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JAR的珠宝故藏拍卖到卢浮宫收藏Feng J,艺术珠宝流变的映照

Art-Ba-Ba办公室 Art Ba Ba 2023-10-15




 




Feng J,“Feuille de Ginkgo悬浮银杏”

© FENG J






同频


艺术珠宝

Feng J Haute Joaillerie












2022年3月15日,位于巴黎卢浮宫西翼的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 馆藏学术委员会举办了年度圆桌会议审决新晋藏品,决定将36岁的中国大陆珠宝艺术家Feng J(丰吉)的作品“Feuille de Ginkgo悬浮银杏”纳入卢浮宫永久馆藏,这也是中国大陆珠宝艺术家的作品首次进入欧洲国家级博物馆的永久收藏。





文 / Ash

图片致谢Feng J及Feng J Haute Joaillerie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前,悄然落下帷幕的纽约佳士得“瑰丽珠宝”故藏拍卖几乎是所有珠宝界的顶级藏家们都不会错过的一场拍卖。在这场聚焦于已故出版商、作家、室内设计师和慈善家安·盖蒂 (Ann Getty) 故藏的拍卖上,除了名为“非洲之光”的钻石和一系列由宝诗龙、梵克雅宝、卡地亚、宝格丽、海瑞温斯顿等顶级高珠品牌的著名制造者制作的签名珠宝等拍品,12件来自传奇珠宝艺术家乔尔・阿瑟・罗森塔尔 (Joel Arthur Rosenthal) 的作品作为整场拍卖的焦点吸引着所有人的目光:粉色贝壳、鹦鹉郁金香、象征法国王室的百合花饰、以枕形和梨形切割的宝石和碧玺拼成的缠枝花蔓......这些创作于1980年代末期至1990年代中期、融合了罗森塔尔标志性的自然元素及密镶彩色宝石工艺的胸针和耳饰,涵盖了他职业生涯早期的风格和主题,以雕塑般栩栩如生的形态散发着与其他珠宝迥然不同、摄人心魄的美丽。



JAR多宝石和钻石 "百合花"胸针(1987),抛光紫水晶、粉红碧玺和石榴石,圆钻,18K黄金和银,无签名

图片来源于katerinaperez




以“JAR”的名号为人所知的罗森塔尔具有惊世之才却行事极为隐秘低调,一年仅创作70-80件作品的他只为特定客户制作,好莱坞传奇影星伊丽莎白·泰勒、拥有超级财富的Lily Safra都是他的客人,他也是首位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过回顾展的在世珠宝艺术家。在本次拍卖中,由他制作的佩戴着皇家羽状冠饰和缰绳的斑马造型胸针以高于其预估价11倍的价格成交,而他的12件拍卖作品则创造了超过500万美元的总成交额。



JAR,斑马胸针,1987

玛瑙、钻石、蓝宝石和黑色珐琅,银和18K黄金

图片来源于佳士得纽约及Christie’s Images Limited, 2022




JAR位于旺多姆广场 (Place Vendôme) 7号的店铺并无橱窗招牌,只有简单的首字母缩写“JAR”,却是名流趋之若鹜的圣地,这在旺多姆广场实属罕见。


这座由“太阳王”路易十四建造的广场位于和平街的入口,毗邻巴黎歌剧院和卢浮宫,广场上矗立着为拿破仑·波拿巴而造的青铜柱,而世界顶级珠宝品牌的身影在此云集,如同展示珠宝艺术的橱窗,与花都王朝兴变的厚重历史交织在一起,凝聚着欧洲的百年光影:无论是为“蓝血贵族”拿破仑打造加冕之剑和冠冕的尚美巴黎 (CHAUMET) ,还是被爱德华七世誉为“国王的珠宝商,珠宝商的国王 (Jeweller of Kings, King of Jewellers) ”的卡地亚,抑或是宝诗龙 (Boucheron) 、梵克雅宝 (Van Cleef & Arpels) 、宝格丽 (Bvlgari) ......历数坐落于旺多姆广场的高珠品牌,无不见证着时代沉浮与荣光,承载着由拜占庭至中世纪兴起的丰厚珠宝传统,而这些形成于18至19世纪末的珠宝品牌几乎形塑了今日珠宝市场的面貌,不仅树立了整个行业的标杆,同时也塑造了固化的主流市场风格和与之对应的消费群体审美观。



珠宝品牌林立的旺多姆广场和尚美巴黎位于旺多姆广场的店铺




拿破仑·波拿巴加冕典礼上的宝剑即由珠宝世家尚美巴黎所打造

© Gilles Sabrié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几十年间,西方高珠品牌迅速席卷了国内市场,几乎形成了垄断性,国内珠宝设计师想要独立创造自己的品牌和风格十分不易。不过,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渐渐转变,我们不断在国内的当代艺术博览会中看到高级珠宝的板块设置,华人珠宝艺术家、设计师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并不断用充满挑战的作品塑造着收藏级珠宝的东方价值。


2022年3月15日,位于巴黎卢浮宫西翼的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 馆藏学术委员会 (Acquisition Committee) 举办了年度圆桌会议审决新晋藏品,列席馆藏委员会的十二位来自法国及欧洲艺文界的权威专家委员经过评定,一致同意将36岁的中国大陆珠宝艺术家Feng J(丰吉)的作品“Feuille de Ginkgo悬浮银杏”纳入卢浮宫永久馆藏并与享誉国际的世家品牌梵克雅宝、卡地亚、宝诗龙及新艺术时期的珠宝大师René Lalique的作品一同展出,这也是中国大陆珠宝艺术家的作品首次进入欧洲国家级博物馆的永久收藏。



Feng J的“Feuille de Ginkgo悬浮银杏”被纳入卢浮宫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永久收藏。

© FENG J




从JAR到Feng J,在不同的创作者手中映照了艺术珠宝怎样的流变和历史?本次Art-Ba-Ba邀请到Feng J,与她聊了聊她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不断探索着艺术珠宝的边界。在采访前她刚刚结束与一位欧洲藏家的电话。他是JAR多年的支持者,也是艺术珠宝领域的资深学者和收藏古董及当代艺术珠宝达数十载的藏家,他正在就Feng J的一件新作进行洽询。




Feng J




#Feng J(丰吉)'s Portrait

Courtesy of Feng J Haute Joaillerie






溯源巴黎的百年工艺





2020年11月28日,Feng J的挂名拍品Jardin de Giverny(吉维尼的花园)”项链在富艺斯的“珍贵珠宝及翡翠”秋拍专场中以逾2021万港元的价格成交,成为当晚最高价的拍品,更在当时创下了中国大陆设计师全球最高拍价的记录。


这件以印象派画家克劳德·莫奈的私人花园命名的作品,采用Feng J独创的“双面玫瑰切割”工艺,将蓝宝石、尖晶石、坦桑石、白钻等宝石切割至极薄的状态,再以Feng J标志性的“悬浮镶嵌”方式拼接在一起,梦幻清冽的渐变色阶组合,让人仿佛一瞬间置身于雨后闪闪发亮的吉维尼花园,光影在花叶间流转,轻盈灵动而又光彩照人。自此,时年仅34岁的Feng J在国际视野中崭露头角,《纽约时报》更称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高珠设计师”。



Feng J的挂名拍品“Jardin de Giverny(吉维尼花园)”项链在富艺斯的“珍贵珠宝及翡翠” (Jewels and Jadite) 秋拍专场中以逾2021万港元的价格成交。

© FENG J



不同于许多出自珠宝世家、传承家族品牌的欧美珠宝设计师,Feng J最早并未想过涉足珠宝行业。生于西子湖畔的Feng J,太祖父是晚清宫廷的画师。


在中国的历史时间线上,中西交流频繁的清朝无疑是一个极为有趣的时间节点,由传教士带来的“西学东渐”让中国第一次接触到许多来自西方的器具、技术与思想:出生意大利,身为“西洋画师第一人”的郎世宁为清廷创作的静物画和帝后肖像画,引入发轫于文艺复兴时期的透视技巧,开创了中西融合的“新体画”,成为中国早期油画的开端;乾隆皇帝对西洋时钟的喜爱让大量欧洲钟表和珠宝商制造的自鸣钟流入中国;晚清帝国的危机和“洋务运动”更让新式知识分子们进一步重视西学的传入。


自幼在太祖父留下的博物馆般的家学渊源之中成长起来的Feng J,受到这样中西合璧的杂糅氛围的熏习,给了她最早的艺术启蒙。


大学时代,Feng J进入中国美术学院修读家具与产品造型专业,师从曾获普里兹克奖的中国建筑师王澍,而毕业后本想去美国洛杉矶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攻读跑车设计的她因签证原因只能转战伦敦艺术大学 (UAL) ,却因此机缘巧合,开启了珠宝设计之路。以优异的成绩取得珠宝设计硕士学位后,Feng J在担纲Alexander McQueen首饰部设计的同时,前往美国宝石学院 (G.I.A) 和瑞士古柏林学院 (Gübelin Academy) 进修宝石学并取得了彩色宝石研究证书。


成立于1931年的美国宝石学院,作为一家面向公众的非盈利性机构,通过教育、研究、鉴定服务和仪器研发,建立及维护了全球珠宝鉴定的标准,并在1953年发布了沿用至今的权威国际钻石评级系统和钻石质量4C标准。瑞士古柏林宝石实验室则于1923年成立,以尖端的分析科技和专业的团队成为全球最权威的宝石鉴定机构,于2013和2014年开设的宝石学院为宝石爱好者们提供了专业的宝石学课程。如果珠宝设计的学院派教学让Feng J对珠宝的发展史和设计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顶级宝石学院的深造则让她将不同宝石的材质、特性和应用熟稔于心,为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发布钻石评定标准和钻石质量4C标准的美国宝石学院G.I.A

中、下:瑞士古柏林学院,拥有最先进的宝石研究和鉴定设备




之后在伦敦,Feng J结识了珠宝史学家Vivienne Becker。Becker在4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出版了近20本珠宝方面的专著,她对Feng J的赏识和持续鼓励也让Feng J确认,珠宝是自己毕生想要投入的事业。为了进一步习得欧洲珠宝制造的百年工艺,Feng J追根溯源前往巴黎。这一16世纪以来引领着欧洲时尚风潮的中心作为多个顶级珠宝品牌的发源地,汇集了世界顶尖的珠宝学校和手工匠人工作室,其中Feng J进入的Haute École de Joaillerie就是巴黎排名第一、建校逾150年的珠宝工艺殿堂。



珠宝史和珠宝设计的权威学者Vivienne Becker与她出版的珠宝研究专著




自中世纪始,珠宝的制作通常是在师徒之间代代相传,如此便完美保证了工艺的隐秘和高超的水准。19世纪的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深刻的社会变革,大规模的生产方式成为可能,工艺美术运动在对于工业化的普遍不安之上兴盛起来,以手工为主的珠宝深受其影响,成为拒斥机器主导的工业生产系统的最后手势。


然而法国的珠宝业在这样的危机下开始感到将珠宝设计和制造培训职业化的必要,于是1867年,法国珠宝协会 (UFBJOP) 在巴黎建立了Haute École de Joaillerie,为有志成为珠宝设计师的年轻人们提供包括建模、镶嵌、珐琅、凿刻、金工在内的全面实践课程,让学生们不仅能够继承几个世纪珠宝传统手工艺的遗产,也能顺应行业需求和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新的技术。



巴黎排名第一、建校逾150年的珠宝学院Haute École de Joaillerie及正在学院工作坊中学习的学生

© Haute École de Joaillerie



从Haute École de Joaillerie出师的学生不仅在1900年汇集世纪之交新成就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夺得大奖,一个多世纪以来更不断成为珠宝行业及国际品牌的中坚力量。在这所世界最古老的珠宝学院受训的Feng J,渐渐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设计师。2016年,Feng J在巴黎正式创立了自己的高珠独立品牌Feng J Haute Joaillerie,进驻大牌林立的旺多姆广场,初出茅庐的Feng J在这里,开始了她的第一步。



在巴黎珠宝工坊中研习珠宝制作工艺的Feng J

© FENG J







材料与艺术史的启示





尽管接受了严格的科班训练和成立了自己的品牌,要想真正建立独树一帜的风格对Feng J来说却绝非易事。在大牌云集、几近饱和的高级珠宝行业,成名有着更高的门槛和更保守的路径,以宝石和贵金属为主的造价高昂的原材料也让对珠宝风格的前期探索具有极低的容错率,因此风格的确立不仅依赖于珠宝设计师的审美和经验,更对设计师的勇气、眼界和对市场前瞻性的综合考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在这样的情形下,Feng J决定暂时不考虑市场因素,而是静下心探索,这一时期正是珠宝艺术家JAR给予了她莫大的启示。作为邮差与生物老师之子的JAR并未受过珠宝设计的科班训练,在学习语言学又毕业于哈佛大学艺术史及哲学系之后,他最初因刺绣起家,一次对珠宝支架的设计偶然开启了他的珠宝之路,自学成才的JAR随后开设了第一家珠宝店并逐渐名声大噪。才华横溢的JAR从不受框架的束缚,他的作品往往以动植物为灵感,并采用非常规的宝石和物料如有色铝、氧化钛等,纵跨艺术、历史、建筑领域和纺织品工艺,打造出罕见而惊人的作品。JAR的特立独行、不拘一格鼓励着Feng J去相信自己。经过两三年的沉寂和潜心钻研,她终于研创出自己的独家工艺——“双面玫瑰切割(Double Rose-Cut)”和“悬浮镶嵌 (Floating Set) ”



以“双面玫瑰切割”和“悬浮镶嵌”工艺打造的“印象派花园”王冠(2021)和“Icy pink dahlia”胸针(2019)

© FENG J




“双面玫瑰切割”是按照事先的设计,将完整的红宝石、蓝宝石、尖晶石等彩色宝石原料在两面进行玫瑰切割,使宝石呈现为大小不一的极薄形态,由原本的浓墨重彩蜕变得晶莹剔透,焕发出极通透、近似无限透明的光彩和色泽。


直至14世纪,因为尺寸和天然光彩往往决定了价值,宝石通常都只是抛光而很少被切割,从而带着非常浓郁的色泽。文艺复兴开始,宝石切割工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在17世纪臻于完善,令宝石即使是在幽暗的烛光下也熠熠生辉,圆形明亮式切割工艺(Brilliant Cut)在17世纪末的诞生更令钻石前所未有的闪耀从而取代彩色宝石成为珠宝的王者。但无论如何,传统的珠宝切割工艺都是力求在创造更高闪耀度的同时最少地损耗宝石,以使其价值最大化。而“双面玫瑰切割”却需要以对宝石的极大损耗为代价来追求风格的特质,自然需要极大的勇气。



制作于约1450-1475年间的十字架吊坠,作者不详,未切割的浓郁红色宝石象征着耶稣之血

©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London




Jan Luyken约作于1710年的铜版画,展示了钻石切割的手工作坊,妇女经常被雇用来操作驱动轮。

© Antique Jewelry University




Feng J的这一大胆之举,灵感源自莫兰迪在绘画中对灰色的应用,她认为灰色不事张扬却极优雅,因而包含着无数的可能性。她与欧洲宝石切割世家携手,让不同色相、明度、饱和度的“灰色”宝石构成微妙渐变的色域,如同由宝石组成的调色盘,这便是Feng J独创的“以宝石入画”(painting with gemstone)的理念。受19世纪末颠覆绘画传统语言的印象派画家启发,Feng J不再将宝石视为昂贵的独立个体,而是将它们视作创作的手段,以切割后具有迷人火彩与折射的宝石赋予珠宝如画般的色调(painterly tone),每一片宝石都如同点彩派画家修拉或印象派画家笔下的一个色调一个笔触,光线与色彩在其中漫溢,形成充满张力与呼吸感的聚合体。



Georges Seurat,Un dimanche après-midi à l'Île de la Grande Jatte,1884–1886

Oil on canvas, 207.6 cm × 308 cm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Calla of Lily 芋百合”手镯与“A conversation with anthurium”胸针(2021),经过切割的宝石赋予珠宝如画般的色调

© FENG J




左滑查看Feng J以“以宝石入画”的理念创作珠宝的手稿



Feng J另一配合“双面玫瑰切割”的独创工艺“悬浮镶嵌”让珠宝的美感在整体上更为和谐统一。传统珠宝为了衬托浓郁的宝石色泽,通常采用蜡版雕模金属底座进行镶嵌,这样的镶嵌工艺让珠宝显得厚重华美,但固定底座的局限性也较大。


为了搭配清透流丽的宝石,Feng J转而创造了特殊的支撑结构与极微镶爪,令珠宝仿若在空中悬浮相接,显示出不可思议的轻盈。“悬浮镶嵌”非常耗时,需将宝石如同拼图般在空间中一粒粒相接,在描绘色彩渐变的同时兼顾立体的起伏,一步走错只能全部推倒重来,这不仅需要对色彩的敏锐感知,更极为考验设计师对空间的直觉和对最终结构、形态的精准预判,在这一点上Feng J无形中得益于早年跟随建筑师王澍学习时培养的立体造型能力,在方寸之间创造出精美、平衡的作品。



通过“悬浮镶嵌”技艺打造的珠宝极为考验设计师对空间的直觉和对最终结构、形态的精准预判,非常耗时。

© FENG J







不被定义的新边界





在设计中,Feng J并不刻意追求一种显性的地域化语言,然而或许是中西交融的家庭氛围赋予她的内在文化基因,无论是“双面玫瑰切割”带来的含蓄、无争的闪光,还是“悬浮镶嵌”创造出的空灵、飘逸,Feng J的作品都有别于西方浓奢、华美的珠宝传统,浑然天成地写入了一丝东方的灵韵,正如她所说,“我眼中的东方表达,是神而不是形。”


以内在的东方文化底蕴综西方百年工艺之所长,这样的融合让Feng J与自己所推崇的JAR一样,并不因某种风格成就为自己设限。在她以银杏叶、芋百合、大丽花等植物元素创作的珠宝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19世纪珠宝经典自然主义风格的吸收,这种风格源于19世纪早期的珠宝工匠受考古学、植物学的发展以及浪漫派诗人的影响,在珠宝中融入的植物和水果的装饰纹样。



 



Feng J作品中对19世纪珠宝中经典自然主义风格的吸收



而在Feng J的《Coeur Rouge》(红心)系列中,则可以看到她将装置、雕塑以及中式工艺与珠宝结合的新尝试。红心系列天马行空地将粉色尖晶石与中式的漆艺相结合,在以超现实主义般的抽象几何形态为主体的耳环上,镀以明亮反光的红色大漆,一反Feng J之前作品中含而不露的柔和,极具攻击性和诱惑力。这些作品不禁让我们想起90年代以来珠宝设计上的革命性转变。


当维也纳分离派画家克利姆特以他画作中极富装饰性又充满情欲暗示的女性身体挑战着艺术的固有认知之时,珠宝设计中新艺术风格流派的追随者们精巧、有机的作品下暗藏的爱欲与死亡意识也与前代珠宝流行的自然主义相去甚远。随后一战前在法国兴起的Art Deco风格,让珠宝设计中同时融入了贵重稀有和新兴的材料、立体主义、野兽派等带来的尖锐几何形态和鲜艳色彩,迎接着机械时代的来临,而融合了近东及远东灵感的异域风情则暗示珠宝时尚的真正国际化,之后纽约逐渐成为了与巴黎相媲美的时尚中心。



新艺术风格的胸针,大约作于1901年

© The 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




 

“Coeur Rouge(红心)”耳环(2019),银上漆艺、粉色尖晶石、18k金

© FENG J




从1960年代开始珠宝的边界不断被重新定义,旧传统不断被后继的独立设计师们挑战,新技术和廉价材料包括塑料、纸张和编织物的应用,不断改写着传统珠宝所代表的地位内涵。追随着他们的脚步,Feng J也并未止步,不断探索着珠宝与艺术的边界。


2021年,富艺斯拍卖联合VIVARIUM by Vivienne Becker呈现的“Woman to Woman:全球20世纪以及21世纪重要女性珠宝人展”,展示了12位二十世纪和二十一世纪女性珠宝设计师打造的瑰丽作品,包括1920年代的珠宝设计之神Suzanne Belperron、法国殿堂级的珠宝人René Boivin、毕加索的女儿暨Tiffany&Co.的设计师Paloma Picasso、宝格丽家族的孙女暨珠宝艺术家Marina Bulgari等极具盛名的设计大师作品,而Feng J也作为年轻设计新势力的代表以2件作品“Sunset Lily of Valley”和“Calla of Lily”参与其中。



Feng J作为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设计师参加富艺斯拍卖联合VIVARIUM by Vivienne Becker呈现的“Woman to Woman:全球20世纪以及21世纪重要女性珠宝人展”

© FENG J




2022年11月,Feng J正式获邀参展La Biennale des Antiquaires Paris (巴黎古董艺术双年展) ,成为首位中国大陆珠宝艺术家亮相全球最高规格的殿堂级艺博会。


谈及未来,Feng J信心十足。她认为藏家与珠宝设计师的影响是交互的, Feng J相信高级珠宝的藏家群体也必然会与珠宝设计师一起转动,而目前中国的珠宝藏家群体正在呈现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他们眼界开拓、前卫大胆、相信直觉,对新生流派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这让追求卓越的年轻珠宝设计师不再亦步亦趋,而是更有底气去寻求风格的新生和原创。珠宝,作为可穿戴的艺术将在未来拥有更多可能,它与纯艺术的关系仍在继续。











REVIEW ↓



ABB周报

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本周开幕;凯特·富勒辞任MoMA PS1馆长;Tokyo Gendai将于7月在日本举行


Industry

等不到画廊和美术馆发掘了,这届年轻人决定自己先红起来


观点

开幕后的威尼斯双年展,还能引发怎样的讨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