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上龙舟,在你们那儿判几年啊?
大家好,我是田静。
你能想象吗?
因为在端午节赛龙舟的活动中,一位女性游客登上龙舟,拍了个视频。
她就成了十恶不赦的罪人。
有人用难听的话辱骂她,有人扬言要送她去坐牢。
更诡异的是,这样的事,居然发生在2022年。
“一屁股坐废了一条船”?
事情发生在广东佛山九江镇。
端午节这天,一位女性看到河边停泊的一艘龙舟船。
她登上船,拍了一个视频,传上了短视频平台。
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她不太像是本地人,更像是一个观赏当地端午龙舟赛的路人。
这个视频一发,立刻引发巨大争议,在热搜上挂了好几天。
我起初认为,鉴于龙舟船是他人财产,她的行为确实有不礼貌之处,也许这是让人不太舒服的地方。
谁想到,她引发众怒的原因,居然是“女人不能上龙舟的传统”。
为什么不能上呢?
从当地网友的口中,我们能一窥一二:
「一屁股坐废了一条船」
「女人很脏不能坐龙船」
「龙头你一个女的也敢坐,这已经不是无知的问题了」
一句话总结起来就是:女人晦气,不配坐龙舟。
船主本人,也疑似现身。他有两大指控:一是她的上船行为,导致自己的船无法使用;二是搞坏了广东传统文化。
他表示,已经上报有关部门,要求赔偿,否则追究该女士的刑事责任。
根据法条,我是这么理解刑事责任的:「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我们都知道,坐个龙舟,并不会导致船的实际功能受损,至于成为“犯罪行为”吗?
退一步说,“船已经无法使用”的原因,难道不是性别偏见在作祟?
然而,支持船主报警、让该女士赔偿、自首甚至坐牢的人,不在少数。
他们的理由很简单,“女人不能上龙船,这是传统,哪里是歧视了?”
于是,他们冲到当事女性的账号下,把对方骂到视频清空。
有人还“科普”了一系列类似的习俗:端午女子不能站起桥,女性不能在节日进祠堂,吃席男女要分桌,过年吃花茶只有生男才可以开桌……
「我觉得很正常啊,平常生活中并没有歧视女性,只是重大节日,例如进祠堂女性不能进入咋的了。」
「作为女性我也赞成耶,好比去佛堂或祭祖,来例假绝对不能去,不吉利。」
「习俗就是习俗,跟重男轻女无关,女性的裤子不能放在肩上头上,但男性的可以。」
把传统当作歧视的遮羞布,用歧视的语言“反歧视”,把我都气得想笑了。
龙舟协会随后的回应,更是盖章“是传统不是歧视”,还表示要加大宣传女子不能登龙舟:
“当地的龙舟有很多种类,有一种叫传统龙(舟)的,有这个(妇女不能登船)传统习俗,我们也会加大宣传,避免女游客未经龙舟主人允许,误上传统龙(舟)去拍照留念。”
理性判断先于批判。
那我们就来聊一聊,龙舟排斥女性的习俗,到底算不算性别歧视?
打着“平等”幌子的歧视
查询资料后,我发现,男女区别对待的规则,也写在了龙舟的制造过程中。
造龙舟时,妇女绝对不能靠近,连看都不能看一眼。怀孕和来月经的女性,更是他们要重点防范的对象。
如果龙舟沾了女性的“阴气”,就会变成阴龙船沉到河底。
女子不仅不能登船,也不被允许站在桥上观看赛龙舟。
一个视频显示,在顺德,龙舟从桥下经过,冲着桥上的观众大喊:“女人散开!”
有名网友表示,自己在广州海心沙的桥上看比赛,被龙舟手砸矿泉水瓶。
即便如此,仍旧有人坚称龙舟其实也讲究平等。
理由就是“凤艇”的存在。
“凤艇”,也叫凤舟。顾名思义与龙舟对应,专为女性打造。
根据央视新闻显示,首届全国凤艇邀请赛举办于1999年。
虽然不能与龙舟的几百年历史相比较,但从结果角度上来说,女性的确也可以参与这场运动了。
借此契机,有不少女性得施展拳脚,凭借自身努力大放异彩。
但凤艇的出现,真的是性别平等的象征吗?
有网友将龙舟与凤艇,比作男厕与女厕。
把习俗与厕所相提并论的离谱性,先按下不表。
男女各有所属,初看似乎挑不出毛病。“龙腾凤舞闹端午”,一片祥和之气。
然而在实际使用中,男性也是可以登上凤艇的。
并且没有遭到任何反对。
如此实锤的打脸事实,却依然可以被洗白。
「那是因为女性参赛人数不够,男性上去帮忙」
缩成一句话,中心意思就是“我的是我的,你的也是我的。”
最终解释权是个“好东西”,哪儿需要往哪儿塞。涉及到利益的时候,最初设定的规则就会被无视。
即便遵守了原有规则,一艘凤艇上全是女性,也会出现凤艇稍微靠龙舟近一点,就会被龙舟上的人脏话问候的情况。
同为船只,因上面承载的性别不同,而有了高低之分。
龙舟凤艇,变成了虚假的形式主义。
男性登上凤艇可以自圆其说,但女性稍有越位就会被唾骂,被贴上“阴晦之物”的标签,被卷入又一场“网暴”的狂欢。
如此明晃晃的双标,不是歧视是什么?
把糟粕当成珍宝,为陋习大唱赞歌,这一套放在现在真没有多大的说服力。
明眼人也早就看破这种幌子。
不光是反对龙舟歧视的网友,光明日报也发表评论表示:“妇女不能上龙舟是陋习,陋习如刺该拔除。”
别再把陋习美化为习俗
龙舟习俗中的性别歧视,是旧观念的一个缩影。
但还有更多的陋习,通过潜移默化的习俗,扎根于民众的思想中,难以撼动。
从家庭范围的,女性要三从四德,不能上桌吃饭、不能进祠堂,不能上坟,来月经不能烧纸,曾经还要因为好看被要求裹小脚;
到社会范围的,男足输球怪罪女性坐了他们的大巴车,女性不能下矿因为阴气重容易出事故。
它们像来自旧日世界的幽灵,盘旋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之上。
有人用着时兴的手机,5G的网络,流行语挂在嘴边,脑袋背后却还拖着一条无形的辫子。
要知道,早在新中国成立时,我国已经提出“妇女解放”的口号,积极广泛宣传男女平等的法律法规,人人都知道,“妇女能顶半边天”。
到了今天,女性可以坐神舟上宇宙,登上诺贝尔的领奖台,夺得奥运会的金牌,在曾经男性独占话语权的各个领域发光发热。
我也是没想到,在2022年,我还要重复“女人和晦气压根没关系”这个老掉牙的观点。
但在无奈之余,我也看到了一种割裂。
文明与落后,看似相互排斥,却在实际中共存。这些暗藏在习俗中的陋习,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割裂。
当我们的目光放在职场歧视、同工同酬、穿衣自由等更现代的议题上时,还有一部分女性却连基本的人权都难以得到保障。
她们不能继承家业和土地,无法自由地出门工作,甚至不能和家里人同桌吃饭,不能左右自己的生育权。
如果过于忌惮“尊重传统”,恐怕只是给陋习找到一间庇护所,让它堂而皇之地继续存在,影响一代又一代人。
或许大部分陋习上,男性尚且能够独善其身。
但女性,并不是陋习的唯一受害方。
婚闹作为一项“习俗”,仍然存在于部分地区的结婚仪式中。
在各种社会新闻上,我们看到新娘伴娘遭猥亵,新郎和伴郎被扒光绑在电线杆上,新郎父母脸上身上被涂上各种不堪入目的图案。
甚至还出现过婚闹过度,新郎被失手打死,新郎身上有油漆引发自焚等悲剧事件。
婚礼,当场就变成了葬礼。
如果陋习的危害只有到达一定程度,才能真正引起重视,就太晚了。
习俗,是一个大的概念,其中必定有优有劣。
我们可以尊重习俗:
在春节下饺子,打扫卫生,贴春联;在中秋吃月饼,猜灯谜,赏月团圆;在端午包粽子,祭祖,赛龙舟等等。
但这不代表我们要将陋习一并接纳,也并不妨碍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当遵循习俗,意味着牺牲他人权益与尊严,意味着不平等与伤害,那不如把它清扫进历史的故纸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