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旧文】希波战争时期的货币体系

何如Horreum 古典乱炖 2023-10-15

两次希波战争是西方古代最著名的历史事件之一。但是,这两次大战对货币体系的影响却并不明显。这一时期,波斯货币的流通仅限于小亚细亚,而雅典也还没有成为帝国,其银币也没有在东地中海通用。 总体而言,很乱,下面就说一下主要参战方的货币体系:

波斯币




对于西方货币的起源,我们一般追溯到吕底亚王国(Lydia)。这个王国最早开始流通一种人工控制金银比例的金银合金币。克洛伊索斯(Croesus)统治时,金币和银币被分开发行。这个国王,就是希罗多德笔下,和梭伦装阔,最后被波斯灭了国,还差点被火刑芭比Q的那位。吕底亚灭亡之后,它的货币体系被波斯沿用。此时的金币(daric)约重8.1g,银币则是5.4g。波斯货币的主要铸造地很可能还是吕底亚的旧都萨迪斯(Sardis)。需要注意的是,阿契美尼德的波斯币算不上是波斯帝国的通用币,仅在小亚细亚地区流通。波斯帝国的其他区域在这一时期没有形成铸币的传统。


西方世界第一款钱币:吕底亚的狮头币(金银合金)

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的货币在希波战争前后定型。这一事件可能与希波战争无关,但是,改革的推动者,正是侵略希腊的两位波斯王: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一世。大流士进行了两次改革,将金币重量提高到了8.4g,而银币则保持不变。金币的重量因此也脱离了吕底亚的重量体制,回归到了近东常用的美索不达米亚重量系统(1 米纳=504g,8.4g正好是1/60米纳)。金银币之间的汇率也稳定在了1:20(市价是1:13)。在大流士统治时,阿契美尼德王朝开始流通著名的“国王耍箭”币,也是因此,希腊人普遍把波斯金币称为“射手”(τοξόται)。

大流士国王跪射币(Sunrise 21),这类币在薛西斯改革中被取缔

薛西斯上台后,进一步推动了改革,首先,他把银币重量提高到了5.6g,同时也发行了带有匕首、标枪等团案的钱币。这一设计也成为了主流,薛西斯之后,几乎所有阿契美尼德钱币都沿用了这些设计(这也是为什么薛西斯之后的波斯币几乎没法准确断代)。

薛西斯(或之后)国王标枪弓箭币(Sunrise 24)


波斯统治的小亚细亚地区




小亚细亚地区的货币体系和波斯的一样古老。早在吕底亚统治时期,这些城邦就受到影响,开始铸造金银合金币。随着波斯的占领,金银币分开的做法也开始流行(当然,可能是之前吕底亚末代国王的影响)。

以弗所的吕底亚时期金银合金币(1斯塔特?Weidauer 35)

小亚细亚的货币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波斯的“附属币”,钱币学上常叫它们“内政货币”(civic coin)。这种货币在希腊罗马历史上并不少见。国家政府发放的货币主要是大额金银币,用于军事和其他大型开支。日常交易中,小额货币很有可能不足(俗称“找不开”)。同时,地方小政权也想彰显自己的政治权力,所以会在本地发行一些小额的货币。在以弗所、米利都、萨摩斯等一系列的城邦里,我们都发现了类似的“内政”货币,一般都是小银币,有时候会有大面额,但是从没有金币。


以弗所的1德拉克马银币(BMC 17,可能为波斯占领时期所铸)

公元前499年爱奥尼亚大起义之后,很多城邦也开始结盟。因此,我们也出土了很多以吕底亚王国重量单位(1斯达特(stater)=14.2g)铸造的小银币和金银合金币,上面还刻着结盟城邦的名字。但是这些小钱和起义的关系究竟有多大很难说,这和后世罗马“同盟者”内战时期的铸币趋势有很大区别。毕竟整个起义也只有5年,公元前494年米利都就被毁了。

克拉佐美尼(Klazomenai)二欧布“飞猪”银币(可能与爱奥尼亚大起义有关)


希腊本土




希腊本土更为混乱。论铸币传统,希腊本土并没有比波斯晚多少:公元前6世纪,雅典和埃伊纳都已经开始铸造自己的货币。但毕竟是引进的传统,所以内部接受的方式也多种多用。希腊本土很长一段时间(包括希腊化时期)都有很多不同的重量单位。我们常说1斯达特(=2德拉克马)是标准重量,但是在埃伊纳(Aegina),1斯达特是12.2g,在阿提卡雅典则是8.64g。基克拉泽斯群岛还有8g的奇葩重量,梅洛斯岛则用的还是吕底亚的14.2g。在这些杂乱的标准中,雅典的标准可能是希腊本土发展出的最古老标准,我们称之为“阿提卡-优卑亚岛标准”(Attic-Euboeic Standard)。早在公元前9世纪勒夫坎第(Lefkandi)的墓葬中,就有类似重量的砝码出土。

帕洛斯岛1德拉克马银币(HGC VI 657),公元前485-480年

即便有几种常见的标准,各城邦之间差距还是很大。哪怕在基克拉泽斯群岛上,帕洛斯(Paros)用的是吕底亚标准,而和它不远的提洛斯(Delos)则用的是阿提卡标准。但是,重量标准的稳定还是促进了地区货币体系的发展,希腊本土出现了两种通用的地区性货币:埃伊纳币和雅典币。

雅典早期的戈耳工银币(SNG Copenhagen 12)

说到雅典的死对头,大家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斯巴达。但是,在希波战争之前,雅典最大的死敌肯定是埃伊纳(Aegina)。埃伊纳曾是地区海上霸主,和雅典结梁子的原因,也是因为争夺制海权。雅典立法者梭伦就曾制裁过埃伊纳,禁止他们的商人在阿提卡经商。

埃伊纳这个城邦曾经富得流油,他们经手的主要商品之一就是银子。传说中,埃伊纳也是希腊本土第一个铸造银币的城邦。他们货币的造型,一般正面为龟,反面是如“大”字一样的一个戳。随着埃伊纳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扩大,这类货币在公元前六世纪晚期成为了伯罗奔尼撒和希腊中部地区的通用货币。

埃伊纳公元前5世纪二德拉科马币(HGC VI 437)

但是好景不长,埃伊纳站错了队,在希波战争中投诚了波斯人,被雅典使劲挤兑摩擦,战后更是被强制纳入了德利安同盟(Delian League)。公元前431年,全岛居民甚至被悉数驱逐,30年后才允许回归。这么一折腾,虽然铸币的传统没有断,可埃伊纳的影响力就大不如前了。

雅典早期戈耳工银币

最后就是雅典了。雅典至少在庇西特拉图(Pisistratus)统治时期就有完整的钱币体系,只是图案不是我们熟悉的雅典娜/猫头鹰,而是怪兽戈耳工。这一时期,雅典也开始铸造日后有名的四德拉克马钱币(tetradrachm,重17.28g)。

大概在克利斯提尼(Cleisthenes)改革时期,雅典开始采用正面雅典娜背面猫头鹰的造型。希波战争胜利后,雅典娜的头上也开始多了橄榄枝头环,可能是象征胜利。之后,雅典在希腊世界的话语权越来越大,它的银币也变成了从阿提卡到埃及通用的货币。除了早先的4德拉克马和1德拉克马银币,还出现了衔接的2德拉克马和大面额的10德拉克马银币。但这些都是希波战争之后,伯罗奔尼撒战争之前的事情了。


雅典四德拉克马银币(HGC IV 1597)注意头盔上多出的橄榄枝

结论




总体而言,希波战争对于钱币史的影响并不明显。地区之间复杂的货币如何流通也很难说,有可能一个城邦的货币到了别的地方就变成单纯的贵金属了,按照金银称重来流通。这种做法到拜占庭时期还有。在古代,要把货币当钱使,有时候也挺难。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