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保守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中立,价值观上拒绝中立

刘军宁 吃果读书 2021-04-12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一天,在印第安纳州哥伦布市某假日酒店的一次会议上,现任美国副总统彭斯先生遇见了作为美国保守主义的精神教父的柯克先生。柯克对彭斯说,“我写过一本关于保守主义的精神的书。”他指的是《保守主义的精神》。


彭斯后来回忆到,自那时至今,他没有一次在度假时不带上这本书。彭斯在担任州长期间对记者坦言,“柯克对我自己的政治哲学与保守主义有重大的影响。影响我的其他人还包括哈耶克与弗里德曼等,但是柯克对我的思维影响至大。”

不要忘记,今天以坚定的保守主义立场著称的彭斯,在当初刚入政界时,还是一个民主党人,像许多青年人一样,思想左倾。他那时仰慕的政治人物是肯尼迪。后来,他才追随里根及其在政治领域掀起的保守主义浪潮。

说到里根,他是第一位宣称自己是“保守主义者”的美国总统。里根也认为,柯克是对他影响巨大的思想领袖。柯克的保守主义的精神帮助里根赢得了1980年总统选举,为保守主义取得了空前的政治胜利。

此次胜利,不仅是政治的胜利,而且是观念的胜利,更是自由的胜利。在1981年的保守主义政治行动大会上,里根总统直截了当地宣布:保守主义的同道们,我们的时代到来了!1989年,里根总统授予柯克先生以总统公民奖,以褒奖这位杰出的保守主义的精神家。

伟大的思想之树必定要结出伟大的现实之果。柯克及其保守主义的精神在政治上的巨大影响,首先来自其保守主义的精神的巨大影响。柯克的《保守主义的精神》在1953年横空出世。从此,美国的保守主义再也不一样了。

信仰是保守主义的根基


如果说自由主义的精髓是无神论,那么保守主义的精髓则是有神论。自由主义更多继承的是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文主义传统,保守主义继承的更多是犹太教-基督教传统。
 
虽然保守主义融入了许多其他世俗的、非基督教的思想,但是在根本上,保守主义是建立在信仰根基之上的主义。
 
柯克强调,如果没有宗教之维,如果没有基督信仰的思想源流,在柏克这里就不可能汇聚成保守主义的活水。柏克认同基督教的宇宙观,认同公义的上帝为宇宙设定的道德秩序,亦称神定秩序。


与其他主义不同,保守主义相信天地间“存在着人类的哲学无法探究或揣摩的伟大力量”,确信“存在着某种主导社会生活和个人良心的神圣意志,它在权利和义务之间建立起永恒的联系”。

在保守主义者看来,存在着比人和人间统治者更高的权威,任何世俗的权力都无权要求人们奉献出绝对的忠诚,更无权管制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为统治者不是神。

所以,柯克坚定地认为,“政治问题是宗教和道德问题。”决定政治问题的是宗教与道德。另一方面,宗教与道德问题是同一个问题,因为道德源于宗教信仰,宗教设立道德。可见,离开了犹太教与基督教信仰,保守主义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水之萍。
 
与马克斯·韦伯等持价值中立的社会科学家们不同,保守主义者对圣经及其教义并非持局外的、中立的社会科学态度,而是持信仰的态度。
 
保守主义的世界观离不开基督教的世界观,但是也不完全等同于基督教的世界观。保守主义并不把受洗设定为保守主义者的门票。以作者为例,柯克在1953年就出版了《保守主义的精神》,但是直到1964年才受洗成为天主教徒。没有人会因为柯克在写作该书时未受洗,就不承认柯克是保守主义者。
 

传统自有神圣处


如果用两个关键词来概括保守主义,那就非“自由”与“传统”莫属。保守主义对自由的强调,很容易被理解;而其对传统的强调,则很容易被误解,尤其是在那些没有自由传统的地方。
 
在那些认同保守主义的人群中,他们虽然认可对自由与传统的保守,但是却常常把自由与传统看成是两个相互孤立、互不相干的东西,把自由的源头归于超验的领域,把传统的源头归入经验的领域。而在人们印象中,超验与经验不仅有天上地下的天壤之别,甚至相互排斥。
 
事实并非如此。保守主义视野中的自由与传统、超验与经验不仅不是相互排斥互不相干的,而是密切相关表里相通的。

保守主义在传统的问题上并非不讲原则,而对所要保守的传统有严格的界定。按照柯克的认定,保守主义只保守那些“顺从上帝意图的人类习俗”。
 
先祖的智慧是上帝之计划发挥作用的管道(第62页)。在柯克与柏克的眼里,英国的传统,以及后来的美国传统,正是“顺从上帝意图的人类习俗”,因此格外值得保守。
 
柏克也特别强调守护经验与传统,但是他洞见地指出,经验与传统背后的依然是超验。富含超验价值、符合超验秩序原理的经验与传统才因此珍贵。就是说,传统与习俗是上帝的意志的积淀,上帝要人们借助经验来理解超验。经验是外表,超验才是内核。
 
英美的传统是有信仰的传统。没有信仰的传统,不论积累多少,都只仅仅具有作为学术研究对象的意义。
 

英美保守主义的关键词不是经验主义

 
在中国,以顾准先生为代表的中国自由派学者常用经验主义来概括英美的保守主义传统,并把这种经验主义与后来在中国大有影响的欧陆理性主义(唯理主义)相对照。

但是柯克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告诉读者,经验主义不是以保守主义为底色的英美传统的精髓。在该书中,柯克一方面强调在历史中累积的传统,一方面对经验主义则只字未提。因为,保守主义,作为英国传统的化身,其精髓,不是经验主义,更不是理性主义,而是其信仰。

 
保守主义有两个维度:超验与经验,在不同层面上的展开,又互相关联。保守主义首先是超验,其次是经验。一些学者只强调保守主义的经验的一面,强调一个从无到有的演化过程,但是他们有意无意地轻视甚至否认在经验前面还有超验。如果没有超验,经验永远是经验。
 
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中,超验是个高频词,因为它是保守主义的内核,而经验不过是保守主义的外表。
 
所谓超验,就是那些超越经验之外的,超越理性之上的,有神性的事物。经验的维度意味着保守主义是历史的、传统的、习俗的和地方的。在超验的事物面前,所有的经验证据都是不完美的。
 
当有了超验以后,经验就变成了一个传统与演化的维度。只有在有了超验以后,这个传统和演化中的自由才有了实质性的、制度性的意义。超验价值中最重要的,就是个人审慎地行使好上帝赋予的自由意志,不受专横权力的摆布。
 
英美的传统,尤其是自由传统,是完全建立在基督教传统之上的。保守这样的传统,理所当然地意味着保守其中的信仰元素。柯克断言,“检验政治家的标准是他是否体认到上帝护理下的真正社会发展趋势。” 

所以,与超验价值无关的经验及其传统,与保守主义也没有实质性的关联。经验主义不是英美保守主义的关键词。
 

保守主义保守什么?


保守主义保守的对象究竟是什么?这是保守主义者最经常被追问的问题之一。
 
值得保守的东西很多,但是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这就是:保守主义所首要保守的是自由及其传统。在保守主义所要保守的对象中,自由不是唯一重要的,但它确实最有标志性,最具关键性。保守自由,意味着保守一连串非常有价值的事物。
 
作为一种政治思想,保守主义所保守的对象必须与政治有关。有很多值得保守的对象,其重要性不亚于自由,但是却并不适合作为保守主义的首要保守对象。

比如说,为什么不是保守生命?保守主义如果以生命为首要保守对象,那听起来像医学。为什么不是保守正义?保守主义如果以正义为首要保守对象,那听起来跟法律与司法有关。


为什么不是保护对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环境?保守主义如果以环境为首要保守对象,那听起来像是环保主义。为什么不是保守秩序,保守主义若以保守秩序为首要对象,那听起来像是在处理治安问题的某种司法思想。可见,自由及其传统,最有包容性与概括性,因此成为保守主义的首要保守对象。
 
罗纳德·里根在担任总统前就直言,“保守主义的基础,正是渴求更多的个人自由。”个人自由是保守主义最强大的、最可靠的、最真实的立足点。
 
需要说明的是,保守主义所要保守的自由不是法兰西启蒙思想家所主张的那种没有边际的,没有信仰支撑的自由。保守主义所保守的是人类自由,是来自上帝并受到其律法限制的自由。保守主义要保守的是有序的自由,即在秩序之下基于正义之上的自由。
 
伟大保守主义者更是以自己的行动来注释保守的对象。以柏克为例,作为辉格党(自由党)的柏克终其一生首要关心就是自由:正义与秩序之下的自由,上帝及其律法之下的自由。他曾为英国人的自由,而反对国王;为美国人的自由,反对国王和议会;为捍卫印度人的自由,而反对欧洲人。(第19页)柏克是主张自由的,因为他是保守的。(第20页)
 
保守主义首先保守的是自由,但是并不限于自由。自由也不是孤立地存在的,因而不能只保守自由。保守主义不仅要保守自由,而且要保守恒久的事物:即保守神定秩序的原理和永恒的道德真理。
 
每个国家的保守主义都应该保守自由及其在本国的传统。在英国,保守主义不仅要保守自由,而且还要保守自由背后的信仰,还要保守英国的宪制及其分权传统,因为这一体制是最有利于自由与秩序的。(15-6)没有这种传统资源,自由及其制度载体就不可能经久不衰、历久弥坚。
 

真正的保守主义只有一种


在本文开篇中提到的那次彭斯与柯克的会面中,彭斯曾求问柯克属于哪一类的保守主义者,是老保守主义者,新保守主义者,还是其他类型的保守主义者?柯克非常干脆地回答到:我就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柯克这句话的意思是,真正的保守主义只有一种。

虽然保守主义最早是在英国出现的,但是,保守主义不只是英国的,不只是盎格鲁撒克逊的,甚至也不只是美利坚的。英美保守主义的真实含义是保守主义在英美。保守主义作为思想体系,虽然是十九世纪早期才出现的,但是它在此以前已经有了很长的传统,源自希伯来圣经,追溯到西奈山。

这种保守主义就是基于圣经的价值观的保守主义,其保守的对象是造物主赐予的自由及其传统。基于任何其他价值观,不论来自哪个时代哪种文化的主义,都不是保守主义。

保守主义不是保守本族文化传统的主义。有种看法认为:英美有保守英美传统的保守主义,中国有保守中国传统的保守主义。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保守主义只有一种。并非地球上有多少个国家,有多少种文化传统,就有多少种保守主义。保守主义是全人类的,更是所有文明人的。人类是一个整体,出自同一个造物主,人性也完全相同,所以,保守主义只有一种,这就是保守基于信仰的人类自由及其传统的主义。

 

从柯克到中国


评估一位思想家的成就与贡献,最重要的尺度,就是看他是否改写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思想版图。这个尺度非常适合于柯克先生。柯克的《保守主义的精神》开辟了一个时代,彻底改写了美国的思想版图,直至永远。该书从1953年初版至今,该书已走过了66个年头,再版了七次。

柯克先生在事实问题上非常中立,但是在价值观上却拒绝中立。他的思想渗透着信仰的力量,坚定而又敬虔;他的观点充满先知般的洞见,博学而又智慧;他的文字闪烁着古风与学养,深邃而又优雅。

在五十年代以前的美国,左翼与右翼的知识界,在各个领域的观点上几乎全方面对立,但是,双方唯一的共识是:美国没有作为政治哲学与思潮的保守主义。

在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自由派与左派在争论不休,但是,双方都认为到九十年代末,中国没有作为政治哲学与思潮的保守主义。时至今日,保守主义在美国已经全面复兴,在中国正在扎根。《保守主义的精神》与其他的保守主义经典以空前的规模来到中国,这就是明证。

我第一次接触到这本是在八十年代中期,从政治学所图书馆借来后就爱不释手,就自费复印了这本500多页的厚书,后来又得到了一本正版英文原著。至今,该书一直是案头上离我最近的卷册之一。该书既是我认识保守主义的入门书,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保守主义不朽经典之一。从此,我的保守主义的精神旅程从此开启。

今天,该书的中文版来到了中国,这是中国读者的幸运。对想加入保守主义的精神之旅的读者来说,柯克与该书是不可或缺的向导。大家的书架上,应该为这本书专门保留一个位置。
 
以上文章是编选自刘军宁老师对罗素·柯克《保守主义精神》书评(删减版),收录在刘军宁老师保守主义第四版附录。正如刘军宁老师所言,这本书是当前每个中国人的书架必备的作品。为此我们用全部信用诚荐罗素·柯克《 保守主义精神》。每个热爱自由的人必读之书。

而且柯克行文极其流畅,语言优美,将思想史写得通俗易懂,赏心悦目。识别二维码,即可收藏独家书。(注:还可在规格中选购刘军宁老师《保守主义》第四版亲笔签名,限量发售)

防失联加微信

吃果读书移民

延伸阅读:
刘军宁:言论自由对民主政治有多重要?
撒切尔夫人的保守主义治国之道|刘军宁
刀尔登:悖入悖出

▼柯克 《保守主义的精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