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毁灭”与“重生”:辛亥革命的意义伟大,但遗憾同样刻骨铭心

先知书店 先知书店店长荐书 2021-12-14


辛亥革命的意义伟大
但遗憾同样刻骨铭心
文、编:先知书店

今天是辛亥革命爆发110周年纪念日。1911年的10月10日,武昌起义的一声枪响拉开了新时代的序幕,一个王朝就此毁灭,中国历史迎来了“重生”。

然而,关于那段历史的前前后后仍有太多的迷雾。历史学家罗新认为,要掩埋重大历史事件,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缄默,一种是喧哗。他说:“比起记忆的历史,更重要的恰恰是遗忘的历史,它们是被精心且系统地排斥出集体记忆之外的。”

正因此,有些历史值得一遍又一遍的去探寻,还原在喧嚣中被轻视的历史细节,铭记被缄默所遗忘的历史真相。先知书店特别策划“辛亥革命纪念书单”,从“毁灭”与“重生”两个角度,选出了四本相关著作,用其中的逻辑与洞见来重新梳理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铭记我们从哪里来,沉思我们要往哪里去。


▌一个王朝的毁灭

人类历史上的几乎所有改革,都是危机倒逼的,危机的程度越大,改革的力度也就越大。然而清廷晚期的匆匆进行的立宪改革却陷入了“越改革越激化矛盾,矛盾越激化改革越激进”的恶性循环。

◎《帝国的覆没:一错再错,清廷为何执迷不悟

关于辛亥革命,有两种常见的认识:

1、辛亥革命是顺应民心,如烈火烹油,颠覆了腐朽的大清朝;

2、辛亥革命过于激进,打断了晚清立宪改革,把中国历史引入歧途;

但在著名历史学家雷颐老师看来,这两种认识都有误解:

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的70年间,“革命”上不得士绅权贵支持,下不得平民大众理解,绝大多数时间处在边缘的边缘,力量微弱,更别提“烈火烹油”。

而所谓清末立宪,非但没有在挽救大清,而是一步步把“立宪派”都逼上了绝路,把革命请进门,是清朝执政者自断了生路。

真正值得反思的是,晚清70年间,大清为何一错再错,即便遭遇致命危机,执政者仍执迷不悟,最后自掘坟墓?

雷颐在《帝国的覆没》中回应了这个对中国近代史至关重要的问题。

雷颐抓住晚清政局的三对主要矛盾:传统“天下观”VS现代国家观、技术进步VS制度落后、改良VS革命。在他看来,这三对矛盾的长期撕扯与断裂,是近代转型屡屡陷入困局的关键所在。

更致命的是,清王朝对自己深陷其中的矛盾,却是懵然无知的。因此,每遇危机,应对失据、步步被动、矛盾越积越多、越来越尖锐。

1911年武昌起义,事起仓促,仿佛只一夜之间,一个硕大无比的王朝就轰然坍塌。但其实,不过是70年间各种问题和矛盾的总爆发。


◎ 《帝制的终结》:知识分子的辛亥,而非”资产阶级“的辛亥

人们通常认为,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也就是说,在几个带头的革命者背后,有一个庞大的阶层支撑。

正如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一书中所说: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其实是一批青年学生,包括后来的孙中山、黄兴等人也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的革命意识,是通过读书、游学产生的。他们认识到中国的衰落,从而自愿投身革命,改变国家,并不是因为背后那个“资产阶级”的推动。

相反,国内的“资产阶级”因为孙中山等人激烈的革命行动,出于对自身财产的担心,还多次对革命表示反对。“资产阶级”支持的,多是康梁的立宪派。

所以,辛亥革命,是知识分子造就的革命,而非“资产阶级”的革命。

帝制源自原始社会的酋长制,自秦统一中国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后,虽然此后朝代不断更迭,君主集权的制度却一直延续下来,长达2000多年。

形式上如此强大的帝制在武昌起义之际,甚至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就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轰然终结。

然而,2000多年专制思想驯化的民众和体系,在解体和转换上却来得相当缓慢,跟不上意气风发的革命者的步伐。

即使是革命者自身很多也是这种旧体制培育出来的,忽然成为国家的管理者,很多方面亦未能即刻适应。譬如,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并没有提出强有力的、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甚至还赶不上清廷实行的“新政”。连鲁迅都感叹“骨子里是依旧的”。

所以,辛亥革命最大的意义在于终结了长达2000多年的帝制,只是“先成一圆满之段落”,开了个好头,但中国革命的大文章还远未完成。



革命的意义伟大,但遗憾同样刻骨铭心

辛亥革命的胜利,诞生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在一个幅员辽阔、浩瀚无垠的超级大国里,推翻绵延多年、根深蒂固的君主专制制度却如此迅速,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然而正如王人博老师所说:“辛亥革命的意义是伟大的,但留下的遗憾也同样刻骨铭心。中国再也容不下一个名正言顺的皇帝,但人们仍可以忍受花样翻新的强人。中国有了民国的名号,却并无宪制之实。”这也是中国后来的种种悲剧的根源。

◎《1840年以来的中国》:宪制背后交织的,是现代国家、现代文明的核心理念。


辛亥革命后,隆裕太后以末代皇帝溥仪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写明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袁世凯经过深思熟虑,在清帝退位诏书中加了一句话——“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以当时帝国溃败,摇摇欲坠的情形,如果没有加这句话,边疆很可能就纷纷自立门户,国家被肢解的只剩下汉地十八省。

袁世凯的这句话,将革命党的初衷从“驱逐鞑虏”转到了“五族共和”之上,避免了全国的分裂——不论是哪个民族的人,从前怎么效忠满清皇帝,现在就怎么归附中华民国。

宪法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头等大事。它尽管距离我们最遥远,却与我们最相关。宪法,是定义现代国家的格林威治时间。


宪制浓缩了当时治国者、知识分子对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基本构想——抓住“立宪”这一关键问题,既抓住宏大的全局,又能看到中国近代史中种种生动的细节——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思想的依次铺展开来。


可以说这本书一上来就抓住了近代史最根本的问题。经过这一核心的串联,即使再众所周知的史料,也展现出了全新的意义。




◎《民国的政治逻辑》:政治与武力高度统一,民国跳不出的政治逻辑


民国,在大多数人眼中,是一个乱世,是一个打打杀杀的时代,各方势力都在激烈地博弈。那么,这段历史的内在理路是什么?纷乱的政治局面背后,到底是什么在推动着它前进?历来一直众说纷纭。

史学家邓野在《民国的政治逻辑》中给出了他的回答,他认为:“民国政治的基本特征在于,政治与武力高度统一,政党作为政治集团的同时,又是一个武装集团,武力是政治的出发点和最终依据。这一点构成了民国政治的基本逻辑。”

民国的政治逻辑是一个当事人难以超越的时代逻辑。因此,民国的种种政治博弈,本身就是武力的产物。只有思想理论却毫无武装的第三方,仅仅是一个花瓶。

最可悲的是,最向往新政府的第三方人士,在当时两大党眼中连数都算不上。很多人为之可惜的和平机会,实际上,根本连机会都没有出现过。这一切都有其思想上的根源。


……

辛亥革命110年以来,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有辉煌也有灾难,有奇迹也有悲剧。回首那段转型的历史,走进民国思想的世界,不只是照镜子,不只是寻找历史的不足,更是一场心灵上的震撼和深刻、鲜明的启迪。只要中国的现代转型尚未完成,就仍值得继续反思。

明白从哪里来,才能更清楚去往哪里。为此,先知书店特别推荐上述四本“辛亥革命纪念书单”,拒绝缄默和遗忘,直面历史的真问题。还原一段举足轻重但却被长期轻视的历史,收获一份能够穿透历史、洞察现实的分析框架与思维模型。

在“历史热”流行的今天,有些书追求“历史其实很有趣”,有些书追求“历史有图有真相”,有些书寻找“历史的终极规律”。但总还有一些书在固执地叩问“历史的真问题”,并以真问题重新串联大事件、大人物,大逻辑,以及重要的思想,“辛亥革命纪念书单”无疑属于后者。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独家、签名书(还可在规格中一键选购“辛亥革命的历史遗产”五书)。

▍延伸阅读

与书相关的一切都在这里

通胀螺旋:民国财政大溃败

民国的三枚切片:幻象、表象、真相

山河动:一寸山河一寸血,抗战史上的正面战场

百年之后,我们仍需睁眼看世界

民国的政治逻辑:历史难以超越时代的逻辑
动荡、混乱与冲突:世界政治的终极目标如何影响历史走向?

读起来痛快解气的历史书都值得怀疑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