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东湖读吧第54期读书会回顾:他者眼中的中国——武汉大学程芸教授读《想象异域》

东湖读吧 东湖读吧 2023-09-21

点击

观看

现场

视频


春回大地,四时常相往。2023年3月15日晚7点,第54期东湖读吧读书会如约在体操馆2楼东湖读吧专用会议室举行。本期读书会邀请到了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程芸老师,为我们带来著名学者葛兆光教授的《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他一改解读书籍大纲的分享风格,从解题、溯源、剖析和延伸四个维度去理解异域、跨境与文化认同,由点及面,娓娓道来他者眼中的中国,在思想文化碰撞中分享他对中国的历史变迁的深刻理解。



 回顾

【解题】

程芸首先介绍了“异域”几个词义,分别为他乡、外地;遥远的地方;敌占区;“域外”“禹域之外”。《想象异域》的“异域”,站在古代朝鲜人的视角,即“(从朝鲜)想象(或观察)异域(大清)”。


程芸借用葛兆光先生的说法,用“揽镜自鉴”来突出强调这本书的重要价值。通过他者认识自我,是文化反思的一般途径。过去中国的自我认识常常太倚重西方这个“他者”,强调的是中国和西方的“异”,而不太习惯以朝鲜、日本和越南等亚洲周边国家为参照系,对于这些亚洲国家,我们更多强调的是彼此的“同”。


但历史的变迁使得东亚诸国渐行渐远,并滋生出文化认同的差异,造成了互相观看之际的感情变化、价值差异和视角分离,而这种差异可以使各方都看到彼此细微却深刻的不同。透过原本一体的“同”和看似细微的“异”,也许更能使彼此看清各自的文化,并体会到这些文化间的细微差异是如何经由历史和时间的放大,逐渐演变成当下这种深刻而难以弥合的文化鸿沟。



【溯源】

为什么会有朝贡(燕行)?

中国很早就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加上中原王朝相对于周边政权,华夏民族相对于周边族群的比较优势,很早就建构了一个关于“天下”的等级差序秩序。


然而事实上,并非所有的“王土”,都能够直接纳入统治的范围,从策略上讲,在看待、处理中原王朝所能够直接统治的疆域,以及不能直接统治的周边区域、乃至遥远的陌生国家,就必须有所差别。


一般认为,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代表着中华朝贡体系的正式确立;到了明朝,则形成了稳定的、成熟的朝贡关系。


1368年,明朝建立,陆续向周边国家派出使臣宣示新朝的建立,后来把朝鲜、日本、大小琉球等15国列为“不征诸夷”,写入《祖训》,并确定了“厚往薄来”的朝贡原则。由此,朝贡关系在东亚定型、成熟。这其中,朝鲜李氏王朝与中国中原皇朝的关系,又最为典型。


为什么会有朝天使(燕行使)?

李氏王朝认为,明朝对他有三大恩:明太祖的赐国号“朝鲜”(另一个“和宁”),乃“大造”之恩;16世纪后期,日本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明神宗出兵拯救朝鲜,使得朝鲜王朝免于覆灭,这是“再造”之恩;1636年,李朝仁祖被满洲军队围困于南汉山,崇祯帝不顾自己当时的内忧外患,下令山东巡抚出兵援救,这是第三恩“东援”之恩。“有此三大恩而不思崇奉,则岂可曰礼义之国也哉。”因此,朝鲜设置祠堂庙宇,专门供奉明朝的君臣、将士。


于是,承担几乎同样的政治功能和象征意义的使臣,从明代的“朝天使”,变成了清代的“燕行使”;他们留下来的文字记载,题名从《朝天录》,变成了《燕行录》。


所谓“燕行”,从字面来理解,就是去燕地(燕京)旅行、行走。不说天朝,而说燕地,不说朝天,而说燕行,这其间,明显地有一种价值观的变化,隐含着深切的政治认同和文化认同问题。



左右滑动查看



【剖析】

古代朝鲜的“小中华”意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古代朝鲜文人如何进行自我定位、自我认知及如何看待中原、看待中华,这也是我们理解这本书乃至那段历史的重要线索。


“小中华”一词,可能最早产生于佛教。北宋宋神宗时期,高丽王朝来华朝拜的驿馆被命名为“小中华馆”,如此赋名,“小中华”的意识便开始不断根深。明朝时期,朝鲜的“慕华”情绪更为高涨,不仅全面效仿明朝的律法、科举等制度,甚至以明朝的年号来纪年。17世纪中叶,明清更迭使朝鲜的自我认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有明一代,朝鲜视明朝为中华,从制度、思想以至日常生活中,对明朝加以效仿,"慕华"成为"小中华"思想的核心理念。


清朝时期,朝鲜不认同清朝为“中华”,自认为其承继了中华正统,要“尊周攘夷”,要尊明反清,这样,“小中华”思想就发生了变化,从以往对“中华”的模仿、追慕,变成了以中华自居,要替中原百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当然,这背后也有现实的政治考量,即政治上臣服清朝,文化上贬低清朝,从而维持朝鲜王室本身的正统地位。


左右滑动查看


【延伸】

从古代朝鲜王朝和东亚大陆的中原政权之间的关系变化,从《朝天录》到《燕行录》的转化,可以看出东北亚地区的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历史认同的复杂性。


李氏朝鲜王朝政治认同的走向轨迹,相对来说比较清晰,随着“北学”派的崛起,李氏王朝对于自身小国力量的认知日益真切,特别是随着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帝国主义的进入,以及日本军国主义、殖民主义的兴起,东北亚地区地缘格局进一步变化,李朝对清王朝的政治认同有了明显的变化,从清初的不认同逐渐演变为后来的认同、接受乃至于强化。当然,统治阶层、士人阶层的内部也有差异。


而文化认同相对来说,可能更为复杂,更为微妙。“文化认同”与自我的身份建构密切关联,认同这个词的英文identity的另一个意思就是身份。学界在理解文化认同的时候,更经常地与全球化、民族国家、族群关系、区域发展等话题联系在一起,但不管如何理解,文化认同都要直面一个基本问题,即“我(我们)是谁?”亨廷顿曾指出,不同的人会以对他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这个问题,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



程芸指出,葛兆光先生总体来说比较强调明清更替之后,东亚文化认同的分崩离析。很多中国学者喜欢谈东亚、亚洲,将它作为一个和西欧、欧洲相对应的概念,来强调东亚的一种共通性、普遍性。但明清更替以来,东亚的政治认同产生了巨大的裂痕,对历史的认同也产生了差异和困惑。我们理解周边国家与我们的文化关系的时候,经常会放在“东亚文化共同体”的视野中,那么,东亚是否存在着这样一个文化共同体,这个文化共同体又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解体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论域,涉及很复杂的历史回溯和历史理解。


程芸从文学史角度,简要地谈了他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他认为,如果说17世纪之前存在着“东亚文化共同体”的话,那么,17世纪中叶以后这个“文化共同体”一方面确实表现出“解体”的迹象,但另一方面,在文学、艺术等领域内也存在着自觉接受、多方维持,乃至重新建构认同的努力。后一种努力,在18世纪中叶以后逐渐凸显,19世纪中后期表现得尤为突出。相关史料虽然琐碎、细末,但挖掘、拼合之后,也将呈现出另一种值得重视的历史图景。


【师生互动】



2021级新闻传播学研究生路云飞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朝天使和燕行使在中朝关系史上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对此,程芸指出,朝天使或燕行使有很多类型,频繁往来中国和朝鲜,在很多具体事情上维持着朝鲜王朝对于中央王朝的尊奉,以及中央政权对朝鲜王朝的管制,它其实是明清时期朝鲜政权和中央政权维持朝贡关系的主要形式,使臣如果不定期来,就意味着国家关系可能会发生变化,就会有隐藏的危机。



2022级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生王菲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既然“想象异域”是对古代东亚和中国在文化关系上的深层剖析,那聚焦现在,韩国“抢申”了很多来源于我们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如何理解韩国和中国现在的文化关系呢?


程芸认为,古代朝鲜半岛长期和中国有着复杂而又密切的历史关系,不但在制度层面,而且很多民间的习俗也和中国的关系非常密切,但朝鲜有其自身的民族特色,中国的文化传入之后,会融入其自身的民族性,二者之间是存在一些差异的,所以在处理这种具有共同血缘性的文化遗产时,认知上会产生一些争议。如何对待这种争议,我们的基本立场应该是“他说他的,我们做我们的”,我们不能禁止他们怎么说,怎么做,但我们一定要尊重、发掘并光大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



2020级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博士生张艳华就朝鲜的对华观和日本的对华观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她认为,二者在总体上对中国可能持有“华夷变态”的想象,但在细微之处会有一定差异,除了西方文化的影响,还有什么因素会影响两个国家对中国的观念?二者的对华观是否存在关联?


针对这个问题,程芸表示,这个问题较为宏观,而宏观问题需要分层次来理解、来对待。日本与中国的历史关联很悠久,也很复杂,所以日本的对华观,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同时代、不同阶层、不同人物可能会有不同,需要细致辨析。至于朝鲜对华观和日本对华观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关联是比较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朝鲜半岛政权和日本列岛政权之间的联系也非常密切,民众往来也很频繁,很多中国文化是经由朝鲜传入日本的,与此同时,日本的对华观也会反过来影响朝鲜,尤其朝鲜半岛被日本殖民之后,这种影响急剧加深。



2021级新闻学本科生任心雨提出了自己的猜想与疑问:东亚文化共同体的形成可能因为当时的中国国力强盛,有一定的文化凝聚力,为周边国家所效仿,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周边各国逐渐形成了各自的政治和文化认同,东亚文化共同体也就难以维系。放眼当下,如果想要形成新的共同体,是否需要一股新力量来引导?


针对这个问题,程芸解释道:谈论东亚文化共同体的时候,会涉及到一些基本要素,比如汉字、律令、儒教、佛教等,这些都是形成共同体的关键要素。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强大的国家实力,包括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这些因素的影响效果,不能一概而论。至于将来会不会有新的力量出现,来凝聚一种新的文化认同,这是值得观察的。我们也都期待着,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的文化也能进一步崛起,产生更深刻、更长远的影响。


【学术点评】


90分钟的读书会在热烈的讨论中接近尾声,东湖读吧创始人张德胜教授谈了谈自己的感受。


张德胜说,这本书从理性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与李朝朝鲜的关系,由于历史变迁,朝鲜认同大明文化,却不愿屈从于大清政治,于是两国从一种传统的宗藩关系慢慢变成了近代外交关系。


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是朝鲜燕行使者对于古代中国的民族志,这给了我们一种“从朝鲜看中国”的独特视角。有关镜鉴中国的方式,以前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欧美汉学家的中国观,那里面饱含了西方式的傲慢,是殖民主义的产物,但这本书从朝贡体系的视角来观察中国,则是一种全新视角与独特感受。


放眼当下,在全球化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重要命题,而建立东亚命运共同体,更离不开从儒家文化基因方面来思考。

在热烈的掌声中,主持人吕永峰副教授宣布第54期东湖读吧圆满结束。两周后的同一时间,第55期东湖读吧与您不见不散!

 往期推文回顾

东湖读吧第52期:

探索社会的分层与流动——武汉体育学院王星宇同学读《跨越边界的社区:北京“浙江村”的生活史》


东湖读吧第53期:

重温20年前的足球报道与媒体竞争——武汉体育学院张德胜教授读《迷球时代》


东 湖 读 吧


撰稿:李菲钰  王   菲

摄影:张   政  梁   涛

 摄像:邢秋锦  丁任婧 

 美编:杨   澜 

校对:王   菲

轮值主编:王   菲     

 复审:路云飞

 终审:吕永峰

出品 :东湖读吧新媒体运营团队

投稿&创意 :wtdhdb@163.com

--转载须注明出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