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熙 | 我和根元师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战略研究 Author 郭熙
《永远的探矿者——于根元先生纪念文集》2022年8月由语文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于根元先生纪念文集》编委会组织编写,施春宏、赵俐主编,是为纪念著名语言学家于根元先生的学术思想和言行情怀而编纂的文集。
今特推送书中郭熙教授《我和根元师》一文,以示追怀。
我和根元师
暨南大学 郭熙
于根元老师离开我们一年多了。
老师去世后,我们跟老师一起的往事不断在眼前闪现。当时就想把它们写出来,但一坐到电脑前,脑子里又乱糟糟的,不知从何说起,无法进入状态。后来得知施春宏、赵俐等要编老师的纪念文集,我再次有了动笔的冲动,但写了一部分,又写不下去了。2020年因新冠疫情居家期间,我找到了早年于老师给我的书信,有十二封之多,除此之外还有明信片。当然,他给我的信件远不止这些。我还发现了当时访问老师和其他语言学者的记录。面对这么多的材料,我更不知如何写起了。于是,写文章就搁置了下来。2021年3月1日,师母发来微信,说纪念文集就要收尾了,记得我说要写些文字的。的确如此。去年10月,我曾把老师给我的信件拍照发给她。
不能再拖延了。
一
最早见到根元师是 1984 年春天,我正在南京大学读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为纪念著名语言学家方光焘教授逝世二十周年,南京大学专门举办了一个学术研讨会,中文系数十位语言学系友应邀参加,于老师就是其中之一。作为语言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几位同学参与了会议服务工作。用今天的话语来说,这给我们结识语言学“大咖”提供了绝佳机会。
于老师是跟姜明宝、曹剑芬两位老师一起从北京乘火车来的。我拿着写有几位老师名字的牌子在出站口等候。“我是于根元。”出站的人流中走过来一位戴眼镜的中年人,身材挺拔,瘦瘦的,语言铿锵有力,举止利落干练。这是于老师给我的第一印象。
南京那时还很少有出租汽车。等大家到齐了,我们一起乘1路公交车前往南京大学。车上人多,大家一路无话。南京大学位于汉口路22号,我们在汉口路站下车,步行到学校招待所,路上边走边聊。他问了我们的学习情况,包括上什么课,读什么书,论文想做什么等。一来二去,一个会议下来,我们就跟于老师很熟了。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于老师的和善和亲切,但也感受到他在学术方面对我们这些晚辈的严格要求。
二
转眼到了夏天,我们师兄弟开始进入毕业论文的准备阶段。南京大学当时有一个很好的做法,我们可以在论文开题之前先带着选题计划访问相关领域的专家。我和同门师兄弟张晓铃、孙德坤拟定了这次的游学计划:天津、北京和徐州。
我们先去天津,在那里拜访了邢公畹、刘叔新和宋玉柱先生,然后乘长途汽车去北京。于老师已经帮我们联系了多位知名语言学家。其中有陈建民、徐枢、孟琮、范继淹、陆俭明、饶长溶等先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很少有私人电话,联系事情都要靠写信。现在回想起来,我们给于老师找的麻烦也够多了。
那个时候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在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来到我们心目中的中国语言学“圣地”,看到了当年的“语料库”——走廊里一排排的卡片柜,现在仍然能感受到当时的那种震撼。北京的拜访让我们的收获真可谓“盆满钵满”,各位先生对我们论文的选题、研究计划等给予了精心指导,使我们眼界大开。于老师在为我们备满“精神大餐”之外,还约我们到家里一聚。菜是老师亲自动手做的,我们四个人,菜摆满了一桌子。记得他的那个房子很小,饭桌平时是放在床下面的,吃饭的时候才拉出来。我们边吃边聊。他问了我们每个人论文选题,逐一谈了他的意见和建议。从保存的记录看,我的论文问题于老师共谈了两次,一次是5月17号上午,一次是5月18号上午。
我拟定的题目是《动词+“到”+时空成分初探》,在谈到结构分析时,于老师说,结构分析不必放为重点,因为有些问题说不清。他举例说,饶长溶先生认为应将“到”切分到前边,但古汉语有“动着在”的例子。至于语音停顿,老师说也靠不住,因为这里面有汉语的音节问题。他强调论文要重在描写,例句要有书证。老师告诫我们,文章不要写得太难读,要流畅一些,有可读性。他这么要求我们,自己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直把论文的可读性放在重要的位置。
那次北京之行,受益多多,老师的教诲我一直记在心中。留心各种语言现象,从语言事实描写出发,语言表达朴实利落,成了我学术生涯中一直不变的追求。
三
于老师特别关心年轻一代的成长。1986年,第一届全国青年现代汉语(语法)学术讨论会在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举行。于老师的会议致辞《致年轻的同行们》给与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文后来收进《语法求索》一书。
1992年,第二届应用语言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北随州举行。报到的当天晚上,于老师和龚千炎老师约我们几位年轻人开预备会,提出这次会议由我们几个主持。一个全国性的重要学术会议,由几个三十几岁的年轻人主持,除了1986年首届青年语法研讨会,我还没有遇到过,心中的压力可想而知,但由此我们也更加认真,因为知道老师们在有意推我们走向学术前台。
于老师任《语言文字应用》主编以后给我写信通报,希望我们年轻人多给这个刊物写稿子,稿子要有新意。就我所知,他对年轻人写稿子总是积极鼓励,稿子也尽可能地采用。他把办杂志看成是培养研究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他对我说,一本杂志不只是发论文,要通过发论文培养年轻队伍,培养接班人。他说,吕叔湘先生就有这样的思想。由此我也想到,我刚刚硕士研究生毕业,《中国语文》就刊登了我的《“放到桌子上”“放在桌子上”“放桌子上”》,应该就是这一思想的体现。这在现在是很难想象的。就我所知,现在不少杂志内部都设有作者身份的门槛儿。我们的《语言战略研究》则吸收了吕先生、于先生的思想,“作者无类”,几年来,发表了大量青年作者的论文。
对于很流行的匿名审稿,尤其是双向匿名审稿,于老师也有不同的看法。他说,匿名审稿对保证稿子的质量是有好处的,但也有缺点,一些年轻人的稿子发起来就比较困难了。在他看来,年轻人的稿子可能会稚嫩一些,会有不少的问题。但是也应该发出来,可以引起讨论,也可以让年轻人不断地改进,让年轻人更有信心,积极从事科研。
四
我一直很遗憾没能成为于老师的授业弟子——用现在一个时髦的词,没能成他的“亲学生”。但是过去的几十年里,他给我的指导,都是导师般的,我是实实在在的私淑弟子。
南京初识之后,于老师每次到南京或经过南京都会事先写信,约我见面,谈得最多的都是如何认识各种现象、各种问题。可以感受到,他已经把我当成了他自己的学生;同时,他从不摆架子,一直以朋友身份待我,我们之间的交流永远是平等的。过去开会常常是两人一个房间,如有可能,我们都会选择同住,我也有更多的时间向他讨教。2001 年,全国语言文字信息化工作会议在江苏无锡召开。会前报名期间,主办方建议每个代表报同住人名单,这种做法还是很温馨的。于老师报名的时候,说要跟我同住。主办方告诉他,郭熙已有预约。于老师说,那你看看他约的是谁?工作人员一看,笑了,因为我约的就是于老师。
于老师也常常会给我寄资料。1993年,为纪念索绪尔逝世八十周年,江苏省语言学会计划召开一个座谈会。我把相关情况告诉了他。老师很快给我寄来《语言文字应用》即将发表的信德麟关于索绪尔研究的清样。此后我写了《索绪尔的语言观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现代语言学在中国”座谈会纪要》一文,发表在《语言文字应用》上。
我的《中国社会语言学》出版以后,于老师写了一个书评,发表在《汉语学习》上,有肯定,也有批评,还有建议。老师再次强调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价值,不是简单的语言技能。
事实上,早在20世纪初,于老师就跟我多次谈到应用语言学的理论问题。在跟他一起编写《应用语言学概论》的过程中,我对这些问题有了更深的认识。
五
2010年,老师七十岁生日,于门师生聚会,我很荣幸地受邀参加,也是在这次活动上,我成了于老师的“亲学生”。此前,于老师的学生见面时多用“郭老师”称我,这次聚会中,于老师特别告诉大家今后要称“师兄”。我的理解是,老师是用这种方式正式接收了我这个弟子。
2012年到北京工作,跟老师见面的机会多了一些,但因为事情太多,无论是次数还是交谈时间还是非常有限。现在回想起来感到非常遗憾,也非常惭愧,因为很多时候都是老师先问起我。
2019年2月22日我和周洪波一起看望于老师
最后一次见到老师是2019年7月31日。我7月中旬从日本回来,洪波兄就告诉我,“于老师想你了,多次问到你”。我那一段儿身体也有些状况,但决定还是尽快安排时间去看他。28号我发短信给他,说31号去看他和师母,老师很高兴,马上发来地址——他可能知道我总是记不住地址——接下来的一句就是“请你吃午饭”。31号中午赶到老师家里时,已将近 11点。老师拿出一个信封,是《应用语言学概论》的稿费。师母说,其他人的稿费都是刘艳春负责发,你的于老师说你要来,要亲自给你。这次见面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很少说话了,总是在那里静静地听。
午饭是在附近的一家餐馆吃的,老师亲自点菜。我们边吃边聊,老师依然是很少说话。事实上,2018年底我和洪波兄一起去看老师时,我就感觉到了跟以往的不同,现在似乎更明显了。账是师母结的,我要去结账的时候,师母低声地说,你没看于老师一直盯着呢,他会生气的。我只好作罢。万万没想到这是最后一次跟老师一起吃饭,也是最后一次见到老师!
2019年7月31日我最后一次见到于老师
第一次到老师家吃饭是老师做的,最后一次到老师家吃饭是老师付钱。一个挥之不去的起点和终点!不能再吃老师的饭了,但老师的书、老师的思想,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会是我的精神食粮!
图
书
简
介
《永远的探矿者——于根元先生纪念文集》
《于根元先生纪念文集》编委会 编
语文出版社
2022年8月
全书由两部分组成:上编是于根元先生学术思想选录,下编是纪念于根元先生的文章。书中同时附有于根元先生论著总目。
于根元先生是我国应用语言学的开拓者之一,在基础理论、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学术普及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先生涉猎广泛,在每个领域都有丰厚的著述,编委会按十八个专题分类选录,主要呈现先生在学术思想、观点、方法和情怀等方面对当下研究与思考深有启发和引导的内容,同时在每个专题的内容安排上兼顾其学术思想的体系性。
纪念文章是于根元先生的朋友、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对先生为人、为学、为师、为友的缅怀内容。
审核 | 刘 慧
编辑 | 陈倩怡
谢莉璇 | 写新闻 接地气——《新闻写作中的语用问题》听课一得
刁晏斌 | 普通话的“输入”与全球华语的融合——基于《马来西亚华语特有词语词典》的调查
扫码关注我们
华语HUA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