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俾斯麦的一手好牌,被威廉二世打得稀烂,害了德国也害了世界

点击蓝色字体关注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2021-09-12



俾斯麦的一手好牌

被威廉二世打得稀烂

害了德国也害了世界

文:网摘   编:先知书店


1871年德意志获得新生后,便借力第二次工业革命而迅速崛起,不仅打破了欧洲大陆均势,还先后挑起两次世界大战,制造了前所未有的人间灾难,整个世界政治格局被弄得破烂不堪,把老牌帝国英法拉下马,美国借势崛起,苏联浴火重生,全球独立民主风暴刮起,世界中心渐渐转移到美国,世界格局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那么,一战前新生德国是怎样把英法俄逼成为自己对手的呢?俾斯麦的一手好牌又是如何被威廉二世打烂的呢?究竟是谁祸害了好端端的德国又坑害了世界?这些问题,看完本文就清楚了。



▌俾斯麦的博弈策略


俾斯麦是近代德国乃至欧洲伟大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对于德国俾斯麦有建筑师和领航员之称。可见他对德国的贡献之大。


然而,一般都认为俾斯麦最伟大的贡献是统一了七零八落的德意志,往往忽视了他对新生德国的贡献。他对新生德国的贡献,就是以他高超外交智慧为新生德国的崛起创造了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而且没有让欧洲老牌帝国对新生崛起的德国产生疑虑。


那么,在矛盾错综复杂的欧洲俾斯麦是怎样做到的呢?


德国一建立,俾斯麦为孤立打击法国,建起了三皇同盟,为此与俄国和奥匈帝国化敌为友,西班牙最起码不主动与德国为敌,而孤悬海外奉行光荣孤立的英国,在俾斯麦竭力鼓励下和自身外交需要,与意、奥订立《地中海同盟》,而使英国与德国友好。


对死敌法国,虽然德国千方百计孤立它,但为不留死结,在法国获取殖民地上德国表示支持,也使法国心里舒坦一些。


德意志帝国宣告诞生

这就是俾斯麦高超的外交艺术,不仅使新生的德国得以崛起,而且没有遭到欧洲大国的嫉妒。他保证了德国稳稳当当发展几十年,使德国借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东风,成为了欧洲第一经济大国。


然而,看似和平安稳环境的背后,也存在着惊涛骇浪,明争暗斗始终伴随其中。只不过是俾斯麦在自己亲手打造的三皇同盟框架下,操作得游刃有余罢了。


当时,寒冷帮助俄国打败了拿破仑,而名声大噪。但事实上俄国已经外强中干,地理上远离欧洲中心加上政治制度腐朽落后,国内矛盾此起彼伏,工业化也远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尽管国家实力不济,但是在对外上还一直挺豪横、挺强势。


当时俄国的地缘环境并不好。在东边的东亚与新兴的日本有矛盾;在西边的中东伊朗甚至中亚与英有冲突;在南边因黑海和地中海,与奥斯曼土耳其战争不断;在西南方向,俄国奉行“大斯拉夫主义”,插手巴尔干,跟奥匈帝国明争暗斗。


如此之俄国,岂能安分守己?就算是在俾斯麦的斡旋下能消停一时,但迟早还是要出手的。


俾斯麦领导的德国在普法战争获得大胜


从德国看,它的最大敌人是法国。尽管在普法战争后,抢夺阿尔萨斯和洛林的法国重要工业区,并通过外交手段成功孤立了法国,但是德国仍顾虑俄法结成同盟。


因为俄国不想在自己的西边有一个强大的德国。它的这个心思,在1875年的德法危机时暴露无遗。因为德国对法国想来个先下手为强,结果因俄国坚决反对而被迫停止。这也让德国看明白了,在法国问题上俄国的底线。


而站在英国的立场上,英国主要对手不是德、法,而是俄国。因为在中东、伊朗、黑海、地中海所有利益上英俄都有冲突。所以,在1878年柏林会议中,英国联手德国和奥匈帝国一起,搞了一个“反俄大合唱”,使俄国不得不放弃“俄土战争”大部分利益,东进占领黑海海峡的目标也落了空。


总之,弄明白了俄国、英国和自己,俾斯麦高超的外交手段和艺术才有了用武之地。这就是俾斯麦为新生德国布下的外交牌局。


退休后的俾斯麦在私人庄园骑马


▌巨婴威廉二世


到了1888年,好大喜功而自卑的威廉二世成功上位。他是一个被公认没有正确成熟心态的人,而这样的一个人却成为了一国之主。从此新生德国的梦魇开始了。


威廉二世先是在1890年把德国的建筑师、领航者75岁的俾斯麦赶回了家。其实这也预示着德国从此开始,俾斯麦的牌局已经走到头了,往后的牌怎么打要由威廉二世来决定。此举当然也引起了欧洲国家警觉。


此时最不安的是俄国。因为当时俄国和德国先前签订的《再保险条约》快要到期了。而在东亚俄国和日本剑拔弩张,因此极想延长《再保险条约》六年,以解除后顾之忧。


但是威廉二世听了亲信的意见,认为俄法政体、意识形态迥异没有结盟的可能。这样,牵制法国就用不着俄国了。基于此,德国对俄国的示好并没放在心上,而去接近英国,想与英国结盟。


即便如此,俄国仍未死心,最后建议恢复曾经的“三皇同盟”,并以让一个日耳曼王子任保加利亚国王为条件,示好德国和奥匈,进而换取政治妥协。


从左至右,沙皇尼古拉斯二世,英皇乔治五世,德皇威廉二世


然而,此时的威廉二世不但不顾俄国的示好,还居然在跟俄国没有彻底断绝关系的情况下,就告诉铁杆盟友奥匈帝国,德国已与俄国没有关系了,以后咱们要加强合作。这严重背离了俾斯麦当年跟奥匈帝国、俄国缔结“三皇同盟”的初衷。


当初俾斯麦设计的“三皇同盟”是有他盘算的。他清楚地明白,奥匈是德国用来牵制、压制俄国的,不是德国生死伙伴,而是德国外交上的筹码。德国不顾德俄关系,而去交好奥匈帝国,就意味着奥匈帝国将决定德国的命运。而奥匈和俄国是你死我活的关系,这样失去了与俄国关系的德国必将成为俄国的敌人,从而被奥匈帝国牵着走。


这些复杂的关联,俾斯麦早已看得清清楚楚,而后来发生事情基本跟俾斯麦预测别无二致。


而重建“三皇同盟”,由于奥匈帝国的坚决反对而失败。德国从此失去了俄国,俄国继法国之后在欧洲也成为光杆一人。


这样一来,在欧洲英、德关系还行,奥匈与德国是铁哥们,奥斯曼土耳其和英德关系还算可以。这样都是光杆一人的俄法就惺惺相惜,走到了一起,重启了外交关系。


至此,协约国的雏形已现,只差英国了。德国与英国本来关系密切,那么后来为何势不两立了呢?其实这也是威廉二世的对外政策造成的。


图中七块淡紫色区域为一战后德国割让出去的领土,其中最大一块使得德国直接被分成两半,东普鲁士省成了一块飞地。


▌不作不死,害人害己


俾斯麦当政时,德国奉行的对外政策是“大陆政策”,即立足欧洲,孤立法国,不在世界谋求扩张,说到底就是不与老牌帝国争夺殖民地,从而保持了对外关系稳定。


在俾斯麦看来,殖民地的弊端颇多,而国力才是国家实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他也对参与殖民地争夺会激化与欧洲列强矛盾心存顾虑。所以,主张专注国内经济发展,才使德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国,使德国综合实力称雄欧洲。


威廉二世把俾斯麦赶回家,就是嫌他碍手碍脚,影响他称霸世界的勃勃野心,阻碍他“世界政策”的推行。所以,威廉二世主导的德国,不仅叫嚣要争夺“阳光下的地盘”,而且气势咄咄逼人。


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中“找寻世界市场”、“在全世界争夺殖民地”、“建设强大的海军”等关键词,件件直戳当时世界霸主英国的心窝,件件都颠覆英国赖以称霸的基点基石。而这正是当年俾斯麦竭力避免的,但在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下冲突在所难免。


面对这样强势的德国,曾经的英俄矛盾也就可以放一放了。因为这个新生而又迅猛崛起的德国实力确实不一般,让这个世界霸主英国的内心着实产生恐慌和担忧。


19世纪末的德国工业发展超过了英国,国际贸易比重不断提升,仅低于英国居世界第二位。而且两国在全世界形成了直接竞争的局面。殖民地从一块没有到一战爆发前,德国硬是在被瓜分完的世界,抢占了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而且还声称按国家实力重新划分世界势力范围。


德国扬言要打造一个从印度洋到大西洋的赤道殖民帝国,而这正与英国当时要建立从开罗到开普敦的殖民帝国相冲相碰。德国甚至还在背后搞英国。大家都知道的布尔战争,为什么英国人大动干戈而还打的那么艰难,就是因为德国在后面支持。


布尔战争初期形势图


当时的德国在德兰士瓦共和国投资近五亿马克,还计划修建铁路,若此计划成功,布尔人的德兰士瓦共和国就被德国掌控,那么那里盛产的黄金、钻石就是德国的了,这是英国绝不能容忍的。


布尔战争是以英国付出巨大代价而惨胜,而鲜为人知的是德国借此打劫了英国,把英国在太平洋上的殖民地萨摩亚群岛抢夺过来,从此两国的梁子结下了。


之后,这样的争夺还在中国胶州湾、奥斯曼土耳其陆续上演,威廉二世还突发奇想要修建一条从君士坦丁堡直达波斯湾巴士拉的铁路,这简直就是要英国的命!一旦铁路建成,英国在中东、在波斯湾几乎无立足之地!所以英国恨坏了德国。


然而,最让英国闹心的是,德国已经有了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而又在建设强大的海军。大家知道,海洋霸权是英国的传统势力范围,而德国为海军建设不遗余力,十年不到,德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二海军强国。


惶恐的英国只有迎战,全力以赴进行海军装备建设。两国的海军军备竞赛开始了,德国下水一艘,英国就下水两艘,这样下去让两国都吃不消,之后两国进行了无数次谈判,但是都无果而终。


英国终于明白了,有勃勃野心的德国,不光要世界市场、殖民地,还要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德国的敌人不是俄国和法国,而是英国!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别无选择,只有加入俄法协约,于是,协约国铁三角就建立起来了。



英法俄这三个国家本来就矛盾重重,也曾被俾斯麦利用而玩弄于他的股掌之中,为新生德国的崛起提供了安稳的外部环境。


然而,伟大的俾斯麦布下的牌局,被这个愣头青德皇威廉二世打得稀烂,最终把他们都逼成自己的对手、死敌。同时也祸害了好端端的德国,坑害了世界,但却直接促成了今天的世界格局。



事后看,一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非常深远:它激起了德国民粹的高潮,在德国战败后引起了民族主义狂热,如此,纳粹才能掌控德国,结果才有了造就今天世界格局的二战;在可预期的未来,我们仍将活在这一格局的延长线上。


付出代价的不仅是德国,而是整个世界。


历史有着神奇的连续性,前面一步会对后面一步产生巨大影响,而一个双重性格的德国恰好站在了关键位置上。


有人说过,德意志不是用思想拷问世界,就是用战争拷打世界。它时而理性,时而疯狂;时而雄起,时而衰落。矛盾的性格支配着它的历史,因而总是在改革和军国主义两个极端之间转换,每一次都会产生世界性的后果。


吊诡的是,后来的俄罗斯、日本也都如此,重走了德国老路,似乎这种矛盾是后发国家的普遍模式。这足以令今天的我们再三警惕。


德国可以说是第一个追赶英法先进国家的后发国家,不了解现代德国的来龙去脉,就不了解今天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更不可能理解后发国家为了融入文明主流,中间要经过多少波折。


为此,先知书店精选德国史“三书”,均是经典之作:这三套书覆盖了德国近现代史重大转折,且都是权威之作,再版多次;其中《第三帝国的兴亡》作者威廉·夏伊勒,亲身经历了纳粹德国种种事件,集历史学家和亲历者于一身,一出版,就风靡全球。


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的大国,走向文明之路无一不是暗礁密布,步步惊心,而德国史就是人类社会的现代启示录。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看清历史的弯路。

来源 | 本篇图文摘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延伸阅读
招聘 |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铁血宰相”俾斯麦的阴影
汪丁丁:资本主义的实质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乌托邦的掘墓人——哈耶克
良序的社会,离不开基层的力量
王人博:没有左右之争,只有智愚之别
荐书 | 读透了这套书,也就懂了当今世界的格局
世界上没有文明的冲突,只有文化与文明的冲突
历史的十字路口:国际政治冲突与动荡五大根源
唐德刚:“西安事变”不仅改变了中国,世界都改变了
托克维尔:贵族精神缺失的社会,必然是一个丛林社会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