性作品研究>,国立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1。


(2)大陆地区


1.周采泉:《柳如是杂论》(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2.徐扶明:<明清女剧作家和作品初探>,《元明清戏曲探索》(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


3.陈廷乐:<明代女诗人黄峨>,《文史知识》1989:9。


4.李湜:<明代女画家文俶和她的几件作品>,《文物》1989:10。


5.商松石:<明清女诗人邢慈静>,《东岳论丛》1990:2。


6.张羽:<绝代才情无觅处:明末才女倪仁吉>,《文史知识》1990:3。


7.王永宽:<明清女戏曲作家生平资料补证>,《戏曲研究》34,1990.9。


8.曹纪农:<锦心绣口,奇气侠肠:女中人杰柳如是>,《文史知识》1991:2。


9.陈传席:<明代女侠薛素素的<墨兰图>>,《文物天地》1991:2。


10.李湜:<明代女画家马守眞画兰>,《文物》1991:7。


11.汪万夫:<明末才女邓太妙>,《历史大观园》1992:7。


12.雷勇:<明末清初的才女崇拜与才子佳人小说的创作>,《明清小说研究》1994:2。


13.李湜:<明清闽阁画家人物题材取向初探>,《艺术家》40:3,1995.3。


14.杨新:<明代女画家与春宫画当议>,《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3。


15.戴庆钰:<明清苏州名门才女的崛起>,《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1996:1。


(II)文学想象

 

(1)台湾地区


1.魏子云:<《金瓶梅》妇女的财色世界>,《联合文学》2:5,1986.3。


2.陈东山:<《金瓶梅》里的性文化>,《当代》16,1987.8。


3.许瑞玲:<《六十种曲》妇女形象研究>,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0.5。


4.张琏:<《三言》中妇女形象与冯梦龙的情教观>,《汉学研究》11:2,1993.12。


5.林丽美:<《三言二拍》中的女性研究>,国立中央大学中文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5。


6.刘瀬:<“三言、二拍、一型”中的妇女形象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12。


7.刘素里:<<三言二拍一型>的贞节观研究>,中国文化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论文,1995.12。


(2)大陆地区


1.田国梁:<试谈“三言”、“二拍”中几类妇女形象的社会意义>,《西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1988:4。


2.陈继勇:<浅谈《金瓶梅》中的妇女群像>,《文科月刊》1988:12。


3.王永健:<妇女观不同,女性形象迥异——明清戏曲小说比较研究>,《明清小说研究》1990:3—4。


4.冯子礼:<两个不同社会圈子里的模范女性——孟玉楼与薛宝钗形象之比较>,《明清小说研究》1990:3—4。


5.周俐:<封建妻妾论——以《三言》为例>,《贵州大学学报》1991:3。


6.孔繁华:《金瓶梅的女性世界》(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1.8)。


7.赵兴勤:<传统家庭伦理与《金瓶梅》的“家反宅乱”>,《徐州师院学报(哲社版)》1992:1。


8.田同旭:<女性在明清小说中地位的变化>,《山西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1。


9.阎增山:<《金瓶梅》为什么要写林太太>,《徐州师院学报(哲社版)》1992:1。


10.罗德荣:《《金瓶梅》三女性透视》(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2:4)。


11.红芦:<踏浪逐潮——《金瓶梅》女性论>,《中州学刊》1992:6。


12.宋培宪:<论《金瓶梅》中林太太的描写>,《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3:3。


13. 陈辽:く谈《金瓶梅》中的女子形体描写>,《书目季刊》27:3,1993.12。


14.刘绍智:<潘金莲与宋惠莲>,《固原师专学报》1994:1。


15.刘敬圻:<婚恋观念的嬗变及其啓示——“三言”“二拍”名篇心解>,《北方论丛》1994:2。


16.叶长海:<明清戏曲与女性角色>,《九州学刊》6:2,1994.7。


17.徐朔方:<《金瓶梅》的性描写>,《浙江学报》1994:3。


18.张中:<论杜十娘>,《明清小说研究》1994:3。


19.董芳:<女性自我的失落与蜕变:简析《金瓶梅》、《红楼梦》的妇女观>,《大庆高等专科学校》1995:1。


20.南矩容:<荡妇春梅的发迹与忠义效应的失落>,《固原师专学报》1995:1。


21.雷勇:<明末清初世情小说妇女形象的演化:从《金瓶梅》到《红楼梦》>,《海南大学学报(社科版)》1995:2。


22.曹萌:<论明代夫妻离合小说的情节结构模式>,《北方论丛)1995:3。


23.喻晓红:<明清小说女性形象论略:文学个性化研究系列之一>,《求是学刊》1995:4。


西方汉学界有关中国妇女文学史的研究,以明清女性文学史独领风骚,胡晓眞曾加以评介对于了解近年来欧美妇女文学史的研究成果,贡献卓著。妇女与文学的相关问题,理应属于文学史的范畴,但才女的讨论以及文学中的妇女形象,乃是明代妇女研究的大宗,故笔者仍不揣浅陋,将两岸明代女性文学的研究概况,简述于下。


才德之争一直是晚明女教议论的焦点,早期陈东原在《中国妇女史》一书中指出“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词应始于明末,之后学者的相关讨论即以此为起点,十分热烈。女子才德的比重,影响她整个人的评价,明清才媛通常主要因为其道德的高尚而被赞誉,如:柳如是因被认为使钱谦益忠诚于明朝而受褒扬。过去有关才女的记载和评价,往往只视为文坛佳话,范围也集中讨论某些著名的女诗人,如:柳如是(周采泉,1986)、邢慈静(商松石,1990)、杨升庵妻黄峨(陈廷乐,1989)等等,以及女剧作家(徐扶明,1986:王永宽,1990)和女画家(李湜;杨新,1995)。晚近有学者浅谈苏州才女崛起之因,认为家学、园林文化和人文气息的熏陶,以及闺友间的相互切磋,造就了吴地独特的才女(戴庆钰,1996)。



图为《杨升庵夫妇散曲》书影。[图源:baike.baidu.com]


明清时代女性文学作品大增,妇女诗歌创作达到空前的繁荣,不仅打破男性诗人对诗坛的垄断,也打破男性书写女性心理及生活的垄断。由于这些作品是妇女本身所撰写,极具史料价值,近来受到学界的重视,李栩钰研究明末叶氏母女(沈宜修、叶小纨)的作品,探讨女性作品的意象塑造与女性经验的描写传统,发现“女性情谊”是其最常使用的主题之一(李栩钰,1994);有关“女性情谊”的论述,孙康宜认为才女彼此之间以诗词互通感情,常以描写爱情的方式来抒发,称之为“女性情谊”,此一论点颇富争议,值得注意。


除了现实世界的才女,文学想象里的女性也是妇女文学史关注的焦点。大量文章探讨小说戏曲中的男女关系(曹萌,1995)、性文化(陈东山,1987)与女性形象,尤其是《三言》、《二拍》(张琏,1993;林丽美,1995)、《金瓶梅》(孔繁华,1991)与《型世言》(刘愿、刘素里,1995)。《金瓶梅》里的几个女角,无论是官太太(阎增山,1992;宋培宪,1993)还是荡妇形象的讨论(刘绍智,1994),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潘金莲、李瓶儿与庞春梅三人(罗德荣,1992),有的学者批评这些女性只知财色(魏子云,1986)、自甘堕落(陈继勇,1988),有的则将之归于“畸型商品经济旋风”所造成(红芦,1992)。总之,对于妇女形象的研究,学者多分为正面(贞烈、贤智)、负面的(纵淫、欺骗)与其他(多指身份较特殊的女性)三类,讨论相当热烈,但仍离不开“贞节观”这个主题。


对于明清戏曲小说作者的妇女观,有些学者认为作品倡导自由的婚姻恋爱观,是一种进步的思想(田国梁,1988;刘敬圻,1994),而各种妇女形象的塑造,乃是以晚明进步思想家的情欲论为依据(南矩容,1995):另有学者则以为女性虽成为写作的主体,但在妇女观上却是个“倒退”,还是难以超越以男性为中心的价值标准(董芳,1995),直到清初才显现进步的观点(田同旭,1992)。基本上,明末清初小说中的妇女形象,经历了由写貌到写才,由写欲到写情的演变过程(雷勇,1995)。


整体来说,妇女文学史的广泛讨论,除做文学文本的分析外,仍多扣紧晚明社会变动的特质,丰富了明代妇女史的研究。


三、结语


过去妇女史的研究,往往视明朝为节妇烈女最多的时代,所以整个明代妇女的历史,几乎成了一部悲壮的“烈女传”。近数十年大陆学界对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的讨论,带动明清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衍生出各种新课题,其中有关家庭结构、贞节观念、妇女地位的探讨,其实就是在解答商品经济发展与妇女的关系。其观察的角度,加上了经济与社会的变动因素,让妇女史的研究不会因为抽离了当代社会而显得薄弱。然而整体来说,最近十年来大陆地区明代妇女史的研究,在文学以及各阶层妇女角色的探讨,数量都比台湾学界丰硕,可惜部份讨论不够深入,而且往往认为经济主导历史,过份强调经济因素对妇女的影响。


明史的研究在台湾学术界本为少数,与妇女相关的研究更不多见,我们观察台湾地区公私立大学硕博士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专门研究明代妇女的论文,近廿余年来仅有讨论明代妻权的低落、贞节观的强化(安碧莲,1995)以及小说、传奇、戏曲中的女性形象等8篇,其中6篇是属于文学研究所的论文,历史的相关论述实在十分缺乏。


综观近十年来两岸明代妇女史的研究,不如其他朝代妇女史的蓬勃发展,连名女人、女性与政治的讨论也相当少见。明代政治史一直是明史研究的主轴,无论是君主专制、废相以及帝王个传的研究十分盛行,如李太后支持张居正的改革,郑贵妃、李选侍牵涉明末三案所引起的政争,在在显示她们在朝政与立储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天啓年间熹宗乳母客氏与魏宗贤的串通,亦为明末宫廷门争之显例,惜皆未见专文论述。此外,下阶层妇女的研究也有待努力;她们在经济上亦为劳动的资源,在社会中,有些串街走巷、媒介淫乱之事,对于士大夫所强调的礼教,带来不小的冲击,宦户士绅之家禁止出入的“三姑六婆”,就是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整体而言,明代女子的才德以及贞节观的讨论热度仍然未减,但似乎是由妇女文学史所带领,妇女与社会文化背景之间的史学探讨还不够,而且许多新的课题皆有待开拓,如妇女与民间宗教、女性与医疗生育文化、溺女风俗等,在其他断代的妇女史研究已蹒跚起步,但在明史的领域仍十分罕见。展望未来,妇女与政治、社会的互动,两性关系在庶民社会文化中的样貌,应为明代妇女史研究发展的新方向。



〇本文原载于1997年《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报》第25期。为阅读及排版便利,本文删去了注释与参考文献,敬请有需要的读者参考原文。


封面为董小宛《秋园雅兴》局部。[图源:art.people.com.cn]


〇专题策划人:衔蝉

〇编辑 / 排版:十四

〇审核:阿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