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观点 | 光大银行蔡明杰:数字金融人才缺口不仅是数量问题,更是结构性问题
编者按:7月24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IMI)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联合主办,中国银行业协会信息科技专委会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金融科技研究中心协办的“2021国际货币论坛金融科技分论坛:数字金融人才培养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暨《中国金融科技人才培养与发展研究报告》开题”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国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联席总经理蔡明杰出席会议并参加圆桌讨论。
蔡明杰指出:数字金融人才缺口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伴随金融科技的创新应用、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和服务边界持续扩大,银行对数字金融专业人才的需求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这种人才的需要,一方面需要既懂科技又懂业务的复合型人才,二是需要具有开放心态、创新视野和持续学习能力的人才。
以下是演讲全文:
我来自光大银行数字金融部。数字金融部主要负责以下几方面职责。一是统筹推进银行线上渠道和平台建设,赋能对公金融和零售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发展;二是推动线上化流量经营和数字化场景专业运营;三是创新探索与孵化,结合移动互联网金融发展趋势,推动全行金融科技创新应用,推动业务创新发展。
01
数字金融人才缺口主要体现在人才的结构性需求
02
数字金融人才应具备的特质
数字金融人才需要具备三个特质,即专业、创新和融合。首先是专业,数字金融人才要具有全面的金融专业素质,深入了解金融业务本质和本质运行规律。数字金融的落脚点在于金融,其核心是对于金融业务本质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其次是创新,随着数字数济的蓬勃发展,银行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金融服务场景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探索,要求银行摆脱惯性思维束缚和传统路径依赖,在坚持合规经营的前提下,持续创新理念、创新技术、创新流程、创新模式,才更好地服务客户。第三是融合,银行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要持续推动客户服务体系融合。首先是线上和线下要更好地融合,其次是对公金融和零售金融的融合,最后是金融和非金融的融合。因此,数字金融人才要有跨界视野,以客户为中心,有效整合各类金融产品和服务渠道,实现高效、融合服务。
点击查看近期热文
前沿观察 | 证监会姚前:数字货币一定会走向智能货币银行科技 | 吕仲涛:工行金融科技创新实践陆家嘴论坛 | 刘桂平: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几点认识
陆家嘴论坛 | 郭树清:要抓紧推进传统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精准防范金融风险陆家嘴论坛 | 易纲:深入开展小微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强化金融科技运用
“金融科技50人论坛”成立四周年啦,特别感谢热心读者对我们的支持,我们建立了“金融科技·读者微信群“,发布研究成果、促进交流合作、赠送金融科技图书,欢迎您的参与。
入群方法:加群主为微信好友(微信号:olivia9484),添加时备注个人姓名(实名认证)+单位+职务+入群,经群主审核后,即可被邀请进群。欢迎读者朋友多多留言与我们交流互动。
“金融科技50人论坛”(CFT50):于2017年4月22日在北京发布成立。紧密围绕金融科技理论、实践与政策前沿,努力建设成为服务于“政产学研用”的独立优秀学术平台,并积极推动金融科技领域的交流协作与教育培训。参与出品的《中国金融科技运行报告》《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实践》《中国金融科技青年论文》《CFT50金融科技资讯》等学术成果,在金融科技领域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更多内容,请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