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湖读吧第51期读书会回顾:认识网络中的人际关系——方飞博士读《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

东湖读吧 东湖读吧 2023-09-21

点击

观看

现场

视频

重读经典,理解当代。11月2日晚7点,第51期东湖读吧读书会如约在体操馆2楼东湖读吧专用会议室举行。读书会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巧妙地呼应了“交往在云端”的标题,打造了“读书在云端”“分享在云端”的阅读盛宴。


本期读书会邀请的是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博士、华中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方飞老师。通过领读《交往在云端: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方飞在南希·拜厄姆提供的批判性框架下,讨论了我们如何通过丰富社交线索来发展线上交往关系,线上社区是否增益了联系和交往,线上的新关系如何开始、维系和结束,最后引导我们重新思考技术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导读

方飞指出,南希·拜厄姆重点关注数字时代的人际交往问题,分析在此背景下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的最大特点,探寻中介化的交往方式如何影响人际交往,具体包括对交往形态、交往质量、媒介选择、线上社区和自我呈现的影响。


译者董晨宇和唐悦哲在序言中写到,研究者需要做两件事:一是让陌生之事变得熟悉,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抽身而出,更为理性地思考技术的社会影响,从而为社交媒体祛魅,摆脱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技术决定论思维;二是让熟悉之事变得陌生,目的是“重新前置平庸的事物”,借助专业的方法性工具,赋予它们新的意义与解读,产生冷静的思考和有价值的判断。


旅行阅读《交往在云端》

如果把阅读看做是一场旅行,本书的前两章便是旅行前打包的行李。


第一章  新型人际关系

方飞梳理了书中的7个概念,帮助读者从技术可供性的角度理解数字媒体,分别是交互性(interactivity)、时间结构(temporal structure)、社交线索(social cues)、存储(storage)、可复制性(replicability)、可及性(reach)和移动性(mobility)。方飞认为,以上7点形塑了中介化交往的方式。


通过对人类交往史的回顾,方飞强调,从莎草纸到互联网,是人们对交流的需求形塑了技术。


当下,我们生活在“复媒体”(polymedia)环境中,媒体之间彼此勾连、相嵌,并且共同提供了理解这些媒体所必需的语境。在复媒体的生态系统中,选择使用何种媒介,本身就是个体对于关系意义的考察结果。


第二章  理解新媒体

本章重点围绕那些理解技术与社会之间因果关系的主要理论框架展开,分别是将技术视为社会变革力量的技术决定论;将人视为技术和社会变化的主要推动者的社会建构论;认为技术和社会在不断影响彼此的社会形成论;以及将技术视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的驯化理论


方飞指出,作者在对四种理论做出分析之后,表示其倾向于社会形成论和驯化理论,认为如果人们想要将技术和社会的影响联系起来,就不仅需要了解技术的特点,也要了解那些围绕技术产生并影响技术发展的实践,以及在这些实践中,人们对技术的观点究竟扮演了何种角色。


左右滑动查看


从第三章开始,旅行进入了明暗交错的阶段,既有繁华闹市般的明线,描绘了中介化交往的美好图景,也有曲径通幽般的暗线,利用人们对于技术可供性“不可预料”的使用方式驳斥了技术决定论。


第三章  数字空间中的传播

本章聚焦数字空间中的“线索”,方飞讲到,拜厄姆拒绝了技术决定论的线性思维方式,更多关注用户如何在这些社交媒体上重塑媒体本身。


按照拜厄姆的话来讲:“人们并没有就此放弃,也没有甘于接受贫乏的社交线索,仅仅进行没有感情和关怀的中介化互动。


相反,交流的必要性激励人们创造性地使用这些线索,以便能够表达感受、开展游戏、进行表演,并创造身份、关系和群体语境。”


第四章  社区与网络

方飞指出,本书的第四章聚焦网络“社群”(community),通过考察线上社区的五种特点,即空间感(sense of space)、共享性实践(shared practice)、共享性资源和支持(shared resources and support)、共享性身份(shared identities)和人际关系(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为理解网络虚拟社区是否会增益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阐释框架。 


第五章  新关系 新自我

本章重点在于互联网中的“自我”。方飞指出,自我呈现是线上交往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人们可以通过头像、昵称、主页、好友列表以及点赞、转发、评论来进行自我呈现。


同时方飞对互联网身份呈现的四个影响因素:自我呈现的主动性、他人的影响、平台的影响和自我认知进行了条分缕析的讲解,认为身份的呈现受到多方面的影响,是通过复杂的社会和技术过程构建的。



左右滑动查看


第六章  日常交往中的数字媒体

本章聚焦“交往”(interaction)。方飞指出,“超个人传播理论”(hyperpersonal communication)让人们更愿意在线上进行自我披露,让相处有留白、有想象空间,从而发展出新的关系。


在线上关系发展的不同阶段,关系由开始的弱连接逐渐增强,传播模式会发生改变,自我披露会逐步加深。中介化交往方式更多是将已经存在的线下关系迁移到线上,媒介的多重性和象征价值也为中介化关系的维持和发展提供各种选择。


与此同时,“媒介对于不同时间内、不同关系中的不同人,都具有不同的含义”,年龄、文化、关系类型和关系阶段、朋辈差异等特征同样也会影响用户对于社交媒体的具体使用方式。


结语:赛博空间的神话

方飞强调,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为人们理解社交媒体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不要把数字关系看作是一种激进的社会关系变革的中介,而应把数字关系看作日常生活和社会语境中的一部分。


数字媒介没有拯救或毁掉我们,它只是以多种方式,改变着我们与他人、他物以及和自己的连接方式。她建议各位读者在理解和研究时,对媒介技术秉持着中间立场,将技术带来的后果归纳为技术的可供性 (affordances)和人使用技术的方式的共同作用,不断提高人的主体性作用,关注人们如何保持人际关系和维护自身的真实性。


最后,方飞补充道,这本书不仅具有启发意义,而且还内含丰富而广泛的文献资料,可以成为同学们日后学习的灵感启发资源库。




师生互动问答



来自2021级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田雨提出了自己在科研中的疑问,他认为“体育社交”这个概念很难在互联网时代下得到很好的阐释,是否需要再引申出“互联网体育社交”这样的概念,以及能否把“他者”的体育活动作为我们线上互联网的体育社交行为。


对此,方飞老师认为体育社交有其特殊性,身体在场是体育社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体育社交这个概念是一种新的有益理论尝试,试图把其理论化,概念化很有新意,但在这个过程中,难以避免身体缺场的问题。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发展,AR/VR技术的普及,还有穿戴设备的不断发展,也许会丰富交互式体验,从而给理论带来新鲜的实践。


在现阶段,我们对于“他者”的体育活动的关注,比如某些体育赛事、体育明星或者锻炼博主,从而转化为对体育活动的爱好和热情,或者转化为自身线下的体育社交行为,都是互联网“他者”体育活动的传播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或许可以更关注互联网对体育观念和体育社交的传播效果,考察互联网体育社交是否对体育事业的发展起到增益作用




2021级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李菲钰首先表达了自己对上一个问题的看法,她认为线下交往在某些方面具有必要性和不可取代性,并非一定要寻求技术的代偿。其次,她提出社会形成论这样的中间态度理论如何在研究中找到落脚点,以及如何利用该理论进行研究。


方飞建议,作为学术研究的新手,前期可以从具体的新闻传播实践出发,从感兴趣的新闻传播学话题出发,选取小案例,如一个线上社区、一个小组、一个传播事件当中去发现社会形成论的理论适应性,在考察不同因素的作用过程、作用机制和传播效果中对理论进行进一步阐释和补充。当学术素养和理论认知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进行一个中观或宏观的理论架构。



东湖读吧创始人张德胜教授提出了他的关注点,即新媒体使用与年龄、身份之间的关系问题他分享了三点思考:第一,是否会因为一个人对新媒体使用(时间、程度)不足而将其定义为不合格的社会人?第二,是否存在一个数值来衡量每个年龄层对新媒体的需求程度?第三,是否存在媒介过度使用的情况?


对此,方飞表示不同年龄群体对新媒体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需求都有明显不同,同时都会受到新媒体对自身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其走向到底是正面还是负面,不仅取决于使用者自己,还受到来自社会价值观念和技术方面的影响。


不同群体对于媒介的使用需求和使用效果差异,还需要研究者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发现和探讨,当下已经有很多关于银发低头族、城市农民工、青少年等少数群体的媒介使用的研究。但是,媒介在高速迭代,影响研究是一个具有时效性的研究,因此,我们需要考虑到如何让研究具有现实的解释力且不会过于短效的问题。


学术点评环节



90分钟的读书会在热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东湖读吧首任主持人王创业副教授谈了谈自己的感受。他认为这本书围绕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技术,他指出,技术在人们发明它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人类发明它是希望它可以为人类服务,此时技术就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人们通过使用媒介产生了需求之外的其他可能性,也正是技术的魅力所在。即便技术带给了人们很多不确定性,但从历史长河的发展来看,人们也无需产生技术崇拜和技术恐慌。


二是人和技术。他认为技术的发展并非适合所有人,技术也并非是万能解药,也许没有当下的技术,人类会有其他的发明。而且,技术是具有新鲜感的,研究的热点会一个接着一个,因此不需要过度看重当下技术的价值。除此之外,他肯定了这本书的资料性价值和启发意义,在研究人和技术,以及人通过技术这样的中介来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可以找到很多值得参考的点。


最后王创业还回答了田雨的问题,他认为,与其关注一些极端化的问题,不如多关注技术给我们构造了哪些新的可能,帮助我们实现了哪些不可能实现的东西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吕永峰博士宣布第51期东湖读吧圆满结束。两周后的同一时间,第52期东湖读吧与您不见不散!

 往期推文回顾

东湖读吧第50期:

数字媒体的哲学批判——吕永峰博士读《在群中:数字媒体时代的大众心理学》


东湖读吧第49期:

华中科技大学何志武教授读《在线的民间智库:网络民意与公共政策的互动》


东 湖 读 吧


撰稿:李菲钰  叶  莹 

摄影:张  政  张雨阳 

 摄像: 张  蕊  任心雨  邢秋锦

美编:杨  澜

校对:王  菲

轮值主编:李菲钰     

 复审:路云飞

 终审:吕永峰

出品 :东湖读吧新媒体运营团队

投稿&创意 :wtdhdb@163.com

--转载须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