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叶澜:为什么我不赞成简单提“教师专业发展”

叶澜 校长派 2021-09-14

全文长 33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分钟



 


精彩导读


我不赞成简单地提“教师专业发展”,而是提“教师发展”。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现在人们不太怀疑。目前的问题是,教师对专业发展太看重了,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这个问题却往往忽视了。

—— 叶澜





01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者


教师、医生和律师,与建筑师、工程师不一样。一类是跟物质生产相关,一类跟人相关。教师和医生,尽管面对的都是人,但仍不同:医生主要关注人的身体,医生在工作时,研究的是病与治病;教师关注的却是儿童、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以及整个生命的发展。这之间的差异是清晰的,不难区别。


教师往往被他人称为“教书匠”,这一“书”一“匠”两字对“师”字的替代,概括了许多人对教师职业性质的认识:他们只是教“书”的“匠”人而已;他们只是把已有的知识传递给青少年而已;他们只要认真工作,不把知识教错,教对、教好即可。充其量,教师是人梯,因牺牲自己的生命,造就他人的成长而伟大,并不像科学家、艺术家那样因创造而伟大。教师职业不能在社会上引起真正的尊重,其认识根子在此。


不少教师也认同这样的观点,他们往往只为教书而行,负责任者力图把所教“书”的内容理解得更透彻,关心学科知识的更新,提高与自己所教学科一致的学历水平,为的是把“书”教得更好。至于自己的劳动有何创造性,同样未做深究。如此,教师就无所谓什么工作中的创造自觉,也无法体验创造的欢乐与尊严,培养创新人才之类的话往往也就流于空谈。


今天,教师的使命是使学生能够适应这个变化的时代,活出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以及他对这个社会尽一个公民的责任。每一代的教师都面临时代对教师使命的要求,但是也会有一些不变的,那就是教师的事业是对人一生负责任的事业。尽管学生不完全被教师所左右,但好的教师会成为一种力量,引导人前进和向上。


一个教师,能够对儿童、青少年,对某一个人的发展变化留下深刻影响,让他在每一个前进的重要时刻会想到这位教师。这样的教师,就是在真实的意义上成了一位教师,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递者、技能的教学者。


02

教师需要激发创造性劳动


在我看来,教师劳动的创造性由其工作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在于促进儿童、青少年的精神生命成长与精神世界丰富所决定。它需要教师对多种知识实现多层次、创造性开发、转换与复合才能完成。


就以教师最经常开展的学科教学活动而言,教师所教的知识自然是前人创造的,它以系统化、相对稳定的符号形态并经教科书加工后呈现。但教师的相关教学,不可能只是把现成的知识像物件一样传递到每个学生手中。


在教学前,教师首先要研究开发不同的学科知识对儿童、青少年心灵丰富成长的发展价值,包括这些知识的社会价值。其次要研究自己所教学生的发展状态,他们的潜在发展需要与可能,以及他们在学习这些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经验、重要的相关潜在知识等一系列方面。


只有在两方面都清晰的背景下,教师才可能确定对学生具有发展意义且可实现的教育目标。这些工作没有现成的知识提供,也没有人能代替,只能通过教师自己的创造性研究才能完成。然而,这还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的价值,以知识的创生过程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培养学生吸收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能力,实际上也是形成学生终身学习和创造兴趣的基础,教师还需要将符号化的知识,转换成各种鲜活的、对学生既可能接受又具有挑战性,且不只是游戏式的状态,这同样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


唯有经过教师如此这般的一番努力,作为人类文明的财富和认识世界成果的知识,才能转化成滋养、浸润学生心灵,激发生命活力的“琼浆玉液”。


然而,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来说,完成上面这些任务,还只走了不到一半的路程。教师还需要对教学活动如何展开做出师生互动式的整体设计。在完成设计后,还要直面由成长发展中的个体组成的学生群体,在不同的、时时变化着的复杂教育情境中进行教学,不断处理、重组教学过程中因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断生成的新资源,做出及时的调整、重组与新的策划……


如此复杂的过程,不但需要教师具备教育学知识,需要经验,更需要理念与智慧、实践与反思、重建与更新。唯有如此,才能使课堂教学的创造过程成为学生的生命成长过程,成为教师职业生命的创生过程,同时,也成为与人类自身发展直接相关的教育学知识的积累、创生过程。



总之,教师不是一个简单的传递者,他跟孩子一起创造每一天的生活,为孩子的未来生活而时时创造。


教师是丰富人一生的很重要的角色,教师的创造表现在“转化”上,他把人类的精神财富转化成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这个转化的艺术,就是教育的魅力。


教师的创造还表现在他对学生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和完善上,这样培养出来的新生代,就会与他的上一代不一样。代际传承的本质是把知识、技能、精神转化成个人的能力和精神内存。这些东西又会综合成新的创造力。


我觉得教育事业和教育的魅力一定要与创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教师,像蜡烛一样,成天勤勤恳恳地埋头苦干,就觉得对得起学生了,以牺牲自己作为职业高尚的表达,而不是用一种创造的智慧去点燃学生心中的内在精神潜力,倘若这样,他一定没有魅力。


教育是一种独有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魅力在哪里?就在于创造。


当然,教师的创造跟工程师的创造不一样,跟建筑师的创造不一样,跟作家的也不一样。它的创造是一种为了人的生命发展而做的创造。这是大量“转化”过程的创造,它通过“转化”让每一个生命具有创造的内力。这也是为社会发展提供创造的永不枯竭的源泉。我觉得人类社会创造事业中不能没有教师这个职业,不能将教师职业仅仅停留在传递。如果停留在传递,那么这个职业一定没有魅力,教育一定搞不好。


03

教师不仅仅要专业发展,更要全人发展


关于教师发展,近年来流行的提法是“教师专业发展”,那就是把教师职业看作一种具有专业性的职业。教师专业化最早是美国提出来的,它主要从两个角度提出:一是改变教师地位(如美国的教育工会),目的是保障教师的职业地位受到社会尊重;二是从操作化角度,旨在把教师作为一种专业技术人员。


我不赞成简单地提“教师专业发展”,而是提“教师发展”。教师作为一个专业人员,现在人们不太怀疑。目前的问题是,教师对专业发展太看重了,自己作为一个全人的发展这个问题却有所忽视了。


教师往往日行而不觉:自己在学生面前是以全部的人格、一言一行呈现他是谁,学生依此判断你是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你的敬意、瞧不起、反抗、喜欢,都不是仅仅因为你的专业,而是你的全部人格。当然,没有专业是不行的,没有专业你讲台都站不住。但是仅仅有专业,肯定也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教师的整体发展。


教师必须对自身的发展有认识,其中包括对教育的理解,以及对教育责任的承担。中小学教师面对的是青少年,面对的是鲜蹦活跳的成长中的生命,要有一种责任担当。学生生命既是最柔润的,又是最脆弱的。有些东西一旦被打破,很难再重新变得完美。所以青少年时期,老师留给青少年的是什么,对他一生的发展都有影响。一个人一辈子能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他的福分。


教师是育人的事业,作为教师,首先要自己活得像个人,才能对别人产生成人意义上的影响,一种真正成为人的影响。自己活得像个人,并不是说像一个圣人,而是说你很真实,很努力,有信仰,你在为这个信仰践行。教师也会有缺点,有时候也会有冲动,但只要你是真实的,你会冷静下来,孩子也会理解。所以我觉得跟人打交道,一定要做真人,不要去做一个假假的人。



今天,我们强调提升教师发展的自觉,其目的不只是停留在造就一批优秀的教师,而是为了使每个教师意识到:自己能成为自身职业生涯的主人,只要努力实现自我更新,就能胜任当代教师的职责,在成就学生的同时,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活出特有的职业尊严和欢乐。


把握时代赋予自己的机遇,以主动、积极的姿态迎接,而不是消极、无奈地应付,投身于学校变革的实践中,这是教师提升自觉的首议之题。


教师是为明日而作之人,在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只有把握时代脉搏与趋势,才能意识到中国现代化事业需要一代怎样的新人。


认识到这些,才会产生投入教育变革的自觉,进而意识到这一变革要通过改变教师自我才能实现。教师参与变革的自觉只有转化成自我更新的需要,变革才可能得到来自生命发展需要的内在、持续和强大动力,得到变革主体自觉实践的支撑而最终实现。


往期精彩



◀深度丨疫情下审视国民素质教育:这些行为习惯应该养成


◀深度丨当前的中小学校,学生学习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深度丨来自孩子的灵魂拷问:为什么要学“无用”的学科?


◀深度丨踩过了“西式管理”的坑,这位校长找到了“中国式管理” 之路,结果很惊喜……

来源丨中国教育新闻网

编辑丨校长派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