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选择的路 | 2024编辑部年度在看(含抽奖)
大家好,一路摇晃颠簸,我们终于来到了2024年的尾梢。四季的轮转即将落下帷幕,一年又要结束了。今天,本栏目邀请了15位编辑朋友为读者朋友们分享他们的年度在看作品,共有8本图书、1篇文章、1首音乐、3部影视和1部游戏。
在这些作品中,既有适合在寒冷的冬季夜晚观看的幽默而刺激的《冰血暴》,也有在公路驱车返乡时会边听边摇晃身体的歌曲《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编辑们不仅仅是在推荐作品本身,更是在透过它来表达今年累积的所感所得。在本期推文中,将出现旅行中的伴读推荐、对留学的期待和忧虑、如何应对抑郁魔鬼的讨论,以及对“生病之后如何生活”的思考;也有一些投稿聚焦作品本身,讲述发生在马萨诸塞州女巫小镇的恐怖历史剧目、描绘奇幻的马孔多之旅。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看到更多的稿件似乎都在讨论“如何选择”的议题:当我们已经明白两个不同的个体无法互相拯救,是否还有必要走入一段亲密关系?在竞争激烈、机会难以寻觅的环境中,是臣服于结构的重压,还是贴着自己的性情去过内心渴望的人生?是为了不破坏公共幸福而强颜欢笑,还是拥抱不调谐、给坏情绪留出生存空间?这些问题并没有既定的答案,也许和我们一同欣赏过后,你会有自己的思考,而这也是我们给即将到来的2025年抛出的待解之谜。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平安顺利。
——阿蛋
年度在看·图书
《山地話/珊蒂化》
马翊航
九歌出版社 2020
@阿蛋:我在旅行的途中遇到这本书,首先就被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敏感情绪和细致观察所打动,比如作者写窗外的屋顶、铁丝、黑狗,他隔着玻璃看,说轮廓经玻璃过滤而有了“一种矿物感”;写自己贴着电视机荧屏看四大天王跳舞,是“脸颊逼迫着密麻的静电,明暗跳动的光浪”。在其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作者对原住民身份、集体记忆、家庭、性别、自我的追问。农作生活化为具体的词语,稻谷读作“lumay”,农夫读作“muwa'uma”,山地歌中暗含族语录入的记忆,屏东池上卑南族的主题如河流般涌动在情感与思索的交织处。富有音律节奏及色彩感的字句,让我在阅读中度过了轻盈的、丰富的旅行时光,推荐给在新的一年计划去台湾旅行的朋友们读读看~
@林岭:寒冬深厚的时刻感受到了热带文学丰富的触感,新一年又对追寻在地经验的多样性多了很多热切的心情。谢谢蛋蛋的热带来信,也谢谢蛋蛋和原创组其他伙伴对“在看”栏目的操持。来年再会!
《百年孤独》
加西亚·马尔克斯;范晔 译
南海出版社/新经典文化 2017
@兰也:我现在相信,面对一本书,一次完整而有效的阅读体验,是需要跟自己的生活乃至心境,互相适合的。正如我在过去翻开过很多次《百年孤独》,最后一次留下的书签是在第36页,那是过去的我进入马孔多“最远的距离”了。某个夏日中午我在收拾书架的时候,不自觉拿出来这本封面和腰封都无比熟悉的书,又很自然地开始进入阅读。
就阅读体验而言,书中初始阶段的描写,令人畏难之处在于,难以想象和勾勒的初创马孔多,异域组合与介入的生活,略显奇幻的事物和情节,难以捉摸的人及其互动,当然还有容易混乱的人物及其名称。而这些都在进入书中情境之后,成为魔幻与现实的魅力所在。作者就用文字将民族、自然、奇幻、人性放在那里,以殇读者。
马孔多的创立与边界探索,吉卜赛文明的造访,战争与党派,所谓现代对马孔多的一种近乎蹂躏的侵入与抽离,连同离去又归来,新成员与家庭生计的扩充,疯癫与矛盾,比爱情更为坚固的共同良心谴责,情欲的裹挟与坚守的孤独阵地,难以克服的基因式的、宿命般的家族代际轮回。26万余字勾勒出庞大的超现实的时空。
个人与群体的“晚年”阶段里,幸运者在孤独中永存,在羊皮卷和一个世纪的时间维度里存在并燃烧过,在幽深黑暗的各自世界里,享有取之不尽的孤寂。大肆繁衍的蚂蚁,就是蔓延在这一家族中的命运注脚。从贩卖娱乐到贩卖现实,支离破碎到逐步瓦解。
书中还有读来颇有穿透时间、跨越空间的哲思,以及一些奇幻精彩有趣的设定,拾起来便是经典语段。我很喜欢马孔多居民患上失眠症的情节,更像是一种社会性失忆症,在没有睡眠的日夜轮替中,逐渐忘记人事物,人们通过标签认识事物,但随之又遇到忘记事物功能的障碍,“人们继续在捉摸不定的现实中生活,只是一旦标签文字的意义也被遗忘,这般靠词语暂时维系的现实终将一去不返”。这与后面红蓝色力量介入小镇对应起来看,竟然让人感觉有些幽默。后来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逐步走下战争舞台的时候,也出现了类似的描写:随着战事吃紧战火绵延,他的形象渐渐暗淡,消逝在一个虚无的世界。代表他声音的点横越来越遥远模糊,汇聚组合而成的词语逐渐失去意义。
颇多关于角色内心状态的刻画读起来都是非常酣畅的感觉。期待几年后的自己重读能摄取到更多,推荐各位也进行属于自己的、也许不是第一遍的《百年孤独》之旅~
@阿蛋:我一直很纠结该怎么写《百年孤独》的读后感受,因为它的架构实在是太宏大。它介于魔幻和现实、浪漫与残酷之间的世代更替故事,让我感觉很难在有限的篇目里完整地叙说自己的阅读体验,而兰也把这种感觉具像化了,真的好惊喜!
《正常人》
萨莉·鲁尼;钟娜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群岛图书 2020
@两者:深夜在成都的浮于野书店发现了这本小说,最初是被它的简介所吸引:“康奈尔和玛丽安在爱尔兰西部一个小镇长大。在学校,康奈尔备受欢迎,玛丽安则被视为怪人,独来独往。然而,一次令人怦然心动的对话,改变了两人的关系和他们今后的人生。一年后,两人都来到都柏林的圣三一大学念书,在派对中重逢。此时的玛丽安活跃于大学社交圈,康奈尔则成了边缘人,腼腆而缺乏自信。大学数年中,两人各自与他人交往,但似乎总有一种不可抗拒的磁力,将两人彼此拉近。他们如同“一盆土中的两株植物,环绕彼此生长,为了腾出空间而长得歪歪扭扭,形成某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姿态”。最后在她走向自毁、而他往别处寻找生活的意义之际,他们究竟该如何拯救彼此?人怎样才能改变另一个人,人如何才能说出内心感受让别人真切感知?”
我特别被触动的也是最后几个问题,当两个人都处于自毁或寻求生活意义的边缘时,能否彼此拯救?人能否在相遇的时刻真诚地感受到彼此的内心感受?我相信,有时候人与人的相遇最好做到的只不过是“彼此理解”(毕竟大多数时候人们只是自说自话罢了),能够理解各自的痛苦,但却很难疗愈彼此——“痛苦”意味着每个人存在特定的心理创伤触发机制,一旦被触发,那么疗愈便成为不可能。这就是人虽然能在话语和心理上理解另一个人,但却无法在行动上给予另一人真正的安慰。因为每个人都身陷自己的人生困境当中,成长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彼此的情感没有必要进行?而去寻求能满足自我心理需求的另一人?
阅读这本书,给出的答案却完全不同。看到了两个人如何在彼此吸引中逐渐成长,尽管并不总是以恋人的关系展开的,而关系本身却都指向各自的成长议题。正是因为共同对“真实的自我”的关注,使得彼此的关系虽不能相互慰藉,但却能不断激发出面对真实自我的渴望。毕竟人即使遇到了那个能够疗愈你的人,是否意味着在对方面前你能依然做真实的自己呢?是否能让你不断看到自己的面貌呢?书中康奈尔说:“康奈尔认为,他和海伦最合拍的部分是他最好的部分:忠诚,总体上实用的价值观,希望被视作好人的愿望。和海伦在一起时,他不会产生让他羞耻的念头,不会在做爱时说奇怪的话,不会一直感觉自己居无定所,在哪里都无法获得归属感。玛丽安有一种野性,能让他暂时觉得自己和她一样,他们在精神上都遭受过难以名状的创伤,永远无法融入世界。但他从来没有像她那样被人损害过。她只是让他有这种感觉。”——这就是说,即使面对的是痛苦,但也是真实的自己,我会认为这才是“正常”的。
@阿蛋:我曾经有一段时间认为亲密关系是包裹着刀片的巧克力,品尝者在体验到糖果的甜蜜口感的同时,也难以避免被锋利的刀片扎得满嘴是血。在亲密关系中,两人互相占有,暴露彼此最脆弱柔软的一面,也包括最自私、刻薄、冷漠的一面——我们通常把它潜藏在自己房间里的最深处——当令人脸红和眩晕的浪漫荷尔蒙褪去浪潮,爱似乎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形状,只依靠残余且过期的回忆来支撑我们联结。所以,爱到底是什么呢?关系存在之必要是什么呢?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种不同的视角,即从自我的本真性出发,来观测爱和亲密关系对我的意义所在。在这个层面上,爱和亲密关系的必要或许是让自我变得更加本真,不论是喜悦还是痛苦,这份经历都让我变得更加完整,就足够了。
《复活》
托尔斯泰;草婴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
@回野:贴着自己的性情去过你的人生,不要去模仿别人。
每当聂赫留朵夫回忆起过往人生中的那些憾恨,几乎都是因为模仿他人造成的。每当他在寻求美好,善良的东西的时候,总是难以和朋友分享,每次当他试图吐露出最隐秘的愿望,即想成为一个高尚善良的人的时候,就会遭到无视,嗤笑和朋友们尴尬的静默,让他自己都不相信他说的那些追求。但他发现只要他沉湎于名利和欲望,反而受到大部分人的称赞,尊重甚至崇拜。他为了掩盖生活里罪恶和自卑的部分,装出一副冷淡的高傲神气,他的冷漠使人们爱他,这真的很奇怪,通过知识和地位来打压人,居然不会遭到指责而是崇拜?他心中第一次产生怀疑,聂赫留朵夫清楚地感觉到,他越是深入研究这些人的生活和言论,他就离真理越远。
于是他决心摒弃贵族圈子的生活,认识到他应当理解的不是特殊的生活,至少不是他们那些贵族的生活。许多人花费一生的时间在等待一个可以以自己方式行善的机会,聂赫留朵夫恰好抓住了这个机会。在这之前有一个很吸引我的阶段——信念的改变,如果他不放弃现在的生活阶段,不去打碎重建主体性,不去承担叛变后的痛苦,就不能发现更高的自我。有了这样极大的勇气,他才有可能参与生死之间的斗争。
他渴望改变,渴望通过帮助犯人和农奴,进而参与进更多人的生活,其中他最在意的人是卡秋莎,他一直试图通过赎罪修复自己和卡秋莎的关系,为她四处奔走减少罪状,在上诉失败后喀秋莎要被流放至西伯利亚时,义无反顾地跟随她。但为什么卡秋莎拒绝了他的牺牲?为什么他们最终没能像他设想的那样在一起?我想这是过度幻想导致的,在每次去探监之前,他花了很多时间在脑海里幻想,许诺和决定,当爱情真的发生时,这就产生了不合理的期望。它永远不会像他想象中的那样纯粹,现实生活中的身体更笨拙、更真实、更抗拒。眼神更颤抖。爱情必须成为两个人之间的事,实在的事,它不是世界上存在的所有欲望和自省数量之和。也许文学和电影让它看起来像一门艺术,把欲望变成一个整体的完美事件。但在现实生活中,它会更加破碎、更加不确定。当然,这种不确定性中也有美。脆弱和恐惧也可以是感性的。怀疑也可以变成激情。
@阿蛋:最使人纠结的,有时不是选择本身,而是要先放弃自己曾经习惯且珍视的事物才能去做选择。尤其是在机会越来越不可视、不确定性充斥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方面时,顺应大多数人所认同的道路看上去是最为稳妥、安全的,哪怕走上这条路会使我们比以往更加痛苦。聂赫留朵夫的故事为那些想要继续开发自我、想要更加接近真理人们提供了一份鼓舞人心的读本。打开金色的笼门,走入一片无边际的荒野,你也许不得不被卷入生死之间的斗争、不得不在更加赤裸残酷的关系中受尽失望和恐惧的折磨,但你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嵌入世界的心脏,更加接近“超越”本身,这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次复活呢。
《正午之魔》
安德鲁·所罗门;屠彬/张哲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20
@林远:这本书读了很久,去年在心境状况非常差的时候开始翻看。当时生活的主线是用整个身体与抑郁缠斗,每一轮次的战斗都轻易投降,的确是可怖的“魔鬼”。
作者把抑郁这件事掰开揉碎,讲了很多自己和他人的抑郁体验,包括感受它和治愈自己的手段和过程,也广泛地引用文学和哲学文本、历史档案、临床或理论研究成果等等,一本抑郁症大全。读来像是在借作者的眼和手重新理解抑郁,从中与作者对话,被文本疗愈。
贯穿全书的主题之一是抑郁的社会性和生物性。药物不仅仅是安慰剂,尽管今天的研究者仍无法讲清药物或其他物理治疗手段对脑的作用机制。药物之外,精神分析和社会建构论的观点在症状本身面前都显得解释力不足,但两者同样必要,不管是基于古典理论的谈话治疗,还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此外,每个人都是变量,人本身的强韧或脆弱使抑郁者的故事各不相同。
低沉和忧郁总是比欢乐更容易、更安全——至少对一部分人来说。在这样的常态中不知所措时,我会把这些低落的情绪与“我”剥离,就像这本书比喻抑郁为“正午之魔”一样,把全部负面推给这位寄生虫,等待一场驱虫或驱魔仪式,像在回避自我的底色。也会在这时想起作者在书中反复提及的建议,像一些艰难时刻掉落的锦囊:投入治疗、相信“不会始终如此”、不要伤害自己;对抑郁者说“失去的时间无法挽回”,以及“需要不断努力才能保持状态良好”。
抑郁的魔鬼会在充分讨论之后现出真身,不再是无处不在的阴云。我们开始对坐谈判,商定如何控制和应用彼此的力量。被它笼罩的时候,我似乎总在寻求豁免,直到终于意识到豁免权其实在自己手里——这些都是重获力量的时刻,意识到抑郁并不是敌人,也无需战胜。
坠入然后跳出谷底之后,会更加珍视阳光和平静,被生命本身惊艳,决定尽力地活:“我会竭尽全力活下来。就好像是,我的生命在和我彼此对立、痛恨、想逃离彼此之后,现在已永结纽带,如胶似漆。”
但抑郁对部分甚至大部分人而言或许并不是隐而未宣的秘密,而是被忽视的苦难。污名抑郁的前提是病症的明确,在许多世界里,抑郁和其他精神/心理病症还没有自己的名字。
@阿蛋:进入冬令时,保持积极的状态比一年中的任何时刻都要困难:睡醒之后没过多久就要天黑,下不完的雨、散不开的乌云。出于对窗外寒风的恐惧,人在不同面积却同样逼仄的方盒空间里反复切换,日子似乎要永远这样过下去。在这种时刻,我也常常被无名的沮丧情绪纠缠。最可怕的并不是它怖人的面孔忽然跳现在我眼前,而是它无形无色,却无处不在,我甚至不知道它什么时候到来了,也不知道它什么时候会离开。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们也许可以与那些同样身陷抑郁魔鬼折磨中的人们获得一种跨时空的连接,直面失控的情绪本身,或许有助于我们与它们更坦诚平静地共处下去。
《缅甸岁月》
乔治·奥威尔;陈超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林岭:听闻并阅读这本书是托了会社的密卷老师的福。故事发生之时,英国在缅甸的殖民统治风雨飘摇,此时却还有许多来自英国的“白人老爷”无论身与心都无法随时局变动,在殖民统治最血腥残酷之处做帝国主义的卫士,也把自己推到了最无可救药的境地。这本书里奥威尔对细密绵长,如酷暑一般令人无所遁形的痛苦描写得极其精深,读来也让人身处期间,茫然和孤独有如浸身热汗,挥洒不去。今时今日,人类学家早已不可能再躲避战火。反之,为了平等和正义的理想,往往要选择更加艰难的立场。在这无尽头的酸楚之中,如何保持个人的心灵安定和对宏大图景的洞察,不屈服于权力系统的重压,接受自身的身份并塑造新的行动?且待新一年再塑道心。
@阿蛋:权力系统的重压加之于个体之上,会让人产生一种无形却深刻的无力感。当我们想要追求的与难以割舍的事物处于硬币的两面,只能在二者之间权衡,我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联想到上文中回野的投稿,也许读者朋友们可以将两份文本合在一起阅读和思考。
《你能回到生病之前吗》
加文·弗朗西斯;刘阳译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24
@小寒:答案显然是不能,至少在生物层面,细胞更替了不少,血液里也新增了针对相关疾病的抗体。作为一个身体还算健康的年轻人,我其实有一点喜欢生病,因为它能让生活获得一个突如其来的时间的停滞,“逼迫”我休息一阵或者发会呆,尤其是在课程满满的学生时光,简直带来了犹如“逃课”般的窃喜。然而,上述经验显然受限于年龄与健康状况。当我们(或是我们生活密切的亲友)开始面对慢性,无法治愈而又不会立马致命,甚或需要非常努力才能稍稍缓解不适的疾病时,“‘不能’回到生病之前”就会变成一个现实,不止是病人,而是所有与病人生活密切的人所需要面对的现实,以及变成思考“生病之后如何生活”的前提。当然,本书除了第11章外,最主要还是聚焦于病人视角。在当前的“快医学”背景下,病人通常面对的是半天即可流转的病床、整天都在手术室的医生以及跟着铃声呼叫快步的护士,与康复、修养相关的技艺需要病人及家属在纯粹医疗活动之外自行探索。本书贵在以一种轻柔的语气(我很喜欢豆瓣网友 @千鸟欢喜天 的评价“一本简单轻柔的书”)做出了分享。它没有过于积极,去敦促病人过某种强乐观的生活,挑战身体、生命的极限,也没有过于悲观,去劝说他们走向妥协之路,而是分享一些被忘却和正实践的“慢医学”内容(比如南丁格尔喜欢的绿地),以及很多看起来并不费劲的康复方式(如只是给康复以时间、空间和尊重),这有利于消弭“不能回到生病之前”的恐惧,使思考“生病之后如何生活”不那么毫无抓手。最后,希望我们2025都健康。
@阿蛋:被慢性病缠绕的日子总是与某种神经质的恐惧相伴,与日常轨迹之间一丝一毫的差异都会被无限放大、对比,像预言也像警示,同样的灾难要再次袭来了。它像一位蛮横无礼的客人,未预约就造访。我以为可以和游戏里一样,按处方吃下药,只需等待抵达特定的日期就能回到疾病出现之前,而现实往往是复查、换药、转诊不断,时间或太慢或太快地流走,我只能学会和它共存。或许我们可以给自己多留出一些时间,比起被动地等待疾病地离开,在学习与它共处的基础之上探索一种新的、为自己量身打造的生活方式会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理带来更明显的变化。
《失落的世界:新兴国家发展的陷阱与教训》
郭建龙
当代中国出版社 2023
@pp:今年是我个人意义上真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年。一个学期的非洲生活,让我亲眼看到和感受到地球村的紧密,曾经对全球化的单薄想象在旅程中变得丰满起来。虽然如此,这本书却是在我重新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之后才翻开的,我只用很短的时间就读完了。它的可读性很强,开篇抛出“发展是一道窄门”的问题,结合作者自身的全球游历,从各个角度阐释了桎梏新兴国家发展的不同因素。这本简单的小书印证了2024留给我的最宝贵遗产:想要毁掉什么,只需要一个细节;想要做成什么,那真是片刻都不可松懈。
@阿蛋: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中,获得机会的概率和容错率都要比以往更少,如何在这样充满着激烈竞争压力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路,也许我们的视线可以跳出个体,来到更为宏观的国家层面,或许会给我们一些新视角的启发。
《留学的孩子:雄心勃勃且忧心忡忡的一代人》
马颖毅;展宁 等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4
@岂尘:年度在看是今年读的最后一本书《留学的孩子》,研究对象是19年以前去往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作者借着这个切口,刻画当时的中产家庭如何雄心勃勃,如何忧心忡忡,如何借着留学这一手段,满足再生产与自我实现的目标。
如今,更加诡谲的现实张力使得书中的分析略显陈旧。留学生作为一种重启生活的可能,或是更进一步的选择而被更多家庭所指望。这种被悬置起来的异域生活固然像金苹果一样诱人,但是孑然一身的学生们透过海关玻璃看向自己的护照被盖戳的时候,是会把接下来的日子当做是散闷的杜康,还是忘忧的萱草呢?
P.S. 本书与《学神》和《县中的孩子》可以互参。(本身一般,但是看起来总有所感所思的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阿蛋:伴随着留学申请逐渐形成高校和机构的一条清晰产业链、各种攻略帖和分享帖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层出不穷,到海外求学已经不像20年前那样蒙有一层神秘的面纱,而当前劳动力市场的激烈竞争与部分留学项目的工厂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也让学成毕业的留学生们在参加面试、考核的过程中遇到比过往更加严厉、审慎的考察。那么,我们今天要如何看待留学作为一场投资或是另一种人生的可能性呢?我们能够在19年前的观察中找到可能的答案么?读者朋友们可以同时参考会社在2024年11月1日发表的原创推文(“编辑部在聊 | 《学神》翻译与多元解读:天赋过剩的‘潇洒应对’还是优绩陷阱中的‘困兽之斗’?”)。
年度在看·文章
Not IN the Mood
Sara Ahmed
2014
@Yuan:关于不合时宜的坏心情的文章。
Ahmed从海德格尔关于“无聊”与“调谐(attunement)”的论述出发,探讨了情绪(或心情,mood)的社会性。无聊是一种与世界的关系,弥散在人与世界的互动之中;情绪则是一种氛围,它在不同的身体、对象和符号之间“滑动”,漂浮在空间里,并不明确地“属于”某个人。情绪可以被分享,也可能被拒绝接收,或者因为调谐失误而发生偏离。
因为惧怕“不调谐”,所以我们会强颜欢笑。而这种强颜欢笑有可能变成一种情绪劳动,就像Hochschild提到的那位婚礼上不快乐的新娘。或者直接拒绝调谐,成为Ahmed语境下的“陌生人”:一个隐没在房间的边缘的异类,模糊地被感知,为他人留下不清晰的印象。
市场同样充满情绪,积极的情绪意味着更多的消费。情绪的历史被人为“切断”,仿佛情绪天生就内在于某人、某物或某群体,从而被改造成可以操作和利用的社会与经济工具。
在某些情境中,那些没能表现出“正确情绪”的人被视为破坏公共幸福的人。比如在一场节庆盛典中,人人都“应当”发自内心地感受或至少表现出欢悦,仿佛有一个无声的力量在每个人耳边反复低语:笑、笑、你要笑,你要感到幸福或自豪。这时,Ahmed所谓的“情感异乡人(affect aliens)”的“臭脸”却成为一种能够创造异质空间的力量:“……在这些时刻感到幸福,就好像通过感受到‘正确’来治愈曾经感受到的‘错误’。如果没有被带入幸福的情绪中,就意味着拒绝了这种转化的承诺。不去欢呼,就是退出了这个情境。而且——我就是没心情。”
@阿蛋:在过去几年的社交媒体上,大家对ky人的评论几乎都是一致斥责的(“ky”源自日语“kuki yomenai”,直译为中文即“不会读气氛”)。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用力挤出的笑容并不是发自内心,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调谐。允许ky和坏情绪的存在,看似给欢乐的气氛留下了遗憾,但实则是为自己和他者提供了更宽敞自由的空间,不绑架别人,也不绑架自己。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都有勇气选择坦然承认坏情绪的权利。
年度在听·音乐
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 音乐专辑
Elton John
1973
@贼鹊:今年也是四处田野的一年,经常开车远行,旅途漫漫,没有音乐恐怕是难以支撑。Кино和John算是今年音响里的常驻,苏联摇滚英雄和流行娱乐巨星的组合多少有些讽刺,浮现的是硝烟中的皮衣少年,还有彩色鸡毛装的红墨镜老头,跟着我穿越一座座云南深山的隧道和高岗。
对于国人来说John最熟悉的歌曲应该是《狮子王》主题曲Can You Feel The Love Tonight。实际上John不仅成名很早,还是乐坛常青,电子舞曲,钢琴抒情,华丽摇滚和“强大”的个人台风是他的标签,直到近几年他还在热衷与当代年轻歌手合作。黄砖路是John的第七张专辑,发行于1973年,也算是老专辑了,时长76分20秒,滚石杂志也把它放进过前五百专辑中。有人批评这张专辑里歌曲相似度太高,吸引人之处只在John的钢琴抒情上,并且做的实在是太长了!作为双专辑却没有相应的内容丰富度。瑕不掩瑜,专辑的前四首歌最为出名,开篇Funeral For A Friend / Love Lies Bleeding是伴随着风中钟声与管风琴开场的前摇实验,据传是John给自己葬礼写的;Candle In The Wind则是后来改编献给戴安娜的名曲,此处则是写给梦露;Bennie And The Jets是录音室伪现场名曲,似是歌手的舞台自画像。
Goodbye Yellow Brick Road作为专辑同名曲,自是承载了专辑的核心想法,黄砖路的意象出自《绿野仙踪》,即故事中桃乐丝受指引寻找奥茨的道路,在许多文化批评和政治隐喻里这条黄砖路被看做“金路”,象征着通向成功的光明大道,便有人说再见黄砖路是John的政治讽刺与资本主义批判,一首英国人的山水田园诗,只是似乎John拿的不是“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的剧本,相反,这条再见黄砖路让他走上了真正的金路。
Oh I finally decided my future lies,
beyond the yellow brick road.....
@阿蛋:这首歌真的很适合独自在山间的公路上开车的时候听,尤其是当音响播放到“You can't plant me in your pent-house. I'm goin' back to my plough.”这句歌词,风与紧握方向盘的自己都是同样地自由。
年度在看·影视
The Crucible
Arthur Miller
Penguin 2002
@见曜:看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特别恐怖,在信仰的名义下大行审查和报复的事情,Miller把特别明显的、冲突的部分写进了戏剧,但更恐怖的是他没有详写的部分,是角色台词角落里潜藏的部分。但看完The Crucible之后脑子里一直乱乱的,因为这学期看的John Proctor is the Villain(Belflower导演)一直折射在同一个故事里,为什么我感动于Proctor最后的赴死而不是Abigail。为什么我会觉得Proctor是个正直的人,而讨厌Abigail。JPITV最后一幕角色们模仿Abigail们在GreenLight里跳舞实在是太有力量了。然后我意识到The Crucible的故事其实是一个环,因为一个正序时间的把戏,造成了Abigail是“始作俑者”的错觉,但故事完全可以反过来写:Proctor和Abigail发生了关系又把她扫地出门,她遭到了众人的排挤和审判,就连曾经的好朋友也无法理解她,她拒不认错被关在家里,别人请了牧师来驱除她内心的魔鬼,她从床上喊着飞吧,和Abigail们一起逃到森林里在月光下跳舞。
@阿蛋:我在刚好在这个月去了Salem,整个镇上都弥漫着阴森而神秘的气氛。假如我先看了这部戏剧,再去Salem旅行,一定会有更加丰富的感受吧!读完了见曜的在看介绍,我第一次意识到,同样的故事如果改换讲述顺序,可能会给观者带来完全不同的理解方式。开始期待自己能否在这部剧的演绎中发现台词里隐藏的巧思了!
《冰血暴(第一季)》
亚当·伯恩斯坦
2014
@林猩:本以为我没有年度在看,但一年下来,总还是留下点什么可以提振我的精神,让我对创作本身萌生新的期待与敬畏。《冰血暴》还真是这样一部作品,严密、细腻、幽默、冷峻、多面、意味深长。一个是《冰血暴》一个是《真探》,它们的第一季都让我觉得,人一辈子能创作出一部这样的作品,就没有遗憾了。
@阿蛋:初步了解了一下这部美剧,感觉是充满了紧张刺激情节的、非常适合在寒冷冬季/酷热夏季观看的作品呢。而且还是马丁弗里曼主演,熟悉的面孔似乎也可以让我不至于太过于紧张!
《流人(第四季)》
亚当·兰道
2024
@顾清时:其实今年还看了《黑鸽》还有《老练律师》不过后者还没更新完……遂先写《流人》。
故事线来到第四季,在经历了前三季的重大事件处理、系统内讧以及团队成员更迭之后,一直若隐若现的、冷战时期的遗留这次通过小河身世的揭露向观众们微笑示意:来自姥爷的姓氏至今仍在系统内如雷贯耳,姥爷本人却已经垂垂老矣,特务头子曾经精明的头脑被时间侵蚀风化,但之前牵系女儿的威胁卷土重来,并对准了女儿的孩子——于是这个孩子踏上了解决问题的旅途。
私以为冷战之后的英国谍战系作品有一类风味奇佳的桥段:走过最辉煌时期的情报系统在冷战里已经显出力不从心,而在这种力不从心情况里布局下的人,已经结束的事情,又会在某个史迈利变成啤酒肚邋遢老叔,因伤退二线的外勤长发已经灰白的下午,在死水一样的日常运作里翻起一点血色的波澜,让老油条们严阵以待,想起几十年前的自己,再看看外面Z世代手忙脚乱的小孩。曾经的同僚可能身居高位变成了Lady D,于是拨通不知道通往哪里的专线电话,用一点旧时代的默契或者共同利益尽力把事情解决。
@阿蛋:在某瓣逛了一圈,也许需要先看完前三季再来看第四季,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体验感会更好~
年度在玩·游戏
Pokémon Go
参与Pokémon Go在海边的社群活动,
收获礼物卡一张。
@烟波:每当我向别人展示这款游戏,都会面对同一个问题:它居然还在运营?是的,距离2016年游戏发布已过去8年,甚至历经疫情对人们外出的限制,Pokémon Go还在运营,这本身就说明其独树一帜且难以替代。游戏最基本的玩法,是在现实中走到特定的地点,才能获得补给、捕捉宝可梦以及占领道馆。因此尽管其他各类游戏将人们限制在家中的屏幕前,Pokémon Go的玩家往往需要走出家门,用现实的步伐丈量游戏的尺度。
对Pokémon Go的喜爱源自许多微小的记忆碎片:有时,当我点击地图上出现的云雀,身旁的草坪会突然窜起一只小鸟;而当我乘船驶于海上,手机会突然震动,提醒我发现了野生的皮皮鲸;倘若在万圣节期间打开游戏,幽灵系宝可梦会有加倍概率出现;如果动身前往埃及,那么全球最稀有的地区限定宝可梦之一象征鸟是必须开拓的图鉴;团体战日,数十个玩家会响应Campfire的召集一块来到城市公园合作捕捉神兽,每次都有人带来自己亲手制作的点心;而哪怕在公寓电梯里,偶然瞥见手机上共同的游戏画面,两个原本沉默的人也会多聊几句……这些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交汇的瞬间、陌生人因为一个略显中二的游戏相聚的时刻,将原本祛魅的平凡世界重新赋魅,让日常的角落变成焕发迷人灵光的草丛,总能激起我对外部的好奇。一直记得有个当时看起来有些玩笑的研究,大抵是说Pokémon Go的发行降低了市场所在地的抑郁症发病率,现在看来真是诚哉斯言!
回望2024,重新打开Pokémon Go,对我来说亦是一种隐喻:走向野外,探索未知,感受与陌生人的联结,沉浸于和新老朋友的默契。既然如此,勇敢出发,收获更多野外的惊喜,即是对2025的期许。
@阿蛋:Pokémon Go在漫长的疫情过后仍然能不魅力不减,也许部分地因为它超越了游戏本身“玩”的含义,让玩家在虚拟与现实的缝隙之间构造了一种特殊的空间:它既植根于图鉴里那些反复出现在童年画面中的宝可梦角色,又没有脱离现实中的人、具体场景、节日。玩家们受到任务或角色的召唤,以同样纯粹的理由聚在一起,甚至不必经由烂俗的寒暄就可以开启一场对话,让原本循规蹈矩的日常生活中多了一抹偶遇的惊喜色彩。祝愿你在新一年的探索中能够延伸到更远的地方!
以上是编辑部向大家分享的15部年度在看,感谢各位耐心地阅读到这里。如果你愿意,也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你的年度在看作品&2025年想看的第一本书。我们将选取2名读者各赠送一本已经出版的百元内书籍,祝大家新年快乐,我们明年见!
(本次活动规则解释权归社會學會社)
〇封面为油画《小径分岔的花园》,作者康蕾。[图源:i.cafa.edu.cn]
〇编辑 / 排版:猫股 玖玖
〇审核:衔蝉 窗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