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魏震: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投资策略丨金融前沿讲堂第122期

HFRI 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
2024-08-25


编者按

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资本市场的多样化,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投资机会。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比起实体经济的发展相对滞后,境内外投资者在资产配置中的角色与潜力尚需进一步挖掘与优化。对此,MSCI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全球总管魏震博士详尽阐述了机构投资者的配置框架及其针对中国的投资策略,并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解析了中国股市独特的超额回报驱动因素。


2024年6月20日晚,应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邀请,MSCI董事总经理&中国研究全球主管魏震博士做客“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为大家带来主题为“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投资策略”的线下精彩讲座。本次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170余名观众现场参与。

李荻教授发表致辞


在讲座开始前,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金融学长聘副教授李荻老师发表致辞。他向观众介绍了魏震博士的工作和研究内容,并介绍了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以及《北大金融评论》。李荻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对魏震博士的分享表示感谢,对全体观众的热情到来表示欢迎。


魏震博士分享全球资产配置与中国投资策略

讲座伊始,魏震博士以中国经济发展和资本市场结构为切入点,阐述了中国在机构投资者的全球资产配置中的投资角色。他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对全球经济的贡献日益显著,中国资本市场的行业构成也日趋多样化。然而,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中国企业的融资更多依赖于传统银行业,本地投资者在资本市场的资产配置比例较低,而因市场准入问题,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A股的比例也较低。

随后,魏震博士介绍了机构投资者的配置框架及其针对中国的投资政策。机构投资者的配置框架由上至下分为四层:第一层为长期(10年以上)的参考投资组合;第二层和第三层为中期(3-5年)的政策和战术;第四层为基金经理管理的实际投资组合。针对中国的投资政策共有两种:综合方法和专用方法。综合方法基于如MSCI指数的全球或者新兴市场基准指引进行配置;专用方法则通过加大配置比例,例如调整指数中A股权重或单独成立对中国投资的部门来实现。魏震博士进一步指出,俄乌战争后,许多机构投资者重新审视了对中国的配置方案。


魏震博士总结中国投资策略框架


在分析对中国的投资框架之后,魏震博士对中国A股市场进行了深入剖析。他首先介绍了投资中国A股的原因。A股市场表现与全球市场相关性较低,且收益分散性较大,通过投资A股市场可以进一步实现投资分散化。随后,他介绍了专门配置中国资产的策略。对于指数化方法,他介绍了市场加权指数及其投资决策过程,并分析了MSCI中国指数回报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主动投资方法,他基于Barra因子框架分析了业绩表现较好的中国基金和中国A股基金的业绩归因和风格暴露,分红和规模的非线性回报是影响回报的关键因素。

最后,魏震博士深入论述了中国股市独特的超额回报驱动因素。宏观层面上,需要了解市场准入政策、行业分割和境内外市场联动效应;微观层面上,需要关注市场微观结构和市场参与者;生态方面,需要关注研究机构、管理者的借入和金融产品生态。

现场观众踊跃提问


在提问互动环节,现场观众踊跃参与,并就机构如何看待中国资本市场、地缘政治对投资的影响和如何看待经济基本面和A股之间的关系等问题进行提问,魏震博士进行深入分析和详细解答,获得观众热烈掌声。

魏震博士与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此次讲座是“北大汇丰前沿讲堂”的第122期。“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主办,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承办,《北大金融评论》和深圳市资产管理学会作为学术支持。“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将继续邀请业界权威人士讲授金融前沿领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为北大学子打造聚焦金融市场最新趋势与动态的优质平台。

  延伸阅读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讲堂往期回顾(截至2024年5月共121期)
北大汇丰金融茶座往期回顾(截至2024年5月共37期)
北大汇丰金融云书会往期回顾(截至2024年5月共5期)
北大汇丰金融云学堂往期回顾(截至2023年9月共17期)
北大汇丰金融前沿对话往期回顾(截至2021年12月共106期)


文章撰稿刘泉

本篇编辑:张萌‍‍‍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北大汇丰金融研究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