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够资格交个税的人,不到5%!

👉 老钱日日谈 2023-01-02

‍今天我们从总量的视角感受下「税收」的具体意义。

为了方便理解,依然先科普四个基础概念。

第一,我们可以把宏观经济分成几大部门——

居民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金融部门,海外部门。

每个部门的具体职能就不多介绍了,大家多少都有些概念。

第二,我们的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由两个大头构成,一块是居民和企业部门交的税,另一块是卖地。

以2020年财政收入为例,看下图:


看得出来,企业部门贡献了税收大头,包括和收入挂钩的增值税,和净利润挂钩的企业所得税。

消费税是一种流转税,由企业来交,但这部分成本会藏在终端零售价里,所以真正的买单的还是居民部门。

居民部门主要交个人所得税,由图可知,它的体量并不大,和消费税差不多,2020年大概是1.15万亿。

另一条财政大腿是卖地收入,这条腿以后会越来越瘸,所以我国在推进房地产税这跟拐杖,就是把这条瘸腿给补上。
其实还有两条拐没用,一是国企混改,二是农村宅基地流转扩容,这里也不细说了。

第三,收入分配分为三种:

初次分配,按照按贡献分配,可以把城市、行业、公司看成一个个分配池。池子里的人凭借劳动、资金、技术、管理、生产资料等等分钱。初次分配更注重效率。

二次分配,指国家先收税形成财政收入,再通过财政预算、银行信贷、劳务费用、价格变动等手段进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三次分配,主要是高收入和企业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捐赠、资助、ESG资本支出等方式主动分配。

第四,我们来简单论述下公平和效率的关——

欲望永远无限,资源永远有限。生产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协作关系,公平和效率之间的状态并非厚此薄彼,不是效率多一点,公平就少一点。公平是效率的基础。没有公平,有人会掀桌重启协作关系没有效率,协作会失去积极性。

效率会使贫富分化天然有拉大的倾向,必须有外力约束它来维护公平,因此维护公平需要消耗资源

OK,科普完毕,本文的讨论重点在以税收为主的第二次分配。

我们来感受下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交税的意义何在?

··· ···

今年对我影响深的一句话是:赚钱了,一定要记住自己赚的是什么钱。

当你赚的钱超过了社会平均水平,一定要回馈给这个让你赚钱的市场这种回馈方式就是税收。

1%富人—9%中产—90%中低等收入群体 

其实税收针对就是那TOP10%的中产和富人群体,列一组数据你们感受下:


上图是2017年的个人所得税缴纳情况。

为什么选择2017年?因为这一年个人所得税免增额从3500元上调到了5000元。 

这1500元的影响有多巨大呢? 

从表格可知,没提高之前有1.86亿人要缴纳个税。

提高后,只有0.636亿人缴纳了。 

我们就按照6400万人计算,这些人占中国总人口的多少呢?4.5%! 

呵呵,我前面提到的10%还多说了。 

所以税收到底是针对居民部门里的哪些群体,大家有数了吧? 

这是我国目前的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


注意免增额还是5000,但是又增加了很多专项附加扣除类目。 

我估计目前有资格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人数应该比2017年的数据还少。

用有资格缴纳个税的六千多万人和全体国民相比,不太科学。换个视角:

根据《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的数据,2020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506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46271万人,农民工28560万人,有资格缴纳个人所得税的6000多万人。

你们感受下。

··· ···

我再说个不太友好的事实,让中产阶级补贴中低等收入群体是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共同思路。

如果你觉得不公平,把上文中标红的句子再看一遍。

我是中产群体中的一份子,但我挺讨厌中产的,因为他们欲望大,还有负债约束,看不起甚至看不见不如他们的人,认为自己能从市场里赚钱是天经地义,不知感恩,不想回馈市场——最终变成了一群爱抱怨的人,成天在网上哔哔。

他们没想过2.85亿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却因为自己的娃没能上牛小而大喊不公平。对下采用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上边意淫边哭穷。

哦对了,我认为中产和富人群体极大概率还会等来房地产税、遗产税和资本利得税。

如前面所说,贫富分化天然有拉大的倾向,必须有外力约束它来维护公平。

··· ···

最后来看企业部门,它们承担了国家税收体系的大头,只要是家企业就一定要交税。

这里我们同样也引用一个切入视角——

财富全球500强公司榜单,这是产业视角的国家竞争力的体现,2020年中国大陆企业上榜135家。 

这135家中国最牛公司的平均净利润率是多少呢?5.3%左右——这部分的25%要叫企业所得税。 

还没完,你的营收也要交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最高5%,一般纳税人最高13%(当然很多可以抵扣)。 

很多时候,一家企业忙活一年赚的钱,最后可能还没有它少交点税剩出的多——可见企业对税务筹划的冲动有多强烈。 

这么说吧,人性中对净利润(率)的渴望,是可以逼着他做出很多荒唐事的,最后成了社会摩擦成本,把自己玩进去了。 

··· ···

这就是我今年最大的感悟——

不管人还是企业,都要克制自己的「动物性」。

赚钱并非天经地义,你得先有社会价值,才能拿到商业上的奖励。 

赚钱了,一定要知道自己赚的什么钱,你只能从市场提取合理的利润率。 

赚钱了,必须要回馈让你赚到钱的市场。



⚠️「老钱日日谈」只是机械地记录作者每天的胡思乱象,因此每篇文章可能会同时说好几个完全不相干的事。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