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窥视中国:美国情报机构眼中的红色对手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今,中美关系都会是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焦点,绕不过去的议题。《窥视中国》透过美国情报机构的眼睛让人了解到了共和国经历的风雨历程,也能从中审视窥视者的身影,不单述说了中国,也反映了美国。
◎看似无墙阻隔:CIA 对华全面探查的开始
联系到这几年来将中美贸易战与香港事务挂钩的新闻,会听到香港就是美国的“监听港”、中情局背景的人员长期驻扎香港的论调。若回顾历史,我们会发现,美国中情局的触手在新中国成立初始早已伸向中国大陆。那时还没有实力与美国打响贸易战的中国积贫积弱、百废待兴、经济“硬实力”尚未雄起,但因身处社会主义阵营,中国成为美国情报机构无法回避的“红色对手”。
《窥视中国》由国际冷战史专家沈志华主编,再现了这段中国成为“红色对手”的历史,大量呈现了1940年代至1970年代美国中情局在华收集的情报,主题与内容涵盖了中国的内政、外交、经济、科技、军事等,还对中国何去何从进行了预测。
例如,在20世纪60年代,中国未来的目标就被中情局定调为“苏联模式”、“占有领导地位的世界强国”。从这些情报的涵盖面可看出美国中情局的势力无孔不入,似乎那时没有一堵墙可以阻碍美国中情局探测侦察中国的脚步。美国中情局如好莱坞电影演绎的那般无所不在、神勇无比。但此书的另一面也揭示出,若细究这些对华情报,便会发现美国中情局在中国也有无所作为的一面。
◎透过迷雾看红色异邦:CIA是否了解真正的中国
中央情报局的情报评估报告与美国政府的政策或舆论宣传不同,它们是冷静、理性的观察与思考居多,从意识形态出发的指责相对较少。
《窥视中国》中不乏中国学者肯定了中情局在中国人口增长及经济形势等方面作出的结论,但阻碍中情局在华收集情报的因素太多,中情局仿佛置身于迷雾中步履难行,此书对中情局是否了解真正的中国提出了疑问。
首先,中美当时未建立正常化的外交关系,这使得美国难以深入中国。
其次,中情局过多依赖外围人员如在华传教士、外籍人员、在港的内地流亡者的口述及印象进行推理;或是对公众都能接触到的媒体报道,甚至是“文革”时期的大字报进行分析,获取情报的渠道过于外围影响了情报的专业性。
最后,美国人究竟处于“异文化”传统中的西方人,由于语言文化不通、对中国也存有一定的刻板印象,对中国形势的一再误判自然也意料之中了。他们在判断社会主义阵营如铁板般坚硬,中国甘愿做苏联的“小老弟”,而结果中苏联盟破裂;判断中国倾向忙于国内建设、安稳台海局势不会出兵朝鲜,而结果中国派出了志愿兵前往朝鲜。
◎情报文件中暴露的荒唐:CIA在中国做的无用功
回归《窥视中国》中最具体的对华情报,会发现不乏充斥着荒唐色彩的结论,这些情报中的趣闻多少消解了中美两国博弈带来的紧张氛围,增添了几分戏谑,但同时也将中情局所做的无用功赤裸裸地展现出来。
比如,20世纪60年代初,广州附近四个废弃的军用机场突然建造了许多仓库似的房子,尽管进一步观察没有发现军事性活动,但中央情报局仍将这几处作为重点侦察目标,并千方百计寻找答案。最后,中国的一本名为《人民公社》的书帮它们解开了疑团,原来这些仓库似的建筑只是一间鸡舍。
又如中情局于1964年3月提交的《关于中国领导层与接班问题的分析报告》就显示了其掌握的中国最高领导层的基本信息既不准确又不全面,姑且不论其给但是24位政治局委员与候补委员中的8位戴上诸如“不活跃”、“年老”、“失宠”等帽子是否合适,至少该报告将其中8人的年龄都弄错了。
在对刘少奇的介绍中,说“他在东南亚访问中由其第二任夫人陪同——这是一位年轻、有魅力的女人,他们于1960年结婚——她在其位置上留下的印象要比刘少奇好得多。”更荒唐的是该报告对邓小平的介绍:“与党的其他高层领导人不同,邓的妻子从来没有与他一同露面。很可能,邓未婚。”
在美国中情局眼中,中国从东方阵营的红色对手到第三世界的重要领导者,其角色与走向令其捉摸不定。反过来说,窥视者的身影也有多面,暴露美国情报机构曾有过无所作为的尴尬一面只是打开《窥视中国》的一种视角。更多解锁中美千面的视角有待读者在阅读中探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