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在吃食物,药物,还是毒药?

我肥来啦 非药而愈 2019-04-02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13345n6fdg&width=500&height=375&auto=0

宝宝们,我又飞来了


自从呱呱坠地,我们做的第一个动作就是吃奶。所以吃是一种本能,甚至是最重要的本能,因为这个动作维系我们的生命,不是吗?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食物?食物应该具备或者不具备什么特性?

 

01

按负作用的大小不同

可以区分:食物、药物、毒药

专家们喜欢在电视上讲各种食物的营养价值,但是很少提它们的负作用。食物可以有负作用吗?

 

有人说,有负作用不就是药物了么?我同意。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也就是说我们用某一种药是因为它有毒性的一面,往往这种毒性正是其药效的另一个表现。

 


从中医角度来说,有的食物存在一定的“偏性”,而这些偏性形成了利用他们调理我们身体的药用价值。这叫“药食同源”。

 

如果一种东西吃了只有害处没有好处,我们管它叫毒药。

 

在营养学范畴,有些食物中的某些物质有营养和伤害双重特性。比如胆固醇,是身体所需的,但是过多会造成伤害,含有这些成分的食物应不应该吃?

有些食物同时含有营养成分和有害物质(不同于上面说的一个成份的两面性),虽然这些有害物质的毒性不像毒药那么明显,那么快。这些食物我们应不应该吃?

 

所以从食物到药物到毒药是一个连续的特性谱。这个特性谱的哪一段可以定义为食物是我们每个人需要深思的。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药物不同于食物,是不能随便吃的,要根据医嘱在特定的情况下服用。而毒药是不可以吃的。

 

最好的情况是像现代医学之父希波柯拉底说的那样,让食物成为药物。

 

02

我需要这份食物吗?

 

所以今天我们要构建一个逻辑体系,帮助我们回答上面那些不简单的问题。

 

当我们拿到一份食物后,第一个问题应该是“我需要这份食物吗?”如果我们的身体不需要这份食物,那么吃对于我们的身体没有帮助,甚至有伤害。

 

现在太多人无意识地吃,没节制地吃,为了口味吃,为了贪欲吃。


总之不是为了健康或维系这个身体吃。



另一种过食情况是因为不舍,怕浪费,强迫自己吃。如果吃饱了,身体不需要了,多吃也一样是浪费,甚至影响健康。

 

肥胖和很多其他病痛都是这个问题没有搞清楚。

 

如果我们不需要,就不要吃,因为这时的吃是一种自我伤害。


03

这份食物健康(有毒)吗?

 

如果我们对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是,我需要”,并不表示就可以吃了。下一个问题要问自己,“这份食物健康(有毒)吗?”

 

希波柯拉底说,医生首先要“Do no harm”,也就是不伤害。显然现代医学在某些方面已经偏离了其鼻祖提出的基本原则



连医生都不可以做有伤害的治疗,食物就更不应该有负作用了,毕竟食物我们天天在吃。尤其很多伤害是累加的;有些是不可逆的;还有一些是伤害程度不能确定的。

 

对于不能确定的风险,有一个“precautionary principle”,即保守原则。保守原则的意思是,在推出一个新产品或过程的时候,如果其最终效果有争议或不明确,我们应该不推。



这个原则意在强调,我们不能为了其他因素,比如小集团的利益,放下社会责任在欧洲的法律体系,保守原则是基本的要求。

 

所以如果对自己和家人负责的话,对于有明显两面性,或有争议的食物,明智的决定是选择避免。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包括健康教育工作者,只强调一种食物有什么营养,却只字不提它的问题,和已知的负作用。这叫“选择性失明”


这种情况之所以发生,是因为他们被自己的偏好和立场影响了,失去了客观性。


在做健康推广时,这是大忌。


延伸阅读:我们的科学态度哪儿去了?



04

有没有替代食物?

如果我们需要,食物也没有负作用,就可以吃了。如果有负作用,我们需要问第三个问题:“有没有替代食物?”

 

毕竟我们首先要保证健康的活着,才能谈到做其他事。


所以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比如,在我们需要,但食物有负作用,同时又没有替代食物的时候,为了生存,我们还是要吃,同时明确地知道这种食物对我们有伤害。我们是不得已而吃之。



更多的情况我们可以找到替代食物。这时候,当替代食物没有毒,或者毒性小得多,我们就选择替代食物。

 

这样我们圆满了吃的逻辑。这个逻辑的出发点是在自我伤害最小化的情况下,满足身体的需要。这一点在当今社会尤其重要,因为80-90%的疾病都是自我伤害的结果



05

假如你面前有个鸡蛋

 

让我们举一个鸡蛋的例子来说明如何运用这个逻辑。

 

假设我们面前有一个鸡蛋。



首先我们问自己,我需要吃东西吗?如果不饿,已经吃饱了,我们选择拒绝这个鸡蛋,以及所有其他食物,因为我们不需要。


如果我们真的饿了,需要吃东西,第二个问题:鸡蛋有没有毒?


 关于鸡蛋的负作用我已经讨论过很多了,在这里不重复。答案是鸡蛋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都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们还不能做吃的决定。

 


这时我们问第三个问题:有没有其他食物替代这个鸡蛋?


实际上很多没有负作用,或者负作用小得多的植物性食物都可以替代鸡蛋。鸡蛋不是必须吃的食物。没有人因为不吃鸡蛋而死,或生病。


所以,我们决定选择其他更健康的替代食物,如豆腐。


当一辆烧汽油的车加了柴油,它会冒烟,会发出咚咚的爆裂声,会打不着火,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


但是这么多症状都是加错了油的结果而已。



一旦我们用汽油替代柴油,我们的汽车又可以正常驾驶了,和没有使用柴油之前一样。

 

同样,我们的身体是为吃植物性食物设计的。因为摄入动物制品造成了自我伤害,才有了心脏病、糖尿病甚至癌症。只有我们停止自我伤害,回归为身体设计的食物时,我们才可能健康起来。

 

所以如果还在吃肉或者吃假素的话,就不要抱怨为什么我们得了这样或那样的疾病,不要抱怨命不好。

 


停止在饮食上自我伤害,是走向健康的第一步。


今天问问自己:我在吃食物,药物,还是毒药


图文:徐嘉

编辑:闪耀


-END-


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在文首完整注明以下信息:本文已经获得转载授权,版权归原作者徐嘉博士所有,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原公众号:徐嘉博士(ID:xujiaboshi)。文末请同时附上二维码,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