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科济生物王华茂:为全球万千癌症病人带来生命之光

李小佳 科创上海 2023-08-23


张江访谈录

——科创50人

//
编者按

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国际一流科创人才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主战场,涌现出了一批战略科学家、领军企业家、科技青年才俊等做出卓越贡献的杰出人才。他们心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披坚执锐,在高端产业发展中不断超越,在创新创业生态建设上善作善成。近日,上海科创办官方微信公众号“科创上海”推出“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大型系列访谈,讲述他们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故事,激励更多有识之士共同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王华茂


  • 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

  • 坐标:上海徐汇

  • 领域:生物制药



就在一个多月前(5月17日),科济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传来一则喜讯:公司已启动CT041在美国的2期临床试验的患者入组,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二线治疗失败的CLDN18.2表达阳性的晚期胃癌/食管胃结合部腺癌(GC/GEJ)的患者。CT041是全球同类首创的、靶向CLDN18.2蛋白质的自体CAR-T细胞候选产品,也是全球首个进入确证性Ⅱ期临床试验的用于治疗实体瘤的CAR-T细胞候选产品。


公司联合创始人、首席运营官王华茂表示,如今的科济生物不仅仅是一家专注于开发CAR-T细胞等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公司,更成为一家根植于上海的国际领先的CAR-T细胞药物研发型企业


徐汇CMC制备中心



01

点燃梦想






1999年,作为复旦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王华茂有幸进入一个非常好的实验室,“在这里,我有机会接触、学习当时相对前沿的靶向基因治疗的相关理论知识,同时有机会进行大量的动手实践”。但那时的他,或许未曾想过若干年后的自己,不仅将成为“创新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更将成为登陆港交所主板科技企业的鸣锣人之一。



硕士毕业后,王华茂进入一家知名生物技术公司。3年的工作时间看似不长,却锻炼了王华茂的项目管理和团队管理能力,也使他增强了在生物技术领域进行耕耘的兴趣和自信。


“后来在李宗海博士的建议下,我又回到了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再次回到生物治疗实验室时,我的内心对理想多了几分坚定,于是,我们就一起开始捣鼓各种新方向新技术,包括自身抗体、治疗性抗体、抗体偶联物,等等,希望能够做一些真正起到肿瘤治疗效果的产品。”而此番重返校园,也让其更清晰地意识到,创业将成为自己博士毕业后一个实现理想的必须之旅。



02

披荆斩棘






2014年,科济生物在上海徐汇区“破土而出”。王华茂满怀对于生物技术的热爱和信念,成为这家以“创新药”为梦想的初创公司的联合创始人。“科济生物脱胎于李宗海博士为首的创业团队,是我们团队和VC投资人共同设立的专注于CAR-T细胞治疗的一家公司。在公司初创阶段,李博士负责总体战略方向和科学研究,我主要负责公司的日常事务和技术开发,尤其是药物开发与生产(CMC)方向的工作。”


工作照


日常事务和技术开发看似波澜不惊,但实际上对一家初创公司的发展不可或缺,而药物开发与生产对于“奔跑”在CAR-T创新药赛道的科济生物而言更是举足轻重。在业内人士看来,CAR-T类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与传统药品有显著不同的特征,CAR-T细胞作为一种“活”的药物,使得其开发、制造、检测和临床评估都极具挑战性。


王华茂从零起步组建团队,建设中试平台、生产平台、生产基地等,建立 “质粒-载体-CAR-T细胞”全链条生产制造和质量控制体系,并利用这些平台完成了多个候选产品临床前药学研究,成功将4个候选产品推进注册临床研究阶段。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完成2个候选产品中美技术转移并成功获得新药临床试验(IND)批准,并主导在上海金山建立了中国首个获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CAR-T细胞商业化生产基地。这些为科济生物CAR-T候选产品商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金山商业化生产基地

CAR-T生产区


创新之路从不平坦,高光的背后是王华茂与药物开发与生产团队的一路披荆斩棘。


“2017年,国内还在争论CAR-T细胞治疗是医疗技术还是药品,当时科济生物就坚定了药品开发的思路,按照药品开发的要求搭建团队。一开始我们团队也经验不足,国内也没有这方面太多的经验积累,面对‘无人区’,我们只能摸索前行。”设计生产设施的时候如何体现合规要求?如何保证生产效率?面对困难重重,王华茂带领公司内部团队和外部的设计团队经过无数次的头脑风暴和争论逐步将药品开发和生产框架搭建成型。


工作照


2018年,科济生物靶向BCMA的CAR-T产品“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CT053)进行美国新药临床试验(IND)申报。在此过程中,需要大量的CMC文件,“面对语言难关、专业术语,我们团队咬紧牙关,依靠内部力量一词一句写出来,这中间的毅力和坚持至今想来都是一笔无价的财富”。付出甘之如饴,所得归于欢喜。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已获得FDA孤儿药认定和再生医学先进疗法资格,以及EMA孤儿药认定和优先药物计划资格。如今,泽沃基奥仑赛注射液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被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同时,科济正在北美开展1b/2期临床试验。


美国CGMP工厂,位于达勒姆市



03

前沿探索






对于CAR-T细胞疗法,或许还有不少非业内人士仍感陌生,但对于癌症人们一定不陌生。


2012年,身患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美国小女孩艾米莉(EMILY),成为世界上第一位接受CAR-T临床试验的儿童患者。小女孩虽然初期出现了一系列状况,但最终疾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且10余年来没有复发迹象。艾米莉神奇的抗癌经历让全世界瞩目,也火速点燃了全球关注癌症治疗的生物医药企业对于CAR-T细胞疗法的巨大热情。


CycloCARLADARTHANK-uCAR



“CAR-T细胞疗法,也叫做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人体自身的T细胞杀灭肿瘤细胞有局限性,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在人体T免疫细胞上加入一个嵌合抗原受体(CAR),就像给T细胞加装了导弹和望远镜。当CAR-T细胞在实验室扩增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它们会像火力全开的狙击手,并分裂增殖成千上万,然后靶向攻击并杀死肿瘤细胞。”王华茂用形象的比喻讲解了CAR-T细胞疗法的基本原理。


谈及CAR-T细胞疗法的未来发展空间,王华茂用了四个字“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他表示,“科济生物所瞄准的实体肿瘤的细分赛道更有巨大的科研和商业潜能”。


公司实验图


“实体瘤病例数约占所有肿瘤的90%,存在未被满足的巨大的医疗需求。”目前,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的6款CAR-T,以及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的2款CAR-T,均是针对血液瘤。但科济生物针对实体肿瘤做了诸多的前沿探索,未来CAR-T有可能在实体肿瘤中取得突破性疗效,比如,科济生物自主研发的CT041,是全球同类首创(first-in-class)的CLDN18.2自体CAR-T产品。与此同时,从CT041治疗晚期胃癌等数据来看,已经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展现出治疗前景。


科济药业产品管线(2023年5月更新)


如今的科济生物,越来越体现出在CAR-T细胞领域研发与革新先驱者的特质。自2014年开始运营以来,企业开发了多项新技术以及拥有全球权益的产品管线,以解决CAR-T细胞疗法面临的重大挑战,比如提高安全性、提高实体瘤的疗效,以及降低治疗成本。公司产品管线包括升级版的全人BCMA CAR-T,全球潜在同类首创的CLDN18.2 CAR-T,以及全球潜在同类首创的GPC3 CAR-T等。2021年登陆港交所主板,更开启了科济生物创新发展的新起点,让科济生物更快速地奔跑在全球生物医药最前沿。


科济药业于2021年香港上市



回顾一路走来的历程,王华茂表示,创业是非常重大的决定,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和资源,需要面对各种挑战和风险,非常幸运的是,在创业开始的艰难时期,有好朋友、好团队大家共同努力和相互支持。“创业对于我来说不是突然的一个念头,它有硕士期间的学习的基础、有在公司工作的锻炼和博士期间的回炉深造,有偶然因素,也有水到渠成的因素。”


上世纪90年代,CAR-T疗法被科学家形容为“实验室中的一个梦想”,如今这个梦想已经真正开始为全球万千癌症病人带来生命之光。


作为科济生物全面推动产业化的负责人,王华茂表示,对制药而言,有两点最重要,一是能治愈患者,二是患者要能用得起。现阶段,科济生物将通过端对端生产及规模化效应进行研发成本的摊薄,而长远来看,还是要通过科学与技术的创新来解决CAR-T细胞疗法治愈患者以及患者可及性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上海是生物医药研发的高地,也是生物医药研发的理想之地。我们将立足上海这片创新的热土,从解决行业痛点、技术难题出发做更多的拓展尝试,希望能给行业发展带来帮助,为治愈更多患者出绵薄之力。”
























张江访谈录·科创50人


敬请期待!



*转载请注明出处科创上海

编审:李小佳

编辑:余逸舟


往期回顾



上海科创办党组班子成员聚焦问题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调研

张江高新区1-4月主要经济指标出炉!


彰显创新源动力,2023上交会“科技创新&活力张江”展区亮点纷呈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