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成为销冠之后,比亚迪的关键一役
头图来源 | 视觉中国
作者 | 苏 鹏
编辑 | 王 妍
将鸡蛋放到不同的篮子
上述人士透露,比亚迪已经完成了对毫米波雷达的自研,目前正在就激光雷达项目展开自研,并且已经申请了部分激光雷达技术的专利(激光雷达罩)。“在关键的项目上(比如激光雷达、自动驾驶芯片),比亚迪还会采取内部赛马的机制以保证研发效率。”此前36氪曾独家报道,比亚迪正计划自主研发智能驾驶芯片,该项目由比亚迪半导体团队牵头,已经向设计公司发出需求,同时自身也在招募BSP技术团队。“如果进度快,年底可以流片。”36氪援引的消息人士透露。除了自研芯片和硬件切入补齐智能驾驶短板,比亚迪还通过投资多方押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比如,比亚迪先后投资了芯片供应商地平线、激光雷达供应商速腾聚创、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商Momenta;同时也选择百度作为智能驾驶供应商,后者将向比亚迪提供行泊一体的ANP智驾产品与人机共驾地图。从以上比亚迪在自动驾驶方面的动作不难看出,短期为了平衡时间和技术,比亚迪选择把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比亚迪希望与多家供应商合作的方式开发自动驾驶技术,不会采用单一供应商提供的整体打包方案。”上述内部人士透露,在这场涉及多方合作的研发里,比亚迪希望占据更多主动权。比亚迪研究院一位内部人士告诉未来汽车日报,关于自动驾驶的感知融合与自动驾驶的基础控制技术,“这些都是比亚迪自己在做。”在其看来,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比亚迪可以更好地兼容来自不同供应商的自动驾驶方案。“就像大脑是比亚迪自己的,四肢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合模式。”
上述人士认为,不同价格区间的用户对自动驾驶有着不同的需求,另一方面,“不同价格级别的车型会采用不同成本的供应商技术,这样便于比亚迪控制造价成本。”
“被落后”的比亚迪
目前,包括特斯拉、蔚来和小鹏乃至小米汽车等多家新能源车企都对10万-20万的市场打起了心思,面对这些“智能化狂魔”,比亚迪无疑需要狂补智能化功课才能固守市场份额。在比亚迪内部,做高端新能源汽车一直是王传福的夙愿。近年来,比亚迪在高端化的探索动作不断。先是重启了腾势品牌,随后又在今年第四季度发布了高端品牌仰望,其中腾势聚焦于30万-50万的价格区间,而仰望品牌首款车型的售价区间更是高达80万-150万元。对于当下的新能源汽车市场而言,高端化和智能化已是一体两面的关系。那些肩负自主车企品牌向上野心的创二代品牌们,无一不将智能化视为旗下产品的核心卖点,甚至引发了堆料风潮。“高端新能源用户群体受特斯拉、蔚小理的影响很深,所以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方面的要求较高。没有过硬的智能化水平很难在这片市场站稳脚跟。”有传统车企的市场负责人告诉未来汽车日报。这也导致比亚迪开始密集撒网,通过多方押注,保证未来的产品在智能维度上具备行业竞争力。据比亚迪内部规划显示,腾势品牌将在明年第一季度推出一款中级SUV产品,这款产品被比亚迪视为“智能化下半场”的首款车型。“腾势的新车和仰望品牌首款车型都会搭载激光雷达,并拥有全场景自动驾驶功能。”比亚迪内部人员表示。
为全栈自研铺路
对于车企来说,得到强援的同时,也意味着要放弃适当的控制权。彼时特斯拉和Mobileye分道扬镳的原因,也在于后者提供的封闭的黑盒方案,让车企无法修改其中的算法,亦不能与其共享车辆数据。“以比亚迪的行事风格,不会容忍这种情况发生。”在上述内部人士看来,比亚迪最终还是会效仿特斯拉,采用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并与之抗衡。“在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还是会采用垂直一体化供应模式的打法。”不过要想实现全栈自研并不容易。一方面,全栈自研对算法、软件和自动驾驶控制器有着更高的要求,这也需要比亚迪在以上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本和精力。另一方面,高阶级自动驾驶在中国落地,还要面对交通法规、信息通信标准、信息安全与数据管理等一系列监管和要求。困难虽存在,但比亚迪已经在行动。除了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和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之外,比亚迪还在招聘自动驾驶算法、智能座舱芯片研发等核心岗位的人才。除了抢人、抢技术,比亚迪还需要抢时间。无论是行业竞争的时间窗口,还是有自动驾驶从业者认为的,与相关法规落地时间的赛跑。“如果能在法规落地之前完成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全栈自研,待法规正式落地后,比亚迪可以顺利完成外供到全栈自研的切换。”上述自动驾驶从业人员认为,如果速度够快,“那么比亚迪将重新占据智能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