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撷萃 | 温铁军:什么是产业兴旺?产业融合转型绿色发展方式才能产业兴旺!
划重点
⒈世界经济趋势下行,生产过剩这个大局面之下,任何实体经济都很难有收益。于是乎资金开始出现析出实体,脱实向虚,进入虚拟的投机性交易。
⒉资本不可能直接对应小农业,尤其是有规模的资本,因此有规模的资本一定追求有规模的土地,就出现了现在土地政策的导向,必须发展产业化的规模经济才可以对接资本。
⒊什么叫产业兴旺,说的是一二三产业融合,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型成绿色生产方式才有产业兴旺。
世界经济下行趋势背景下,农业能吸纳资本吗?
结合赵长保司长提示的关键点“产业兴旺”,说一个对领导思路的理解。
大家注意,从去年十九大强调强村振兴战略以来,和以往的战略重点相比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重要变化呢?
去年十九大强调乡村振兴之前,中国是以城镇化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领域。在这个阶段上大家可以看到,其实出现了大量的土地被征占,进入了房地产市场,同期发生了地方政府的债务大幅度的上升。到2016年前后,征地成本几乎要平、甚至有些地方高于土地出让收入!亦即,卖地的钱还不上征地的成本。
这个事情发生在2015年的股市危机造成了20几万亿人民币蒸发之后,这背后有一个中国在现在阶段出现的经济趋势的演化。
大家知道2008年金融海啸。
接下来是2009年全球需求下滑,2010年欧洲暴发债务危机,2011年金砖五国大都经济衰退,引发了全球原材料输出国进入衰退。从2008年华尔街发生金融海啸到2012年世界金融危机不断演化的过程的时候中国出现了经济高增长转变为新常态,2014年从新常态转变为经济下行期,2015年从经济下行期转变为L型下滑,2016年再进一步转成连续的L型下滑。
想想这个趋势性表达,中国和全球经济发生危机的步骤是一步一步的发生相关变化,这时候中国出现了主要问题——因外需下降而导致的生产过剩。
在生产过剩这个大局面之下,任何实体经济都很难有收益。于是乎资金开始析出实体,也就是脱实向虚,进入虚拟的投机性交易。农村地区整村的资金脱实向虚,浙江温州一个炒房团能够成规模的集中资金,从一个村就可以调度几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进入虚拟部门。
这种情况下,如果连工业都出现资金脱实向虚,那农业呢?
问题是,我们做农业研究的,做实体经济研究的,有几个能把农业研究的途径,和造成中国脱实向虚的宏观背景结合呢?假如没有宏观经济背景演变而单纯谈农业,能说清楚吗?制造业资金都脱实向虚,农业能吸纳追求虚拟收益的资本吗?更是被资本遗忘的角落!大量的资金在产业资本中都留不住,当然更不可能留在农业。
资金的脱实向虚是市场经济规律。因为,资金作为独立的资本力量追求流动性获利,当一个虚拟部门使资金短期流动就可以获得收益的时候,它为什么要停在相对生产周期比较长的实业部门呢?
大家看到资金脱实向虚的结果是2015年的股灾;接着,大量的资金从股市上析出去了房市。于是,2016年房价飞涨。
宏观形势分析可以看出农业面临什么样的困难,中国加入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不得不受到影响,国内的实体经济下滑,当然出现资金析出进入投机虚拟。
这样的金融异化于实体的过程,对于农业来说当然不是好现象。因为农业生产周期过长,无论干什么项目,哪怕扣大棚,也赶不上金融交易获利速度。
现在在座的各位做父母的,有孩子是想让他(进入)农业院校还是想让他(学习)金融等等的?其实,你的选择很清楚,追求的也是可能获利的趋势。
对宏观形势有判断,才能把握我们该做什么。因此,出现了农村有自救的能力就开始搞农民的合作金融,但这些农民自主创造的做法又被某些政策部门认为不合法,特别是财金界。就导致农村资金作为瓶颈要素一定会突出出来。也因此,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就讲到了资金仍然是三农问题的瓶颈。
那么,瓶颈在那里?在商业银行信贷方式对小农经济的制度错配。如果做农业,春季播种,秋天收获,要经历年初到年尾漫长的农作物生长周期。使用大型计算机撮合交易的金融机构可以在零点零几秒、很短的时间完成交易,零点几秒完成结算,哪怕每次交易的获利很少,但是人家是零点零几秒就完成了一次交易。可见资金流出实体发生短期的流动性扩张,推动虚拟市场的交易,可以使得少数人暴富,贫富差距拉大。
如果把这些外部因素考虑进来,大家应该知道农业因为周期过长而一定出现产业困境,因为资本不可能青睐农业。
在这种情况下大家看农业产业政策,很多人说我们做的是新业态,做的是创业,为什么官方不来扶持我们?官方大资本只能对应大规模产业化的大型农业,能对应小农吗?那会产生体制不对称,造成一系列机制性的不对称。
这主要是告诉大家,外部资本不可能直接对应小农业,因此有规模的资本一定追求有规模的土地,就出现了现在土地政策的导向,必须发展产业化的土地规模经济才可以对接。
因为我们金融与农业存在体制不对称,金融又放开允许外国资本来中国做农业领域融资,那就恰是对应了美国、欧盟、日本相继推出零利率的量化宽松,外部融资的利率可以低到1%,国内因为正规的资金机构离开了农业,所以在农业融资一般都在10%以上,这1%到10%之间的9%收益率竟然放给外资占有。对此我们不能批评,不能说人家错了,也许人家的用心是好的,既然国内的金融资本不能流向农村,为什么不给外国资本开放,进一步显示中国纳入全球化的积极性呢?
农村一般的资金年利率在10%以上,民间借贷仁慈一点的12%,不那么仁慈的15%,再高一点的年息18%。接着看,高利贷中等的20%,高息的25%以上。这就是资本的自由流动派生金融异化于实体经济造成的客观结果。
什么叫产业兴旺?没有投资怎么兴旺?
我们各个有关部门对此王顾左右而言他,怎么解决面广量大的高度分散的农户为主体的小型农业经济,部门的意见就是农民进城。
十九大改变了一个重要的战略,对既有利益集团提出最大的挑战,就是乡村振兴!过去人们都以为加快城市化是主流趋势。对此习总书记说,其实城镇化在国际社会是一个趋势,逆城镇化也是一个趋势。如果我们的城镇化是以乡村衰败为代价的,那就得逆城镇化!他认为,城镇化与逆城镇化应该是相辅相成的。这是十九大召开之后中国城镇化战略转成乡村振兴战略上习近平做了解释,这个说法隐含了重大战略思想的调整。因此他在十九大就开始强调,乡村振兴是中国21世纪发展内涵最丰富的领域!但,乡村也是问题最严重的领域。李克强同志也讲了,他作为主管经济的负责人指出,中国结构性矛盾最突出的是农业。
就在这个阶段,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出台的一号文件强调《农业供给侧改革》。需知,工业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工业过剩,“三去一降”,“去”、“降”都是针对过剩。现在提出农业出现结构性过剩,难道仅是结构性的吗?文件能写到结构性过剩,不可能说得太直白。
各位,我们现在的蔬菜产量是多少?全球60%的蔬菜在中国生产,中国20%的人口顶多吃30%的菜,浪费一半以上。一浪费很多菜就烂在地里,甚至导致借了款的菜农自杀。各位,这个蔬菜产业化怎么做?刚才说养殖业过剩没法做了。各种各样的调结构要搞农业产业化,如果只在一产农业的圈里边打转,没名堂。
看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是什么叫产业兴旺,说的是一二三产业融合,转型成绿色生产方式,才有产业兴旺,我们有多少部门,多少地方跟得上一号文件呢。当我们讲产业兴旺的时候,谁能把一二三产业融合放在当地的政策思路上?接着问,怎么融合?有些地方做了努力,也顶多融合出一个农旅结合。问题是,旅游就是第三产业吗?第三产业中收益高的是金融、保险、物流,这些在农业经营的范围内吗?肯定不在。
大多数地方说产业兴旺,还是成规模集中土地上一个农业项目,这符合一号文件的要求吗?只有转变思想,才能跟得上十九大的步伐。
学习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使我们认识到:过去强调的是农村要集中土地给少数人,要过剩农民进城,发展城镇化……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是对不起,在这个世界上,凡是按照这个逻辑走的发展中国家几乎没有一家能走得出发展陷阱,都深陷在发展陷阱之中、甚至失败,委内瑞拉就很典型。10年前92%的城镇化率,现在是94%的城镇化率,农业资源大多数是交给国外资本的,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贫民窟人口。能动用外国资本控制的大农场农业向本国的平民提供任何的粮食安全保证吗?做梦。于是,国家破产,难民外流,数百万人流出国,这是过高城市化造成的结果,中国要吗?
很多人不是不知道城市化陷阱,但是西方发展理论确立的逻辑改不了,逻辑谁给的,教科书给的,这类教科书虽然有问题,可哪个高校不得靠这套教科书赚学分?可见,中国的话语体系被人家控制了,人们还有独立思考能力吗?
昨天晚上给新农民培训,讲的第一条是,真做一个自由人要先形成自觉思考的能力,否则没有自由。哪怕是学科排行榜的第几位,仍然是西方思想的奴隶,一辈子坚持做奴隶有意思吗?
农业的多功能性现在实现了吗?
我们今天说的产业兴旺不同于那个搬来的逻辑,因为我不是被教科书培养出来的,而是靠着大量的调查研究、走遍世界、获得实际经验形成自主思考能力。我脑子里边没有被某个话语逻辑羁绊住的困境。因此我想提的产业兴旺,解释农业农村部新的副部长韩俊讲产业兴旺的时候提出了“六产融合”。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很短的事情,现在的教科书里边讲农业都是第一产业。我问很多的学者官员,你们想过没有,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众所周知,中国有万年的农业文明。现在鄱阳湖考古发掘1.2万年前古人开始驯化野生稻,踏入以农业为主要生存方式的人类文明。我们有人类农业文明至少1万年以上了,它被当作第一产业是什么时候。在座的各位如果回去翻教科书,有解释吗?没有。农业作为第一产业乃是伴着人类进入资本主义产业化,当工业要求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时候,是要从农业占有剩余,遂把农业和采掘业作为第一产业,这两个业态是最需要劳动力的,于是就有“奴隶制三角贸易”。
在没有资本主义工业化之前,农业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生存方式,是一种与生态结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三生合一的体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第一产业。
今天讲农业六产化的时候,应该把它回归到农业没有作为第一产业的时候那个业态作为基础。注意,当你要形成逻辑的时候一定要把建构理论逻辑的起点放在经验的起点之上,不是任意截取,任意截取形成的理论逻辑是伪科学。农业是一个非被产业化来界定的领域,只是在工业化的时候才这样的,因此,农业被作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的载体的时候,应该继续有生产功能,第一产业可以保留这个概念。
这些年试图把农业变成工业,有科学家说一头牛用转基因就可以养活一座城市。这可以做实验,我们不反对任何科学实验。但是,当要把技术变成商业产品的时候,请标注清楚这是一头牛养活一座城市的技术,大家选择清楚。愿意选转基因食品的就欢迎人家选,不愿意选转基因的就选普通的吃草的牛,应该允许公众自主选择。
刚才说到第三产业至少包括金融、保险、旅游、饭店、物流、仓储,服务业的体系应该是完整的,如果切割了,就不叫农业进入第三产业。可到现在为止,无论是搞了合作社,还是什么企业,农民能完整地进入三产吗?现行法律条件下当然不能。那我们能够按照传统产业化的思路就实现绿色生产方式了吗?千万别轻易做梦。我们热情期待什么时候把第三产业彻底的放给农民,才能实现真正的一二三产融合,不能继续被垄断部门控制了。
比方种子是新兴第三产业,中科院的宋教授搞了多少年的农民种子,遭遇到的困难就是部门垄断。农民能进入吗?各种各样的第三产业的壁垒都是农民不能解决的,单靠农民单家独户谁能进入金融,谁能进入保险。稍不注意就被说成是非法集资等等。
这些东西都没有认真调整,习总书记一年前说的金融是农业的瓶颈,到现在一点都没有变。面对这种困境不去改变,反而就说农民你们去闯市场,那不是逗人家玩儿吗?不给人家条件,却说,大海啊,你们跳吧。
什么是第四产业,想过吗?现在农村有很多下乡的城里人已经开始做这个事情,利用教育部提出新的文件,要让孩子们、特别是中小学生接受自然教育,自然教育在城里有吗?没有,搞自然教育的城里人只能下乡。于是农村已经出现了第四产业,教育农业和文化农业。要想搞自然教育,就得让城里的中小学生下乡。教育是吃进了大量的资金,教师为什么都成中产阶级了,不是家长给我们贡献的吗?自然教育意味着农业有教育和文化的功能,这样乡土社会的文化功能就可能充分发掘出来,能够极大的充实自然教育的内容。乡土社会的教育文化功能和农业结合就是农业升级为第四产业——教育文化产业。教育文化产业就是育人,就开始和城里人有直接关系,城乡融合的趋势就会推动我们在座的各位做的CSA农场在这种情况下得到很好的发展条件。
农业的第五产业就是“生命产业”,在座的搞林业和农业的同志都说,农业本来就为了健康生命,甚至是有人提出农业治病,大家到处传的很多的故事,谁病了多久,下乡了干农活儿一年回来成了健康人。其中道理很简单,大部分是病从口入,现在把口管住了,自己种了自己吃,都是有机生态了,所以毛病就没有了,正常啊。
农业有什么生命产业的功能呢?三养功能:
第一,医养功能。农业是食疗,食药同源,农业就有医养的功能。
第二,农业还有寿养的功能。我们退休的,找几个地方,春夏秋冬找几个不同山村待着,天天喝山泉水,呼吸新鲜空气,享受阳光,完全没有城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人际关系。就是寿养的功能。在这样完全自然的情况下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会提升,于是就健康了。
我们农口的老人长寿的特别多,我们农业部的何康老部长100多岁,我们乡村建设的领导晏阳初先生100多岁,都是100多岁,说到农业六大功能立刻就喜笑颜开了,整个心情就好了。
第三,还有康养功能。搞与自然农业相结合的运动,以多样化的生态农业为基础推出各类乡村的康养基地。
我们在农村做的CSA,如果适当的和五产化的生命产业结合,搞好“三养”,就得推进“三慢”——慢村,慢食,慢生活。推进“四洗”——呼吸新鲜空气洗肺,吃健康食材洗胃,喝山泉水洗血,不再有那些办公室政治,洗心。
什么叫创新业态?新业态是三养三慢四洗,也就是生命产业,第五产业。当农业做到第五产业已经很不容易,如果再加上以这五大类农业为基础,构成对中华文明的历史传承,那就是第六产业。
于是,农业的多功能性就得出来了。
农业多功能性是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来的。当年参加讨论的时候认为是很大的进步,中央把现代农业定义为多功能,六大功能十几年前年就提出来了。
农业六产化是历史传承,这次开会所在的郫都区就有大量的历史传承,这里讲的是古蜀文化。到郫都区来下一步去哪里——都江堰。我们在这里的农业的历史传承,就是要保住郫都区一方干净水,也就保护了历史的传承。
根据这个农业六产化要求搞的农业的业态是什么业态,一定是零排放零污染的业态。昨天晚上吃饭就跟大家交流郫都区水源保护区的新业态是什么,难道是过去工业化时代设想的东西吗?不是。现在生态化时代不同了,这里业态如果不会创新,谁都会罚你!由此看,这儿是水源保护地促使形成新的六产化农业,这是一个好的话题,这个话题不应该由我回答,而是应该由大家由实践来回答。
以上为温铁军教授在第十届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主论坛一:生态文明与乡村振兴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推
荐
阅
读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由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倡导成立,推动社会化、生态化的食物体系,自2003年开始培训农民学习立体循环农业和生态建筑、2009年开始构建全国的CSA网络,于2017年正式注册社会团体,连续每年举办年度最广泛参与的CSA大会,并与国际社会生态农业联盟(URGENCI)进行直接的对接。
联盟致力于成为全国社会化生态农业领域专业倡导型、多元服务型的社会团体,将全国各地认同并愿意支持CSA模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构建社会生态农业互助网络,2017年发起“有种有种”全国性倡议活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相关课题、举办年度CSA大会、推动建立参与式保障体系(PGS)和组织培训学习等。
联系方式:
电话:136-8129-1083 小C
邮箱:csalianmeng@163.com
微信: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微博:@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