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分解2022|线上讲座与播客,五位艺术从业者的知识分享:种族凝视的转向、艺术史与当代生活的关联、播客作为创作实践

Art-Ba-Ba办公室 Art Ba Ba 2023-10-15
 








回顾


#2022 知识生产与传播












《雕塑家的葬礼》博客主页LISTEN!

一个完整的雕塑家的葬礼档案,在你肮脏的、沾满黏土的指尖上。



《亲爱的汉人》

《Nicy Try》

# 《八分》

# 《伦敦弗洛伊德博物馆:精神分析播客》

# 《雕刻家的葬礼》

# 《The Week in Art》

# 《Stuff the British Stole》

《The Courtauld》

# 《The British Library》

# 《泡卡司》





编辑 / 林思圻 

图片由受邀写作者和相关网站/APP主页截屏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交流受限的近几年里,于线上开展的讲座、论坛以及播客节目,为那些被中止和延后的线下讨论提供了更为实际、轻盈且可持续的替代方案,并逐渐发展为后疫情时代下信息传播和知识生产的新领域。借2023春节假期之际,Art-Ba-Ba通过本期“分解2022”聚焦分享2022年度的线上知识节目,希望在对已过去的2022年作出回应的同时,形成对2023新一年的判断与展望。在以下内容中,我们邀请到策展人陈玺安、作家btr、艺术写作与研究者黄格勉、Tabula Rasa画廊主和“艺术有读”主播Sammi刘亦嫄、人类学与视觉文化研究者杨云鬯向我们推荐带给他/她们深刻感受的讲座和播客,同时结合平时各自关注的领域方向,就其所推荐节目围绕的视角和内容,谈及这些线上讨论对于文化艺术世界和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和作用。






 陈玺安:


将对于原住民的凝视转向“凝视汉人”。





台湾泰雅族影评Yawi Nokex与布农族学者Bali Subalian的播客以及社交媒体账号“亲爱的汉人”名称源于网飞的喜剧节目《亲爱的白人》(2017),意在将对于原住民的凝视转向“凝视汉人”,并与节目嘉宾交流当代台湾日常生活以及媒体环境中无孔不入的种族歧视。Yawi Nokex的另一个备受欢迎的社交媒体栏目“我随便写就随便看”则主要刊登他个人针对当代原民议题的影评。




《亲爱的汉人》


 🔗 https://dearhanpeople.firstory.io/




相对于北京、上海的当代艺术生产在种族议题的认识上延续了主流社会的框架。过去几年许多边疆和生态的议程,当地的主人族群顶多作为本地报导者而存在。如果你对此有过疑问,或者你关注过白人定居殖民社会往往剑拔弩张的种族关系,也许你会感兴趣这部播客。


在台湾,族群关系相对没有如此紧张;但在另一方面,对于歧视与偏见的认识也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结果是:相对于白人定居社会的原住民行动主义者往往针对族群偏见能够发出旗帜鲜明的批评,在台湾,更常看到的是原住民族对言行歧视相对宽容的处理。这部博客跳脱了这样的结构,部分原因可以归于近5年到10年来,原住民青年在公共场域的活跃;另一方面,华语语系理论 (Sinophone theory) 在2010年代的讨论以来,定居殖民主义理论在台湾的有效传播(相对于后殖民理论),也对这样的批判性讨论有所帮助。


在此为潜在的听众介绍播客中可能会遇见的若干生词。在多集中提及的“原狂”形容对于原住民议题抱有过度热情的原住民或汉人个体,或许适合喜欢少数民族旅游的你。而在第9期的“阿督 (adju) ”一词源自排湾语对闺蜜姐妹的称呼,在当代文化中演变成台湾原住民族群多元性别认同的在地词汇。第11期的节目中提到的“熟汉”说法,最初源于卑南族哲学家孙大川自2005年对于台湾汉人接受血缘及文化混杂性的描述,也隐隐回应人类学家詹姆斯.克里弗德 (James Clifford) 所谈的“成为原住民”的复返工作。不过,在台湾的语境中,“生汉”与“熟汉”的说法还是相对于历史上清帝国及日殖政府从“生番”、“熟番”到“国民”的现代性文明架构。事实上,从80年代台湾的左翼诗人杨渡为排湾族运动家莫那能的口述诗歌编辑,以及90年代原舞者受到许多汉族知识分子在组织筹款上的协助开始,其实就有一段熟汉和跨族群合作的历史。这样的播客也有助于思考台湾的原汉关系本身与白人定居者/原住民关系在构造上的异同。


过去3年因疫情难以出入境的期间,我开始遇到一些国内的年轻朋友,与我分享包括马翊航《山地话/珊蒂化》以及高俊宏《横断记》在内的台湾原民议题写作。我想借这一推荐谢谢他们。






 btr:


这个节目仿佛就要永远这么下去……





根据“小宇宙”的统计,在居家时间特别漫长的2022年,我一共收听了148个播客节目,每月收听时间在25小时至52个小时之间。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我与其他五位老师一起开启一档自己的播客节目“无边界电台”,其中我主播的栏目名为“地铁坐过站”,主题暂定为文化艺术相关的闲聊播客。除了王婆卖瓜,有两档节目,我几乎每个episode都会听完,以下是简要介绍和推荐理由:




《Nicy Try》想得美


 🔗 https://nicetrypod.com/

图片来源:小宇宙APP





一个几乎(不等于“平均”)每周更新的人生挑战(其实是“闲聊”)节目,由特特文森特动物园小Ecbvivi共同主持(四位朋友隔空聊天)。


- 节目时间通常在60-120分钟之间,长节目可以让人沉浸式边洗碗洗澡拖地发呆晒太阳失眠边收听。


- 标题通常很帅,常常是当期聊着聊着冒出来的一句金句,比如“不纯真的纯真”、“大笑的时候请后仰”、“当井水犯了河水”或者“不要默认别人默认自己会答应”,而且因为通常与热点及正片内容都没有太大关联,所以绝不会是标题党,属于玩心很重但没有功利心的操作。


- 剪辑有分寸(懒)。常常会保留聊天时的停顿、迟疑、混乱、大笑或其他一切自然而然发生的东西,因而听起来更像是在听隔壁四个人聊天。


- 闲聊轻松活泼,充分展现每位主播的个性,以至于听着听着就会产生“文森特或某某某就是这样的人啊”之类的感觉。


- 每期也有两个固定栏目——“人生挑战”和“Happy Hour”。挑战内容千奇百怪,比如做一件过时的事、喝一碗汤、品鉴周杰伦、拍自己做一件随机的事之类。Happy Hour则会分享过去一周的开心时刻。


- 有网站方便查询过往节目https://nicetrypod.com/


- 很少有别的嘉宾参与,于是节目有一种松散的、连续剧一般的感觉,有时候会给人一种“这个节目仿佛就要永远这么下去”的安心感。


- 如果你喜欢打游戏、看剧或者电子产品就更加分。(或者也可以知道时髦年轻人在看什么剧打什么游戏)




有主题但也不囿于主题,发散性地聊东聊西,特别适合那些喜欢离题的听众。





《八分》


 🔗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5e2aaf88418a84a046546819

图片来源:小宇宙APP





- 道长(梁文道)自带一种笃笃定定,娓娓道来的气质。节目节奏特别好,有安神、明(心灵之)目、刺激思维、开拓视野之功效(也许还能降血脂)。


- 因为受众巨大,所以听众留言互动环节常常占据节目的较大比重。道长对时下热点话题经常会提供多面向、多层次、较客观全面的解读。


- 文化视野广阔,偶尔也有出人意料的偏爱(比如讲《初恋》和梦见满岛光的这集)。


- 每期有主题但也不囿于主题,发散性地聊东聊西,特别适合那些喜欢离题的听众(比如我)。


- 连跳票时候的道歉方式都多种多样:有时放《鸽子之歌》,有时放《楚留香》……


- 道长交游广阔,各界好友众多,所以有嘉宾的那些期也特别自然流畅。






 黄格勉:


在一些难以接受外部讯息的时光中,能够深度直面有关心灵内部的议题。





2022年我很幸运地能够有时间浏览网页,徜徉在自己喜欢关注的领域中获取知识,有两个新发现的播客节目让我印象深刻。




《伦敦弗洛伊德博物馆:精神分析播客》

Freud Museum London: Psychoanalysis Podcasts


 🔗 https://www.freud.org.uk/category/podcast/




去年2月开始,英国伦敦弗洛伊德博物馆发布了播客“聚焦弗洛伊德”的第三辑 (Freud in Focus 3 Podcast) ,由研究总监汤姆·德罗斯 (Tom DeRose) 和博物馆活动总监杰米·鲁尔斯 (Jamie Ruers) 主持。弗洛伊德博物馆的播客系列自2019年以来,已经播出三年了。


在五集的系列中,两位主播详细而冷静地讨论和分享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一篇有影响力的文章《文明及其不满》 (Civilis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例如,在第一集中,杰米和汤姆讨论了《文明及其不满》的第一章,并阐述了弗洛伊德提出的“海洋感觉” (oceanic feeling) 概念,这是一个关于灵魂的著名考古隐喻。


在1927年写给弗洛伊德的一封信中,罗曼·罗兰 (Romain Rolland) 创造了“海洋般的感觉”一词,指的是“一种‘永恒’的感觉”,一种“与外部世界融为一体”。根据罗兰的说法,这种感觉是渗透在各种宗教体系中的宗教能量的来源。弗洛伊德则进一步发展和挑战了这一说法,他认为这是婴儿所拥有的意识碎片,体现的是他们还没有将自己与其他人和事物区分开来。


我觉得这是一档做得非常用心的机构播客,主播客观的领读使我容易沉浸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思想。聆听这些,也使我在一些难以接受外部讯息的时光中,能够深度直面有关心灵内部的议题。




主播自称不是一位艺术史家,但他的节目中展现出的讲故事的文采和知识的丰富程度都足够使这档节目称得上是最一流的艺术史播客。





《雕刻家的葬礼》

The Sculptor's Funeral


 🔗 http://www.thesculptorsfuneral.com/




“雕刻家的葬礼”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生活和工作的雕刻家杰森·阿克尔斯 (Jason Arkles) 开设的一档范围仅限于有关具象雕刻的播客。阿克尔斯自称不是一位艺术史家,但他的节目中展现出的讲故事的文采和知识的丰富程度都足够使这档节目称得上是最一流的艺术史播客。除了历史以外,节目也涉及采访、技术和实践、工具和材料的讨论等等。


在2022年11月的节目“梅塞施密特之谜” (The Mystery of Messerschmidt中,我第一次认识了18世纪的奥地利雕刻家弗朗茨·克萨韦尔·梅塞施密特 (Franz Xaver Messerschmidt) 。他被认为是最神秘、最不合时代的雕塑家之一,最为人著称的就是对极端的面部表情的描绘,作品看起来很现代(让我有些想到方力钧或岳敏君的绘画)。但他是一个洛可可时期的雕塑家。在播客中,阿克尔斯向我们详细解释了梅塞施密特看似不符合时代特征的艺术实践是如何受到了温克尔曼的艺术理论以及其它同时期的艺术方法论的影响。


杰森已经做了超过90期关于雕刻的节目!他的播客节目形式很简单,封面总是保持着一致的黑白色美学,有着不小的粉丝群和影响力,而且使人感觉快乐。我想知识传播的真正秘诀,不在于方法论,不在于资金和宣发,不在于总是要请大师,其实就在于主播的个人魅力。






 Sammi刘亦嫄:


从广播到播客,再到线上论坛,似乎是一个相对自然的转变。





在被疫情笼罩的这几年里,知识传播的线上平台变得越来越受欢迎。不过我在疫情之前就已经建立了收听的日常习惯,对我来说,从广播到播客,再到线上论坛,似乎是一个相对自然的转变。




The Week in Art

The Art Newspaper


 🔗 https://www.theartnewspaper.com/keywords/the-week-in-art




我首先要推荐的是The Art Newspaper《The Week in Art》,这是我每个星期都会关注的播客栏目,几乎一期不落,基本上汇总了艺术行业整整一周的新闻。这种信息类的播客和阅读不同,它通常不需要我们百分百集中精力,由于不受场域的限制,大家可以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比如在通勤、跑步的时候就能收听。




Stuff the British Stole

ABC Podcasts


 🔗https://www.abc.net.au/radionational/programs/stuff-the-british-stole




另外还要推荐每周都会定期更新的《Stuff the British Stole》,它是一个由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出品的播客。这个播客里所有的内容都关于讲述大英帝国曾经抢走的东西,每一期会聚焦一件物品,有来自拉丁美洲、非洲、亚洲等不同地区,包括中国圆明园兽首也都有涉及,同时以这个物品为主体讲述它们是如何走失的,它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以及目前正在哪里被展示等等。主持人马克·芬内尔 (Marc Fennell) 讲述的方式也令我印象深刻,比如这些物品在当时无论是通过多么荒唐的方式被抢走,最后都会回归“我们还是得还”的语境。我喜欢这个节目的原因可能在于它和我自己做播客的方向相似,一方面很适合大众收听,另一方面也会对时长有所控制。




The Courtauld


 🔗 https://www.youtube.com/@TheCourtauld




The British Library


 🔗 https://www.youtube.com/@britishlibrary




另外还要推荐两个知识型线上讲座平台,《The Courtauld》《The British Library》。这两个论坛都会免费同步学院举办的高质量讲座,主要是艺术史方向上的知识传播和讨论,例如文艺复兴时期跟当代生活的串联,或者是与某一个艺术家和思想家,他们之间的关系。我可能不会每期都听,但会特地去关注他们更新的节目中是否有我感兴趣的内容。《The Courtauld》和《The British Library》这种类型的平台与巴塞尔的论坛性质很不一样,你能明显感觉到讲者不会过分在意观众是否会感到无聊,他们普遍认为如果观众有兴趣,也不会担心时长过长的问题。《The Courtauld》和《The British Library》在知识层面影响我看待和判断艺术家和艺术家创作的视角,潜移默化地推动我更加理性、更具逻辑性的梳理和思考艺术语言发生的变化,也更容易识破创作和艺术写作中有时会出现的nonsense (无意义) 的“艺术话语”。





 杨云鬯:


制造感性知识:泡卡司是一档播客节目吗?





2022年,我们度过了最后一个大多数时候仍然有出行限制、在赛博空间逗留的时长远超线下活动的一年。在这样的环境下,我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选择了收听播客来对抗日复一日的居家生活。无法去远方,也没有新的视觉刺激,于是在打扫、做饭、锻炼的时候听点什么,逐渐成了件挺重要的事。播客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一个人的分享和讲述,也可以是多个人的对话,聊的话题可严肃也可活泼,是很多人敲开新知识领域大门的钥匙。




《泡卡司》

Powcast


 🔗https://www.xiaoyuzhoufm.com/podcast/604b5f85a8e2d6b8b2f2fecb

图片来源:小宇宙APP





但是今天我想聊的“泡卡司” (Powcast) 可能不太一样。艺术圈的朋友们肯定对它并不陌生,但也许多数人也仅仅把它理解为一个艺术家推介栏目或艺术家讲故事的节目。事实上,这个诞生于疫情期间、至今已经播出了30期的播客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连串的创作实践。每一期,主创人员会邀请一位艺术家就自身的创作方法进行时长不等的讲述,这乍看之下颇有些构建同代人口述史的意思。不过这种“口述史”又和常见的那些以学术为目的的口述史访谈不太一样。艺术家们的聊天总是松弛乃至“动情”的:热爱古典音乐的程新皓在片头曲的选择上坚持要用“莫扎特331第一乐章”(《A大调第十一钢琴奏鸣曲》),但该意见被有意地无情忽视;细腻敏感的陶辉回忆起用“土味残酷青春文学”打发苦日子的时光,言语间却充满笑意和疗愈;最近一期的主角是梁硕,无论是配乐还是作品都有种出尘于山水的意味,但有意思的是主持人在介绍艺术家的时候却敏锐地注意到了潜藏于这种山水风景之中的焦虑(“蕉山绿水”)。


在鼓励艺术家对自身的工作和生活进行回顾与反思的同时,泡卡司的“创作者们”从来没有回避自己对同行作品的态度和理解,有时采用的是戏谑的文本,有时是手绘的简易插图,有时则通过剪辑(早期的音频还有明显的痕迹,最近的一些已经几乎听不出剪辑痕迹),但更标志性的当属每个艺术家的主题配色和音乐的选择。与其说这是个在赛博空间生产和传播知识的播客,不如说“播客”只是个媒介,而他们真正在做的似乎是通过“泡开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工作激情”的工作方法和一种准艺术批评式话语所营造出来的反差,来创造一种综合的感官体验——这种体验远比播客本身的知识功能更为重要。


泡卡司把播客当成作品来做有另外一个佐证。为了避免口头表述在知识内容生产时造成的碎片化,大多数博客会为听众展现重要知识点出现的时间节点,但泡卡司似乎对此极为拒斥。一方面,它首先是拒绝对“大词”和“主义”的阐发的,所以不存在所谓的“知识点”,或者说它所生成的知识是一种基于讲述的感性知识,内嵌在综合的感官体验中;另一方面,主创们似乎对于听众按照他们的剪辑编排走一遍完整流程颇为执着,这不禁让人想到了这些音频作为“作品”的完整性。


疫情三年,作为知识生产和传播空间的网络进一步地渗入了我们的生活。而我们究竟需要由谁生产的何种知识,似乎前所未有地成为了一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我没有罗列那些我长期关注的学术论坛和频道,而是选择了一个由艺术工作者制作,又由艺术工作者自我讲述的“播客”,以寻求一个对该问题的思考空间以及对感性知识和存在于我们“附近”的在地实践的重提。











REVIEW ↓



同频

乔尼·西特伍德:记忆如织,生活袭常


回顾

分解2022|五位策展人对艺术家工作路径的观察:创作的“残局”、“底图”、观看视角和回归具身


ABB周报

卡塞尔文献展任命新常务董事;艺术史学家汉斯·贝尔廷逝世;第八届国际艺术评论奖IAAC揭晓;黄林诗韵成立艺术咨询公司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