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刻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着经济社会格局。作为“经营数字”的行业,主动拥抱科技革命、适应产业变革是大型商业银行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锻造核心竞争力的不二选择。
启航: 启动“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打造数字化经营基座
2010年前后,中国经济进入换挡期,深化改革、践行新发展理念,需要传统商业银行主动调整经营管理方式。建设银行适时提出了“综合性、多功能、集约化、创新型、智慧型”业务转型战略。“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启动的,是建设银行应对挑战、突破瓶颈、开启深刻变革、自觉主动推动整体转型的一次积极探索,是一次企业级的业务流程再造。
善建者,不破不立。“新一代”不是局限于原有系统的修修补补,而是站在企业级视角,推动业务与技术进行全面转型。转型前,建设银行各业务部门总共有几十套系统在运转,流程漫长、数据孤立。转型后的建设银行,打通了系统级、部门级、分行级的壁垒,实现了航母式的企业级能力。这不是简单的能力加和,而是能力的整合、衍生、企业级价值的最大化。基于此,这一阶段的转型理念有三:以客户为中心、以企业级架构为核心、以企业级业务模型为驱动。“以客户为中心”就是要从客户维度全面了解客户、经营客户、维护客户。打通产品部门、客户部门、业务中台部门在客户层面的流程断点、数据断点,构建完整、及时、一致的客户统一视图,提供统一、准确、唯一、创新的客户识别方式,实现灵活的客户细分及专业化的营销。“以企业级架构为核心”就是要打破“部门级”“分行级”“系统级”等画地为牢的观念限制,从全行、全集团的角度去统筹资源,组织布局。“以企业级业务模型为驱动”就是从顶层设计入手,将建设银行战略能力需求和日常操作需求有效转换成以结构化、标准化方式描述,以银行价值链为主线的业务模型,并针对转型举措制定了提升业务能力的解决方案,这是保证业务先进性的关键举措。建设银行在“新一代”建设中先后投入9500余人,经过六年半的不懈努力,于2017年6月24日顺利上线。“新一代”在业务架构和IT架构重构的基础上,依托企业级、组件化、参数化所带来的整体优势,逐步形成具有建设银行特色的九大业务能力。一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服务能力。整合全行客户信息,形成“统一客户视图”,实现“360度客户画像”,支持个性化服务和精准化营销。对私数字化营销方面,建立企业级营销模型管理体系。对公数字化营销方面,制定专属营销模型和方案。按照客群特征制定多种营销策略,制定产品组合套餐,依据套餐不同实现差异化定价和综合化服务,提供金融综合解决方案。二是灵活高效的产品创新能力。打造产品装配工厂,在企业级范围建立可复用的“积木块”,支持根据客户需求快速灵活组装产品,敏捷快速响应市场。目前建设银行95%的可售产品是通过“配置型产品创新”进行装配的。三是完整协同的智慧渠道转型能力。以“移动优先”为原则,丰富渠道类型,电子渠道和智慧柜员机替代柜面业务量屡创新高。延伸第三方客户渠道,以及劳动者港湾、智慧缴费等社会化服务渠道,探索融合服务新模式。渠道智能化方面,在手机、电话、自助设备等各类渠道上综合运用语音、图像等多种人工智能技术,提高自动化处理效率和准确度,提升客户满意度。四是集约化的业务运营能力。打造集约化运营平台,实施前后台业务作业分离。凭证处理方面,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和自动验印等技术,实现业务集约、高效,节约了大量工时,并为网点转型创造了条件。现金业务方面,采用物流行业的现代配送中心模型,形成一体化运营配送机制,实现金库的智能化管理。创新云生产模式,标准化工作众包,降低人力成本。五是全面的风险防控能力。建立企业级风险模型实验室,利用大数据集市和人工智能算法构建风险模型,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把风险内控机制嵌入业务流程的前中后台的各个环节,协同管理、及时进行风险监测、预警和处置,实现风险在渠道、产品、客户多层次防控,具备全方位、智能化的风险联防联控能力。六是精细化的资源配置能力。搭建以“交易核算分离”为特征的会计核算体系,实现利率、汇率、费率等价格参数灵活配置,支持产品的组装生产和快速创新,提供客户维度的差异化定价和在线实时测算。从机构维度、客户维度、产品维度为管理层提供经营情况报告,有效支持财会业务决策。七是企业级的数据应用能力。打造企业级大数据云平台,实现EB级分布式海量云存储。建立数据湖,增强非结构化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利用分布式处理技术,提升海量数据计算能力;构建泛金融数据模型,整合外部数据,形成多元数据体系;建设数据运营平台,动态管理数据运营;提供多种数据应用模式,支持用户自主用数。八是境内外、集团一体化支撑能力。支持多语言、多法人、多时区的金融服务,统一母子公司、境内外标准,实现境内外业务处理全流程一体化。“新一代核心系统”在全球29家境外机构推广,覆盖24个国家和地区,真正实现“一个版本、全球部署;一次研发、全行共享”,大幅降低海外IT系统开发和运营成本。九是便捷高效的员工服务能力。整合办公、事务、学习、通讯等多项功能,为员工提供一体化协作平台。为客户经理提供包括客户沟通、自我管理、工作成效、客户营销等支持,提高营销客户的质量和效率。打造“慧视”系列产品,为总行管理者、分行管理者、条线管理者提供个性化指标数据,赋能数字化经营。2018年9月,“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荣获“2017年度银行科技发展奖”特等奖,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通过“新一代核心系统建设工程”的实施,建设银行实现了从“单个系统竖井式作坊开发”到“企业级系统工程工厂研发”的转变,为后续数字化经营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针对多样化的客户需求和愈加同质化的商业竞争,建设银行以“数字化”为总体方向,依托“新一代”打造的坚实基础,谋篇布局,研究金融科技战略部署,优化金融生态环境。2018年,建设银行正式发布《金融科技战略规划》,明确金融科技战略实施方向——建立技术与数据双轮驱动的金融科技基础能力,对内构建协同进化型智慧金融,对外拓展开放共享型智慧生态,努力打造具有“管理智能化、产品定制化、经营协同化、渠道无界化”特征的现代商业银行。
金融科技战略实施,主要依托六个方面工作的推进。一是深化新一代核心系统推广应用,结合应用实施情况定期重检优化;二是夯实技术创新基础,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支撑能力;三是完善数据服务体系,优化数据治理能力;四是推进智慧金融建设,不断深化九大业务能力;五是拓展智慧生态,通过构建平台、连接平台、站在平台连平台,共同构建用户生态;六是深化体制机制,完善科技创新孵化机制,不断强化总分一体化研发体系。建设银行持续优化经营模式,夯实科技支撑能力,落实新金融理念,推进住房租赁、普惠金融和金融科技三大战略,赋能社会发展、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推进住房租赁战略,赋能社会发展。搭建开放共享的住房租赁服务平台,覆盖了94%的地级以上城市,累计上线房源超过2300万套,与广州、杭州、济南等11个试点城市签署发展政策性租赁住房战略合作协议,向试点城市提供包括金融产品支持、房源筹集运营、信息系统支撑等一揽子的综合服务;创新推出“存房业务”,激活存量空置房源,累计签约超过90万套;打造住房租赁产业联盟,合作签约商户1.3万家,培育住房租赁新生态;在抗疫期间,累计为医护人员等无偿提供住房近2,000套(间)。建设银行相信,当住房租赁市场有了真正成熟的供给后,人们的消费习惯就会改变,住房难、住房贵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二是建设“智能、高效、强风控”的普惠金融,服务实体经济。2018年5月,建设银行正式提出普惠金融发展战略,同时围绕战略制定政策,强化金融资源供给、保障人才与技术供应,安排专项贷款规模,配套激励措施及费用,构建自上而下的普惠金融组织体系,举全行之力加速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致力提供更公平、更有温度的金融服务,不断下沉营销服务重心,全行95%以上网点能够开展普惠金融业务,最大程度贴近客户。数字技术赋能,破解信用难题。小微企业信息不充分、不真实,银行缺少可准确评估客户信用的数据基础,是造成小微企业融资难核心问题。建设银行充分发挥科技和数据优势,以大数据手段分析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和信用状况,推动信用体系建设,重构小微金融服务模式。2012年,推出评分卡评价模式,从“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信用评级”转向“以交易记录等大数据为核心的履约能力判断”,挖掘小微企业信誉曲线,建立起融资“正面清单”,破解小微企业资信不完整问题。推动流程再造,实现秒批秒贷。依托“新一代”组件化功能实施流程再造,创新推出“小微快贷”线上化业务,对于信用贷款发放实现自动化审批,在客户信息完整的情况下,真正做到秒申、秒批、秒贷。同时打通网银、手机银行、智慧柜员机、官方网站、手机App等多种渠道,实现客户贷款申请、支用和自主还款的全程线上化操作,随时随地提供服务。聚焦客户需求,丰富供给体系。聚焦降低门槛、简化流程、减少抵押等工作,从交易、结算、纳税、采购等场景切入,围绕小微企业实际需要,创新定制产品。对于已积累一定金融资产、交易结算流水且信用状况较好客户,适配“结算云贷”产品,给予较高贷款额度;对于刚接触的小额无贷户,推出“账户云贷”产品,主动降低信用贷款准入门槛,引导客户体验小额贷款服务;搭建智慧乡村平台,创新“裕农快贷”系列产品,推出“地押云贷”、“农信云贷”等线上产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更好的营商环境;依托服务大企业优势,创新供应链网络银行业务,实现交易流、资金流及物流“三流合一”,将金融活水从大企业供应链引流向小微企业。创新平台经营,扩大覆盖范围。依托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出面向小微企业的“惠懂你”手机移动端融资新平台,从提供单一金融产品到搭建内部充分整合、外部开放共享的平台。支持在线预约开户,线下同步提供专业金融辅导;智能检测企业特征,量身匹配信贷产品;通过开放互联网平台,借助大数据等精准营销技术,极大提高服务覆盖面。建设银行于2017年在国有大行中首家达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二档”标准,2018年、2019年余额新增分别达到2125亿、3531亿,并于2020年3月成为全国首家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万亿元的商业银行。当前,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已步入由量的增长转向量质并举的发展阶段。三是科技慧政,助力国家治理现代化。发挥“金融+科技+资本”融合优势,建设智慧政务平台。开放渠道服务资源,推动网点、手机银行、裕农通等成为百姓身边的政务大厅;着力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一站式服务体系,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截至2020年9月,建设银行与27个省级政府在智慧政务领域签署合作协议,多省市项目落地,实现近40万政务事项的可查询、可预约、可办理。“政融支付”实现与240个省市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上线7100余个公共服务便民缴费事项,协助政府梳理政务事项近200万件,平台用户数超过6500万。四是持续推进金融科技战略,夯实科技支撑能力。聚焦ABCDMIX(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物联网和其它前沿技术),封装技术基础能力,实现技术的平台化、组件化和服务化,降低技术应用门槛,赋能业务创新。同时,持续推进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建设,减少对外部的技术依赖,降低不确定因素。平台化方面,人工智能平台已上线图像识别、视频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知识图谱等6大类18个人工智能组件,覆盖300多个业务场景。大数据云平台实现了数据以服务方式对外发布,支持智慧政务、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等重点客户的大数据服务。区块链服务平台应用于福费廷、国内信用证、再保理、房源信息发布、电子证照等多种业务场景。物联网服务平台实现物联终端的统一接入、统一管理、统一控制及数据共享,支持5G+智能银行、智能金库、智能钞箱等应用。组件化方面,部署即时通讯、视频直播等公共功能组件,共享公共能力。实现用户认证、客户认证、密码服务、数据安全、基础设施安全、安全策略管理等功能组件,提供安全即服务的能力,满足不同应用场景的安全需求。云服务化方面,将应用平台和公共功能组件按照云服务产品的标准改进,建立具备云安全、云服务、云运维、云运营能力的“建行云”。目前建行云物理节点26000+,云化算力达到90%,拥有端到端解决方案,提供金融级防护。云服务实例在国有大行中领先,包括住房租赁、智慧政务、智慧社区、善行宗教和中银协区块链等上云业务应用项目已超270多个。金融科技战略的实施,促进了金融服务开放,以金融的力量赋能社会,拓展了金融服务领域,也为搭建金融服务场景、扩展客户群奠定了基础。
领航:围绕“生态、场景、用户”,全面开展数字化经营
2020年以来,建设银行按照“建生态、搭场景、扩用户”的数字化经营理念,全面开启数字化经营探索。
打造大中台体系。全力打造“数字化工厂”,深入推进“数字力工程”,探索建立数据资产管理体系,搭建包括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和技术中台在内的大中台体系。一是打造业务中台。按照“用户-客户”进阶经营和端到端运营要求,提炼账户、支付、营销等可共享复用的业务能力,形成可快捷调取的通用服务模块,赋能前端场景的高效拓展和产品的敏捷创新。二是打造数据中台。构建数据智能中枢和全域数据供应网,强化数据获取、集成整合、挖掘分析、即时赋能等核心功能。三是打造技术中台。技术中台对应用研发、交付、运行所依赖的技术进行平台化、组件化设计,以云服务为主要交付方式,实现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基础能力的快速供给,敏捷赋能业务发展。
围绕“生态、场景、用户”开展探索。打造彼此相连、同步迭代、实时互动、共创共享的生态圈,跨界连接多个客群、多类产业和多种生产要素,为生态圈内各方提供共同演进的机会和能力。针对个人用户,围绕公共服务、公交出行、生活缴费、商户消费、社区居家等生态场景,全面洞察、精准画像,实现生态数字化连接、产品综合化交付、服务多渠道触达。针对企业用户,搭建“惠懂你”普惠信贷服务平台、企业智能撮合平台、供应链金融平台等,致力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开放共享生态。针对政府用户,围绕“优政、利民、兴企”目标,打造“一网通办”智慧政务的云南模式、山西模式、重庆模式和山东模式,用金融力量助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在经营理念上,开启了从以产品销售为中心到以客户体验为中心的转变,实现“客户洞察、双向互动、精准触达、千人千面”。在营销模式上,充分应用互联平台,组织构建场景、营造生态的革新,实现了“全链路、全渠道、全天候”的全域营销。在战略推进上,实现跨区域、跨条线、跨部门、跨层级的统筹协同。
行百里者半九十,数字化经营探索永远在路上。建设银行将继续履行国有大行责任担当,下沉金融服务重心,借用现代科技建设新金融“水利”基础设施,引金融源头活水通达实体经济最需要的地方,助力社会高质量发展。
(来源:今日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