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儒风大家 校长派 2021-09-14


全文长 14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 分钟




01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

读书,就是在智慧世界里的一次次旅行,在知识海洋里的一次次遨游。

人只有借助读书,才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在书籍里,你或许可以“看”到那一场特洛伊大战,可以和埃及法老一起检阅高大的金字塔,你可以看到强大的秦国,如何一步一步蚕食、最终灭掉六国。

山海奇怪、秦风汉韵、魏晋风流、盛唐气象,这些辉煌都可以在书里领略。

读书,有时候是世间旅行,沿着历史的河流溯流而上,去看那千年以前的盛况,与古人坐而论道;

有时候是地理的旅行,在氤氲的文字里游遍三山五岳、希腊罗马、英伦风情。

《文心雕龙》中说,思接千载,心骛八极。

读书给与我们无限的想象力和思考,让思绪连接古今千年,心为所动,情为所感,感觉上自己仿佛可以看到千里之外的不同风光。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读书,让人的内心世界无比丰富,小小的书房,有是有就是深山,就是一个丰富的世界。

但是读书,毕竟不是亲历亲见,少了身临其境的验证、印证。

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文字无法表达的,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

不去敦煌,怎么体验那优雅的雕塑、恢弘的笔画和经卷上的唯美书法;

不去西藏,怎知道那天那么蓝,怎么体验那经幡上所承载的希望和幸福;

不去壶口瀑布,怎么能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和博大......

庄子在《知北游》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天地有大美但是却不去炫耀,默默地不说话,如同摊开的一本书。

需要有心的人,用脚步一步一步去丈量,用心一点一滴去阅读。

在古人那里,读书和山水旅行是难以分开的。

清代文人张潮写“文章是案头之山水,山水是地上之文章。”

司马迁22岁开始外出,“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最终成就了《史记》的伟大。

李白一生游历206州县,登过80多座山,游览过60多条江河川溪和20多个湖潭。

《独坐敬亭山》《山中问答》《早发白帝城》《客中作》,这些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都是在游历的旅途中写成的。

读书是静态的,游历是动态的,游历可以增长见闻,亲眼看到那山、那水,那片天空和那里的人,司马迁才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故事,李白才写出了天马行空的壮丽诗篇。


02

读书和旅行,成为更好的自己


读书是精神的旅行,而旅行又是身体的阅读。

就如有人总结的,“读书,是向内旅行,去往精神世界。旅行,是向外读书,探索天地苍穹。”

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曾经说过:“世界上任何书籍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

王阳明认为,读书的最高境界,不是学知识,而是要发现自己、发现良知。

读书,就是为了变化气质、脱胎换骨,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读书可以让人增长智慧,放大格局,养足才气。

曾国藩认为,读书可以变化人的气质,甚至改变一个人的骨相。

旅行,作为身体的阅读,也可以改变气质。

然而现实社会中,旅行其实很肤浅。

大部分人都把旅行作为释放压力和负能量的一种方式,有人去旅行甚至仅仅是随大流,或者为了拍几张照片向别人炫耀,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余光中说,旅行之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

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

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

读书和旅行,都是神圣的,意义非凡的。

往期精彩

头条丨致家长:不为难老师,不打扰教育,就是对孩子最好的支持!

头条丨张雪峰在衡水中学演讲:孩子不想读书,就带他去这四个地方看看(老师转给家长)

头条丨700万个家庭的数据分析,培养孩子最关键的因素原来是这些

头条丨请告诉孩子:读书和不读书,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

头条丨“我从不给我孩子玩抖音”,那些拒绝抖音的家长,后来都怎么样了?


来源丨儒风大家

编辑丨校长派

出品丨校长智库教育研究院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