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的“明码”与“密码”:谁是炎黄子孙?

王明珂 李强好书伴读 2020-08-30


历史的“明码”与“密码”

谁是炎黄子孙?

文:王明珂  编:kuang


5000年前,两位“英雄”,黄帝与炎帝大战于阪泉,黄帝打败了炎帝。后来黄帝又调集各诸候军队,与另一部族领袖蚩尤大战于涿鹿,胜了蚩尤。

黄帝从此繁衍其子孙,因此后来的华夏或汉人都是黄帝之裔;或者说,有些人是炎帝后代,所以他们常自称“炎黄子孙”。一部最简单的中国民族史便是如此。 

那么,蚩尤的后代到哪去了?与黄帝同时代的其它人,他们的后代到哪去了?中国民族的蒙古﹑藏族﹑苗族﹑满族等,也是炎黄子孙吗?

经过一番考据,这历史变得有些复杂——持肯定观点的认为,有些黄帝﹑炎帝的后代迁徙或奔逃到远方去,所以中国北方的满﹑蒙﹑藏等民族以及今日朝鲜半岛上的大韩民族都是黄帝或炎帝的后代。蚩尤则被放逐,或被迫辗转迁到南方,成为许多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

但这种对历史的解释,还是有许多人不满意;中华民族中还有许多民族与炎、黄、蚩尤的关系不清楚,更何况,除了炎﹑黄﹑蚩尤这些英雄外,当时一般老百姓应该也有后代罢。 

若你是位怀疑论者,对以上历史解释都不相信。那么,我们就先从“为什么我们相信历史”谈起;之后再提出另一个版本的炎黄子孙历史,看是否能更让你信服。 

丨历史密码:塑造现实的历史记忆

历史,这个词,在中文里可有两个完全不同的含意:其一,真正曾发生的过去;其二,我们所记得的、述说、书写的“过去”。

人类都生活在历史记忆造成的社会里,社会现实是如此真实,因此我们普遍将历史记忆当作历史事实。 

我曾在川西研究羌族的历史记忆。在那些高山深沟中,若一条沟中有三个寨子,当地人说起三个寨子所有人的来源时,常说:“从前有三个弟兄到这儿来,一人到一个地方建寨子,他们就是这三个寨子民众的祖先”。说起更大范围的人群,譬如邻近七条沟所有村寨人群的来源,他们说“从前有七个弟兄到这儿来……。”

乍听来,我们会觉得这算是什么历史?但本地人的确相信这样的历史。生活在山沟中,三个寨子民众共同拥有﹑分配与竞争沟中的资源。外面人来这儿挖药,三个寨的人联合起来把他们撵走,因“历史”告诉人们这是那三个弟兄祖先所占地盘。一寨人上山砍柴,要进入二寨地盘时便得止步,因“历史”告诉他这是二寨的地盘。

这就是前面说的,社会现实是如此真实,人们普遍将历史记忆当作是历史事实。 

但历史记忆,并不表示它们不真实。

王明珂老师和羌族朋友在松潘

我是一位台湾历史学者,就以台湾的历史来说罢。台湾目前最强势的一种历史记忆便是:台湾最早的住民是原住民,300年前闽粤移民随郑成功来台,他们是闽南人、客家人的祖先,60年前又有一批大陆军民随蒋介石来台,他们是外省人的祖先。相信这样的历史,所以台湾的社会现实便是,人分为四大族群,其中原住民是被征服者,外省人是新住民,闽南人与客家人才是真正的台湾人。以上历史,哪一点不是历史事实? 

但台湾的历史也可以循着深沟里羌族讲述历史的办法来写:“从前有四个弟兄到台湾来,他们的后代分别成为台湾四大族群。”相信这历史,那么台湾的社会现实便会是:没有征服者与被征服者区分,也没有老居民与新移民之分,历史不一定要始于郑成功﹑蒋介石等大人物。

但是绝大部分人类社会中都有征服者﹑被征服者区分,老居民﹑新移民区分,因此大家都喜欢谈英雄历史。 

丨英雄“造史”:华夏民族始出

五千年前黄帝﹑炎帝﹑蚩尤等几个部落首领间的战争,当然可能是历史事实;类似的部落战争在商﹑周之前不知发生了多少。

但是在商、周的甲骨金文史料中,完全找不到有关黄帝﹑炎帝﹑蚩尤的记载。那时也没人自称华夏。有趣的是,到了春秋战国,各诸侯国贵族开始自称华夏,此时便出现许多有关黄帝、炎帝、太皞等英雄祖先的历史记载了。

而且,就像战国思想家们对于如何治理百姓﹑平息战争提出各种意见,所谓“百家争鸣”。这时人们对于如何将黄帝﹑太皞等各部族祖先记忆集结成一个“历史”也纷纷提出不同方案。

但最后有一个历史版本广为大家接受:太昊、伏羲等为远古蛮荒之世的帝王,炎帝、蚩尤为败于黄帝之手的部族领袖,黄帝成为结束乱世﹑开创文明的唯一帝王。在政治上,当时自称华夏的各国外驱戎狄﹑内争雄霸。

事实上,政治上的争王与兼并,思想上为社会长治久安进行的争辩,以及在历史记忆上出现组合各部族祖先的多元版本,都表示着当时的华夏正由多元分立走向统一。

甚至华夏这个词,其意涵都由复数成了单数。“华”原有众多的意思,在战国时“华夏”便是“诸夏”,也就是指不同于夷狄的“许多夏国”。但由战国末至西汉初,华夏便逐渐指的是一个族群整体了。


“族群”是指凝聚在一个祖源记忆下,以分享﹑分配共同领域资源的人群。因此,祖源历史记忆也“规划”一个族群或民族的内部关系。

譬如,将炎黄视为弟兄这个历史方案的意义就是,尝试以祖先的弟兄关系,来联结分别以黄帝﹑炎帝为代表的两个对等族体。这是一种“弟兄祖先历史”。

无论如何,最后在华夏的历史记忆中黄帝成为打败敌手﹑结束乱世的唯一英雄祖先,这也表示华夏正走向政治统一及权力集中化之路。 

到了西汉初,华夏及其帝国已稳固形成,这时最完整的黄帝历史也出现在第一部中国典范历史《史记》中。这一时期,典范历史与典范社会情境同时形成。这也说明为何此后两千年中国人不太怀疑这“历史”,因人们生活在“历史”所规划的世界里。

华夏的性质,全然表现在《史记》对黄帝的描述中。司马迁写到:

黄帝是征服者及王朝建立者,他是华夏政治体的始祖;
黄帝为尧﹑舜及夏商周三代帝王家族之祖,这说明黄帝为华夏血缘性族体之祖;
黄帝及其后妃臣僚有许多发明,如此黄帝又代表华夏文化体的起始;
黄帝曾四方征伐,东至于海,西至崆峒山,南至大江,北逐荤粥,这是表述华夏领域空间的起源;

......

所以说,由《史记》对黄帝的叙述可看出,至少由汉代始华夏便是集政治、族群、文化、领域空间为一身的共同体。这也表现历史记忆珍贵之处:它不一定是历史事实,但以“密码”方式隐藏许多历史事实在其中。
 
丨华夏边缘:边疆少数民族的融合

战国时处于华夏边缘的秦﹑楚﹑吴﹑越诸国,其民被中原华夏视为蛮夷,但他们的统治家族可能当时已自称是黄帝之裔了。

许多华夏文献称,吴国王室为周太伯之后,越王家族为大禹的后代,楚国与秦国王室则是帝颛顼的后代。但这些家族的历史记忆中常出现些弟兄祖先。如《史记》记载:楚国先世昆吾﹑彭祖等部族之祖为兄弟,秦远祖鸟俗氏﹑费氏两部族祖先为兄弟。

还有,吴﹑秦﹑楚等国“黄帝子孙”的后代有些在中国,有些在蛮夷中。这就为后世华夏在边远异族中找寻“黄帝子孙”埋下了伏笔。

汉代有些华夏认为匈奴是大禹的后代,所以是黄帝子孙。魏晋南北朝时有些人认为鲜卑慕容家族,以及统一北方建立北魏之鲜卑拓跋氏,都是黄帝子孙。


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时,这一类历史书写常循着一个模式:一个失意的或受挫折的英雄奔于他乡,在那儿受人信服崇拜,成为当地的王。

如东北方,商王子箕子奔于朝鲜;东南方,周王子太伯奔于句吴;西南方,楚国将军庄蹻奔于滇;西北方,秦国逃奴无弋爰剑奔于西羌。根据历史记载,他们及其后裔世代在这些地方为王。这四个英雄,根据历史记载,前三个(箕子、太伯、庄蹻)都是黄帝子孙,那秦国逃奴无弋爰剑则是炎帝子孙。 

四个英雄,奔于四方,都成了开化本地的王——是历史事实有规律?还是历史记忆有模式?难道历史事实都是如此循着一定的模式发生?路途遥远,语言不通,这些英雄如何到那儿去说服土著,让自己成为本地统治君王?

我对这四则历史记忆有另一种解释:这些历史记载中的商﹑周﹑秦﹑楚,以及王子﹑将军﹑逃奴都是“密码”,隐藏着当时华夏对这些人群不同的情感与意图。

丨国族理想:民族认同与现代转型

在中国历史上,大家热烈讨论黄帝的时代有两个:

·战国时期,在华夏形成的过程中;
·清末民初,在传统华夏及中国人演变为当代中国人的过程中。

近代黄帝子孙争议,发生的时代背景是,当时中国受世界性民族主义﹑民族国家潮流冲击;中国要成为一个“民族国家”,才能团结以自存于世界,这是清末许多知识分子的共同想法。然而这民族(或国族)只是汉族,还是包括清帝国内所有民族,当时曾有争议。

因此许多知识分子一方面以“黄帝子孙”来鼓吹国族团结,另一方面又彼此争论到底哪些人是黄帝子孙。

最后在清帝国政治疆域框架下,在欧日列强争夺满﹑蒙﹑西藏与西南边疆经济利益的情况下,结合各民族成为一中国民族终于成为晚清知识分子共同的国族理想。 

在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心目中,中国内部有汉﹑满﹑蒙﹑回﹑藏等族;要如何说明这些民族都是黄帝子孙,的确让许多学者煞费苦心。

当时大致的说法是:满族之祖源肃慎为黄帝孙“般”的后代;蒙古族之祖源匈奴为黄帝之后“淳维”的子孙;回族出于安息,安息为黄帝之孙“安”在西方所建之国;藏族出于西羌,黄帝之裔“休”是西方诸羌之祖。所以大家都是黄帝子孙。

虽然以上诸说在中国古史文献中都有蛛丝马迹可寻,但这样的“民族史”显然已不能满足当时另一股知识潮流——科学理性。

于是,顾颉刚等学者掀起的古史辨运动,许多学者热切卷入对三皇五帝的争议,显示此时的确需要一个国族历史来凝聚中华民族,但黄帝子孙之历史远不能满足此需求。


后来的中国民族史,大量采用考古学、语言学、民族学、体质学知识,从语言、文化、体质等方面建立中国民族的一体性,并以历史说明其分化融合过程;炎帝、黄帝曾被解释成各民族集团代表,以他们间的战争迁徙说明汉族及各少数民族的由来,但历史学者愈来愈不愿谈他们。 

丨兄弟民族:深远的历史与人类生态意义

最后,回到究竟 “炎黄子孙是谁” 这问题,我们这样说罢——五千年前在华北争战的炎帝﹑黄帝﹑蚩尤那些部落领袖,他们的血液可能流在今日任何一个中国人身上,就像是每个人身上都可能有冒顿单于﹑成吉思汗﹑松赞干布的血液一样。

古华夏或汉人成为炎黄子孙与炎帝﹑黄帝“史实”无关,而是由于人们有这样的“历史记忆”。我们需关心及深思的是,他们为何有此历史记忆?

“攀附”是个重要社会文化背景,让许多人成为炎黄子孙——中国民间神话中,黄帝乘龙升天时许多人攀着龙须想跟他一起上天,便隐喻着这个深远的社会文化背景。攀附模仿,是因为人们都希望活得安全、活得好。

就像是毛虫将自己伪装模仿一根树枝或蛇以避免受伤害一样。他们或因仰慕,但更多是因为不愿受歧视而成为炎黄子孙。

今日中国人该感到骄傲的是,此种边缘人群对黄帝血源的攀附已成为过去。这就像是,当今日美国人已非两百年前的美国人,“五月花号英雄祖先移民史”也就少人愿谈了。 

以上我说的炎黄子孙历史,您可信可以不信。然而,人们经常根据历史记载的“明码”来争论历史事实,争论谁是黄帝、炎帝或蚩尤子孙;这些争论造成人群间的冲突,或让一些不是英雄后裔的人落入边缘。

在此我强调的是,我们也可以从历史记忆角度,探索历史叙事中的“密码”,体会及体谅人们为何要宣称自己或他人是黄帝、蚩尤、盘瓠子孙,或宣称自身是檀君子孙而非箕子之后(如今日朝鲜人)。

我们也可以思考,为何有些人群说的历史总是始于“弟兄祖先”而非英雄,如此我们或能了解“兄弟民族”不只是强调民族团结的套语,而是有更深远的历史与人类生态意义(包括悠久顽强的男性中心主义)。


正如王明珂老师所说,历史有“明码”和“密码”,“明码”是英雄、大人物和多数民族的叙事,而“密码”却暗合边缘人和少数民族的集体记忆。

但是一直以来,主流历史叙事都是以“明码”为主,而忽略“密码”,对民族群体的解读形成了一方压倒另一方的“斗争史观”,由此产生各种民族的“刻板印象”。

王明珂老师说:“复制刻板知识就是复制不公义的现实。”同时,这也会遮蔽我们对中国及中国人的认知视野。

为此,先知书店诚意推荐王明珂老师的重要著作《华夏边缘:历史记忆与族群认同》。

王明珂曾长期担任台湾史语所所长,继承傅斯年、陈寅恪、赵元任、李济等顶尖大师的学养和作风,权威和专业毋庸置疑。

更重要的是,这本书跳出一直以来汉族为中心的民族话语体系,结合王明珂老师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田野调查,将更丰富、更多元的民族历史记忆呈现于书中。既反思历史,又重新定位我们对自身历史的认识。


王明珂老师说,反思历史,就是不能让 “历史” 把我们当作木偶,要人们能见着那些线以及操纵线的人,了解自身在现实社会及在历史长河中的处境与地位,因此得以行动来让现实更美好。

这本《华夏边缘》在台湾出版差不多十年后,经多方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大陆读者才有机会阅读这部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经典的著作,此次再版,距离上一版也是隔了7年。先知书店有幸获得王明珂老师的少量签名版,感兴趣的书友可识图扫码,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从0到1:一个后浪的“死心”史

一个民族的习性,决定了一个国家的走向

历史最大的遗憾不是无知,而是以无知为荣

历史的窘境:“越吸取教训,越深陷怪圈”

王人博:民族主义何以在近代成为一个问题?

民族主义:想象的共同体

历史不应该是一部成王败寇史

历史是位邪恶的老师,只对自由人诉说真相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