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公会:有机农业真的是骗局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沙子和树叶 Author 彦伟在阿拉善
近日,公众号大象公会发表了一篇文章:《有机蔬果,健康还是骗局》。看似有理有据,实际却极不严谨,漏洞多多。作为一个种地的,我很不认同文中观点和论述过程,特以此文回应,也和专业写科普的大象公会交流一下批判性思维。
先带大家了解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
观点:有机食物主要是一个文化概念,与医学或科学无关。
论述过程分3个层次:
论述层次1:有机农业产生于战争年代,后来因民众对农药激素的恐慌而发展。
有机农业诞生于一战后的德国,农业衰退,斯坦纳应农民的请求,给出生物动力农业(Biodynamic)的解决方案。后来他的追随者们在德国建立了多个实验农场。1939年7月,英国学员沃尔特. 詹姆士归纳生物动力农法,正式提出了「有机农业」这一提法,并把它传向英语世界。
二战后,英美等国家由于战时物资短缺,也开始鼓励民众自己种菜,自力更生。在美国,超过两千万美国人加入了这场「胜利菜园」运动。
二战硝烟的另一后果,是农药科技的跃进;随着这批农药的毒副作用的暴露,让更多人投向了有机食品阵营。
1970年代,由于以DDT为代表的农药激素导致癌症等病症,民众对农药和激素毒副作用恐慌,认为食用完全不使用农药和人工激素的食物,才是最安全的。
论述层次2:与常规农业相比,有机农业在健康和环境污染方面优势并不突出。
(1)有机食物并不比农药残留合格的非有机食物更健康。
根据2017年对有机食品的全面评估研究,有机食物并不比农药残留合格的非有机食物更健康。二者在维生素等营养素方面没有差别。有机水果蔬菜中的酚类化合物略高,有机谷物中的镉污染略低,有机肉奶制品中的Omega-3脂肪酸略高,但都与非有机食品没有显著差别。
(2)在环境污染和消耗方面,有机和非有机农业各有长短,很难笼统的说谁比谁更好。
在环境污染和消耗方面,有机和非有机农业各有长短,很难笼统的说谁比谁更好。有机农业的碳排放更少,能源消耗较少,但比非有机农业更耗费土地,更容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酸化。
论述层次3:有机农产品价格高,在现代社会中只是承担部分人士着自我拯救的文化涵义。
由于每单位有机食品要耗费更多的人力和土地,有机食品的价格往往是普通食品高。在许多人眼里,为家庭购买有机食品,意味着我更健康、更顾家、更负责任了。
已婚育人士比未婚者更青睐有机食物,但已婚人士平均比未婚人士胖四斤,更不爱运动,但更喜欢购买有机食物。毕竟,与运动自虐等痛苦的健身方式相比,只要点一点手机支付就能购买有机食物,给自己带来「我在健康」的安慰,这实在要方便省劲太多了。
读完上述的观点和论述之后,你被说服了么?我尝试用批判性思维的方式,看看作者是如何给读者设置思维陷阱的:
思维陷阱1:看似洋洋洒洒,实际论证过程的逻辑不通
文章用了近半的篇幅,去追溯有机农业发展的历史。可是这些历史回顾对证明观点有实质性的帮助么?
因为有机农业诞生于粮食和肥料短缺的年代,是要说明它来路不够正统,非要是诞生于实验室中才能代表科学么?
在70年代的论证过程更加不知所云:因为DDT等农药激素导致了大范围的癌症、婴儿畸形,所以部分民众开始追求有机农业。——这难道不是证明有机农业更安全的论据么?
可是到了作者这里,就莫名成为了支持作者观点的论据:“既然无法完全确定哪些农药是安全的,那么食用那些完全不使用农药和人工激素的食物,也许才是最安全的。”
且不说遥远的70年代,我们最近四五年内,因为农药过量使用,导致的安全事件还少么?
比如毒大蒜、毒西瓜、镉大米......
即使在高端的河马鲜生,韭菜的农残也会超标4倍,导致购买者中毒。
另外,再提一个数据吧:中国每年对农药化肥的消耗量,占全世界的30%,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农药的生产国和使用国。大家以前肯定也听说:中国只占全世界7%的耕地......
联合国粮农组织给出的数据是:全球每年因为食品安全导致950亿的损失。对应的是:全球有机食品产业2018全年收入为1000亿美元——作者在文中开头大张旗鼓地介绍。
大象公会,你们能确认每天买的菜用了什么农药,哪些农药是安全的么?民众对食品安全的担心,真的只是莫须有的恐慌么?
思维陷阱2. 论据单一,而且不具代表性。
回顾完历史,大象公会开始重点用科学和数据,证明有机农业与常规农业并没什么区别。
论据主要有两个:
(1)根据2017年对有机食品的全面评估研究,有机食物并不比农药残留合格的非有机食物更健康。二者在维生素等营养素方面没有差别。有机水果蔬菜中的酚类化合物略高,有机谷物中的镉污染略低,有机肉奶制品中的Omega-3脂肪酸略高,但都与非有机食品没有显著差别。
这里只提到2017年全面评估研究,到底是谁做的研究,如何全面,完全避而不谈。
2016年2月份《Nature》上发表一篇综述:《21世纪的有机农业》。文中指出有研究表明:在吃常规食品的孩子的尿液中,有机磷农药代谢产物含量显著高于吃有机食品的儿童;当涉及到合成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时,有机食品可能会显现出一些明显的优势。
在过去的15年里,至少发表过15篇比较有机和常规食品营养的评论或分析的科学文献。这些研究发现,有机食品更为营养(例如,具有高浓度的维生素C、总抗氧化物和总ω-3脂肪酸,高ω-3- 6比)。
前后两项研究相互打脸怎么办?这要看各自发表的刊物在学术界的影响因子了,《Nature》作为国际最权威的学术刊物之一,里面的数据和结论,会让人更愿意相信,而非小型刊物。
花650万美元把孩子送到斯坦福的步长药业赵老板,显然在30多年前就懂得了这个道理:
(2)在环境污染和消耗方面,有机和非有机农业各有长短,很难笼统的说谁比谁更好。
在这里,文章引用了一幅一般人看不懂的图(至少我是没看懂)。
这张图的出处不明,而且问题颇多。看到富营养化和酸化的趋势方面,作者在图中特意加上:非有机更好,我竟然笑了!
农业过度使用以氮肥为代表的化肥,会导致水质的富营养化和土壤酸化,明明是环境科学的常识,怎么突然就成了常规农业更好?原文应该是指常规农业引起这方面的问题更突出吧!
作为学术界的另一份顶级刊物《Science》,也发表过有机农场土地生产力和多样性的文章,通过对比试验证明:有机农场减少外部投入,却显著提高土地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下图中绿线和蓝线分别代表两种类型的有机农业,红线和黄线代表常规农业)。而非大象公会模棱两可的结论:在环境污染和消耗方面,有机和非有机农业各有长短,很难笼统的说谁比谁更好。
另外,《Nature》上关于有机农业的综述,也证明了有机农业在以下环境方面都比常规农业更有优势:土壤质量、减少能源使用、生物多样性、减少水污染、减少农药残留、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此外,在促进工人就业、减少工人接触农药方面,也明显有优势。
判断引用论文的论据是否靠谱,除了看刊物的影响因子大小之外,还可以看各自文章被引用的次数。引用次数越多,说明学术界对该文章认可程度越高。
大象公会的参考文献文章,在过去的9年内,一共被引用过11次。
而刚才《Science》的那篇文章,在发表后的7年内,被引用2766次。
思维陷阱3. 认知偏差:偷换概念与错误归因
此外,在推理过程中偷换概念,从而进行错误归因,也是很多人擅用的手段。
大象公会文章的最后,通过嘲笑已婚人士的体重和自我安慰,然后为自己的论点盖棺定论:
已婚人士平均比未婚人士胖四斤,更不爱运动,但更喜欢购买有机食物。毕竟,与运动自虐等痛苦的健身方式相比,只要点一点手机支付就能购买有机食物,给自己带来「我在健康」的安慰,这实在要方便省劲太多了!
即使这两点都是事实:已婚人士平均比未婚人士胖四斤,而且更喜欢购买有机食物。这就能证明有机食物与健康无关,而只是一种文化么?
借鉴一下作者的推断式论述方式,这种现象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与未婚人士相比,已婚人士可能不再注意自己的体重;
(2)已婚人士收入可能略高未婚人士;
(3)已婚人士因为有了家庭和孩子,可能会更注重家庭责任和健康。
其实,我们这两种不同的推断方式,与有机食物是否健康,以及是否是一场骗局,都没有任何关系。但作者就这样潜移默化地偷换概念,将推理过程进行错误归因。然后貌似让读者恍然大悟,却掉进了推理的陷阱。
思维陷阱4. 诉诸修辞与情绪的影响
最后一点,更要引起我们的注意:很多人往往诉诸于情绪和修辞,对你的底层思维施加影响。
在介绍有机农业历史这一章节,作者用了这样的副标题:战争瓦砾中的神棍农业。
具体描述如下:史代纳是当时最著名的神秘主义灵修布道者。他相信人应该过充满生命灵性的有机生活,并为此设计了一整套灵修教育、灵修医疗、灵修经济和灵修艺术方案,让追随者从摇篮到坟墓都能与灵性生活相伴。有机农业这时只是一小群信徒和爱好者的灵修游戏,被不少人视为伪科学,影响力很有限。
神棍、神秘主义、灵修布道、一小众信徒、伪科学.....
这一系列词汇,让不了解生物动力农耕的你,会为史坦纳贴上什么标签?可是这样的标签对你了解这个人和种植方式有任何帮助么?
其实,史代纳是一位博士。他创建的华德福教育,在国内外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的选择。生物动力农业的方法,也有很多农场采用,而且有大量证据表明在生物动力农耕在改善土壤营养、抵抗极端天气等方面有明显效果。上面引用《Science》的那张图,绿线(BIODYN)就是代表的生物动力农耕农场的数据。
我们常常会不自觉地被情绪左右,而这常常被人利用。
就像前不久坐在奔驰车上哭的维权女士W,事件没多久就传出来她公司欠款被追债,然后就有人开始质疑:欠债还去买奔驰?可是:W女士的公司欠债,和4S店不负责任有半点关系么?
舆论就是擅长这样地操控情绪,总有人浑然不知。
现在,你还会觉得大象公会的这篇文章很有道理么?为了以后少掉进类似的陷阱,建议大家多补补批判性思维这门课吧!
至少,看到一个新闻或信息的时候,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是事实,还是作者的一个观点?
(2)如果只是作者的观点,他的论述过程成立么?逻辑严谨么?
(3)论证过程中有什么陷阱或漏洞么?
(4)这些论据来自哪里?可信度有多高?
(5)作者是通过数据和逻辑进行论证么?有没有操控读者的情绪,而非理性?
希望我们都能成为理性,不轻易被混乱思维影响的独立思考者!
参考文献:
1.John P. Reganold, Nature plants: Organic agriculture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016).
2. Paul Ma¨der, Andreas Fliebach, David Dubois, Lucie Gunst,Padruot Fried, Urs Niggli1, Science: Soil Fertility and Biodiversity inOrganic Farming , (2002).
3.D. Rigby a,*, D. Ca ceres b, Agricultural Systems: Organic farming and the sustainability of agricultural systems, (2001).
4.www.fao.org
5.大象公会:《有机蔬果,健康还是骗局?》
6.Moore,B.N. 《批判性思维(第10版)》,机械出版社(2015)
推
荐
阅
读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由著名“三农”问题专家温铁军教授倡导成立,推动社会化、生态化的食物体系,自2003年开始培训农民学习立体循环农业和生态建筑、2009年开始构建全国的CSA网络,于2017年正式注册社会团体,连续每年举办年度最广泛参与的CSA大会,并与国际社会生态农业联盟(URGENCI)进行直接的对接。
联盟致力于成为全国社会化生态农业领域专业倡导型、多元服务型的社会团体,将全国各地认同并愿意支持CSA模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构建社会生态农业互助网络,2017年发起“有种有种”全国性倡议活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相关课题、举办年度CSA大会、推动建立参与式保障体系(PGS)和组织培训学习等。
联系方式:
电话:136-8129-1083 小C
邮箱:csalianmeng@163.com
微信: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微博:@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