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出席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并为最高奖获得者颁奖,两位获奖科学家都是谁?
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荣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右)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左)颁发奖励证书。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共中央、国务院8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习近平、李克强、张高丽、王沪宁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李克强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张高丽主持大会。
上午10时,大会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开始。在热烈的掌声中,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首先向获得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南京理工大学王泽山院士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侯云德院士颁发奖励证书,并同他们热情握手,表示祝贺。随后,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的代表颁奖。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30kwvk22&width=500&height=375&auto=0△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颁奖
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71个项目和9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3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6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0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21项(含创新团队3项)、二等奖146项;授予7名外籍科技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获奖代表。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体获奖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问候,向参与和支持中国科技事业的外国专家表示衷心感谢。
奖励大会开始前,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了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习近平等同大家合影留念。
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会见获奖代表并同大家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摄
那么,两位获奖院士究竟是谁,有什么故事?
王泽山是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被称为“中国火药王”。他1960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哈军工),1986年至今任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公号)
王泽山创立了“发射装药学”,是中国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提出了系列新概念和新原理,出版著作15部,199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泽山曾在火炸药学领域获得多项重大研究成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他研究了发射药燃烧的补偿理论,发明了低温感含能材料和高能量密度装填方法,显著提高了发射装药的能量利用率。2000年以后,他发明的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解决了国际军械领域长期未解决的瓶颈技术。
由王泽山创新发展的系列火炸药技术,开启了我国火炸药领域从“跟踪仿制”向“自主创新”发展的新征程。作为第一完成人,他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7项。
另一位获奖者侯云德,是我国生物医学领域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我国分子病毒学和基因工程药物的开拓者,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图片来源:人民日报公号)
1955年,侯云徳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20世纪60年代,因研究仙台病毒取得开创性成就,被原苏联高教部破格越过副博士学位直接授予苏联医学科学博士学位。
归国后,侯云德投身于我国医学病毒学事业,根据疾病防治的需要,在分子病毒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1982年,他首次克隆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人α1b型干扰素基因,并成功研制我国首个基因工程创新药物重组人α1b型干扰素,被誉为“中国干扰素之父”。
2008年,侯云德被国务院任命为“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领导设计了我国2008—2020年降低“三病两率”和应对重大突发疫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的总体科技规划,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十年来的历次重大疫情,为我国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构筑做出了特殊贡献。
一图盘点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来源:红星云综合学习小组、央视新闻报道
编辑:李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