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开幕后的威尼斯双年展,还能引发怎样的讨论?

Art-Ba-Ba办公室 Art Ba Ba 2023-10-15




 




Mire Lee,Endless House: Holes and Drips 装置现场

摄影:李佳桓




观点



孙冬冬

属于共同的未来


李佳桓

“跨历史编织”与从中暴露的“西方中心主义”


巢佳幸

艺术与知识生产的原动力









“有时当我们身陷于一种‘语境’时,我们会依赖这种语境,将其当作一种建立自身特殊性的路径或者方法……当然,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建立主体性的方法,但它应该是为了开放与交流所做的准备。而不是一种无法碰触的‘特权’。”





采访 / Art-Ba-Ba办公室

图片致谢受访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着欧洲日常秩序的恢复,人们对陆续回归的艺术活动似乎抱以更加热忱的期待。目前,于今年4月下旬开幕的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已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在经历大范围高强度的关注和讨论之后,我们对这一在国际上已经拥有127年历史的大型艺术事件的评判眼光还能发生怎样的变化?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毫无疑问在应对不同危机的同时创造了多维度的积极连结,那么,它所引发的综合性对话是如何通过展览现场的具体呈现给予我们延伸性的启示并激发我们更具评判性的思考?


聚焦本届威尼斯双年展开幕后的现场情况,以及结合双年展周边卫星展览的整体面貌,Art-Ba-Ba邀请到了担任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题展览“元境” (Meta-Scape) 的助理策展人孙冬冬协助总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 (Cecilia Alemani) 参与主展馆策划的顾问之一李佳桓以及因本次威尼斯双年展的平行项目Times Reimagined出版及学术论坛的协调人工作,和相继由Pro Helvetia Shanghai瑞士文化基金会资助的瑞士考察而来到欧洲的策展人巢佳幸来具体分享他们对此刻疫情后欧洲艺术生态和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切身感受。除了对展览现场的评估和观察之外,以下内容也将涉及在他们的独特视角下,对本届威尼斯双年展的奖项名单所反应的价值导向的看法以及对国内当代艺术生态的反思等等。






我们的艺术界是否还有勇气去构建一个属于共同的未来






孙冬冬


当代艺术策展人与艺术撰稿人,现居住与工作在北京。他的工作主要聚焦于“后奥运时代”中国当代艺术情态与演变,以及中国当代艺术系统形象的构建。同时他于今年担任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主题展览“元境” (Meta-Scape) 的助理策展人。


摄影:沈宸



第五十九届威尼斯双年展“梦想之乳”让我想起《神曲》中诗人但丁赞美贝雅特丽齐的诗句,“善女人呀,因为你的缘故,地上的人类成为万物之灵”,当然此次赞美是由一位女性策展人,以及占比90%非男性艺术家共同谱写的。本届威双不仅作为一次艺术事件,令人印象深刻,展览现场也有许多精彩之处,其中涉及20世纪现代主义女性艺术大师的回顾单元,例如“女巫的摇篮”,强烈的美术馆气质的布展,一改双年展近期趋同于博览会的展陈方式,除了向我们展现出艺术跨越时空的魅力,也可以视作从非男性角度对既有的美术史叙事所做的一次修正与补充。


相比于疫情,“俄乌冲突”的影响此时在威尼斯显得更为现实,岛内四处张贴着“去俄罗斯化”的海报,我看到公众开放日时,军械库展区门口等待观展的一位女观众冲出队伍扯下了那张海报——我不知道她是否来自俄罗斯,她的行为倒是提示了当前艺术所面对的时代境况,即艺术的超越性与现实性之间的日趋激烈的时代张力,我们的艺术界是否还相信,是否还有勇气与愿景去构建一个属于共同的未来。



位于Giardini一个临时的乌克兰广场 (Piazza Ucraina) 

矗立的沙袋作为在基辅和其他城市保护乌克兰纪念碑的举措




无论从历史角度,还是现实角度,此时此刻对于女性艺术家如何褒奖也不为过,对于具体的评选结果而言,我所看到的国家馆都偏重于一种剧场感、体验性与文献性的结合,展览更强调对于观众身体与思想上的动员。


由于布展与回国核酸的原因,除了主题展以及周边的国家馆之外,我只看了为数不多的平行展,其中看的最认真的是马琳·杜马斯 (Marlene Dumas) 的展览“开放式结局” (open-end) 。或许是因为年岁的增长,我发现自己对绘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尤其是这种兼具回顾展的画家个展,可以看到一位画家是如何蜕变与选择。我个人认为杜马斯非常适合在威尼斯展出,因为从她的绘画中可以看到“威尼斯画派”关于光线、色彩与笔意,在西方绘画谱系中的传承关系,并且,绘画与画家之间的具身联系,又使得画作极具个人风格,绘画仍是一种具有魅力的艺术媒介。



展览“马琳·杜马斯:开放式结局”现场,2022年,格拉西宫

图片提供:皮诺基金会




此外,比利时国家馆弗朗西斯·艾利斯 (Francis Alÿs) 的个展“游戏的本质” (The Nature of the Game,我觉得很不错,无论是影像装置化的布展方式,还是艺术家呈现与讨论的主题,通过儿童与贫困之间的切换,让我们不仅看到游戏所具有的人类学特征,也让我们体验到一种源于内在的快乐。或许,对于当下的时代,艺术家的表达缺少一种紧迫感,也有点老生常谈,但我仍觉得其中的永恒性令人回味。



展览“弗朗西斯·艾利斯:游戏的本质”现场,2022年,比利时馆

摄影:Robert Ruiz




不可否认,持续两年多的疫情对于全球的影响是历史性的,最直接的反映是一种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上的区隔,当我们对于现场缺乏经验与体验时,我们很难只是通过媒体层面上的信息,建立一种客观的判断——有时当我们身陷于一种“语境”时,我们会依赖这种语境,将其当作一种建立自身特殊性的路径或者方法我觉得不光是中国,现在全球都在退缩或执迷一种“语境”。当然,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建立主体性的方法,但它应该是为了开放与交流所做的准备。而不是一种无法碰触的“特权”。






“跨历史编织”与从中暴露的“西方中心主义”






李佳桓

Alvin Li


李佳桓是一位策展人和写作者,目前担任英国泰特美术馆大中华区副策展人。2021年,他有关维语嘻哈的长期研究已出版于Slavs and Tatars和Guangtian Ha编辑的The Contest of the Fruits一书中,由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 (MIT Press) 发行。他是本届威尼斯双年展主展馆”梦想之乳”的艺术顾问之一。




本届威尼斯双年展整体来说是一届很好看的双年展。展览超过200位艺术家的名单,有很多是令人惊喜的,不仅有年轻一代中特别鲜明的声音,还有像Ovartaci贝尔基斯·阿永 (Belkis Ayón) 等在现代艺术史上被忽略、埋没的名字。这个庞大的、跨历史的框架,从对超现实主义正典的重读到赛博格到非西方/土著认知论到生态女性主义到酷儿视角中的性别、技术,体现了塞西莉亚·阿莱马尼作为一位从欧洲转战美国的女性策展人强烈的个人美学,同时可以说也非常话题性将近几年来最受关注的议题囊获在了一起,但展览中大部分个体艺术家鲜明的形式语言又足以抗衡双年展女性主义艺术家为主的这一话题性,这点对于我和大部分在开幕交流的同僚来说都是值得认可的。



Ovartaci作品展示现场

摄影:李佳桓




但展览也存在缺陷,尤其是布展。绿城花园展区 (Giardini) 明显承担了展览关于“重写超现实主义正典”的任务,而军械库展区 (Arsenale) 则依序展出了从“非西方认知论/宇宙观”“酷儿技术/生态女性主义自然”主题的创作。与其对这些实践进行某种跨历史的编织(其中有很多值得玩味的线索),展陈中的分隔暴露了一丝懒惰。另外,展览中着重呈现的五个较为研究性的“内阁”仍不免有些西方中心主义的底调,与内阁之外多元的声音有些失调;这些内阁又都采用了博物馆式的展陈设计,这不免让我想到作为一位深处中心的策展人对于边缘实践的关注之下某种从低至高的“收编”。再有一点是,本来已经有大量的架上艺术家了,每个人都还是要一排排地挂一整面墙甚至一整个房间,这种拥挤、毫无留白的布展方式实在是叫人有些审美疲乏且头痛。


(另外需要说明一下,我作为10个顾问之一,协助Cecilia Alemani参与了本次主展馆艺术家的筛选,而我主要负责了亚洲艺术家部分。但这并不阻碍我对于展览做出客观的批评。)



李美来,“Endless House: Holes and Drips”装置现场,2022年

摄影:李佳桓




今年的国家馆不得不说整体叫人非常失望。个人认为索尼娅·博伊斯 (Sonia Boyce) 的展馆呈现是非常弱的,而索尼娅·博伊斯与西蒙尼·利 (Simone Leigh) 平分秋色的这一结局与其说是两全其美,不如说充分暴露了双年展评委对政治正确的屈服。主展馆里,我认为的亮点是李美来 (Mire Lee) 李爽Ovartaci贝尔基斯·阿永 (Belkis Ayón) 姆里納利尼·穆克吉 (Mrinalini Mukherjee) 。外围展里我非常喜欢In Between Art Film基金会的全委任影像展“Penumbra”詹姆斯·理查兹 (James Richards) 若纳塔斯·代·安德拉德 (Jonathas de Andrade) 的两件作品。



姆里納利尼·穆克吉雕塑作品展示现场

摄影:李佳桓



詹姆斯·理查兹,Qualities of Life: Living in the Radiant Cold,展览“Penumbra”现场,2022年

由In Between Art Film基金会委任

摄影:李佳桓




本届双年展中并没有多少中国艺术家,我认为这一整体缺席一方面在于展览框架背后的认知论与中国当代艺术实践近年来关注的话题及背后的认知论由疫情和封锁愈发拉开的距离。另外,当下很多年轻一代的中国、华语语境、甚至说亚洲有关自然、生态的艺术创作普遍采取研究性的方法论,且体现了对历史的浓厚兴趣,而这一手法和视角显然不是策展人的兴趣所在。






艺术与知识生产的原动力依然存在






巢佳幸


巢佳幸生活并工作于上海的独立策展人及研究者。她近年的策展项目“未来祭中祭”围绕跨领域集体创作,专注仪式为媒介的亚洲当代艺术实践。2021年出版文集《不建立,未建立:2008-2016年上海艺术机构实践》




我对这一届双年展的整体印象比较好,首先这次双年展的策展人塞西莉亚·阿莱马尼马西米利亚诺·乔尼 (Massimiliano Gioni) 的妻子,我个人感觉,在家庭成员共为策展人的情况下,他们的工作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或多或少会相互产生影响。所以我觉得这次展览跟乔尼在2013年策划的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百科宫殿”的最终立意有相似之处。


展览的体量首先十分庞大,容纳了200多个跨代际艺术家,其中女性艺术家占90%左右,另外有180位艺术家从未登上过这样的国际性舞台,同时也出现很多新面孔的艺术家。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策展人很努力去发掘一些不曾被看到的名字以及策展团队在背后所做的调研工作。由于这届双年展“梦想之乳” (The Milk of Dreams)本身作为一个为弱势的,非主流的,或者不被注意的女性艺术家的群体发声的展览,所以在其策展理念层面似乎并不试图容纳和展示多元性的创作,或有意传递最前沿的表达方式。但是展览中大多数的作品依旧值得我们花时间好好观看,也展示出了许多当下普世价值的作品,也会发现那些和艺术史相伴的作品,都与阿莱马尼所选取的艺术家创作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另外,阿莱马尼还选取了一些并不被认为是由艺术家创作的作品,例如星座插图或土著绘画等等,可能和未被发掘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都是纸上和绘画作品,而没有其他媒介的参与有关,这届威尼斯双年展中主题部分的整体面貌还是相对来说有些扁平。相比较“艺术万岁” (Viva Arte Viva那届同样涉及土著艺术的双年展,例如在军械库的主题展览中描述20世纪以后出现很多创作是如何在赛博这一观念正式诞生之前就已经涉及赛博的部分,这些作品在策展人的安排下在感官上依然持有一定的节奏。



林恩·赫什曼-里森,《逻辑麻痹心灵》 (Logic Paralyzes the Heart) 影像装置现场,2022年,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

摄影:巢佳幸




我认为本届威尼斯双年展较弱的部分是除了主题展之外的国家馆展览。根据我的观感,国家馆的部分和以往威尼斯双年展的呈现是基本趋于相同的,例如希腊馆、比利时馆、法国馆或者巴西馆,还有意大利馆等等,都履行了他们一如既往的,对展览质量的保证。即使是印象深刻的法国馆阿尔及利亚艺术家齐纳布·塞迪拉 (Zineb Sedira) 展览“无名之梦” (Dreams Have No Titles,比利时馆弗朗西斯·埃利斯 (Francis Alÿs) 展览“游戏的本质” (The Nature of the Game,以及澳大利亚馆中马尔科·福西纳托 (Marco Fusinato) 的展览“DESASTRES”,虽然这些展厅毫无意外能够让我有所感触,但却没有突出到超出我的期待。



展览“乔纳塔斯·德·安德拉德:心从嘴里出来” (Jonathas de Andrad: With the Heart Coming Out of the Mouth) 现场,2022年,巴西馆

摄影:巢佳幸




展览“吉安·玛丽亚·托萨蒂:黑夜的历史与彗星的命运” (Gian Maria Tosatti: History of Night and Destiny of Comets) ,由策展人尤金尼奥·维奥拉策划,2022年,意大利馆

摄影:巢佳幸




展览“弗朗西斯·艾利斯:游戏的本质”现场,2022年,比利时馆

摄影:巢佳幸




我个人认为在获奖艺术家其呈现的展览平平无奇的情况下,奖项的评定相对来说是过于政治性的,或者说,有关评审系统下产生奖项的过程本身就是政治性的。这种政治性是由新自由主义经济导致的民主危机所携带的产物,它没有办法输出一种崭新的,多元化的价值考量。最后得知奖项的结果也并没有超出大家的惊讶范围,所以只能说这样的获奖名单是很正常的。可能这也和评审团没有太大的关系,是21世纪以来政治的通病所导致的。不过难免还是会为有些作品感到可惜,比如法国馆的阿尔及利亚艺术家齐纳布·塞迪拉 (Zineb Sedira) 的作品,大多数艺术创作者仍旧寄希望于这些嘉奖。



展览“齐纳布·塞迪拉 :无名之梦质”现场,2022年,法国馆

摄影:巢佳幸




最触动我的一件作品是希腊馆展出的卢基亚·阿拉瓦努 (Loukia Alavanou) 的VR影片,这件作品在我感兴趣的俄狄普斯主题下阐述了现代的危机,同时融合了许多类似中东移民等不同当代社会的人的困境。另外,我认为阿拉瓦努运用VR这一媒介的方式恰到好处地在显现影片诗意性的同时又不那么表面化。虽然影片中有几个人物跟西方神话里一些著名的人物有一定的关系,但却被阿拉瓦努赋予了非常当代的社会场景。总体来说,这种虚拟现实的体验特别在大流行之后,对于像我这样能够出现在西方,出现在展览现场的亚洲人来说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毕竟这样的经验也很难传达给我现在正在国内遭受疫情封控折磨的小伙伴们。



卢基亚·阿拉瓦努,ON THE WAY TO COLONUS(截帧),VR影像,2022年




我对疫情后整体艺术生态的感受就是世界正在恢复,人们对所有议题的感受能力也在逐渐得到恢复,同时我也认为艺术生产以及知识生产的原动力在世界恢复之后依然存在,且依旧会是蓬勃的。就像我在威尼斯双年展周边看到的有些平行展览,例如威尼斯普拉达基金会 (Fondazione Prada) 这些从不令人失望的机构展览。普拉达基金会这次展览用文献的形式呈现了与脑科学历史相关的话题,策展人与艺术家泰伦·西蒙 (Taryn Simon) 合作指导视频,视频中手工艺品的故事是由著名的有声书叙述者乔治·圭多尔编写的,这些视频穿插在整个展览的叙述过程当中。可能不像国内目前受疫情严格防控的城市,目前欧洲正在慢慢恢复的内容生产开始使未来世界具备更多的可能性,它肯定了人的力量。另外,大众对于我们所认为的那些,在艺术世界中拥有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能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们是十分信任的,大众相信他们改变和使世界前进的能动力,而我们则面临无法掌握自身命运,对未来更所无法预测和判断。我也感到十分有幸在这个特殊时期亲眼看到威尼斯双年展,以及之后在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展览,我们还是需要相信人的能力,相信人与人之间相互连接的力量。










REVIEW ↓



ABB周报

艺术家保拉·雷戈逝世;古根海姆博物馆与韩国LG集团推出合作计划;北京地区艺术机构相继恢复开放,画廊周北京将于本月开幕


观点

METALOOP:艺术与科技,混音与共生


话题

在“应复尽复”的上海,艺术如何走出“真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