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秋分 |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2019年9月23日 农历八月廿五
二十四节气的第16个节气 秋分
秋分~节气由来
秋分~节气物候
我国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
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
二候蛰虫坯户
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
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秋分~节气习俗
秋祭月
秋分曾是我国传统的祭月节,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别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而民间的祭月习俗也因地区不同,仪式各异。不过,由于秋分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都不同,当晚也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祭月节由秋分日调至中秋节。
送秋牛
秋分时节,民间有挨家挨户送秋牛图的习俗。秋牛图就是用黄纸或是红纸,印上农夫耕田的图案和二十四节气。而送秋牛图的人往往都是善言唱者,他们一边说着秋耕吉祥话,一边将秋牛图送到家中主人的手上,说得主人高兴地给钱为止。其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而说秋人便叫“秋官”。
吃秋菜
广东省开平市苍城镇的谢姓人家有个不成节的习俗——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日,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采回的秋菜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做面雀、吃面雀
秋分时节,稻谷成熟,会有许多小鸟去稻田里偷食稻谷,破坏庄稼。旧时,人们就用糯米粉做成团子,用竹签串成一串扔到田里去。小鸟吃了面雀,嘴巴就会被黏住,这样就不会祸害庄稼了。有些讲究的人家会用一些鸟类的模具做出不同形状的面雀来,只是现在这些模具很多都已经失传了,而秋分做面雀、吃面雀这个民俗也渐渐不为人知了。以前做面雀是给小鸟吃的,而如今,面雀已成为餐桌上的点心。这些面团都是用炒熟的糯米粉加入适量的糖、猪油和开水揉制而成的,非常软糯,可以直接食用。
秋分~农事活动
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而“秋分天气白云来,处处好歌好稻栽”则反映出江南地区播种水稻的时间。
秋季降温快的特点,使得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显得格外紧张。秋分棉花吐絮,烟叶也由绿变黄,正是收获的大好时机。华北地区已开始播种冬麦,长江流域及南部广大地区正忙着晚稻的收割,抢晴耕翻土地,准备油菜播种。秋分时节的干旱少雨或连绵阴雨是影响“三秋”正常进行的主要不利因素,特别是连阴雨会使即将到手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严重损失。
“三秋”大忙,贵在“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充分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奠定下丰产的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推
荐
阅
读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由温铁军教授倡导成立,推动社会化、生态化的食物体系,自2003年开始培训农民学习立体循环农业和生态建筑、2009年开始构建全国的CSA网络,于2017年正式注册社会团体,并连续每年举办年度最大规模的全国CSA大会,并与国际社会生态农业联盟(URGENCI)进行直接的对接。
联盟致力于成为全国社会化生态农业领域专业倡导型、多元服务型的社会团体,将全国各地认同并愿意支持CSA模式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连接起来,构建社会生态农业互助网络,2017年发起“有种有种”活动。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研究相关课题、举办年度CSA大会、推动建立参与式保障体系和组织培训学习等。
联系方式:
电话:136-8129-1083
邮箱:csalianmeng@163.com
微信: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
微博:@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