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机构数据资产潜力榜(2023)》评估工作近期启动
数据这一生产要素,可看作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从数据资源到数据资产,数据资产入表是推动数据资产化的第一步,也是数据要素市场改革发展的关键一步。近期,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新华网金融研究院联合数据要素社等头部机构正式发起《中国金融机构数据资产潜力榜(2023)》评估工作,助力数据资产管理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2022年12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提出,建立“保障权益、合规使用的数据产权制度”“合规高效、场内外结合的数据要素流通和交易制度”“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数据要素收益分配制度”。这些部署夯实了数据资产化的制度基础。
按照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从2024年1月1日起,数据资源将被视为一种资产纳入财务报表。另一方面,数据资产定价研究讨论也日益深入,将为数据资产入表提供进一步保障。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对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数据要素在普惠金融、数字金融等领域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同时让金融机构成为数据流通和交易的主要需求方。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秘书长石明磊指出,资本与数据同为现代社会经济的重要不可或缺的要素。数据与金融有着天然的链接,金融行业是最早地探索和实现数据要素化价值的行业之一,也是数据质量最高、数据要素富集程度最高、数据要素价值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同时,金融行业也是目前对数据要素需求最大的行业。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目前我国已具备一定基础条件去释放数据的使用价值和交易价值,从基础制度建设到国家组织层面的组建,再到全国各地数据交易所的蓬勃发展,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能够高效衔接,逐步优化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不过,数据资产价值的释放尚处在初步阶段。从宏观统计和国民经济核算视角看,亟待探索出一种方法准确评价数据资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价值作用。
为此,发起《中国金融机构数据资产潜力榜(2023)》评估工作,旨在联合多家国内头部行业机构、专家学者制定统一通行估算体系,促进解决数据资产入表过程中亟需解决的难题,体现权威性、专业性、公允性,充分展示国内金融行业数据资产的潜在价值,引导金融机构重视自身数据资产价值、开发应用自身数据资产价值,助力推动金融机构数据资产入表。
近期,各地围绕数据资产入表、数据资产化的探索明显提速。12月1日,国内首个产业数据资产登记评价平台在武汉上线试运行,该平台提供面向产业数据资源的登记评价服务,目前已在武汉、青岛、厦门和兰州4个城市实现互联互通互认。12月5日,由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牵头制定的《数据资产确认工作指南》正式实施,该指南填补了数据资产确认标准的空白,成为国内首个针对数据资产确认的省级地方性标准。许多地方为提高数据要素素养的培训班也如火如荼地举办,意在掌握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核心燃料的应用“密钥”。
据悉,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是国家发展改革委主管唯一全国性公募智库型基金会,成立以来,致力于推动我国发展改革领域重大问题研究与实践。资助学术研究5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0余部,多项研究成果成为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国内外企业家的重要参考。
“十四五”以来,按照相关工作安排,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承担了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等有关工作,在国家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专家组组长彭森的领导下,围绕数据要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实践,形成了数据要素发展活力指数(DDI)监测评估、数据要素发展活力指数(DDI)评估体系、数据要素活力指数运行平台、数据要素发展活力指数(DDI)白皮书等相关研究成果,还对德阳、温州、徐州、郑州等地方数据实践进行了评估,有关成果及时报送国家发改委、国家数据局等行业主管部门参阅。
石明磊表示,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作为国家发改委主管的智库机构,一方面积极落实和参与中央关于做好金融高质量发展“五篇大文章”的重大决策和布局。另一方面,根据中央政策精神,成立“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研究院”,致力于推动数据要素化、市场化、资产化。
来源:新华网
END好文推荐Valuable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