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丹青:如果不遇到他,我们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摩登中产 Author 摩登中产



如果不遇到他
我们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
文:摩登中产  编:李强

他是民国才子,他是旅美作家,他是唯一入选《美国文学史教程》的中国人,他的画作被藏入大英博物馆,评级高居五星。
 
粉丝说他是归来的圣徒,同行说他是高估的大师,年轻一代不知道他,但大多读过他写的车马很慢,以及“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对照木心,才发现我们的浅薄

他被堆满王冠,挂满标签,而他自己最认可的身份,其实不过是乌镇的少年。
 
他的家在乌镇东栅,老宅雕梁画栋,银杏垂叶,东市河从门前流过,满眼天光水波。
 
乌镇的水波有千秋的沉淀。他母亲工于杜诗,外婆精通《周易》,祖母爱讲《大乘五蕴论》,管家喝了烧酒诗性大发,也会白壁题诗。
 
木心一家(最小者为木心)

木心在水边长大,从小读孔孟诗经,而后西风渐来,他学钢琴,学哲学,十四岁便已知尼采和瓦格纳的美学争论。
 
从他家沿街前行不远,便是茅盾老宅。老宅暗沉无光,但木心流连忘返,称为福地。
 
当时,乌镇已沦陷日军,茅盾远在上海,老宅管家怕藏书丢失,便多借与木心那些书中有余香袅袅。窗外是乱世的车马,而千秋的诗句,教会木心从容。
 
15岁,他离开乌镇,前往杭州学画,后与诸多大师相伴。21岁那年,他投身新四军,被时任上海市长下令开除学籍,后被国民党通缉。
 
建国初,他独上莫干山,在山中闭门写作。有山豹雪夜挠门,他不为所动,山豹径自而去。
 
他山居书桌上,贴着福楼拜名言:艺术广大已极,足可占有一个人。
 
木心19岁时参加元旦画展
此后迫于生计,他下山前往上海郊区私立中学当老师,教音乐美术,偶尔还代课体育。

他满腹诗文无从倾诉,去市内看朋友音乐家李梦熊时,总要聊个昏天黑地。
 
“我们常在徐家汇一带散步,吃小馆子,看大雪纷飞,满目公共车轮,集散芸芸众生。”

不久后,颠簸的岁月开始,他几番入狱,但都从容以对。
 
他在白纸上画钢琴琴键,弹无声肖邦,他在污水泛滥的防空洞内,在检查材料纸上写诗。命运如惊涛,他也不过说句“我晨起洗澡,只为将夜洗掉”。
 
八十年代初,出国热兴起,他以55岁高龄,攻读英语,留学纽约。
 
1983年,台湾画家陈英德,偶然看到木心的画,惊艳不已,相谈之后,更为倾心。他劝说木心恢复写作。
 
木心画作

隔年,木心散文《大西洋赌城之夜》在台发表,文坛轰动,出版社一气出了他12本书,台湾人互相打听:木心是谁?
 
第二年,台湾《联合文学》创刊号,用三分之一篇幅发表木心作品,余光中等其他40多位作家,挤在剩下三分之二中。
 
台湾文坛称他为不明飞行物,文学的鲁滨逊。
 
然而,木心说,他并不是流落荒岛,他只是散步太远,不知归路。

对照木心,才发现我们的无知

1982年秋天,陈丹青在地铁偶遇友人,友人身边站着木心。木心沉默少言,未提画作与文章。
 
一年后,陈丹青在当地华人报纸上,偶然读到木心的散文,大吃一惊:
 
让我读到一种久违的文体——如今我才明白,那就是民国作家的文风,是我少年时阅读留下的文字印记。

他约木心来家聊天,从下午聊至深夜,送出门后恋恋不舍,又一路送到木心寓所,继续长谈,真正分别时,东方已白。
 
木心的渊博,让陈丹青“不知如何是好”。他向所有朋友推荐木心。

90年代 木心和陈丹青在纽约

木心身边的艺术家越聚越多,然而很多时刻,众人只是听他倾谈,无从搭话,“感觉我们像一群小学生”。
 
有人戏称:把木心领到家里,就是把文艺复兴带入家中了。
 
最后,众人建议木心开课,木心将课定名为“文学回忆录”,一讲就是五年。开课那年,木心已62岁,首堂课众人嬉笑随意,他却认真换上西服正装。
 
乌镇的水波从时光深处荡漾开来。
 
他说,《红楼梦》中的诗,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他说,中国文化的酒瓶盖,到了唐朝就掉落了,酒气到明清散光。
 
他五年写了五大本讲义,每节课备课两万余字。出口即锦绣,金句俯拾皆是。
 
他讲课更近于传道,他对陈丹青等人说的最多一句话是“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木心与年轻朋友聚餐讲课

1994年元旦,最后一课结束,众艺术家凑钱,送木心一支金笔,从此四散天涯。
 
那一年,木心的画作被大企业家购买收藏,他窘迫的经济状况好转,决定前往伦敦旅行。
 
他出国的动因便是看看世界,困顿十二年后,终于成行。
 
然而伦敦之行并不如意,商业浪潮席卷世界,他想象中的莎士比亚气韵早已流散。
 
威斯敏斯特教堂内,文豪的墓碑嵌入地面,游人随意踩踏,木心呆立:岂有此理,怎可如此?
 
他像一个世纪的伏笔或者弃儿,忽然迷失了方向。
 
离开英国后,他试图从来处寻求寄托。1995年元旦,他悄然回国,前往乌镇。
 
他从上海出发,在桐乡过夜,第二天一早乘长途车回乡,一上车他偷听乡音,发现全听得懂。
 
有农妇上车便讲下雪,“这里刚刚落呀,乌镇是雪白雪白了”。木心说,车上没人在意,“就像专向我报讯”。
 
鲁镇

然而,那注定是场凄寒的雪。
 
乌镇故园只余凌乱,木心家的老宅,假山池塘杳无踪迹,大片屋舍只余碎瓦。
 
老宅的一半已被拆除,建了一家翻砂轴承厂,工匠们正炉火通红地劳作着。
 
更远处,曾经的萧太子读书处,只余野草荒鸦,“好像只要吹一口气,就什么都没有了。”

▌对照木心,才发现我们的粗鄙

回纽约后,木心将探访经历,写成散文《乌镇》,发表在报纸上。
 
1998年,35岁的乌镇书记陈向宏,偶然读到《乌镇》,百感交集。他同样是乌镇人,同感乌镇已失神韵,就像被时代蒸干了水气。
 
他几经辗转,找到陈丹青,劝说木心回国。为此,陈丹青还特意从乌镇带去美国一段故居的窗棂,木心一直摆在案头。
 
2001年,陈向宏终于联系上木心,此后书信往来五年,力邀木心回乡,“他是一位文化大家,应受到家乡的礼遇”。
 
木心回国之行

2006年,木心终于启程回国。飞机掠过山海,屏幕接连显示:白令海、西伯利亚、蒙古、直至飞入中国。
 
木心一路未眠,说:真慢啊。
 
那年9月11日,乌镇细雨,游子终于归来。水波依旧,白发满头。
 
在他归国前,有关他的热潮已在国内兴起。2005年,作家陈村在光明网刊文称:
 
“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许多作家。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

而梁文道则说,倘若五四的传统没断掉,一路传到现在,写下来就是木心的文字。
 
他归来当年,其散文集《哥伦比亚的倒影》在大陆出版,多家媒体专版讨论,北京三联书店干脆挂出招牌“2006 年是木心年”。
 
《新周刊》调侃列出不看木心的十大理由:语法高古,目空一切,不够可爱,没有八卦等等。
 
木心在鲁镇

当然,最后又特意列出读木心的唯一理由:读之那才叫如沐春风。
 
赞誉之外,批评同样如潮。学者说他是被高估大师,三联前主编朱伟则撰文《木心的尴尬》。
 
文中说,文化消费已进入调笑时代,缺的是乐子,“木心是不能迎合调笑与好玩的”。
 
风波离木心极近又极远,归来之后,他便活在自己的简单世界。
 
他写字、画画、喝西湖龙井,阳光好时便在乌镇踱步,偶尔烦恼不过是抱怨厨师烧菜太咸。
 
上海的老同事,曾想来乌镇看他,他说:你们忙,我也忙,算了吧。
 
偶有年轻人登门拜访,他便笑着拿出原版画册,“你们看画,我看你们的眼睛。”
 
蔡康永曾在乌镇石桥上偶遇木心,倾谈许久,分别后仍恍惚不敢相信,“居然就这么能遇到木心”。
 
2011年,木心病逝,百余名年轻读者从全国各地赶来。他们念了木心那句诗: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木心追悼会灵堂

梁文道说,追思会上尽是年轻人,文学界的大腕,几乎一个没来。
 
木心辞世一周年,陈丹青公开了当年听木心讲课时记下的笔记,以此出书《文学回忆录》。未曾想,该书迅速风靡。
 
有画家一口气买了160套送友人,有从事金融行业的人说,此书在办公室口口相传,两三个月,同事们就抢购数百套。
 
2015年,真人秀《中国好歌曲》现场,有武汉歌手唱了《从前慢》,导师刘欢当即问他:词作者是谁?
 
一个月后,刘欢将《从前慢》带到春晚现场,此后,无数请求授权《从前慢》的信函,邮至乌镇木心美术馆。
 
木心美术馆一水之隔,便是互联网大会主场馆,时代有骄子,但终需有人衬托安静。
 
木心美术馆

陈丹青的观点几十年如一:对照木心,才能发现我们的粗鄙。

其实,木心是不是大师并不重要。
 
他只是我们与传统的一场偶遇。只是百年前的一场雪,一缕香。
 
很多年前,在纽约时,木心说死后不要立雕像,雕像好苦。
 
但倘若一定要立,不妨留个夹烟的手势,访客可以给他塞一根烟。


在这个世界上,真的很难得有一个人,能在肮脏的世界上,干净的活了几十年。木心就是薄情人世上的一束光,总会在黑暗处将你点亮。

经历几多人事浮沉,木心始终未曾悖逆自己、悖逆文学。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贵族与最后的优雅,身处历史洪流之中,他不随波逐流,内心始终有一方田园,不被世界同化。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诚荐:“木心作品”书单,他的书斩钉截铁,不解释、不道歉、不犹疑。

他平视世界文学史里的巨擘大师,平视一切现在的与未来的读者,自在自由的娓娓道出文学的回忆。他的一句句识见,有如冰山,阳光下的一角已经闪亮刺眼,未经道出的深意,深不可测。

作家陈村一读,当下折服:“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许多作家。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

这些书是木心留给世界的礼物,文学的福音书。这套书更是木心最新、最全版本。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从0到1:一个后浪的“死心”史
木心:以死殉道易,以不死殉道难
陈丹青:木心,这个死不悔改的人
木心: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陈丹青:历史失忆症,必将引发更多失忆
他写下的每一句话,连标点符号都打动人心
许倬云:今天要说我们的文化庸俗,不算冤枉
贵族精神的三大支柱:文化教养,社会担当,自由灵魂
陈丹青:鲁迅的价值是照亮我们,但我们愿意被照亮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