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撷萃 | 覃兰秋:从参与式育种到乡村综合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 覃兰秋
古寨村上古拉屯距马山县20公里,属于喀斯特地貌和大石山区,山下平地为平地,山脚为村落。全屯有84户,总人口有342人,耕地面积200亩,其中有100亩地拿来种玉米,一年两熟,剩下就是种豆子和蔬菜。因为这里没有水田,所以主粮是玉米,玉米的种植面积占其中80%左右。上古拉屯拥有很丰富的物种资源,很多都是自给自足,包括中草药、豆类、蔬菜、玉米等,目前登记了93个品种种类,包括有玉米、麦类和豆类、瓜果类等。
1990年代末,由科研机构主导的正规种子系统和农民种子系统之间有分离,特别西南边远山区,科研机构培育的品种不适合山区农业生态条件,那时候有超过80%种子来自于农民自给自足的种子系统。从2000年开始,参与式行动研究项目成立了一个参与式的玉米选种项目,主要目的是利用当地的玉米品种和农民开展品种改良和选育,同时使农民减少投入。先后还开展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乡村建设和社会生态农业等更广泛的参与式的动,对乡村的综合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参与式选育种是由农户和科研人员、推广人员共同参与作物品种的评估、鉴定、筛选、选种的方式。上古拉屯以种植玉米为主,本身有好几个本地品种,所以我们就决定以玉米育种作为切入点,主要对玉米进行地方品种的提纯复壮。因为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它的双本混杂等都会影响本地品种的遗传,发生飘移。因此,其中一项工作是提纯复壮,保证当地品种的特色和品质特性。另外,对引进的这些品种进行试种、鉴定,筛选,我们引进很多品种,和当地品种进行对照、筛选。2004-2006年,经过农户鉴定,我们选了桂糯2006,对农户收益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主要是生苞销售,增加当地农户的现金收入是很有效的。大豆在当地是套种在玉米地里,所以我们也顺带对大豆还有蔬菜等品种也做提纯复壮工作。他们在蔬菜种植过程里筛选了佛手瓜作为蔬菜生产的主要品种,这几年产生了比较大的收益。
墨白最早从墨西哥引进,1980年代初的时候传到上古拉屯,但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留种、选种,在当地他们把它当成自己的品种,所以就叫本地墨白。从墨白照片来看,它保存地非常好,跟之前引进来的没有太大差别,包括它的纯度,颜色等。除了做参与式选种外,我们还做育种,参与式的育种主要是科研人员、推广人员共同评估、鉴定、改良新品种选育的方式。参与式选种过程中我们选出了桂糯2006,农户对这个品种感兴趣也有需求,因为当时农户的生活水平相对比较低,花钱买种子对他们来说还是不小的负担,2000年桂糯2006每斤种子卖到6块钱,对当地来说成本很高。他们有这样的需求,我们就在桂糯2006制种这方面来给他们做培训,开展种子生产的学习和实操。在制种过程中传达给农户,玉米杂交种是怎么来的,让他们有概念,也知道怎么去做玉米杂交,这是技术的一部分。桂糯2006的制种,总共有70户人员参加,涉及面积2.56公顷,总收入有4万多块钱。这个金额看起来不是很多,但对于留守农户,特别是妇女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少的收入。
用本地黄和墨白这两个品种做杂交,他们发现这两个品种杂交出来的玉米拿来做玉米粥的口感比外面杂交种好很多,有特殊的玉米香味。这是最初他们做杂交种的一个目的,但是上古拉屯有一个气候特性,一场暴雨就水连连,三天没有雨地就冒烟,旱得很快,特别是春燥,每年有一场台风全部把他们玉米刮倒,很多时候绝收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这几年他们对于自选的杂交种的利用提高了,差不多全部种上了自己培育出来的杂交种,市场上的杂交种就不种了。
除了口感好之外,还有一个面对灾害时的抗性。自己培育的杂交种虽然刮风下雨也倒伏,但是市场上的杂交种也一样不抗倒伏。玉米倒伏以后什么都没有,种子钱都没有了,但是因为种子是自己生产的,虽然没有收获,成本损失却最小。还有一个原因是他们现在做生态农业和生态种养,他们养猪要求喂当地品种的玉米还有蔬菜,因为现在都说市面上有转基因玉米,他们也很担心食品的安全问题,所以他们对自己选育的品种利用率非常高,这也是多用途的一个需要。
2000年至今,参与式选育种并不是一个独立的行动,开展的活动也包括社区支持农业等,这是应对气候变化和市场需要的一种策略。从我们介入到现在,种植结构一直没有变,变的是品种,变的是种植方式,从最初没有农药到使用农药化肥再到现在不施农药化肥,这是种植方式的改变。品种的改变是由最早的全部农家种到后来的正大619达到85%或者85%以上,回归到现在100%的地方品种。豆类和蔬菜变化的主要原因就是2013年我们引入了社区支持农业,让村民在经济上有更好的收益,向一个有机饭店供应蔬菜,以及生态种养—小黑猪的养殖,猪粪拿来种蔬菜,蔬菜叶拿来喂猪。
在整个过程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参与农户的角色转换和成长。我们成立了一个参与式的兴趣小组,会给他们做一些培训,外出互访学习,参加各种活动,在这过程里面慢慢成长起来。后来还成立了一个发展委员会,社区发展基金有2万块钱,人数也增加了。通过资金的支持,他们在蔬菜生产过程中有合作的需要,又成立一个合作社。农户在参与式工作中从被动状态到现在自己主导,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可以做什么,对自己的工作也充满了自信。
刚刚开始只有一个妇女打榔舞队,后来成立了一个农民剧团,把很多节目融合在一起,也由原来的11人扩大到后面的36人。原来全部是妇女参加,到后面增加了7位男同胞加入。成立农民剧团以后,它的影响逐渐扩大,除了在乡里、村里面搞活动,也到市里面去做表演,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获得了南宁市政府的支持,得到了一个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
上古拉屯现在长期在家的只有妇女,对于参与式育种来说,墨白墨黄杂交种是由两个70岁的阿姨选育出来的,年轻人关心的是在生态种养,参与式工作缺乏年轻人接力,我们期待能有年轻人参与进来,做些工作。虽说我们也开展了很多年工作,对资源做登记,传递多样性保护理念,如果没有经济效益都是假的。我们最早登记的时候,品种远远比现在要多,但是过了这么多年,有些品种也同样在消失,原因是除了老年人没有精力,缺乏年轻人介入。上古拉屯现在做有机农业,但是还在路上,我们希望上古拉能够像打榔舞一样,一步一步发展和壮大。
~
推
荐
阅
读
论坛撷萃 | 陈能场:只有走生态农业的道路才能够生产出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论坛撷萃 | 朱峰:自然生态系统中一些植物和其他生物的互作关系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由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倡导成立,推动社会化、生态化的食物体系,自2003年开始培训农民学习立体循环农业和生态建筑、2009年开始构建全国的CSA网络,于2017年正式注册社会团体,连续每年举办年度最广泛参与的CSA大会,并与国际社会生态农业联盟(URGENCI)进行直接的对接。
联盟致力于成为全国社会化生态农业领域专业倡导型、多元服务型的社会团体,将全国各地认同并愿意支持CSA模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构建社会生态农业互助网络,2017年发起“有种有种”全国性倡议活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相关课题、举办年度CSA大会、推动建立参与式保障体系(PGS)和组织培训学习等。
联系方式:
电话:136-8129-1083 小C
邮箱:csalianmeng@163.com
微信: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微博:@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