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布列松,摄影是了解生活的一个瞬间
前段时间,时尚摄影师陈漫给DIOR拍的广告写真,引起了全国网民的一阵讨论。
有人觉得陈漫这次的摄影虽然一般但也不至于上纲上线,而对于美的标准从来就不是千篇一律,没人能够从客观的角度来争夺审美的话语权。
也有人觉得陈漫的摄影是在刻意迎合西方的刻板观念和审美,对亚裔传统女性进行无脑丑化,甚至连中国反邪教官博也发文批判陈漫的作品是“以洋为尊”。
对于批判,除去一些民族主义的情绪外,更多是对陈漫摄影美学理念的批判,认为她的照片不真实、虚假和浮夸。
而对于摄影中捕捉转瞬即逝的真实,则永远绕不开“决定性瞬间”这一摄影理念,它是一个至今为止还没有另一个概念能够代替的美学概念。
这更绕不开他的提出者,那就是“现代新闻摄影之父”,一代摄影宗师布列松。
但布列松的摄影好像已被淹没在当代快节奏生活的喧嚣之中,被人遗忘。有时被提起,也被一些摄影爱好者挑衅道“布列松也不过如此”、“布列松的街拍早已过时”、“布列松的构图破绽百出”、“真看不出布列松的照片有啥好”。
我们不得不承认身处在一个图像泛滥的时代。
人对生活的感知被繁重的工作和碎片化的信息压制,而粗制滥造、没有情感的图像充斥在生活之中,我们对摄影已不再珍惜。
但布列松的摄影真的过时了吗?
▌直面生死一瞬,布列松摄影理念萌芽
人生在世,总是会遇到各种烦恼、困难、绝望,但所有这些事在两件事面前都是小事,那便是生与死。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从出生那一刻起,人就已经开始向死亡迈进。人必有一死,这是所有人都懂的常识。
但在我们的文化观念里,死,是心底最深的忌讳。从古至今,人们都在逃避死亡。
如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
但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电影《入殓师》中,在死者入殓的过程中,入殓师给亡者洗澡、换衣、化妆,将死者的面貌完整地呈现出,使亲人和朋友们能够见到死者最美的一面。
所有人也都凝视着入殓师手下曾经鲜活的面孔,人最后一丝生命的光彩在此刻绽放。
死亡更像是一扇门,它并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而是穿过它,进入另一个阶段。
1931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布列松退伍后,没有回家,而是出乎所有人意料地跑去了当时法国的非洲殖民地科特迪瓦。
也许是源于年轻人对自由和未知的渴望,又或许是出于对神秘远方的向往与探索。现在这些已难以调查了,布列松本人对这段时光也很少提及。
他在科特迪瓦以打猎为生,猎杀野猪和羚羊,然后把猎物卖给当地的村落。在打猎时,布列松形成了贯穿他一生的摄影技巧——准备,等待,等待,再等待,直到最后完美一瞬才扣动扳机或按下快门。
后世很多人钦佩布列松能在巨大压力之下依然保持冷静进行拍摄也是得益于此。
法国导演路易·马勒曾回忆1968年法国“五月风暴”时的布列松,当时巴黎学生暴动已经达到最高峰,到处一片混乱,但布列松仍能冷静地面对事态,一小时只拍了4张照片。
▲年轻时的布列松
可生活并非总是一帆风顺,生死之间的变化也只需一瞬,如佛家所言人事无常。
布列松在科特迪瓦感染了“黑水病”,他在持续地高烧和绝望中开始筹划起了自己的葬礼。甚至写信给祖父,希望祖父可以把他埋葬在诺曼底一处森林的边缘,因为德彪西当年曾在那里演出过。
但命运之神并未弃他而去,在最后一刻,他挣脱了死神的双手。
布列松从非洲死里逃生之后回到法国,定居在马赛。他彻底放下了画笔,拿起了之后伴他终生的莱卡35毫米照相机。
对于那次直面生死的时刻,他曾说:“我当时突然领悟到,照相机可以在一刹那凝固不朽。”
从此,“决定性瞬间”的摄影理念在布列松心中萌芽。
▌好友肺腑之言,刹那间似当头棒喝惊醒布列松
创作中有两个最本质的点需要创作者来平衡把控,一个是形式,另一个是内容。
形式是一个作品的外在表现,它展现了你的作品看起来的样子,是让人看得到的东西。比如绘画中的古典主义中人物的典雅、端庄,巴洛克中造型的华丽,印象派画面的朦胧等。
内容则是一个作品的内在表达,它是创作者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对美的感知,对自己所创作之事的深刻洞见与感悟,它是一种形而上的内在感受。
因此,用哲学角度来看,形式是物质性的,而内容则是精神性的。
若一部作品有好的内容,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形式,作品的质量与传达的效果则会大打折扣。
而一部作品只有外在形式的表现,而没有可以支撑其表现形式的深刻内容,作品大多会流于表面,最终趋向浮华。
创作一部伟大的作品则需要内容和形式的平衡统一。
布列松1927年开始跟随立体派画家和雕塑家安德雷·罗特学习,罗特不仅带他去卢浮宫研究古典绘画,他们也会去最时髦的画廊研究当代作品。
当时超现实主义运动刚刚兴起,布列松马上就被迷住了,于是他经常光顾当时巴黎的超现实主义基地——希拉诺咖啡馆,并和一些当时的风头人物有了密切的交往。
作为一个在20世纪初巴黎塞纳河畔资产阶级社区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哪怕是布列松也难免受到各种各样时髦艺术潮流的影响。
▲1935年时的布列松
1937年,英国乔治六世举行加冕典礼,世界各国的摄影记者大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富丽堂皇的仪仗队上。
但布列松注意的却是马路上的芸芸众生——一个躺在报纸堆里入睡的男人,由于深夜出来“占座”,熬得又困又累,等到仪仗队过来时,他却已经支持不住,进入梦乡……
在现实世界中捕捉到超现实的另一面,正是超现实主义对他的影响。
▲1937年5月12日 伦敦 乔治六世加冕典礼
而在这段时期内,他也跑遍欧洲各地,拍摄创作出了其他不少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照片。
▲1933年 意大利 萨勒诺
▲1933年 意大利 佛罗伦萨
▲1933年 西班牙 塞维利亚
▲1933年 西班牙 艾西拉
▲1933年 西班牙 瓦伦西亚
▲1933年 西班牙
▲1933年 西班牙 马德里
▲1933年 西班牙 瓦伦西亚
▲1933年 西班牙 卡斯蒂利亚
人有两种“悟道”的方式,一种是量变产生质变,在十数年如一日间不断地学习、思考、感知中,最终认识自己,寻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另一种则是偶遇某种契机,如游走街头时无意间遇到的一件小事,或在读书看报时随意一瞥间的一段文字,又或与朋友闲谈胡扯时聊到的一句话。
若一个人可以敏锐地感知到这些偶然一瞬背后对自己的影响,便有可能从中顿悟,从而找到自己人生方向。
正所谓一语惊醒梦中人,说的便是这样的契机。这种契机虽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
要遇到这样的契机,除去天时地利人和之外,还需要运气。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布列松加入了一个军队摄影组织。次年夏天,他被德军并送去服苦役,在这期间他曾两次企图逃跑都失败了,直到1943年第三次终于逃跑成功。
1946年,回到文明社会后的布列松带着他的囚犯生活、越狱经过和法国反法西斯地下活动的故事到了纽约,一向嗅觉灵敏的新闻界对他进行了连篇累牍的报道。
而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则为他筹办了一个创作展览,在此风光无限,众人称赞的时候,好友罗伯特·卡帕却对布列松说:“亨利,一定要注意。不要给自己贴上超现实主义摄影师的标签,做一个摄影记者吧。否则你很容易落进自己的套路里,把超现实主义暂时放在角落,向现实前进,不要犹豫。”
卡帕的一番话似当头棒喝,让布列松陷入长久的沉思。他最终放弃对摄影形式变化上的追求,而是去努力追寻生活中转瞬即逝的美。
他将“决定性瞬间”摄影理念真诚的融入生活,逐渐摆脱形式的束缚。
这是创作上从对形式的依恋到深入内容的一种转变,也是一种积极融入生活的态度,更是布列松找到人生方向的一个契机。
▲罗伯特·卡帕
▌积极融入现实,在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中坚定信念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觉得摄影没什么复杂的,就是拍照片按一下快门而已。
这样的想法不能说完全错,但只是简单的看到了摄影师按快门的那个动作,只看到了一个表象,而忽视了摄影师按下快门那一瞬间所需要的功力。
布列松说,好的片子与平庸的片子之间的差异是极小的,仅仅是毫厘之差。
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要真正捕捉到生活转瞬即逝的美和真实,则在于心,在于对生活的爱和对美的感知,更在于按下快门那一刻对人的尊重。
摄影不是冰冷的记录,而是怀有温情的注视,一个摄影师必须发自内心尊重他的拍摄对象。
1947年,布列松与罗伯特·卡帕、乔治·罗杰、大卫·西摩一起成立了马格南图片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列松不仅拍下了许多文化界、艺术界人士的肖像,之后他又带着他的莱卡相机踏遍世界各地,拍摄不同国家、不同人的生活境况和遭遇。
他真诚地听从了卡帕的建议,积极地向现实前进,在实践中坚持自己的摄影理念,对转瞬即逝的捕捉,对生活的爱,对人的尊重。
他集中精神不停地拍摄,让心、眼、脑与按下快门的刹那保持一种完美的平衡。将看到的,感受到的每一个瞬间人的变化精准抓拍,定格在胶片上。
在布列松的作品中,没有居高临下的俯视,没有猎奇的视角,被拍摄者保持着生活中的自然状态,这是摄影师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他感叹道:“生活,对所有人来说只有一次,总是在变化。”
▲1948年 北平 来到城里贩卖蔬菜的农民
▲1948年12月 上海 抢购黄金风潮
▲1948年 12月 北平 摆摊小贩
▲1949年 杭州 失明乞丐和他的两个孩子
▲1947年 印度 一个30万人的难民营
▲1948年 印度 克什米尔 穆斯林妇女们向太阳祈祷
▲1948年 印度 圣雄甘地的火化
▲1950年 印度尼西亚 苏门答腊
▲1947年 美国 波士顿
▲1947年 美国 纽约曼哈顿
▲1947年 美国 纽约哈林
▲1947年 美国 伊利诺伊州
▲1948年 中国 北京 老年清朝的宫廷太监
▲1948年 中国 苏州河
▲1949年 新加坡
▲1954年 苏联 莫斯科
▌“决定性瞬间”,不仅是摄影理念,更是人对生活瞬间的捕捉和理解
只要一提到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摄影理念时,大多人会认为这是摄影从摆拍到抓拍的一大进步,而摆拍的照片都是虚假的,只有抓拍才能捕捉真实。
但布列松却说,抓拍和摆拍都可以造成或真实或虚假的作品,关键在于摄影家的思想观点和审美标准。
问题的本质不在于摆拍还是抓拍,无论摆拍还是抓拍都只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真正要拍出好的作品,在于拍摄者本身,在于自身内在的修养。
在按下照相机快门的那一刻,不仅需要高超的摄影技术,更需要融入你的情感、思想、对人的尊重、对生活的爱和美的感知,你的成长、过往经历、人生经验与对自我的认识都此刻迸发,最终捕捉到那最完美的瞬间。
“决定性瞬间”是时间、空间、美学形式和对生活感悟的最终决定。
让我们再次回到开篇时的疑问,布列松的摄影真的过时了吗?
但与以往不同的是,书稿将布列松的创作生涯按三个阶段三个部分书回顾了布列松的一生,是配合巴黎蓬皮杜展览的一本极具史料价值的摄影书。
▌一套绝版复活的影像经典
如果一套书只是内容经典、形式独具一格,还不足以让它成为一套曾畅销的影像类经典,甚至上市不久即绝版。这套《传奇布列松》之所以创造了这样的“传奇”,还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最权威的出版社
市面上,收录布列松作品的出版社很多,然而,同时获得民间口碑和官方认证的,只有中国摄影出版社。如果说,布列松作为现代摄影之父已经站在了摄影的最高峰,中国摄影出版社同样代表着中国摄影领域官方的最高标准。
◎最具人文色彩的布列松作品集
如果说布列松最重要的天赋即选择,那么,这套书则完美地继承了他的“艺术精神”,从他毕生大约30万件作品中选出了最经典,并能代表20世纪的500件照片、素描、绘画、电影和资料。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作品的原版曾于2014年展出于世界上最大的现代艺术馆——法国蓬皮杜。作者更是蓬皮社摄影馆馆长。因而,本书同样是一套“可以随时打开的艺术展”。
◎一套不计成本的20世纪影像史
如果说绝大多数影像作品缺少思想深度,这套《传奇布列松》一定不属此类。这套书,兼顾了布列松作品中的真实性、人文性、思想性,更对其影像色彩、质感等方面进行了完美还原。
本书采取顶级设计与工艺,以最新修复技法“复活了”布列松那些珍贵的20世纪影像,封皮采用高档特种纸压凹、烫黑工艺,内文采用日本进口亚光纸,搭配锁线精装,真正做到了不计成本。
对一本经典艺术典藏来说,价格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要素。然而,不少艺术典藏类书籍品质虽好,却未必真物有所值。这套《传奇布列松》与很多“昂贵的艺术书”一样采取了顶级设计与工艺,封皮采用高档特种纸压凹、烫黑工艺,内文采用日本进口亚光纸,搭配锁线精装。
可以说,这套书绝不仅仅是“摄影资深玩家的必读书”,更是一套值得典藏兼具思想深度和历史厚度的“20世纪人文史”,因而上市不久即绝版。现今,各大平台早已售罄,网上溢价更是高达4、500元。
先知书店现特别携手《传奇布列松》出版方,独家代理了这套传奇的影像经典,识别下图二维码,即可一键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