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失业率高企背后的真实情况
1 给兄弟们盘一下我国的青年失业率,众所周知,这是今年的热门话题之一。
按理说这种选题我一般是不敢碰的,原因很简单,怕情绪大于事实,添乱。
但我今天看到了一份数据详实的报告,对「青年失业率」的相关概念也做了正本清源的解释,我觉得可以唠唠了。
2 首先我们得对一些基本概念和数据口径进行对齐,这样才能明确讨论范围。
当我们说「城镇调查失业率」「青年失业率」时,数据范围仅限下图中的红色虚线部分,像这样:
所以失业率这个指标有两个鲜被提及的前提:
第一,它并非针对全部就业人口,特指城镇就业范围,不包含乡村就业。
第二,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人口。
其中,分母端的劳动人口不包含没有劳动意愿的人。什么意思呢?我虽然符合劳动年龄,可我只想家里蹲,或者我还在上学呢,我要二战考研,总之我压根就不想就业,以上情况是不计入劳动力的。
3 「青年失业率」就是上图中红色虚线部分的一个更小的子集,具体来说:
目前我国的城镇青年人口大概是9637万人,其中6418万人不能算劳动力,因为都在上学,根本没有劳动意愿。所以能被纳入劳动力市场统计范围的只有3219万人,其中就业人数2587万人,失业人数632万人。
明确了以上口径,就可以计算青年失业率了,公式非常简单:
通过公式我们可以明确几点:
第一,青年失业率是个比值问题,分子和分母的变化都会影响最终结果。
第二,影响青年失业率的主要变量有三个:分子端-青年失业人口,分母端-青年总人口、劳动参与率。
我在图中用箭头分别标注了三大变量现在和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变化趋势。只要具备初中数学知识就能看明白,按照这种趋势,哪怕失业人输不增加,未来的青年失业率也会变高。
第三,通过上文的基数可知,青年失业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意味着新增32万左右的青年失业人口。
4 接下来我们对「青年失业率」的分子端和分母端进行分析:
青年的定义是16~24岁,潜台词是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本科毕业生、研究生毕业生们的就业情况。
也因此,青年失业率有很强的季节属性,每年7月份毕业季都是最高峰,像这样:
5 看分子端,青年失业人口数量确实在增加,今年4月的失业率比去年同期高2.2个点,意味着青年失业人口比去年同期多70万人左右。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青年人失业的最主要原因居然是主动辞职,事实上,35岁之前的主动辞职比例都在60%以上,像这样:
而媒体热衷报道且大家体感明显的「裁员潮」,在各年龄段占比从高到低依次是:60岁以上5.6%>35~59岁4.7%>16~24岁2.6%>25~34岁2.5%。
另外,把时间拉长看,过去十多年,城镇青年就业趋势有两个明显特点:
第一,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
第二,从低知识密集度转向高知识密集度行业;
制造业太苦了,环境、工资、自由度都不具备性价比。
也许高端制造业还可以为了钱忍一忍,特斯拉中国工厂的工人成本只有美国的1/3,但在国内仍属于拔尖水平。
迪士尼和环球影城的员工工资,很多年轻人看了也直摇头。
然而现在的问题恰恰是知识密集型行业的青年失业率情况更加严峻。
服务业确实复苏得不错,但服务业复苏也是分化的——大家青睐的知识密集型行业比如教育、房地产、互联网的复苏情况并不理想,导致网上对就业情况的体感很糟糕。
而复苏得好的行业比如餐饮住宿,这些行业在大学生眼中根本不算就业岗位,网上看到这些行业火热只会觉得经济复苏得还不错,大家又敢花钱了(实际上并没有,五一假期数据告诉我们:大家只是想开了,但并不舍得花钱)。
6 看分母端,主要涉及「青年总人口」和「劳动参与率」两个指标,很不幸,这两个指标也一直在降低。
也就是说,青年失业率的分母端一直在变小而拉高最终比值。
2010~2020年青年人口对应的出生人口减少了4381万人;
2020~2030年减少了1762万人;
原因当然是少子化。
另一方面,「劳动参与率」的下降才真叫超预期。
目前的青年劳动参与率是33.4%,2020年七人普时是40.5%,2010年六人普是47.2%。
翻译翻译,此前十年,劳动参与率下降6.7个点;而疫情3年,劳动参与率就降低了7.1个点。
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大家都比较熟悉了,其实都是老生常谈——
大学扩招、学历崇拜、考研考公热、经济和产业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尤其是白领岗位)有限、社会共识和婚恋市场看不起蓝领岗位等等。
7 其实,相比分子端,未来分母端对失业率的影响可能会越来越大,而青年失业率的中枢也会被抬高。
本文旨在和大家对齐青年失业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因为我发现很多媒体都在拿这个数据带节奏。
问题和困难肯定是存在的,但是没必要夸大它们,又不给对策和建议。
当然,今时今日给年轻人任何建议都不讨好,只会显得爹味儿十足,站着说话不腰疼。
但我还是要说:
历史进程是每个人都只能接受的时代背景,但个体奋斗的选择权仍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相比抱怨,我还是更喜欢那些乐观的、充满戏剧性的、自洽的故事。
本文内容参考《青年就业:从三因素框架看“疤痕效应”来自何处》@德邦证券
⚠️ 风险提示:「老钱日日谈」只是机械地记录作者每天的胡思乱想,因此每篇文章可能会同时说好几个完全不相干的事。所有内容仅以交流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