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Adv. Mater.:COFs自组装膜助力长寿命锌离子电池

Energist 能源学人 2021-12-23
第一作者:Jun Heuk Park
通讯作者:Ji-Hyun Jang,Bartosz A. Grzybowski
通讯单位:韩国IBS软物质中心,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学院

与其他水系电池系统相比,基于水系电解质和锌负极的水系锌电池(ZABs)由于其安全性、无毒、成本效益、高理论容量和优越的能量密度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然而,尽管最近在工程设计、电解质选择和正极材料方面取得了进展,ZABs仍然存在可逆性差和循环寿命有限的问题,原因在于锌负极表面自发性腐蚀以及不规则和不均匀的沉积/剥离形成了锌枝晶。因此,调整电解液的成分和一些机械手段,已经被用于抑制枝晶生长。

【成果简介】
鉴于此,韩国IBS软物质中心Bartosz A. Grzybowski和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学院(UNIST)Ji-Hyun Jang(共同通讯作者)报道了一种大面积、坚固而具有柔性(<200 MPa)和超薄(20-100nm)COF膜直接在平面或曲线锌负极上自组装的策略,能够抑制枝晶生长和电化学非活性Zn副产物的形成,并引导均匀的Zn沉积。

实验结果表明,COF@Zn||Zn对称电池在1 mA cm-2和1 mAh cm-2的条件下以稳定的极化电压循环了超过420小时。此外,本文制备的COF@Zn||δ-MnO2全电池的容量保持率明显优于传统的Zn||δ-MnO2全电池,以2 A g-1电流密度的循环300圈后,COF@Zn||δ-MnO2全电池以近乎100%的库伦效率实现了88.5%的容量保持率。

作者还利用COF薄膜的柔性展示了一种带有COF涂层电极的线型ZAB,该电极在弯曲、扭曲或起皱时均表现出出色的循环特性。从实际角度来看,本文使用的方法的关键优势在于,COF薄膜简单和经济,通过简单浸入COF的廉价前驱体溶液中,实际上能够在大面积和任意基底上实现可扩展的沉积。相关研究成果“Self-Assembling Films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Enable Long-Term, Efficient Cycling of Zinc-Ion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dv. Mater.上。

【核心内容】
一、COF薄膜的沉积和表征
本文研究了由相同的醛前驱体,1,3,5-三甲酰基间苯三酚(TFP)和各种芳香胺连接剂形成的九种不同的COFs。将COFs前驱体溶解于40mL 1,4-二恶烷/均三甲苯/二氯甲烷(1:1:2,v/v)溶剂中,并吸附在浸入溶液中的Zn表面上发生反应生成β-酮烯胺,被标记为“DIP”系列(A至H),其表现出良好的对水稳定性(图1b)。同时,基于FTIR光谱,交叉极化和魔角旋转(CP/MAS)固态核磁共振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证实了β-酮烯胺的生成。

值得注意的是,在抵抗锌沉积/剥离和枝晶生长引起的体积变化的背景下,具有较低杨氏模量的膜可能更可取。事实上,低模量膜如DIP D(生长5天)循环中保持稳定,而高模量膜则被相对较大的≈250nm孔刺穿(图1g,h)。除了柔性之外,COF薄膜还对Zn2+具有很强的亲和力,COF中富含电子的酮和亚胺官能团有利于与Zn2+相互作用,并通过位点到位点跳跃机制加速这些离子通过孔壁的传输。同时COF薄膜可以“均匀化”Zn2+通量,在电化学循环中抑制枝晶生长。
图1.(a)COFs及其组成成分的结构;(b)在基底上自组装连续形成COF薄膜的示意图;(c)DIP D COF及其组成部分的FT-IR光谱;(d)DIP D COF的3C CP-MAS固态NMR;(e)实验和模拟PXRD图谱;(f)利用AFM进行的多次纳米压痕实验中得到的DIP系列COFs的厚度和杨氏模量;(g)在纳米压痕前后生长一天的 DIP D COF薄膜的AFM图像;(h)在纳米压痕后生长一天的DIP A COF薄膜的AFM图像。

二、ZABs在非对称和对称电池中的性能
由于同时具有机械耐久性、对锌离子的强亲和性、低成核过电位和高耐电解液腐蚀,选用DIP D作为COFs,以此构建非对称和对称电池评估ZABs性能。研究表明,Zn覆盖有COF薄膜后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能均有大幅度提升。同时,由此构建的DIPD@Zn||δ-MnO2全电池由于可逆性和动力学的改善(氧化和还原峰之间的间隙减小),氧化还原峰的位置略微移动,表明COF膜允许有效的传质并防止表面腐蚀,从而通过阻碍表面钝化来增加锌的利用率。
图2.(a)不对称电池的库仑效率;(b)相应的电压曲线分布;(c,d)不同电流下对称电池的长循环性能;(e-g)DIPD@Zn||δ-MnO2和Zn||δ-MnO2全电池性能。电解质为2 m ZnSO4+0.2 m MnSO4水溶液混合溶液,添加MnSO4旨在抑制Mn2+从δ-MnO2正极溶解。

三、可变形的线型ZAB
为了制备可变形线型ZAB,将具有DIP D COF涂层的Zn线和δ-MnO2涂层的镍线包裹在亲水性隔膜中。然后,将它们以双螺旋方式缠绕并浸PVA凝胶电解质(PVA/ZnSO4+MnSO4)中(图3a)。同时,在许多弯曲/未弯曲循环中,容量在很大程度上得以保留(图 3c-e)。经过200次折叠/恢复循环后,COF表面没有出现任何明显的裂纹(图 3d)。当电池受到弯曲、扭曲、起皱或滚动时,容量保持不变(图 3f,g)。
图3.(a)线型w-COF@Zn||δ-MnO2电池的示意图;(b)以0.1 mA cm-2的电流沉积在 w-DIPD@Zn上的Zn的SEM图像;(c)在平坦(0°)和弯曲(150°)位置之间连续200次弯曲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d)w-DIPD@Zn在原始状态和200次折叠循环后的SEM图像;(e)在充/放电循环以及弯曲和恢复状态下的容量保持率;(f)线型电池在各种弯曲条件下的容量保持率;(g)单个电池和串联电池的充放电曲线。

四、COF涂层上的锌沉积行为
图4a展示了普通电极与COF涂层电极的Zn沉积/剥离行为差异的示意图,同时循环后的DIPD@Zn电极表面分布均匀,紧凑,没有任何裂缝或孔隙。对比之下,普通Zn电极被庞大的和多孔的≈100 µm枝晶覆盖(图4b,c)。这些差异可归因于DIPD COFs和Zn电极之间的强粘附性,消除了横向Zn2+沿电极平面传输,解耦了相邻核的生长,并防止膜下不均匀的成核和生长。此外,还通过原位光学显微镜研究了Zn生长的动力学(图4f,g)。最后,通过粉末X射线光谱证明了COF薄膜促进了Zn在(002)平面生长。

图4.(a)普通电极与COF涂层电极的Zn沉积/剥离行为差异的示意图;(b,c)锌沉积的SEM图像;(d)用于原位光学显微镜的电化学电池;(e)原始Zn和DIP D@Zn的SEM图像;(f-g)锌沉积的原位光学显微镜图像;(h)六方Zn(002)和(101)晶面的示意图;(i)循环前后Zn负极的PXRD图谱;(j)高容量Zn沉积后的SEM图像和EDS图谱。

【结论展望】
总而言之,纳米孔共价有机框架的锌负极自组薄膜装具有足够的弹性,以抑制枝晶的生长,并大大提高了ZABs的性能。同时该方法被证明是具有实际效应的,用于制备共价有机框架的化学物质相对便宜(而且只使用了微小的数量),而且浸涂方法在技术上很简单,易于扩展,并适用于非平面表面(例如线型电池)。此外能够将上述方法扩展到各种类型的COFs以及可充电储能系统中的其他金属负极(如Li、Na、K和Al)。

Jun Heuk Park, Myung-Jun Kwak, Chihyun Hwang, Kyeong-Nam Kang, Nian Liu, Ji-Hyun Jang,Bartosz A. Grzybowski,Self-Assembling Films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Enable Long-Term, Efficient Cycling of Zinc-Ion Batteries, Adv. Mater., 2021, DOI:10.1002/adma.202101726

今日Science再度关注锂电

2021-07-23

天津大学等今日Nature再谈燃料电池之未来!

2021-07-15

Joule:二氧化碳捕获技术的能源成本评估和优化

2021-07-14

Nature发文再度呼吁:关注锂电回收!

2021-07-01

锂电,最新五篇 Nature子刊

2021-06-17

今日Nature: 发现富锂高能量密度的关键因素,否定了一些提高容量的错误做法

2021-06-10

Sargent组第13篇Science,这一领域是真火!

2021-06-04

月初Nature,月底Nature综述:看William C. Chueh教授对电化学离子嵌入的理解

2021-05-31

刚发Nature Energy,丁楷宁团队又发Joule!

2021-05-22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