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访苔原
一转眼,2020年已过小半。自疫情爆发以来,一场梦,恍如隔年。起初国内疫情严重之时,每天凌晨都醒来好几次,看着不断见长的确诊人数和各方真真假假、质疑不断的消息,心里满是对家人和朋友的担忧。后来由于应激不断,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不太好,便尝试屏蔽纷杂信息,盼着盼着,总算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然而,这下欧美各国又出幺蛾子……罢了罢了,反正终于等来了蹲家里上网课的通知,无论是群体免疫还是鼓吹口罩无用论,也都改变不了恶化的大局。唯有时间才能检验真理。在祖国的你们都辛苦啦!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是战士。
回归正题,从去年7月拖到现在的西伯利亚总结实在是命运多舛。无数次起笔,最终均以失败告终。有太多的话想说,导致脑海里始终是一团乱麻,理不出一条清晰的思路成文。但是再不写下来,或许哪一天会忘记许多细节吧。于是这次下定决定逼着自己写下来,本就没什么文笔,那就只为记录这份难忘的经历吧。
来到“无人区”
偌大的俄罗斯,有不少地方不宜居住、荒无人烟,却是鸟类繁殖的天堂。因此,每年繁殖季都会有一批科学家来到鸟不拉屎的“无人区”开展研究工作。其实所谓的“无人区”还是有人居住的,只是规模非常局限。毕竟完全没有人的地方保证足够的物资补给,不便于开展长期工作。
启程之日,我和队友从上海出发,先向西飞抵莫斯科转机,再向东飞行约8小时来到了最接近目的地的“大”城市:Anadyr(阿纳德尔)。Anadyr是俄罗斯东部Chukotka(楚科奇)自治区的首府,这里唯一的“迷你”机场每三周有一班直升机飞往最终目的地Meynypilgyno(简称Meyno)村庄。由于我们在直升机起飞前一天抵达了阿纳德尔,所以当晚在机场附近住下了,这一晚的经历也让我粗浅地领略了一番俄罗斯远东的建筑风格并瞥见了一眼具有怀旧气息的超市。
五彩缤纷的住宅区外墙
阿纳德尔的超市里卖的大多数是能长期保存的食物,而照片里的景象像极了小时候的散装饼干大卖场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收拾好所有行囊去机场等候直升机起飞,然而当天是否能飞全凭运气。出于安全考虑,直升机对于起降地的天气要求颇高,而Meyno的气候多变,根据往年的情况看,起飞时间延后2-14天都有可能。如果当天飞不了,我们只能打道回府继续住在阿纳德尔,第二天早上再来机场等待起飞通知。不过,这一次我们幸运地迎来了好天气,当天得以顺利起飞!
全程飞行时间约两个小时,由于直升机舱内噪音很大,便戴上了队友备好的耳塞,而眼睛却一直没闲着,盯着窗外欣赏美景。我曾以为自己走过的地方、看过的风景不少,有时候甚至觉得麻木了,看到新景象也很少发出由衷的感叹。然而当我俯瞰着那大地上的无尽苔原时,我终于知道,不是我麻木了,而是那样的景色确确实实不再打动我,唯有脚下这复杂多变的苔原是如此鬼斧神工,平平无奇的外表下竟藏着大自然那么多智慧的杰作,照片完全不足以体现它的魔力!
直升机上窗外的景色,蜿蜒的河流窄窄宽宽,未融的冰雪轻轻地勾勒出了它的婀娜,宛如一条绸带,延伸至无尽的远方。
看着苔原上的冻土、沼泽和湖泊意犹未尽之时,直升机飞越一片低矮的群山,穿过一层薄雾,眼前突然豁然开朗,看似荒芜的苔原上竟然冒出一排排色彩艳丽的屋子!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Meyno小村庄!谁敢相信在如此偏远的“无人区”竟然还有这般活力四射之地,真是苔原上的“桃花源”啊。
欢迎来到“无人区”里的小渔村——Meynypilgyno
灰色的大房子是村里的学校哦~
在全村人和科学家大本营工作人员的注视下,直升机顺利地降落在了空地上。村里的人们是来迎接直升机上的货物和信件,而大本营的人们当然是迎接我们这一批科研小伙伴啦!
靓丽的直升机本尊以及迎接货物的村民(右侧)和各位科学大佬们(左侧三位)
Meyno小渔村初体验
根据阿纳德尔官方记载,1957年起有人定居在Meyno小村庄,到了2011年的人口统计数据显示约有500人定居于此。Meyno村位于白令海西岸,占地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村里有着一整套社会保障系统,包括政府办公楼、学校、医院以及教堂。而Meyno的发展和渔业息息相关,现如今村里的多数村民依旧以捕鱼为生。
村子中央的小教堂,以及其他居民的房子
孩子们在村里唯一的playground玩耍~
据我所知,在这个偏远村庄周围开展鸟类科研工作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80年代(或许更早)。早期的一批俄罗斯科学家在这里开拓了苔原鸟类繁殖地的研究调查,至今已持续开展了几十年,获得了珍贵而又详细的科研数据,也和这里的村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其中更是有一位“护鸟大使”——Sveta长期帮助科研人员处理后勤和沟通工作,没有她和她一家的帮助,难以想象如何在这偏远的地方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我们住的房子是村民们租借给我们的,他们大多是离开了Meyno,在阿纳德尔或是其他大城市定居生活。由于每年聚集到这里的研究人员至少也有十多个,因此村里特意给我们腾出两个集装箱的空间作为集体食堂。我们的三餐基本都是在那里解决的,掌勺人就是可爱可敬的Sveta。
集装箱食堂,窗户那儿就是厨房啦~
到了村里安顿好大家的住处后,Sveta就给大家准备了下午茶接风洗尘。经过一上午焦虑的等待和直升机上激动不已的精力消耗,此刻的我着实有些饥肠辘辘,看见眼前十多年未见如今他乡遇故知的炼乳(condensed milk)时瞬间两眼放光!还有那花花绿绿五彩缤纷的糖果让人忍不住想每一个都尝一口。然而,那时的我又怎会知道这一顿下午茶里竟能窥见接下来两个月的伙食规律(之后会有一篇小村村饮食专题,敬请期待)。
第一顿下午茶的主角是Sveta制作的油饼类似物和红茶。
糖罐、果酱、糖果和炼乳是俄罗斯人和英国人每顿必备的“神仙伴侣”
辗转三天余,时差混乱不堪,第一天便早早睡下。后面两个月的寻鸟历险记即将如火如荼地开启,探访苔原的角角落落,像鸟儿一样拥抱这片土地,体验它们在这里的生活。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