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寻找属于本乡本土的小历史
文:熊培云
早在两年前,我曾酝酿为这本书写一篇题为“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后记。当时我驾车回到小堡村过中秋,接下来就一路东进西突、曲折北上,往返约四千公里。最难忘是过完中秋的转天夜晚,车子快到胡适先生的绩溪老家,空空荡荡的高速路上,几乎只有我一辆车在奔跑。月朗星稀,路随山转。一个人若能带着寻找的信念上路,将会是一段多么孤独而美好的旅程!
为了获得更多有关中国农村的现场感,前后花了十几天时间,我走访了赣北的一些古村落以及江苏华西村、安徽小岗村和河南南街村。一个感触是,许多地方虽然名义上仍叫“某某村”,其实与中国乡村的概念相去甚远。这也印证了我最初的想法,即真正能反映中国乡村面貌的,反而是小堡村那样后进的、不为人知的村庄。就像北京、上海不能代表中国城市化的真实水平,在那些明星村里你同样看不见最真实的乡村。为此,我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立足或者回到故乡,去寻找属于本乡本土的小历史。
这次游历勾起了我许多回忆。比如邻县有个千年古村落,离我家直线距离不过四十公里,至今仍保留着不少自初唐以来的古牌楼、门楼、古街、古巷、古井、古塘和古戏台。让我留连不去的是那些有天井的古旧宅子,其中一个大户人家竟然修了48个天井。遗憾的是,近代历经太平天国、抗日战争、文革三次洗礼,至今只剩下26个天井。熟悉中国历史的人知道,这已是幸运。而当我走上其中一间的木质楼梯,竟然有些恍惚,只觉得一切似曾相识。那样的楼梯,那样的雕饰,那样的阳光,那样的气息,让我在楼梯间闭目良久,直至昔日重来,终于想起幼年住在大姑家爬楼梯时的情景。
大姑离我家只有五六里地,小时候我常去她家玩。当时姑父家的三兄弟和另一户人家合住在一起。那是土改“铲富填贫”时分给他们的一个大宅子。毫无疑问,这也是我在乡下偶尔住过的最好的房子,它上接天,下接地,宅子的中间还有个难得一见的天井。我的童年在那里留下了一些美好的回忆。
最难忘的是在雨天,雨水从那方四角的天空徐徐飘落。待雨水停了,各屋的女主人们开始围着天井下的水槽洗衣服。如此天造地设的便利,即使是年幼的我也会暗自赞叹,有天井的房屋好不神奇!
至于这个宅子因何换了主人,我却是一无所知。直到写这本书时,才了解到了一些浮光掠影的细节。话说土改时,这位殷姓屋主“驮了地主”(即阶级成分被定性为“地主”),于是不仅失去了房屋和土地,还丢了远在县城里的一个小铺面。不过,虽是地主,据说也只是刚刚起步,换在今天充其量只能算得上是个“富二代”。待被抄没了家产,他的老婆也就是通常说的“地主婆”吓坏了,躲到山上,没几天就找棵树上吊了。而这“地主”虽然没被立即处决,但也很快病死了。一年前,我和这双夫妇的一个曾孙有过一次长聊。这位老实巴交的农民,满面谦卑的笑容,祖上的这点恩怨在他嘴里仿佛完全是别人家的事情。而村里人谈起他们这些后人,时常眼前一亮的是其中一个做了“国家老师”,属于生活比普通农民有保障的那种。对此,这位曾孙也是羡慕不已。
而这个古宅子后来的命运,同样令人悲叹。大概是在九十年代末,村里不少人家盖了新房,姑父他们便将这房子全部拆掉了。几年后,当其他村庄类似的古宅在古宅贩子那里卖出了好价钱,几户人家才后悔不迭。不过他们很快学会了安慰自己,说大概也卖不到几个钱吧,因为宅子里的石刻与木雕在文革时大多被毁掉了。
与此相关的新闻是,近些年在江西活跃着不少古宅贩子。他们在乡下购买古宅,通过拆解、修缮和异地重建,好的一转手能赚上百万元。而有关这些古宅的记忆自然在它们原有的土地上彻底消失了。在欧洲你能看到成片的古堡,而今天的中国人能看到什么?在这个急功近利、弱肉强食的时代,过去是几代人盖一座房屋,守一份祖业,而现在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的人们,不是房子被拆就是急着换个更大的房子,将来又能有多少关于房屋的记忆留给子孙后代呢?更别说,今天的高房价已经毁灭了无数年轻人的生活与梦想。
我听父亲说,我爷爷年轻时住的也是村里唯一一幢有天井的老宅子。可惜被日本人放火烧了。可有时候我还是会暗自揣测,如果没被烧掉,我们村会不会打破零地主的记录呢?我知道这种想法很荒诞,就像我们的历史一样。
除此之外,那时候村子里还有很多古树。可惜它们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生产队贱卖。至此,读者或许更能理解我为何会为故乡失去一棵树而变得絮絮叨叨。须知,我今天为故乡失去一棵树而痛心不已,更是因为故乡已经所剩无几。准确说,我伤痛的不是故乡失去一棵古树,而是失去了差不多最后一棵古树,是故乡丢掉了它的历史与时间。
我们有怎样的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我们对过往文明的态度。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一座城市还是一个村庄,如果它的过去总被连根拔掉,那么它也会丢掉它的未来。几千年文明延续至二十世纪时,这片土地不可能是一穷二白,中国农村也不可能完全赤贫——这个念头在我走进胡适先生留在绩溪上庄的老宅子时尤其强烈。在过去的一个世纪,由于各种原因,我们已经失去了太多美好的东西。而且,我们在继续失去,有的甚至比过去还更严重。
熊培云老师说:“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以思想与良心去担当。”
熊培云老师是南开大学副教授,具备历史学、法学和传播学三重知识背景,又曾任《南风窗》记者与《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坚持20多年,在学界的思想资源与社会舆论之间架设桥梁。记者的敏锐视角、时事评论家的犀利洞见、思想者的清明理性以及人文知识分子的普shi情怀,共同铸就了熊培云老师自由、明辨、慈悲、温暖的文字风格。有读者这样评价:“路见一熊,倾心而从。人们爱用“醍醐灌顶”,我不大清楚这四个复杂汉字的意思,于我而言,就是头顶上痒痒的,眼前很明爽。” 为此,吃果读书力荐熊培云老师最具代表性的四部作品:
《重新发现社会》致力于捕捉近年中国的时代精神,梳理国家与社会的复杂关系,辨析思想与主义的多重纠葛,重建国家伦理底线,扶正gong民的权益与价值,捍卫常识的尊严。本书曾获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与《新周刊》年度图书奖。
《自由在高出》出版以来加印三十余次。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拓展生存,积极生活?本书被誉为“一部让年轻人成为自己的启蒙书”。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熊培云老师沉潜数年的心血之作。以小见大,通过一个村庄的历史,反映现代中国百年历史的发展脉络与兴衰。
《慈悲与玫瑰》“致敬所有孤军奋战的灵魂”,在审视自我的同时,谈人如何与社会和他者共洽?如何获得幸福感以及生之意义?如何在逆境中自处自救并成功突围?
秦晖老师:思想自由的国度并非尽善尽美,但它恰恰恰是值得理想主义者去追求的,也只有理想主义才能突破“三个和尚无自由”的困境,建成这种“思想国”。另一方面,以实现“尽善尽美的理想”为理由去扼杀思想自由,结果只能是:只准我想,不准你想;既无“思想”,何谈“理想”?—— 熊培云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熊培云老师无疑是这个时代清醒而明亮的声音之一。他写作,让思想既不悬浮于空,大而无当,也不让其沉没,而是让其成为每个人重新思考,找到自己的力量。先知书店有幸获得熊培云老师少量签名书,数量有限,感兴趣书友可尽早收藏。
延伸阅读:
梁鸿:断裂时代的痛与爱
何兆武:我们是报废的一代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熊培云:敬畏故乡
熊培云:自救,就是最大的自由
熊培云:柏林墙上有多少根稻草?
熊培云:一道可能改变一生的智力题
熊培云:为什么需要有独立精神的知识分子?
熊培云:明明是制度性的批评,为何要异化为对国民性的批评?
▼更多好书,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