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普人口数据颠覆五大认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旺角黄汉城 Author 黄汉城
千呼万唤,2021年第一大悬念今天(5月11日)终于揭晓。
上午10时,国务院新闻办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第七次人口大普查的数据: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中国内地总人口数为14亿1178万(不含港澳台籍)。
鉴于2019年中国总人口数为14亿零5万,所以外媒之前的臆测证实为子虚乌有——
中国人口没有出现1949年以来首次下降!
中国总人口更没有跌破14亿。
然而,随着数据的公布,带来忧虑和问题却只会更多、更明确、更具体。
第一,中国人口拐点是否已注定将提前到来?
第二,中国人口结构失衡,比如民族、性别、年龄是否已经积重难返?
结果就是,第三,中国未来面临的人口危机将会以何种方式呈现?
虽然,目前公布的数据只是大略情况,更详细的数据将会在今后陆续公布,但仅仅是有限的数据已经足以让我们窥豹一斑。
危机是否真得存在?
只看目前官方公布的总体数据,似乎人口危机离我们还很远着呢。
中国人口连续第二年突破14亿。
比如,根据新闻发布会给出的口径:中国人口总量,七普相对六普十年间增加了7206万;而六普相对五普,十年的增加数据为7390万。
两厢一对比,最近这个10年,中国人口也只不过少增加了184万,平均每年才18万多。
如果只看人口增加的总量,那么中国在过去五年中,紧锣密鼓出台放开单独二孩、全面放开二孩,现在有人在呼吁放开三胎,简直纯属多余。
但是,如果加上最近5、6年单独年份的数据,心情绝对要沉重许多。
2019年,中国人口净增467万。而仅仅在5年前,中国一年净增数还两倍于此。
过去,中国危机感来源之一就是中国每年净增人口下降的太快。
80后比70后少了500万人,
90后比80后少了3100万人,
00后比90后少了4100万人。
让人不太容易理解的一个点就在于此。
七普数据可能会让我们产生时空错乱的感觉。因为,仅2020年一年,中国人口净增就达到了1173万。
要知道,过去十多年中国人口净增都只能在六、七百万挣扎。而2020年的净增数据是2019年的2.5倍,直接追上了1998年的水平。
人们可能不禁要问,多出来的几百万是哪里来的?
这么大的数据波动,当然也不是不能理解,毕竟,中国除了大口大普查之外,其它年份是采取抽测、估算的方法来确定人口数,累积十年的统计偏差当然可以很大。
这反而凸显了大普查的重要性。
中国人加速用脚投票,奔向南方
七普还出现了一个惊人的变化。
2000年-2010年,中国只有4个人口萎缩的省份,分别是贵州、重庆、四川、湖北,分别减少了49万人、166万人、193万人、227万人。
而2010年-2020年,中国人口萎缩省份扩大到6个,变成了甘肃、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十年间分别减少55万人、65万人、79万人、115万人、337万人、646万人。
资源型省份以及老东北工业基地是人口减少的重灾区,而湖北、四川、重庆和贵州则从萎缩的名单上消失了。
大家注意到没有,早十年萎缩的省份,均位于南方。后十年萎缩的省份,均位于北方。
发生这样的变化主要基于两个原因:
第一2001年中国入世后,孔雀东南飞,大量西南片区的人口跑到沿海务工,导致当地人口流失。后来,重庆历史性地打通了全球第二条欧亚大陆桥,从沿海地区抢走了笔记本电脑之都的皇冠,一夜之间建立起了庞大的电子信息产业,成功完成了传统重工业基地的转型。成都凭借沿海般的营商环境,虎口夺食,吸引了海内外诸多巨头落户,逐步闯入了中国前十大城市。贵阳抓住大数据的风口,以及中央扶贫的大腿,经济弄得有声有色。武汉强势崛起,重归中国芝加哥的风采。
湖北、四川、重庆和贵州均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在产业转移由沿海转移到内陆的历史进程中,这些地方充分发挥了长江这个黄金通道的价值,借助于上海、宁波等入海口的深水良港,全方位融入了全球产业体系当中。
家门口的工作越来越有吸引力,导致大量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回流至湖北、四川、重庆和贵州。
第二当南方城市想尽办法爬到产业链中下游的位置时,北方城市陷入对投资的路径依赖,多数停留在产业链上游、供应原材料的位置。
这一点,可以说是南北方经济模式的分野,极大决定了后来的历史性进程。2008年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年份。
伴随着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发酵,以煤炭、钢坯为代表的大宗商品进入了下行周期。依赖传统资源和重工业的北方经济模式就是从那时被重挫。
内蒙古、山西、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份的产业结构均比较单一,导致人口流失。
七普与六普相比,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0.22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0.79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下降1.20个百分点。
在大都市圈的历史性趋势下,中国的马太效应会越来越强。
值得注意的是下边这张图片。
相比2019年各地统计的常住人口,2020年有16个省市区的数据变高了,15个省市区的数据变低了。
其中,四川减少8万,青海减少16万,辽宁减少93万,河北减少131万,内蒙古减少135万,云南减少137万,甘肃减少145万,江西减少147万,湖北减少152万,天津减少175万,山西减少237万,安徽减少263万,湖南减少273万,吉林减少284万,黑龙江减少566万。
人口统计,果然是一门充满了玄机的“学问”。
广东增加的最多,达到1080万,相当于一次普查,多出了一个千万级的超级城市。浙江其次,增加了607万。这个省份提出到2035年全省常住人口达到7400万,也就是未来每年平均增长100万人口。
汉族人口比例继续下降
我在不久前的文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即将公布,这有5大神预测》就预测了,汉族人口比例将进一步下探。
果不其然。
普查结果表明,当前汉族人口为128631万人,占91.11%;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万人,占8.89%。
1953年,汉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为93.94%。
接下来十年,该比例有所上升。但是自从80年代计划生育被定为基本国策后,汉族人口占比全国比例就进入了稳步下降的通道。
1982年是93.32%。
1990年是91.96%。
2000年是91.59%。
2010年是91.51%。
2020年是91.11%。
相比上一次普查,下滑了0.40个百分点。
放全球来看,不同民族的信仰、族群心理、看问题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主体民族的变化,往往会对一个国家造成深刻的影响。
以美国为例。
很多人没有留意到,美国因为老龄化和低出生率,十年前白人的数量就基本停止增长了。50个州的白人比例正在不断被稀释和下降,预测至2050年左右将低于50%。
未来少数族裔会历史性地构成美国人口的多数。
学者刘瑜指出:共和党的主要选民基础是白人、年龄偏大以及教育水平偏低的选民,他们在不断缩小。而民主党的主要选民基础非白人、年轻人以及受教育水平较高的群体在不断扩张。就长期后果而言,除非共和党大幅调整政纲,某种意义上它已经进入了衰亡期。
美国威尔逊中心研究员汪铮更是断言,民主党开始展现出具有在美国长期执政成为“天然执政党”的前景。
白人比例的下降,正在静悄悄地改变美国的政治走向,未来税收、福利政策、持枪等社会基石或许会迎来新的大调。
而汉族人口比例的下滑,对于中国局部地区来说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传统家庭结构已被颠覆
当前全国共有家庭户49416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2928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
这个数据相当令人震惊。
1990年,中国的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96人。2000年为3.44人,2010年为3.09人。
尽管家庭规模持续萎缩,但毕竟中国还是维持了典型的一家三口的结构。
现在,这个数值跌穿3了,那也意味着传统的家庭结构已经完全被颠覆了。社会上的丁克家庭,一人家庭远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得多。
一方面是人口流动日趋频繁之后生育理念的变化,另一方面也是高昂的房价令人彻底佛系。
像中国前十大城市的常住人口,就占了全国人口的12%左右。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苏州这些大城市里头,有多少人买得起三室一厅、四室一厅?
没有宽敞的生活空间,你让大城市的居民如何去生?
我们绝对不要小瞧家庭规模缩小之后的影响。
第一是国土安全。《外交》杂志认为,家庭规模的缩小将影响中国未来的外交和国防战略。对于任何或将导致重大伤亡的行动,我们会比之前更加更加更加的慎重,从而限制了北京在未来几十年内的安全政策选项。
第二是城市发展。中国向来存在着庞大的非正式社会关系,农村的熟人社会网络,会通过在先入城的亲朋好友而移植到城市当中,从而为身处下一个梯次的群体提供提供职业和创业机遇。“流动人口,通常依赖可信任的关系找工作和寄宿。如果人们失去这些广泛人脉,比如不能借住在城市亲戚的家里,或者乡下没有亲属帮忙照看孩子,中国城市化的引擎或将熄火。” 传统家庭的解体,会导致非正式社会关系的萎缩,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潜力。
第三是产业发展。我们的家具、汽车、电器等传统行业,其主流产品、主打产品都必须重新设计,以适应新的形势变化。
人口结构失衡加速
中国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龄社会”,而且一只脚已经踩上了“深度老龄化”的门槛。
七普数据数据,中国65岁以上人口为1亿9064万,占比为13.50%。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就属于老龄社会,达到14%就是深度老龄。
中国人口结构过去以及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劳动力人口达到峰值回落,老龄人口不断创造新高。
这都充分体现在七普数据中了。
65岁以上人口占比提升了5.44个百分点,而15-59岁人口占比下降了6.79个百分点。
“未富先老”的残酷现实,将会给年轻人带来极大的负担,也将对先行的医疗、社保等社会暴涨体系构成最严峻的挑战。
如果中国产业升级的速度追不上人口老化的速度,那么问题将会被加速放大。
除了老龄化,还有性别比的问题。
从总体数据来看,中国性别比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不仅105.07处于接近合理的区间,而且相比2010年还有所降低。
但性别问题目前依然是一个魔鬼在细节。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男性人口为7.23亿,女性人口为6.88亿。简单加减就能得出男光棍人数大约3500万的数据。
中国新生人口性别比依然超过110,显示性别的改善任重道远。
未来中国恐怕不是要引进更多非洲留学生,而是要更多放开东南亚、俄罗斯新娘。
大普查数据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一句话,人口大普查的结果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至少十年的幸福。
虽然数据产生了一些紧迫感,但是在人口的流动和重组中,一些区域和产业,还是诞生了极大的机会。对此,智谷趋势会持续分析,敬请期待。
大家好,我是黄汉城,十万级畅销书《中国城市大洗牌》,《谁是中国城市领跑者》作者。据小道消息,这是省长书记最爱看的公号之一。关注我,了解中国和世界经济真相。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设置为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