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贝才先生 | 达晨创投 肖冰:本次危机周期会淘汰70%到80%同行

陶辉东 元宇宙数字馆 2023-08-23

来源 | 投中网


2018年10月29日-30日,一年一度的“达晨年度经济论坛”在湖南长沙举行。达晨财智执行合伙人肖冰做了主题发言,分析了当前错综复杂的局势,直言达晨的最高目标是一直活下去。达晨系的企业中,出现风险预警的企业比例也高于往年,这是一个很大的警示。


在去杠杆、贸易帐,以及环保、社保、税收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影响下,现在的企业家普遍感到特别困惑、焦虑、迷茫。但肖冰强调,每个企业家,既然选择扎根这片土地,就只能够改变自己、适应环境,而不能奢望国家出一个重大政策一下子救回来。


首先,在负债和杠杆方面要谨慎,特别小心短贷长投。企业家应该先看现金流量表再看利润表,不以现金流为目的的利润都是耍流氓。另外,在当前局面下,切忌多元化发展,也不要盲目扩张,在有10分能力扩张的时候,最好只做9分甚至8分。


以下为主题演讲实录整理:


达晨创投执行合伙人   肖冰


我们这个年会正好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一个关键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把大家聚集在一起,机会非常难得。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刻?盛夏已过,凛冬将至。中国的经济现在是不是进入到冬天的时候?我们看各种媒体的报道,形势比较难。所谓L型走势,甚至底部还没有完全确立,这种讲法让我们感觉到经济比较困难。

民营企业营收、利润双降

企业家焦虑迷茫


我们看到一些统计数据也体现了,不管营业收入还是利润,民营企业的数据都非常不好。我们收入同比下降20%多,利润也下降20%左右,数据来说是比较糟糕的。国营企业的数字还比较漂亮,但民营企业确实比较困难。



出问题的企业各有各的原因,不幸的企业却各有各的不幸。影响我们企业的因素是特别复杂的,不是某一个因素。现在最红的人是谁?经济学家,他们特别忙碌。我们上午请了两位经济学家,都是网红级的经济学家,他们的档期非常满。

企业家只能改变自己

不能奢望重大政策拯救


我们每个具体的企业家,只能够改变自己,适应环境。你不适应环境,要么离开这个环境,要么死路一条,没有另外的路可以选择。既然大家选择扎根这片土地,把企业继续干下去,我们就要选择适应环境,只有适者生存是永恒的真理。地球上最大的生物恐龙,统治地球一亿多年最后灭绝了,大不一定不倒,说不定一夜之间崩掉了。


另外,中国的企业家要树立一种敬畏周期的意识。我们大部分企业家没有周期意识,也没有周期基本概念。过往中国过着比较长时间的好日子,一直在高速的发展,没有经历过真正的周期性的波动考验,过往十几年好几次的波动,政府用强有力的手拉起来了。现在,周期考验来了,我认为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这时候最高目标是三个字:活下去。


我们观察,所有伟大的企业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就是危机意识特别强。华为的任老板,每天思考的是失败而不是成功,所以他写《华为的冬天》。比尔·盖茨说微软离破产只有18个月。万科最高的目标是活下去,万科账面上有1000多亿的现金。


其实在万科说活下去之前,在公司内部,我跟大家讲的达晨的奋斗目标就是一直活下去。在我们这个行业,一直活下去的机构就是行业的前几名。2000年跟达晨一起成立的机构在深圳有几百家,现在还在的可能就只有5家,而这5家就是这个行业的前列。这一次的周期又会淘汰70%到80%的同行,再经过几轮以后活下去的一定是行业的前列,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是一直活下去。

面对困难坚持下去

是最宝贵的企业家精神


在高速发展的时候,特别浮躁的时候,我们忘记了一些基本的、最朴素的逻辑,一些不变的真理。最近特别红的一本书是雷·达里奥的《原则》,开始关注到一些基本的、原则性的东西的东西。大家老追求一些变化,但是真正做企业,永远不变的是什么?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里面最核心的点是意志力,就是面对困难巨大的压力不垮下,还能坚持下的勇气,这是最宝贵的企业家精神。


我们大家现在是在湖南,我觉得湖南湘军是特别有企业家精神的。湘军打仗没有什么诀窍,唯一的诀窍就是打呆战、不退缩,碰到困难了接着干,坚持最后五分钟的勇气,这就是精神的力量。

当一个保守主义者


经济不好的时候,我们要做保守主义者。以前中国提到保守主义是特别负面的,因为中国过往这么长的高速发展的时期里,经济一直滚滚向前高速发展,有很多法律漏洞、灰色地带可以钻,这时候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冒进到最后你都能比较成功,保守的好像就不太行。所以我们老是嘲笑李嘉诚没有抓到中国房地产的最后一波。


现在我们发现保守主义的力量是特别强大的。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他往往是极端的乐观主义者,也是极端的悲观主义者。你不是极端的乐观主义者不可能选择创业,如果不是保守主义,你这个企业活不长久。


保守主义我觉得可以说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个,最近我们发现出现很多资金链断裂的事情,包括上市公司。很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企业家,往往杠杆太大,面临很多风险,我发现他们的心态都是埋怨,怨政府、社会、怨各种。我们企业家要有反思,当年借款的时候没有一个人逼着企业去借款,你当时忘了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借钱是要还的。有很多企业就没有想着要还钱的事。借钱是有成本的,借的时候没有想到大的浪潮过来的时候,会把企业拖到万劫不复的地步。


第二个,现金流。2008年的时候,有美国的VC给他们的企业写了一封信,说你的现金比你妈妈还重要。当时我们很震撼,中国的企业没有这个概念,不以现金流为目的的利润都是耍流氓的。


我们很多企业的报表利润很高,但是他突然之间就完蛋了。所以企业家每天应该看看你的报表,一个企业有三张报表,要多看现金流量表,再看损益表。利润高低并没有生死存亡的风险,但是现金流出问题了你就可能有死亡的风险。我们一个企业融了好几个亿的钱,但是半年就差不多崩盘了。这个企业家还在跑业务,没有看现金流,一夜之间就完蛋了。很多订单、业务宁愿不接,现金流不好的业务这时候宁愿放弃。


再就是切忌多元化发展,特别是盲目的、不相关的多元化。盲目多元化会导致你毁灭性的风险。在经济高涨的时候,做的不行可以收回来,在这个时候你的不切实际的多元化布局就可能把你拖死了。应该聚焦你的主业务,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才能保证企业的安全。


再一个扩张节奏特别重要。我们很多企业融资前比较稳健的发展,融资以后大量的招人,大量扩区域,大量上新产品。结果迅速上去迅速垮掉,它扩张的速度超过了自己的能力范围,这是特别常见的。所以我说现在这时候扩张一定要留有余地,你有10分能力的扩张你只做9分甚至8分,你留一点,如果失败了有风险你还可以收回来,不要把自己绷得很紧,一旦断了风险特别大。

埋头挣钱,修炼内功


我认为目前,企业应该埋头挣钱,修炼内功,不要去贪图虚名,过度包装、高度宣传。特别是一些2B的公司你埋头挣钱就好了,没有必要去做一些无畏的高调的宣传,不然很容易出现风险。


再一个不要当愤青,企业家只需要把企业管好,把你身边的人管好,少裁员,少降薪就算对国家做出巨大的贡献。别的事情少做,少花精力。


目前中国进入到法制开始完善的阶段,法制逐步完善,执法力度非常强,有一些企业遭遇到法律的风险。我建议大家梳理一下自己的业务,有哪些可能是有些灰色的,跟法律边界有冲突的,赶紧把它停下来。


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掩盖了很多基础管理的问题,对于企业而言其实要补上基本的科学管理课程,绝大部分企业家都是没有办过公司的,很少办了一个大公司,二次创业出来的,初次创业的企业领导者,更多都是直觉型的管理,停留在第一阶段,靠个人的经验、直觉,没有建立一个科学管理的体系,大家应该趁这个机会好好的补上管理这一课。通过科学管理来提高的效率,降低的成本,把企业的竞争力达到最强。


最近很多企业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做了一些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事情,让大家特别紧张、特别关注。损害消费者之后品牌重新建立是非常难的,究其原因就是这些企业忘了创办企业的初心,企业应该是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以客户为中心,这也给很大的一个警醒。


再就是科技的创新,在创新方面以前走的都是非常容易的路,先找了一些容易的路,比如说仿制山寨的创新,现在容易走的路都走完成了,未来要走真正的科技创新,这一条路必须要往前走。


更值得一提的是品质主义和工匠精神。很多企业都抱怨这个市场需求不行,产品卖不出去,却少有反思自身的产品、服务是不是达到了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不要简单抱怨市场消费不足,各种外部的因素,更多站在自己的角度进行提升。


最后要关注的是身体状况。现在这个时刻是中国的民营企业家身体状况最差的时刻。我统计了一下,最近很多企业家倒下了,倒下的比例最大的一个病是心脏病,心脏猝死的案例特别多,达晨系的企业也有一个优秀的企业家倒下了,就在几个月前,这个企业是个特别有抱负的企业,也特别有行业地位的企业,正在准备去IPO上市的,结果企业家一倒下,这个企业就陷入了很大的风险。大家还是要考虑好身体健康和工作的平衡,自己一定要做到长期健康的走下去,因为创业是马拉松。

危机孕育伟大


危机往往是孕育伟大企业的最好时机。往往在经济形势不好的时候会产生一些非常优秀的公司,行业不好的时候大家都想着升级、转型、不用政府、不用专家教授讲企业都会自发去做。虽然是过冬但不是猫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去做了。有很多优秀的企业就是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尚品宅配就是在全行业亏损的时候突然崛起的。


在经济形势不好时,对于企业来说有三件大事。


1,股权融资的事要抓紧,不要太在意估值,拿了钱为主,赶紧多备粮草。另外节奏要掌握好,不要等没钱了再去投资。


2,加大创新的投入,即便企业的裁员,最后一个裁的也应该是核心研发部门的人,他们是企业最宝贵的,一定要把咬牙保在最后,节衣缩食也要把他留下来。


3,进行组织再造。最近腾讯公司也在做调整,中小企业也应该灵活的调整,更多的适应市场的变化。减员、增效、提质,这个空间太大了,前几天我去东莞投的一个企业,员工800人减到300人效率还有很大程度的提高,因为它做了自动化的改造,整个效率提高了。有很多企业学习新的管理工具、管理软件,就是尽量的把自己的效率提高,尽量压缩公司的运营成本。

敬畏周期,剩者为王


企业家要敬畏周期,更要感谢周期,要感谢这种变化,正是通过这种周期性的波动,才会淘汰掉很多不合格的对手。让行业的秩序比以前更好,让头部效应更明显。剩者为王,要做最后剩出的强者。对于面向真正创新的价值投资,市场永远是春天。作为坚持价值投资的投资人需要抓住这个机会,我的分享就是这些,谢谢大家!



【 完 】



想持续看到优质文章

长按扫码  关注【贝才先生】


  您的每一次点赞

  都是在为你喜欢的世界投票  


=   往期精选   =


链接: 史  记    |    金   庸  传

链接:一般人投不进的美股IPO股份,我们挖出新技能投了进去!

链接:中国版 Costco 获投1亿 试营业20天吸引 4000+ 会员 日营业额达5万


想投资【 美股IPO 】项目的小伙伴

扫码详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