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思践悟新思想 | 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心得①

湖州学院 2024-04-30

编者按

我校党委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扎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开展“五学四讲三研”系列活动,引导广大师生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持续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发力,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践行“八八战略”,投身“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实干争先主题实践结合起来,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精彩湖州篇章贡献湖院力量。


组团式未来乡村

促进共同富裕的深层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这些重要论断明确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大历史意义和着力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重大现实意义。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片区化、抱团式、集成性为标志和特征的组团式未来乡村建设,深刻彰显了先富带后富、走共同致富路的历史视野、价值境界、实践理路,拓宽了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路径,打开了乡村共富新局面。



历史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从城乡二元结构逐渐走向城乡一体化、城乡融合发展,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行动,城乡关系、乡村形态不断重塑,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面貌,让农民过上了好日子。组团式未来乡村促进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得益于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良好基础。以“千万工程”为基础的美丽乡村建设在整治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将自身生态环境优势向产业发展、基层治理、民主法治、乡风文明等领域多元转化,生动体现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乡村深度融合、全面推进的实践要求。二是基于解决村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问题。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重点问题,村落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这一问题的微观呈现。通过片区化整合抱团武经营,基于大村域理念集成各村落现有特色优势,以强带弱、缩小村落发展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是当前走向未来乡村、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创新探索。三是着眼于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未来方向。培育塑造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现代化乡村和社区基本单元,既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基本构成元素和具体呈现形式。组团式未来乡村在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与城市社区建设相比,其建设理念、建设路径更具复杂性、多元性。




价值逻辑



凝聚乡村基层智慧力量,提升共创共享共富的价值境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唯有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前提下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实现。组团式未来乡村突破了单一行政村资源空间有限、要素集聚受限、服务供给局限的多重困境,注重党建联合的统领引领作用,协同创新多村联营、抱团发展新模式,建立新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创业机制、成果共享与分配机制,联合培育新型集体经济,促进农村产业提质增效和农民增收,充分体现了乡村基层自治的政治制度优势,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由人民共创共享发展成果、追求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和价值境界。集成城乡资源要素,打造乡村美好生活的价值场域。组团式、集群化推进未来乡村建设拓宽了共同致富渠道,增强了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数字化、生态化、低碳化技术在乡村生产生活中的融合应用,能够延伸美丽乡村建设的片区化效应,整合乡村优势资源、闲置资产,吸引更优质社会资本城市要素,共同参与打造乡村美好生活,创造“诗意栖居”的生命体验和价值选择。 协同构建乡村精神文明高地,坚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共同富裕需要精神财富的创造和精神生活的富裕。组团式未来乡村建设蕴含并发展了公共伦理、他者伦理、关怀伦理、生态伦理等多重伦理精神,在其交互作用、相互支撑下,强村带弱村先富帮后富,共同发展集体经济强村公司,联合推进乡村“四冶”融合治理,合力完善基础设施,打造公共服务应用场景,协力守护绿水青山促进绿色发展,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实践逻辑



因地制宜,协同打造实用惠民场景。未来乡村建设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要什么建设什么”的原则,打造未来产业、风貌、文化、邻里、健康、低碳等场景。这些场景并不是模型模板,而是组团内村庄作为一个整体,“统一规划、错位发展、以强带弱、共建共营”。统筹大村域内现有资源禀赋、特色优势、民生需求,以实用惠民强村富民为首位目标,缩小村落发展差距和农户收人差距,补齐基础设施、医疗卫生居家养老等公共服务短板,实现“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一体化建设的最佳实践效果。 绿色发展,深人促进“两山”转化。优美生态环境保护、优质生态产品供给是未来乡村的本色和优势,促进“两山"转化是多村联合生成发展新动能的重点领域。借助智慧场景、数字乡村等平台,运用“两山”银行、“两山”公司等创新做法,推动资源资产资本深度融合集聚,培育乡村绿色低碳的美丽经济新业态;发挥林业碳汇、湿地碳汇等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强村富民效应,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和农户财产性、转移性收入。集成创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集成化创新是组团式未来乡村建设的重要方向,通过数字技术广泛应用和空间共享,推动村落间要素联合、设施共建、服务共享、治理协同、文明共育,整合培育有特色、更富竞争力的主导产业,探索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全域、全员、全方位激发乡村振兴活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尹怀斌

往期回顾


_

校园物品自述!快来听听它们内心的声音

► 点击阅读



_

和春天赴一场浪漫的约会

► 点击阅读


_

学习二十大精神 |《中国社会科学报》专版刊发我校“助推乡村振兴 实现共同富裕”研究成果

► 点击阅读



融媒体中心


海报 | 邢玉锋

责编 | 史   册  

         张   祁

终审 | 谈铮渭

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