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80年代,无与伦比的照片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 2021-03-12


80年代,无与伦比的照片
文:德兰  编:李强

80年代对于中国来说,绝对是具有特殊意义年代,它开启了中国新的时代征程,改革开放,发展经济。

本期老照片精选了中外摄影师拍摄的关于八十年代中国的最为优秀作品。

1980年代,东北农村,过年贴对联。
    
1981年,北京,郊游的女青年。王文澜/摄。

1980年,上海,身穿西式服装的新人在拍摄新婚照。

1980年,北京故宫,大碗茶。李晓斌/摄。

1980年,成都,做面条。布鲁诺·巴贝/摄。

1981年春节,河北霸县农村,摄影个体户。李晓斌/摄。

1981年8月4日,北京,在沙河朝宗桥下首次使用酒精检测仪。刘英毅/摄。

1981年元宵节,河北霸县,去看社戏的母子。李晓斌/摄。

1981年,沈阳鲁迅美术学院,教授楼。李晓斌/摄。


1982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看护孩子。 一位老人用小竹车推着自己的孙子来到天安门广场,老人自带小板凳坐在孙中山像前,看着小孙子玩耍,一脸的幸福和安详。

1982年春,广州,广交会场前,等待给来宾拎包打工的当地人。李晓斌/摄。

1983年,重庆,时髦青年。久保田博二/摄。

1984,北京某街头出现的个体经营户,一台缝纫机就可以做小生意。

1984年,温州市区的木勺巷,这里是温州地区最早开放的自由市场。萧云集/摄。

1984年,河南省鄢陵县,制瓦厂工人杨五辰获1台凯歌牌黑白电视机奖励。

1985年夏天,温州市苍南县,农村青年掀起了一股学习吉他的热潮。萧云集/摄。

1985年,西安,古城墙边的鸡鸭市场。久保田博二/摄。

1985年5月,福建省玩具评比展销会上,这位小朋友操纵电子游戏机操纵杆在电视机上打游戏。

1986年,一群红领巾在跑步。

1980年代,城里人的家具摆设。电视机、录音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及缝纫机、液压暖瓶、台灯等。

1986年,北京颐和园里的一对情侣。阎雷(法国)/摄。


1986年的上海,民众在体育场内购买股票。

1986年,一对男女走过天安门广场。阎雷(法国)/摄。

1986年,北京,长安街复兴门路口,机动车流与自行车流汇合。刘英毅/摄。

1986,北京长安街,上海牌轿车。阎雷(法国)/摄。

1986年,北京龙潭湖,时装秀。王文澜/摄。


1986年,北京,某单位工作人员用计算机学习贸易知识。阎雷(法国)/摄。

1986年,北京前门大街,正在打电话的男女。阎雷(法国)/摄。

1986年,西安,那时的交警制服是这样的。刘一/摄。

1980年代,东北农村,家门。

1980年代,看小人书是我们小时候最大的精神食粮。

1986年,北京三里屯国营商店,营业员用算盘给顾客结账。阎雷(法国)/摄。

1986年,河南省罗山县,一户农民人家的室内场景。姜健/摄。

1987年,北京大学男生宿舍。阎雷(法国)/摄。

1987年,西安东大街,买冰箱。赵利文/摄。80年代是计划经济时期,人们购买三大件电器“冰箱、电视、洗衣机”全凭票才能购买。

1987年,温州,私营的运输企业。萧云集/摄。

1980年代,农民的居所土坯房。

1987,北京,继可乐进入中国后,咖啡于1980年代中期进入传统食店。

1987年,西安三桥,台球开始在中国流行。赵利文/摄。

1987年,北京,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北京大栅栏的电影院前贴出美国金发美女穿上比坚尼泳衣的电影海报。

1980年代,有这样一辆28大杠别嫌多威风。

中国第一家西方快餐店肯德基于1987年11月12日在北京前门开业,当日就卖了30万元的。这张照片摄于北京肯德基正式开业前,门前仍有工人在进行装修。

1987年,陕西定边县,婚礼迎亲队伍。


1980年代,这是摄影发烧友最好的装备,数码单反还没出现。

1980年代,那时警察的警车是这种偏三斗(长江750三轮摩托车)。

1987年,北京王府井大街,三菱电机广告牌。阎雷(法国)/摄。

1988年,河南濮阳,挂历。上个世纪80年代,挂历盛行一时,很多出版单位都会出版一些电影明星挂历,人们称之为”大美人挂历“。

1988年,西安白鹭湾,年轻人与摩托车。赵利文/摄。20世纪80年代,摩托车算是奢侈品,当时售价大约在三、四千元左右,相当于一个人两三年收入的总和。

1988年,河南濮阳,农村孩子理发。

1988年,西安南门外,工商人员执法。赵利文/摄。

1980年代,能喝瓶汽水是我们最奢侈的享受。

1989年,河南李家集,晒着太阳吃午饭 。

1980年代,歌舞厅的第一批陪唱小姐。 虽然现在穿个吊带是女孩的平常装扮,但是那个年代裸露肩膀已经算非常前卫大胆了,何况是与男性在公共场合亲密接触,这也与当时保守观念所不容的。


1989年,广西,村委会开会现场。

1985年1月,北京中山公园,穿红色衣裤的时尚女青年。李晓斌/摄。

1989年,甘肃夏河,电器里的双卡收录机。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手提双卡立体声收录机的习俗风靡全国,人们为有这么一台立体声收录机感到自豪。

1980年代,上海豫园,来张留念照。

1989年,河南濮阳,农村大老爷们带孩子。

1980年代,孩子们坐车去春游。


1980年代,东北农村,农村虽然通电了,但经常停电,农村人就自己想法子发电看电视。

1989年,西安钟楼,电车抛锚,乘客下车帮忙推车。赵利文/摄。      

1980年代,东北农村,杀猪过年。

1989年,西安,四合院里的百姓生活。赵利文/摄。

1980年代,东北农村,点马灯。

1989年,北京,穿健美裤的模特。张兆增/摄。

1980年代,东北农村,跳皮筋。

1980年代,北京-上海直达特快列车。

1980年代,北京,时尚小年青。穿着拖把一样的扫地喇叭裤, 戴着一副蛤蟆镜,身上再扛着一台收音机。


时代剧变,如今的世界早已面目全非。80年代自由、勇敢、热烈的精神,也随着时间流转、商业大潮的来袭,逐渐散去,曾经的叛逆精神似乎无人可继。


但有一人,却把当年的温情脉脉和风风雨雨记录下来,她就是被刘瑜称为“那个年代最后一个离席”的徐晓。


徐晓生于上海,长于北京,不到20岁就因卷入政治风波入狱两年,出狱后加入北岛、芒克的《今天》杂志,与周郿英相爱,和史铁生、赵一凡等人均有深交。徐晓不仅见证、参与了80年代人的精神反叛,而且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渐渐流逝时,独自守护着最后的、熄灭着的时代之光,将其记录下来。


这份记录,在今天的环境下,既显得格格不入,又极为珍贵。因为它保存了改革开放后新生的中国人那种奋发向上、绝不屈服的精神。它不只是个人的青春记闻,“某种意义上,也是一个国家的青春——幼稚、笨拙,但也天真、充满热望”(刘瑜语)。



为此,李强好书伴读独家诚荐徐晓《半生为人》亲笔签名版,本书2005年一问世就被评为《南方周末》《亚洲周刊》年度十大好书之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散文家奖,故再版多次。


颁奖词写道:她的写作,来自命运的私语、人心的呢喃、灵魂的召唤……作为一种个人史的表达,关乎的却是整整一代人的往事。她所描写的那些庄严的人生,不求活得最好,只求活得更多……


高尔泰感慨:陀思妥耶夫斯基说,他只怕配不上所受的苦难。徐晓可以免于这种恐惧了,因为她已经有了这么一本,永远的《半生为人》。


一位书友留言:在她浓烈的情感、真挚的自白与信念的底色中,我感到的是历史只有在其微观的层面,才具有人的温度,以及对生命不可抗拒的热情对抗生命不可抗拒的虚无。英雄已经死去,但他们给了我们灵魂的生命。


但遗憾的是,因特殊原因,本书一度“消失”数年,遂成绝版。为满足书友的阅读收藏,先知书店特少量复活。感兴趣的读者,可识图扫码,一键收藏。


来源 | 网络选编
李强好书伴读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比价值观撕裂更悲哀的,是我关心的,他们根本不关注

"李强好书伴读"防失联必看

从0到1:一个后浪的“死心”史

读书,最奢侈的自由
徐晓:一个时代的精神肖像
致敬燃灯者:世间自有盗火之人
如果好书越来越少,读书就是浪费时间
代沟不是以时代来划分,而是以思想来划分
徐晓:守护着那个时代最后的、熄灭着的光
秦晖:少些“精神贵族”,多些“贵族精神”
80年代人的勇敢,是现在年轻人不曾有过的叛逆
叔本华:要做精神上的君主,不要做物质上的乞丐
这本书被拒绝121次,但出版后却拯救了一代人的心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