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读吧读书会第50期回顾:数字媒体的哲学批判——吕永峰博士读《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点击
观看
现场
视频
9月28日晚7点,第50期东湖读吧读书会如约在体操馆2楼东湖读吧专用会议室举行。
本期读书会邀请的是湖北省“楚天学子”、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生导师吕永峰博士,通过领读《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吕永峰带领大家追循德国哲学家韩炳哲的脚步,揭示数字时代人们所面对的数字困境,促使人们反思数字媒体时代的生存境况与伦理困境。
该书创作背景及基本观点
数字化的信息交流和网络社交平台占领了我们的生活,社群和公共空间坍塌,政治行动的可能性被侵蚀、有意义的政治议程被妨害。
如今,人们既是信息的发送者也是收取者,匿名的数字化交流激发瞬间的冲动性反应,从人性不为人知的一面暴露,到愤怒的爆发与扩散,最后形成网络暴力,民众成为一个个数字化的(蜂)群,数字媒体成为一种散播冲动的媒介。
网络拉近了陌生的彼此,却推开了现实中的你我,我们成为了被相互隔离的个体,我们不再是我们,我们是一个破碎的整体——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主导性力量,不能筹谋未来,民主将受到威胁,自由将受到损害。
对数字媒体哲学批判的几个方面
一、毫无敬意——交流间距问题
尊重是公众性的基石,保持距离有利于建构一个充满敬意的公共空间。但数字媒体的出现,消减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对隐私和私人空间进行展示,距离随之消失,整个社会就变成了一个没有尊重和敬意的社会。
敬意的消失加剧了网络暴力频繁出现的可能,而匿名性和即时性是网络暴力出现的两大重要原因:
1.匿名性让信息发布者的责任感消失。姓名与尊重、责任和信赖相伴相生,前台匿名的社交媒体割断了个体与姓名的连接,使得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交往不再稳定。
2.即时性传递了更多的冲动。数字交流中人们可以立刻发泄当下的不悦,书写和构思所带来的情绪缓和的作用消失,因此,即时性传递的冲动要多于传统的模拟交流。
二、愤怒社会——群体情绪问题
愤怒的浪潮所特有的不顺从、歇斯底里和难以驾驭,让审慎的、实事求是的交流与对话成为不可能。
数字的愤怒是不可歌唱的。它既不能引发情节,也不能引领叙事,更多地是一种冲动的状态,没有展开情节的能力。吕永峰认为,数字愤怒往往难以形成稳固和持续的公共传播,对于问题解决的长效机制也未形成共识方案。新的热点很快便会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新一轮的愤怒又会迅速形成、膨胀,但也同样会快速消散。这便形成了数字愤怒的流动性和挥发性。
事实上,真正意义上的愤怒是一种能力,它能让现有的状态中断,并且开始一种新的状态,从而创造未来。正如中华儿女对日本侵略者的愤怒推动了中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并且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实现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三、在群中——群体协同问题
韩炳哲用“数字群”来描述社交媒体中的“我们”,认为“数字群”之所以不能成为大众,是因为它没有灵魂,没有思想,缺乏聚集的内向性,构成了一种“汇集而不聚集”的特殊形态。就如同那些隐藏在屏幕后的、与世隔绝的、分散的“隐蔽青年”,数字媒体只会使他们分散,而不会形成一种声音和一个有行动力的群体。
与此同时,随着社会中利己主义的强化和原子化的发展,共同行动的空间已经急剧缩小。数字群让团结消失,让私有化进一步深入人们的骨髓,让共同行动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四、去媒体化——群体代言问题
当下的言论社会和信息社会是建立在一种去媒体(中介)化的交流基础上。信息在生产、发送和接收过程中没有经过任何中间人的中转,没有经过“中介”的调整和过滤。信息的代言被消除,每个人都想亲身参与,对自己的言论进行自我阐释。
在我们的社会语境中,去媒体压力促使“大众化”,要求更多的参与和透明度,包括政治交流。但对于政策性交流而言,保密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如每个环节都要求透明,那么人们将无从谈及缓慢和长远的规划,公共政策将很难达成一致。
同时,交流的过程中也会伴随着噪音的产生,噪音衍生出的碎片化信息给虚假信息、危机信息和负能量信息等提供了温床。
五、聪明的汉斯——具身性交流问题
数字交流是目光缺失的交流,因为它剥夺了触感和身体感知的交流。吕永峰指出,虽然互联网、无线通信与数字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极大便利,促成了一种“易得的连接”,但四目相对的美好也在逐渐消逝。
在韩炳哲看来,尽管视频电话创造了在场的幻象,但人们的目光却始终与彼此擦肩而过,沉浸在自己的数字世界中,造成“不得不彼此目光相错”,最终导致对身边“他者”的忽略,甚至越来越远离“他者”。
六、遁入图片——群体“幻想”问题
图片原本是对现实的单纯反映,但现在的图像通过可消费化处理,图像被驯化,进而失去了它们的真实性。
在当下,人们可以利用图像和视频处理软件“优化”图片和视频,买家秀和卖家秀的矛盾与撕裂正在逐步扩散,人们更加愿意遁入优化后的图片与视频中,以此来逃避不愿面对的现实。但变得不可靠的图片和视频也将反噬我们的现实,线上交往的真实、呈堂证供的真实都会被打上问号,“所见即所得”正变得愈加稀缺。
七、从经手到动指——群体工作方式问题
韩炳哲认为,现在,我们虽然摆脱了工业时代奴役我们、剥削我们的机器,但是数码设备带来了一种新的强制,一种新的奴隶制。基于可移动性,它把每一个地点都变成一个工位,把每一段时间都变成工作时间;从这个意义上讲,它的剥削甚至更为隐蔽和高效。可移动性的自由变成了一种可怕的强制,我们不得不时刻工作。
智能手机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但从中也产生了一种灾难性的强迫,即交流的强迫:友谊靠“点赞”数量衡量。一切背后都是资本的逻辑,更多交流和信息的循环也加速了资本的循环。
八、从农夫到猎人——信息攫取问题
农业时代和机械时代的人们被土地、工具、机器所束缚,面对隐匿而封闭的土地和机器进行交流和劳作,努力生产、寻找和攫取目标物。然而在数字世界里,数字劳动者占据了世界的中心,他们像猎人寻找猎物一样,在数字狩猎场游荡。
因此,数字网络在极大程度上简化了信息的获取过程,人们不再耐心地等待、细致地遍寻和精准地出击,他们遵从效率逻辑,利用技术的精准筛选,希望每次点击都有猎物入囊,而这,剥夺了个体感知的深层快乐。
左右滑动查看
九、从主体到项目——个体分化问题
主体的原始意思是隶属和服从,但在现在的观念里,个体并不是处于从属关系的主体,而是自我筹划、自我优化的项目,数字媒体在这个过程中助推和赋能了主体向项目的转化,促使个体更加原子化、功利化和极端化。
数字技术不是“博爱的技术”,它更多表现为一种自恋的自我机器,它将强制展开呈现,使其表现为业绩、自我优化和自我剥削。人们在这个社会里愈加彼此孤立。
因此,数字交流更多是极大腐蚀了“我们”这一团体。它摧毁了公共空间,加剧了人类的个体化。
十、大地的诺莫斯——数字媒体的非稳定性
土地的秩序植根于坚实的基础(坚不可摧的特性),即沉重和稳定性。这个法则被称为诺莫斯。然而,在数字时代,精神、思想或真相被数码秩序取代,行动被操作和计算取代。数字的规则永远告别了“大地的诺莫斯”。
可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不是数字秩序的范畴,它与计算背道而驰。透明的计算虽然让事情显而易见,但是却不能醍醐灌顶。
韩炳哲言道,近与远也属于大地的秩序。数字媒体为了实现零距离而消灭了这两个概念。零距离的缺乏可以凸显亲近的负面性,代表了一种遥远的属性。对于数字交流而言,遥远的亲近之痛是陌生的。
吕永峰说到,先有间距,才有距离;有了距离,才有尊敬;有了尊敬,对话关系才易于构筑,对话实践也更富有效果。公共对话一定要有自我和他者的距离,从我和你开始,经过理性对话,促成我们的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也是“之间”的我们。
因此,数字交流缺乏距离,不会形成公共话语,其互动充其量只是一种点赞行为,精神的觉醒成为一种奢望。
十一、数字幽灵——数字媒体的支配性
卡夫卡认为,书信是与幽灵的交流。写在纸上的亲吻不会达到它的目的,它会在半路上被幽灵捕获,被他们攫取。这种基于信件的交流只不过是为幽灵提供食物。因为有了丰富的食物,幽灵的数量增加到了闻所未闻的水平。
现在,卡夫卡所说的幽灵又发明了互联网、智能手机、电子邮件、推特、脸书和谷歌眼镜。物联网的出现带来了新的幽灵。以往默默无语的物品现在开始讲话。不受任何人力干涉就能自动进行的物品之间的交流将为幽灵提供新的养分。这种交流如同受到了鬼怪的操纵,让世界显得更加阴森恐怖。也许,总有一天数字幽灵会让世界上的一切都失控。E. M. 福斯特(E. M.Forster)的小说《机器停转》(The Machine Stops)正是预言了这种灾难——成群的幽灵毁灭世界。
十二、信息倦怠——信息免疫抑制问题
身处社交媒体社会,我们常常会感觉信息太多而处理不过来,这就是信息疲劳综合征(IFS)。人们的分析能力瘫痪,认知浮于表面,不再深入分析;数字媒体强化了抑郁症的典型症状——自恋,让人们在自我中沉溺、消耗和泯灭;会丧失承担责任的能力,追求放任随意的状态和培养短效的眼界。
因此,当信息供给达到一定的临界点后,信息不能再给我们带来帮助,反而会使事物变得畸形,让交流变得机械。
左右滑动查看
十三、代理危机——真实性的异化
罗兰·巴特把模拟摄影比喻成一种生命形式,对所指的爱和忠诚是它的特点,时间的消逝性对其起着有益的作用。然而,数码摄影成为了虚构和操纵的空间,它不具真实性,因而不代理任何事物。
在政治领域,曾经有着共同意识形态而集结成政党或协会的群体如今也被分解为独立的数码宅人,因为他们不能构成公众社会,也不会参与任何公众话语,也不是有真正行动能力的“我们”。
十四、从公民到消费者——政治参与的异化
政治决定从根本意义上讲永远都是一种现场决定。那种点式的、分散的决定其实堕落到了没有约束力的、无后果的购物决定的水准。
现如今的数字投票与购物并无差别。选民的观点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来窥探,负面意见可以通过开出的优厚条件来“扭转”。在这样的世界,人们丧失了对集体的责任,不再是积极的行动者,不再是公民,而是被动的消费者。
十五、生活全记录——群体的“被监视”
数字网络在极大程度上简化了信息的获取过程,为了降低犯罪的几率和发现潜在犯罪的可能,信任让位于监控,社会体系从信任切换到监控和透明。
人们的每一次点击都会被保存,每一个操作都可被追溯,人们无时无刻、不知不觉都留下了数字痕迹。在数字全景监狱里,每个人都在监控,每个人都被监控。每个人都是“老大哥”,每个人又同时都是囚犯。
我们需要反思的是,精准的用户画像让人们在数字世界里近乎“裸奔”,这种透明社会是不是我们需要建构的理想状态呢?
十六、精神政治——群体的“被预测与引导”
精神政治可以借助数字监视读懂并且控制人们的思想。数字监视无处不在,从大数据信息了解大众的思想、解读出大众的行为模式,甚至干预大众的行为。
数字的全景监狱不是生态政治意义上的纪律社会,而是精神意义上的透明社会。从内心出发对人们施加监视、控制和影响。通过侵入大众的潜意识思维逻辑,数字的精神政治强行影响人们的社会行为。
生态政治的时代正在终结,我们如今正迈向数字精神政治的新时代。
最后,吕永峰表示,这本书对数字媒体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哲学批判,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应该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再反思:
第一要警惕和反抗数字技术对个体的侵害;
第二要提升个人新媒体素养(信息获取、信息交流、信息使用能力);
第三要专注问题意识与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师生互动问答
来自2021级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赵鑫鹏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他尊重且认可该书的观点,但他作为一个技术乐观者,他更愿意去拥抱技术。其次,他认为沉浸式传播有利于真实现场的模拟,让体育赛事可以更加立体地传播。最后,他着重强调了人在技术面前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不应对技术的发展过分警惕和恐惧。
2020级新闻学本科的贺新宇同学围绕技术的负面影响分享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她认为数字化侵蚀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方面让我们的生活处于全天候被监视状态,还割裂了虚拟与现实,对未来数字环境下的人际关系发展提出挑战。另一方面数字化环境下社会将更加追求绩效,人们的状态受数字技术影响,那么未来人与技术关系的发展究竟走向如何,的确引人深思。
对于两位同学的不同看法,吕永峰进行了回应。他说,韩炳哲的这本专著并非全盘否定数字媒体的积极意义,它只是从批判的视角对数字媒体对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公共政治论坛建构的消解作用进行了讨论。
在韩炳哲看来,数字群是一个破碎的整体,由于社交媒体和即时通信工具的数字化交流难以建构多元主体良好的对话关系,公共对话平台也难以建构,因此,有意义的政治议程和政治行动(合作治理)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最后,吕永峰总结到,我们只有理性、全面地分析和看待数字媒体给人们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才可能逐渐去改造它、完善它,使得它多发挥积极效果,少释放消极影响。
体育教育学院唐东阳老师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作为普通受众,我们需要因人、因时和因地地看待数字技术带给我们影响,不能一味地否定或支持。当面对数字危机时,我们不仅要有清楚的认识,更应积极从专业人士那里得到建议,进行合理的规避和预防。
2022级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王菲结合自身数字媒介使用的经历,指出人们已经有意识去控制媒介对人的影响,并且数字设备对人们的影响因人而异。所以,比起担忧媒介对人类的控制,她更倾向于关注数字设备给社会带来的激励作用。
来自2021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张蕊同学谈了谈自己的感受。她表示在数字媒体兴盛的时代下,个人的群体归属感不易得到满足,大家对群体的关联性会更加渴望。对此,吕永峰认为数字技术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而改善是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需要时间去优化,要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从而来促使问题的解决。
学术点评环节
90分钟的读书会在热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东湖读吧创始人张德胜教授作了三点总结:
第一是发现。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心理学著作,不如说是一本哲学书,它表面上讲的是人的情绪情感,实际关心的是数字技术对人类命运的负面影响。在数字技术的冲击下,张德胜对不擅长使用数字媒介技术的老年人群体的命运表示担忧。与此同时,数字媒体对人的精力损耗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应该提倡多用纸质阅读来抵抗不间断刷屏。
第二是感悟。这本书颠覆了我们的固有认识:传统媒体时代的人们,比如现场球迷,并非勒庞所描述的“乌合之众”,只有数字媒体时代的人们才可能是“乌合之众”,因为数字群作为一个破碎的整体,难以产生共同行动。
第三是期待。期待大家把更多时间投入现实生活,那是一种面对面、有触感、四目相对、有身体交流的生活。与此同时,期待我们的科研团队充分利用全媒体传播技术,在体育外交、体育社交方面多做一些科学研究,多出一些科研成果。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王创业博士宣布第50期东湖读吧圆满结束。“50”既是一个阶段的结束,也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两周后的同一时间,第51期东湖读吧与您不见不散!
往期推文回顾
东 湖 读 吧
撰稿:李菲钰 叶 莹
摄影:张 政 梁 涛
摄像:邢秋锦 张 蕊
美编:杨 澜
校对:王 菲
责编:路云飞
审核:吕永峰
出品 :东湖读吧新媒体运营团队
投稿&创意 :wtdhdb@163.com
--转载须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