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历史的十字路口:欧洲民众正在呼唤希特勒

先知书店 李强好书伴读 2021-01-13

历史的十字路口
欧洲民众正在呼唤希特勒
文、编:愈嘉


就在全世界的目光汇聚在美国大选的时候,欧洲发生了一件大事:法国最近发生了两次民众被极端穆斯林当街斩首的恶性事件。

 

显而易见,这是欧洲近十年来移民政策的极端恶果,因为文化、信仰等原因,非法移民和欧洲本地人的冲突也愈演愈烈,许多人宣称的“文明的冲突”,正在欧洲上演。

 

其实,更令人担忧的是,这一系列冲突,导致欧洲的政治生态正在发生潜流级别的巨变,我们印象中民主、自由的欧洲正在落幕,欧洲许多国家,如德国、法国正在呼唤新纳粹,正在呼唤希特勒式的政治强人。

 


▍圣母白左,是如何一步步摧毁欧洲的?

 

今天,要讨论欧洲移民政策的来源及其后果,绕不开一个词,那就是“圣母白左”。


其实,当我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必须要注意到,欧洲的政治生态,已经出现了两条轴线的划分。

 

一条是水平方向的,亦即传统的按经济状况划分的轴线;另一条是垂直方向的,亦即按新的价值观的归属划分的轴线。

 

传统政治的焦点是经济问题,所有制、国家干预、贫富悬殊。现在又增加一个维度,即以文化问题和生活质量问题为基础的社会划分。


也就是说,以往的阶级划分的标准是经济基础,而现在划分的标准是价值观,许多人往往只注重第一条轴线,而忽略了第二条轴线。

 

而现在大行其道的“圣母白左”的理论,就是典型的后者。


环保少女格雷塔


概括而言,“圣母白左”有四项“政治正确”的基本原则:

 

·“越多元越好”

 

他们由对多元文化的承认、宽容和尊重走向追求无限的多元化,直至将一些少数群体、弱势群体或边缘群体的文化罩上道德化的光环,设置为政治禁忌,即“政治正确”,赋予其特权。


·“越民主越好”

 

欧洲的民主开始由大众民主走向民粹化民主,追求大众无节制的平等参与,由公民权利的平等走向政治影响力的平等、权力的平等分享,特别是不同身份群体按其人数比例平等分享权力。

 

·“越平等越好”

 

“平等”是现代价值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然而,如果平等日益泛化,走向激进的平等主义,就会出现“平等之恶”,从而带来灾难,如今的欧洲,由人格平等、法律面前的平等、基本权利平等、机会均等,走向结果平等、待遇平等、享受平等。


·“越自由越好”

 

个人主义不断突破各种限制,个人权利不断泛化,突破边界,追求“生活方式的自由选择”,从而走向放纵的个体主义。


巴黎教师被斩首现场

 

保守主义复兴运动的领袖罗素·柯克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认为,西方社会的传统价值,诸如“平等、自由、民主、多元”等,都已经被激进自由主义(圣母白左)赋予了新的含义,也就是说,都被进行了激进左派的改造,而对全球化、和平、环保这些当代进步趋势,在他们那里都采取了脱离现实的激进态度。

 

他们的种种作为,都在损害国家与社会的整合、民族认同,牺牲作为社会根基的主流文化传统、国家主权和利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

 

例如:

 

以瑞典环保少女格蕾塔·通贝里为代表的极端环保主义者,主张环境保护高于一切;

 

极端同性恋支持者—从尊重同性恋选择自由,到歧视异性恋,反对传统的家庭伦理;

 

极端移民政策,欢迎中东难民前往欧洲定居,为他们提供大量的财政转移支付,为了保护他们的文化,不惜以破坏欧洲本土的文化传统为代价。

 

极端民粹主义者,主张向富人征收重税以补贴穷人,结果导致,欧洲失业者的收入甚至比有工作的人还要高。

 

暴力频发的欧洲

 

罗素·柯克早在1970年代,就看到了这一趋势,他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认为,随着“政治正确”的大势不可阻挡,站在它对立面的,强调传统文化价值(诸如传统婚姻伦理、防范民粹、上帝信仰)的保守主义非但不可能复兴,反而会持续溃败,随着兴起的必然是极权主义,政治强人必然应孕而生,不幸的是,50年后的今天,柯克一语成谶。

 

 

▍欧陆主要大国都在呼唤希特勒

 

在西方,大选是观察欧洲政治生态最重要的风向标,如今的欧洲,出现了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极端组织开始兴起,他们就像被“政治正确”压弯的树枝,被压抑久了,报复性的反弹也就越强烈。

 

·纳粹主义政党开始主导瑞典

 

在瑞典,一个宣传“纳粹主义”的政党,瑞典民主党,在大选中如坐火箭一般飞速崛起,拿下20%的选票,一跃成为全国第3大党。而瑞典第一大党的支持度,只有25%。换句话说,现在在瑞典,每5个人就有一个人支持“纳粹”,支持驱逐移民。

 

而且在这个瑞典民主党里还有个分支,这个分支叫:“北欧抵抗运动党”,这个党公开颂扬希特勒很伟大,给大家看看这个党的风格,你就明白了。



就像图上一样,这个党的成员每次搞活动全都是统一衬衫,统一西装裤和皮鞋,像走军步一样抬头挺胸整齐划一,骨干成员左手臂上还佩戴党的绿色袖标。


 

发现没有,这种风格和当年希特勒的纳粹党风格一模一样,区别只是希特勒是红黑色,他这个是白绿色。


那为什么瑞典人越来越支持驱逐难民呢?因为恐惧。当一个国家要完蛋的时候,每个人都会感觉到恐惧,瑞典总人口才1000万,截至目前接收了十几万难民,也就是说,每10个瑞典人当中,至少有1个是难民。

 

·德国正在呼唤希特勒

 

目前,德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加速极化的动荡时代,德国选择党和德国绿党从政治光谱的两极崛起,政治生态出现了明显分化。


选择党以德国北部与东部为大本营,这里是德国日耳曼民族主义意识最为强烈的地区,这里不曾进行深刻的反纳粹文化反省,所以现在敢于打破圣母白左的“政治正确”,公开宣扬德意志民族意识,而西部的德国人虽然不敢明说,但从骨子里认同这种优越感。


新纳粹

 

而绿党最雄厚的民意基础在南部和西部,这里是西欧经济最早振兴的地带,也是现代德国汽车工业的心脏地区。他们更崇尚个人主义,环保意识强烈,支持欧盟,赞同全球化。


选择党和绿党两种尖锐对立和极端的思潮,开始从左右两端撕裂德国,有分析家指出,德国的社会动荡已经难以避免,而大乱之下人心思稳,谁能把局势平定,老百姓就愿意选择谁。最后一定是强势的铁腕领导人再度掌权,德国正在呼唤一个类似于俾斯曼、希特勒那样的政治强人的横空出世。

 

·法国出现了民粹主义的狂潮

 

上图为黑人与穆斯林占领先贤祠,下图为法国极右翼民粹主义领导人,勒庞


法国极右翼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就是典型代表,她的主张有:

 

“反欧盟”:加入欧盟后,法国并未在几十年的全球化浪潮中获益,反而导致了法国制造业的衰败和大规模的失业,法国必须搞贸易保护主义,反对自由贸易。

 

“反移民”:错误的移民政策,将瓦解法国悠久的文化根基。

 

“向富人大规模征税”:法国必须通过政府调控,向富人征收高达70%的税收,来缓解贫富悬殊。

 

此外,意大利,西班牙,都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可见欧洲政治生态正在迅速恶化,如果国际形势开始恶化,比如再次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甚至是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就有可能重蹈1933年纳粹上台的覆辙。

 



纳粹正是因为1929年经济大衰退才获得了大量选票,如果再来一次大衰退,有没有可能再次出现类似的状况呢?

 

 

▍历史的十字路口,

我们亟需一种穿越时代的思想

 

要回答这些问题,仅了解欧洲的新闻显然是不够的,我们需要有穿透力的,更加深邃的思想。

 

比如,保守主义复兴运动领袖罗素·柯克的保守主义思想,他早在1970年代,就在《保守主义的精神》一书中,就已经预见到了这股趋势,他悲观地认为,自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以来,保守主义的溃败,由来已久,只不过今日尤甚而已。(推荐阅读失控:美国的问题,世界的难题

 

柯克当年就是想写一部“保守主义的溃败史”,但由于出版方的坚持,才不得不改为现在的书名——《保守主义的精神》。

 

思想恒久远,观念永流传,柯克的《保守主义的精神》为今天的人们思考以下几个深层次问题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1.今天的欧洲和美国共同面临的“难民”冲击,是两种宗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两种文明的冲突吗?

 

2.欧美会不会因此而收紧,甚至关闭接受外来移民、难民的大门,整个世界会不会再度陷入新的对抗?

 

3.欧美人民呼唤希特勒,新的极权主义在欧美会不会再次崛起?历史上中国国运的大逆转,都发生在西方文明遭遇严峻挑战的时刻,今天历史会不会再次重演?

 

4.更重要的是,对于尚处于前现代的国家或地区,保守主义大溃败,“白左”崛起所引发的恶果,会直接成为这些地区拒绝现代文明天然的借口,这些地区会出现大倒退吗?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力荐罗素·柯克这本《保守主义的精神》(第七版译本),读懂欧洲兴与衰的根源,在历史拐点时刻,拥抱一种陌生但正在改变未来走向的思想。您可扫描下图二维码,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从0到1:一个后浪的“死心”史

失控:美国的问题,世界的难题

最撕裂美国的一场“党争”

不关心政治的人,不值得深交

梁太平:保守主义是一种谦卑的政治哲学

保守主义的精神:事实上中立,价值观上拒绝中立

保守主义:唤醒一种新的思维传统

国人对欧洲历史的四大误解

历史上最能打的国家,随便单挑整个欧洲


▼ 点击阅读原文,与思想者同行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