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徐贲:中国酒桌文化背后的心理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吃果读书 2022-08-23

中国酒桌文化背后的心理

文:徐贲


有一篇《跟山东人喝酒真累?那是不了解山东人的酒桌文化》的文章,介绍了山东饭局上敬酒和劝酒的“规矩”。8到10个人的酒桌有4位“陪酒”,戏称“主陪敬酒靠权威,副陪敬酒靠暴力,三陪敬酒靠脸蛋,四陪敬酒靠耍赖”。


这是仪式化的喝酒,也是组织化的喝酒,对酒客形成了不得不喝、不得不猛喝的强大环境压力——大家都按规矩这么来,你也得这么来。


酒桌:逃避孤独的场所


山东人喝酒的规矩,据说“最早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定规矩的人是管仲。对于如何入座,如何上菜,酒杯的摆放位置,晚辈如何给长辈倒酒等等,都有详细的说明”。因为这种规矩源远流长,成为风俗惯例,所以被当作了“文化”。


其实何止山东的酒桌,在中国任何被视为“文化”的事物,都具有某种隐性的强制力。倘若你不按“文化”规矩办事,那就是“不懂事”“没规矩”“上不了台面”“没水准”。


倘若因此犯了众怒,就活该惹人耻笑,遭人白眼、排挤和冷落。这是一种非常令人难堪和惧怕的处境,它会让人因为害怕孤立而惴惴不安,心生恐惧。

 

惧怕孤独和被排斥,是恐惧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孤独意味着无能为力、孤立无援和丧失个体价值。孤独还会引起羞愧和负罪的感觉。因此,避免孤独便成为人的一个最大需要。


▲中国歇后语:敬酒吃吃罚酒——不识抬举

心理学早就发现,人在无法逃避孤独的过程中甚至会神志失常,结果是疯狂甚至自杀。人有不同的逃避孤独的方法,其中之一便是纵欲。用酒精或毒品来自我导入恍惚状态是一种常见的纵欲方式。

正如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在短暂的极度兴奋中,世界消失了,与世隔绝的感觉也随之消失”。弗洛姆指出,“如果是集体纵欲,那么参与者还会体验到一组人共命运的感受,从而加强逃避孤独的效果”。

与他人一切尽情作乐的酒宴滥饮,是一种常见的集体放纵形式。这种集体纵欲不像一个人躲在房间里酗酒或吸毒,它不会引起内心的羞愧和罪感。相反,这种集体行为会被视为正当的,正确的,是“一种文化”,一种能耐或美德。

集体纵欲经常很讲究“规矩”,所以有很强的仪式感。仪式感让纵欲行为审美化,因此而正当化。滥饮变得像是在举行某种不凡的文化仪式,而不再是普通的集体纵欲。
 
《酒桌文化》一文介绍说,“一场酒宴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请客方对大家情绪的调动,山东人信奉喝倒才算喝好,如果一场酒局下来,没有一个倒下的,或者没有一个喝吐的,或者没有一个喝得胡言乱语、满嘴跑火车的……那这场酒局基本就失败了”。以这样的标准来衡量一场酒宴的成功与否,正好说明它是一种无节制的纵欲。
 
酒桌文化的强迫性集体纵欲与个人自导纵欲不同,你要是批评一群人的酒桌文化是陋习,那就是自找没趣,肯定会被他们瞧不起。他们会理直气壮地斥责或嘲笑你文化无知。

在他们看来,就算酗酒滥饮不是什么好事,或者简直就是活受罪的事情,但只要做得“考究”或者“有讲头”,那就值得去做。不但不必有羞愧或错误的感觉,而且还应该有弘扬民族文化传统的光荣感。

用《酒桌文化》的说法,“山东人在饭桌上的规矩传承的是齐鲁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礼仪,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酒局:自困于集体的无奈

▲酒“局”,中国人特有的词汇

在酒局上假装亲密、融入气氛,其实不过是典型的盲目从众心理罢了,其最大的诱惑就是用热闹消除孤独感。酒桌上图的就是热闹,热闹是治疗孤独感的速效药。

热闹并非都是有害的,只要有节度,可以有效地舒缓和调节心情。但是,纵欲的热闹是会有副作用的,在一时的纵欲以后,一个人的孤独感却会加剧,所以不得不更经常更热闹地重复放纵行为。

集体中放纵比个人自导放纵能更让人觉得心安理得,克服孤独感也更为有效。与同一组人的行为、思维和选择倾向保持一致,以此达到与其他人“融为一体”,能给人一种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这跟民族主义或部落主义的群众亢奋和群体骚动甚为相似,历史上和现实中都有不少例子。

在投入某种集体放纵行为的时候,大多数人并未意识到自己内心对孤独感的恐惧,也没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盲目从众:

他们生活在一种幻觉中,以为自己是在按照个人的意愿行事,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具有个性的人,是经过大脑的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他们会认为自己的观点之所以与许多人一致,纯粹是因为巧合,而这种巧合更证明他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既羞于承认自己没有个性,又害怕落单和孤独;既在意个体的自我,又不能不用别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这种矛盾和纠结,使囿于从众困境的人们活在一种巨婴享受的安全感中,无法在人格上成熟起来,更无法在思考能力上长大成人。


在当代华语界的作家学者中,徐贲教授算是一个“异类”。 1950年,徐贲生于苏州的一个书香之家。尽管生于革命年代,成长于动荡的岁月,他的文字却如绅士一般渊博、克制,既厚重,又与时俱进。

他关注的问题,既有公共性,却又关乎每个人;他的思考,既有国际视野,又有中国独特的问题意识;既有人文关怀,又没有脱离这个正在巨变的时代…… 

刻骨铭心的文化记忆、海量的中外经典阅读,镌刻出徐贲的眼界和思考,也奠定了他后来的写作命题——人文、思想和启蒙。

徐贲老师的《经典阅读》《经典之外的阅读》回应我们如何求知思考;《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批判性思维的认知与伦理》关注我们如何说理、参与公共生活;而《与时俱进的启蒙》《人文的互联网》直面的则是启蒙缺失下的种种问题……

过去几十年,社会层面的人文启蒙刚有起色,但现代公共训练的中断,不仅在吞噬着改革开放四十年艰难形成的些许共识,而且早晚会波及现实中的你我他。因此,徐贲老师这套“人文思想启蒙”六书就显得更加重要。 

无论是洞悉我们正在遭遇的危机,以及关乎每个人的重要问题,都不可不读徐贲。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的作品在中文界极难出版。我们有幸为书友争取到“迄今最全的徐贲老师作品集”——这套作品正是他几十年写作的集萃。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徐晓:1980年代的监狱
中国为什么少有特立独行的人
徐贲:神不正义,人怎么办?

徐贲:美国学校的“说理”教育

徐贲:每个人都有可能被“洗脑”

钱满素:中国不是个人主义的合适土壤
徐贲,一个“问题型学者”的人文思想启蒙
徐贲:“心灵鸡汤”是失败者的麻醉剂
解剖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是什么?
教育不是强制灌输,而是培养批判精神和逻辑思考

亲爱的书友,由于微信改版,公众号文章不再是按时间顺序排序,而是根据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算法推荐。如果您还希望经常能看到我们的文章,请点亮文末右下角的小星星,同时建议给“吃果读书”添加一个“星标”。
▼更多好书,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