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鸣:以史为鉴是句美丽的空话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吃果读书 2021-12-15


以史为鉴是句美丽的空话  
文:张鸣

当今之世,正经八本地读史的人不多,但知道“以史为鉴”这句话的,却是不少。学历史有什么用?不管是谁,一张嘴,就会告诉你以史为鉴。但是,人之为人,能做到以史为鉴吗?难,很难。
 
一般人虽然不读史,从道理上讲,大抵上应该知道要从自己和周围人的经验中,吸取教训。聪明人,看见别人跌进坑里了,自己知道绕着走。至少,自己跌过的坑,不该跌进去第二回。如果人能做到这一点,大体上也相当于以史为鉴了。

可是,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能因为别人跌进一个坑而自己绕着走的人,非常稀少,更常见的是,一个坑,自己跌进一次两次,甚至三次。我这里说的是不看书的人,看书的人能接受历史教训吗?也难。
 
首先,是因为我们的历史讲述有问题。在这世界上,绝大多数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能通过查阅史料了解历史。他们了解历史,是通过别人写的书,课堂上的讲授。

如果教科书问题很大,那么,人们了解的历史就不真。如果这个不真,仅仅是方法论的问题还好说,如果有人刻意捏造歪曲历史,那么,就算你有心以史为鉴,得到的所谓经验教训,也是歪的,一定会被带到沟里去。

当然,真正还原历史,谁也做不到。但是,以求真的心境,尽可能逼近真相,把历史叙述得合情合理,还是可以做到的。只是,我们现在的历史书写者,连这一点都做不到,或者不想做到。

有些人价值观就是歪的,在历史叙事中,每每按照自己的价值,刻意扭曲历史。有些人价值观倒还没大问题,但也喜欢按照自己的好恶,编排历史和历史人物。

历史叙事,由于个人不可避免的主观因素,而出现一些偏差,倒是可以容忍的,但现在的问题,不是这样的,而是有人刻意在造假。就是要把历史当成一个小姑娘,可以让他随意打扮。
 
其次,即使有人读的历史并不假,而且他们也有能力直接读古代史籍,也真的读了。但是,照样不吸取历史教训。这样的人,都比较自负,他们觉得,他们做的事儿,是前人没有做过的。

即使历史的经验告诉他们,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存在着一个大坑,他们还是会跳下去。因为,前人虽然跌得很惨,那是因为他们不行,而换了我,结果兴许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在中国历史上,据说存在过500多个皇帝,他们中的多数,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其中之一,就是历史教育。但是,前面皇帝犯的错,后面的皇帝一般都接着犯。虽然说,明君很少,昏君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多。但这些中不出溜的皇帝,却没有谁能吸取历史教训的。一个远小人近君子的格言,大家就都不遵守。

所以,人性的弱点,则是导致人们不能以史为鉴的原因。比如说,皇帝和有权势的人,都知道有人会拍他们的马屁,而拍马屁一定会坑人。但是,他们就是喜欢拍的人,挡都挡不住。其实,历史上没有什么明君,那些能够在关键时刻抑制一下自己弱点和喜好,就一定是为人称颂的明君了。只是,这样的皇帝,实在是太少了。
 
在现实中,人恰恰是根本不会以史为鉴,他们不照这面镜子,就算你送给他,他也不照。一个人,如果刚刚犯过一个错误,就接着碰到类似的事儿,只要他不是傻子,一般不会重蹈覆辙。

但是,这个错误犯的时间久远了一点,就不好说了,因为,人都很健忘。但是,在现实中出现更多的情况,是人们即使犯了错误,跌了跟头,却根本没有搞清状况,不知道这个跟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如果错了,是哪个的错。

就算赖自己,也每每趋向于赖别人。在这种情况下,下次再犯的可能性就会很高。所以,如果吸取历史教训,不再犯错,至少不犯同类的错误,就需要总结和反思。

历史学家,就是专业从事总结反思的人。但,历史学家,或者说合格的历史学家很稀缺,比经济学家稀缺多了,不可能给每个人都配一个。

所以,多数的人,就算有这个历史反思的自觉,也只能从历史学家对大历史的总结反思中,寻找自己的影子。如果真的能看下去,一样可以做到以史为鉴,不犯或者少犯错。一个群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大抵也是如此。

然而,理想状态,永远都是操心者的唠叨。在现实中,没有多少人会在意历史,在意历史教训,他们的所作所为,很可能只有一个命运,就是把自己的“事迹”,变成后代的教训,或者笑话。
 


正如张鸣老师所言:历史不是史料的堆砌,历史要想成为镜子,是需要史家加工的。这样的镜子,大体得能反映真实,才算合格。如果做镜子的人有意制造一面可以把丑人照漂亮的镜子,这样的镜子,就起不到警示的作用,正好相反,只能让照镜子的人更加自恋。

而张鸣老师写的历史语言却明白晓畅、轻松幽默,又能让人在捧腹之余看到历史的本来面目,进一步还原历史的真实细节和人物的立体形象,更深刻地揭露中国传统制度和文化中弊病。

他自己也说:“已经有好几年了,我的书一本也出不了,新书不能出,再版没有戏,到了版署,就泥牛入海。连已经出的书,各个出版社也不敢加印。”
 
但,2020下半年,张鸣老师的成名作《历史的坏脾气》能出增订版,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陈丹青老师力荐本书:能不能找到真的历史?张鸣就是告诉你们,你们知道的事情在当时不是这样的。
 
易中天老师:张鸣的文章是我一向喜欢的——有思想,有见地,有学问,无官腔,十分好读。……
 
此次再版,重新设计了装帧样式,更正了原书中的错漏。可以说,本书集结了一位脾气倔强、正直敢言的历史学者对历史和现实不合时宜的思考,在如今的当下,更显珍贵。 
 
先知书店有幸收藏张鸣老师签名本书少量,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别下图二维码,抢先收藏。限量100本。

延伸阅读:

张鸣:段祺瑞这个人有多好?

张鸣:皇帝胳膊上的苍鹰

张鸣:读书能改变命运吗?

张鸣:我走了,大学就能办的更好了

张鸣:弱者必须反抗,这个世界施加你身上的恶才会减少

张鸣:大隐于市的文章高手

张鸣:按历史学的规矩,他的书,都没地方摆放

王小波:我看老三届

野夫:童年的恐惧与仇恨

刀尔登:无名英雄
林达:一个中国拳王的逃港始末
钱理群:中国的爱因斯坦,一个物理学天才的“改造”

更多好书,点击“阅读原文”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