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佳作荐读】走过的痕迹(5篇)



走过的痕迹


    院角的银杏绿了又黄涧中的溪水满了又浅隔壁的老阿妈去年还能上山采茶,今年却再也觅不到她的身影。时光是永远向前的,而人会消逝,我不能白来这人间走一回,我要留下自己的痕迹。

  行走在历史的书卷中,我发现——

   李白留下诗千首。“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初次出蜀意气风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羁旅在外对月怀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蔑视权贵率真豪迈。脍炙人口的《独坐敬亭山》《望庐山瀑布》《赠汪伦》《行路难》《将进酒》《月下独酌》,更是一诗一境界。读其诗,我们便可知其经历、性格与情怀。

  曹雪芹留下了《红楼梦》,而后有了红学。我们从书中不仅看到了一个家族的没落,还读到了作者的影子。加缪留下了《局外人》,而后有了存在主义关于“荒谬”的观念,哲学才有了新的发展,这是作者的深度思考。儒勒·凡尔纳留下了《海底两万里》,而后有了科幻小说流派的发展与完善,为现代科幻小说奠定了基础,这是作者的不凡成就。

  这些都是文字的印记,但生活中不只有文字。

  马勒的交响曲影响了现代音乐,凡·高的画展现了印象派画家的风采,李春的赵州桥丰富了中国桥梁史,约瑟夫·科苏斯的《一把椅子和三把椅子》成了概念艺术的典型代表……

  伟人们留下了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皆是他们的思考。当我们去触碰这些水准极高的“艺术品”后,不仅认识了这些大师,更重新审视了自己。一个人的见闻、性格、三观,或多或少会留在他的“作品”里,那么,“作品”便是他人生的痕迹。

  梁欢的人生箴言是这样的:“当你停止创造,你的才能就不再重要,你所拥有的只剩下你的品位。而你的品位会挟裹你,让你排斥他人,变得狭隘。”是啊,生命需要创造,只有它能留下我们的印记,能展现我们的才能,能激励我们一直前行。

  那么,如何创造?我该怎样留下人生的痕迹呢?向李白学习吧,向曹雪芹看齐,拿起笔,每天留下只言片语,记录平凡的经历,书写美丽的梦想,抒发真挚的情感。即便文字粗糙,内容幼稚,情感直白,那又如何?我在写我自己呀!真实的自己!我要绘画,于胭脂淡墨中绘出高山流水,百舸争流我要弹唱,于琴瑟钟鼓间唱出生命的赞歌,礼赞青春。我要用自己的方式,留下走过的痕迹,活成独一无二的自己!

  大雁南去又北归,了无痕迹春红谢了又开,毫无声息。可我不一样,我不能轻轻地来又悄悄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我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要在郁郁青青中泼墨,要在之乎者也间行走!


  春花秋叶总是重复昨天的故事,雁去无声水流无痕,时光不老,而人却易逝,所以小作者认为不能轻轻地来悄悄地走,空度时光,人应该要留下走过的痕迹。

  那么如何“留下走过的痕迹”呢?在历史的长河中漫溯,小作者发现可以学习李白、曹雪芹以文字记录心灵的历程可以学凡·高以画作表达自己的个性;可以学马勒以音乐歌唱自己的梦想。关键是创造,用梁欢的人生箴言表明自己“留下走过痕迹”的方式——创造。以写作、绘画、歌唱等方式去创造自己的人生,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留下独一无二的痕迹。

  青春意味着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无论是“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还是“在郁郁青青中泼墨”,或者“在之乎者也间行走”,美丽的梦想,都在创造的路途中虚席以待。

  【适用文题】生命的华彩高歌而行青春的征程……




寄给光

 

  我见你的第一刻,在手术室。我想象着,你明亮而刺目。

  你环绕在每个人的身边,包括我。你笑着,看我们倾尽一生追求精神的光明。你寂寞,看一场场戏在身边上演,而你,只能于生老病死中永恒。

  停电了,你在蜡烛上重生、跳跃,暖暖地挤作一团,蓬勃却柔和。你感受到灼热的温度,将自己的四肢伸展、微笑,轻巧地跃上桌椅。在繁杂的花纹上延长,攀上墙,懒洋洋地枕在壁纸上,目光慈和。黑暗怯怯地发抖,想要得到温暖却惧怕光明。你拥抱着它,拥抱着我。转瞬间,你忽然如花儿般盛放,满室皆是你的芬芳。

  我独自在家时,你在屋顶笼罩着自己,温和地裹着孤单的我。你让我那么踏实、心安。此刻的你,有一层暖黄的色晕,窗外的繁花万点,也不及此时的你美好。你仿佛一个巧笑倩兮的女子,将温度与灿烂传递又像一个慈母,包容地望着我,每一丝亮光如一丝皱纹,在柔软中尽情舒展。

  雪白色的你很严厉,直截了当地发光,没有一丝犹豫,也没有一丝柔软。外面风雨大作,天昏地暗,而你冷冷地看着,不受一丝干扰。我闭眼勾勒你的形象:白大褂,架着一副窄小的眼镜,犀利的目光不加掩饰。但你好干净,像冰川融化积聚成的水流,汩汩流下。

  你在天际,被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人吟咏赞美。白天,你从遥远的火球上散出,如约来到这座星球,你很守时,也很坚毅。你大笑,笑得灿烂,笑得耀眼,笑得万里江山都伴着你笑。这是多么肆意的事!生物老师讲,世间万物皆有你的色彩,折射在我瞳孔里的,也是你浓浓的渲染。你好大的气魄,浓墨而就,挥洒如云,多姿多彩,一气呵成!夜晚,你冷静而慈悲,系起游子与故乡的心,系起人们与同胞的心,系起亲人与亲人的心,系起丈夫与妻子的心。你的眼清凌凌的,裙摆天衣无缝,美不胜收,此刻才领会“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的情趣。

  嫩芽绿油油的,杨柳随风转起知了鸣唱不倦,大地葱葱笼笼枯叶随风飘转,麦香清悠宜人枝干突兀寂寥,寒风阵阵刺骨……

  它们都是你的影子,从春到秋,周而复始。你享受着从诞生起就拥有的孤独,仿佛是天生的旅行者,染遍山川,永不止息。

  今天,阳光依旧。


  单看题目,便觉这是个十分难写的题材。“光”看似无处不在,却又被习以为常地忽略,越是日常所见,往往越熟悉得难以描摹。它环绕在每个人的身边:从蜡烛焰火上,璀璨灯盏中,当空明月的眼波里,初生朝阳的笑脸上……“光”带来光明与温暖,释放生机与慈悲。

  正像一首歌中唱到:“光从不吝啬锋芒,让可能炫燃肆放。穿透所有阻挡,给存在铺上闪耀……这片光源唯有聆听,才明白。”

  【适用文题】给光的一封信光明颂点亮……



寻常巷陌里的人和事

 

  黄昏的风,漫无目的地吹进这条寻常巷陌,路边草树氤氲在斜阳的光晕中,我独自走着,在一派祥和中逐渐沉醉。这里的傍晚,平平淡淡,寻常无恙,却似乎自有一番岁月静好的光景。

  她

  心境蓦地被几声抽噎打得散落满地,我皱眉望去,竟丝毫无获。又是一阵小声的呜咽,我终于在一个偏僻的角落,望见一个人影。她背着漂亮的粉红色书包,正对一堵斑驳的墙,蹲在墙角,只能望见因头深埋在臂弯而高高耸起的马尾和一对不住颤动的肩膀。她的影子蜷缩在墙的影子中。我静静地站立,望着那弱小的身影,虽不知她哭泣的原因,却也同情。正想着,只见那女孩腾地站起,用力擦干泪水,肩膀仍大幅度起伏,但她似乎在竭力克制。一会儿过后,她平复了心情,深吸一口气,大步走进路旁的一间店面。“爸,我回来了。”清脆嘹亮的声音传入耳中,我呆呆地望着她跳跃的马尾在视线中消失,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竟然是她!那个众人口中优异懂事的女孩,那个笑容如暖阳般能照进人心坎的她。正诧异,兀地想起前几日似乎听人说起她妈妈生病住院了,要动手术,她家经营的小店只能靠她爸爸一人操劳忙碌。或许,她心里也是深深怕着的吧,怕她妈妈的病情,怕爸爸的操劳。可她毕竟还只是个小女孩,于是,在无人的角落,大哭一场后,把恐惧深埋心底,再似平时般,走入巷陌,走进她寻常的生活,成为那个坚强优秀、令人骄傲的女孩。

  他

  我信步走在巷间,正为女孩所动容,蓦然抬眸,目光又被椅子上的他所吸引。他一反往日热情爽朗的模样,孤零零地坐在门前,手中捧着一个相框,两眼定定地望着某个方向。越来越深的斜阳照在他的一头白发上,风把他梳得整齐的发拨乱,他却浑然不知,只是一遍遍用大拇指内侧擦试着照片上的玻璃,目光柔和而空洞,满脸的慈祥与怅然。他的影子在身旁拖得很长很长,似乎要远到天边,让什么人见到。

  我小心翼翼地绕过他的影子,不想使他满腔的思念受到一丁点儿的破坏。我记得,儿时他经常给我糖吃,笑着看我迫不及待地把糖塞入口中我记得,无论是谁叫他帮忙,他总是大声应着:“来了!”提脚就去搭把手我记得,每年春节他儿子一家回来时,他总是笑得格外灿烂,仿佛满脸的沟壑都少了许多我记得,他还和周围一群老人组了一个团,每天散步打牌唠嗑……我记忆中的他,是所有老人中最乐观的一个。只是今天,他的神态,却比平常任何时候都深入人心。一种锥心的苦涩充斥着我的全身。身后传来别人叫他去散步的声音,我没有回头,却分明看到,他大声喊着:“来了!”我想,他的努力快乐、努力生活,是为了让在外拼搏的孩子安心,还是让其他同样孤苦伶仃的老人感到温暖呢?或许都有吧,只是他抚摸相框的样子,却在我脑中再也挥不去了。

  他们

  暮色四合,巷陌中的路灯纷纷亮起,那一点点橙黄,仿佛要给黑夜中前行的人注入勇气。一盏路灯边,两个西装革履的身影,斜靠着墙,一人手里夹着一支烟。其中一个猛地吸了一口,烟丝丝缕缕在空中弥漫开来。他们约莫三十几岁的样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拿着公文包,皮鞋锃亮,路灯下,两人眉头紧锁。其中一个人从公文包中拿出几张纸,给另一个人看,两人盯着那张单薄的纸,似乎要把它看透。“唉!”我清晰地听到一声沉重的叹息异口同声地从他们嘴里发出,而他们握着纸的手,举起又垂下。“走吧,明天再想办法,再不回去,家里人要急了。”一个人沙哑地说完,掸了一下西装因靠在墙上而沾上的灰尘,站定,又是一声叹息。两人并肩走过一段路,在前方的路口,各自转弯。

  我望着他们路灯下的影子在拐角处渐行渐远,竟也忍不住如他们般发出一声轻叹,在黑夜中回荡。抬头望向路灯,我为那两个因工作忧心的人祈愿,希望在明天的道路上,会有好运灼灼,也祈愿他们的家人,不用为他们劳神操心。

  或许,生活本身千疮百孔,摇摇欲坠,我们总是忙于用尽心力去修补那本就残破的真实面貌,给自己和他人制造一种海市蜃楼的美好假象。其实每个人走过的路都布满荆棘,没有谁比谁更轻松。只是有人能忍住脚心剧痛,佯装镇定地走过刀山火海,把所有泪水独自承担,给他人一份心安,给世界一抹明媚。岁月静好谈何容易,我们能做的,只有把辛酸咽下,幻化成嘴角的一弯浅笑,负重走过万水千山,告诉那些你爱和爱你的人:我很好,不用挂念。

  我徘徊在巷陌中,走过巷中的人和事。我望见,风吹落一片叶,它打着转儿飘落,又轻轻覆在大地上,在月光中尽力微笑……


  寻常巷陌,寻常的人与景,驻足多看一会,竟然发现了表象之下那么多不寻常的“真相”。那个坚强优秀、令家人骄傲的女孩儿,原来也有脆弱得暗自哭泣的时候,然而擦干眼泪,她依然笑得灿烂;那个乐观开朗、急人所难的老人,也有思念绵长难以自抑的时候,然而长叹一声后,他依然把温暖带给身边孤单的老伙计们。

  张爱玲说:“生命是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是的,也许在平常的时光流逝中,生活会时不时地摇摇欲坠、千疮百孔,但总有坚强的、乐观的、勇敢的人,在全力修补、认真过活,带着微笑负重而行,告诉他所爱的人:我很好,你也加油!

  寻常巷陌的纷繁世界,细细品咂,并不寻常。

  【适用文题】身边小人物风景这边独好……




为心灵充电

 

  流年似水,岁月静好。诗词惊艳了时光,温暖了岁月,在我年少的生命里,它就像日光,坚定而绵长地为我“充电”,为我身心的成长充盈源源不断的能量。

  邂逅诗词,我学会了欣赏真正的美好。眼前钢筋水泥的城市禁锢了我的视野,幸而有诗词为我打开了返璞归真的一扇窗。轻抚书页,指尖便触到了千百年前古桥下的涓涓流水;吟唱一阕,便嗅到满架的蔷薇溢了一院的芬芳;信手抄写,就触摸到庭花旧栏角处溶溶的旖旎月色。这一首首诗歌,平平仄仄在生命中悠扬回响,拨动了无数人的心弦。这一幅幅画,花鸟虫鱼春江月夜在心田上铺开,绚丽了多少人的梦境。品读诗词,为视野“充电”,即使无法踏遍山河,心灵的脚步却已领略了江河万千。大漠黄沙,江南春景,也能尽收眼底。

  回味诗词,我理解了人间真情的可贵。“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那青色飘逸的衣角,牵动的是少女纯真的心事。遥想那个青衣的公子,定如周郎一般,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卸下盔甲,又是温润公子。前一瞬是横眉冷对杀伐决断,下一刻又走进富丽人间世间无双。瞬间的心动,便是一生的牵挂。“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看惯了俗世众人对感情的随便,我总佩服古人付出的坚贞与无悔。人生苦短,我们总认为不值得为一个人等候多年,然而诗词总在提醒我真情无价,真情不老。“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纵然那人香消玉殒,仍旧心心念念,明月夜,短松冈,不思量,自难忘。品读诗词,为心灵“充电”,那可贵的真情如一股股暖流,温润了我的心田,温暖了我的人生。

  感悟诗词,我明白了为人处世的担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古往今来,无论是出将入相,还是贬黜赋闲,总有这些贤人英才为民族的发展、历史的进步赴汤蹈火,死而无憾。韩愈被贬八千里,还在“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辛弃疾难得重用,一生郁愤,仍想“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陆游油尽灯枯,心中所思所想,依然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们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在一首首震撼人心的诗歌中变成绝响,读来振聋发聩,令人热泪盈眶。“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历史的丰碑上一笔一笔刻下的是他们彪炳千古的名字。品读诗词,为生命“充电”,让浩然正气充盈身心。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担当,更需要勇气,去珍惜去守卫!

  诗词是我的发电机,它总是源源不断地为我输送能量,为我驱散迷雾,点燃智慧;为我明起心灯,照亮前程。诗词懂我,我爱诗词。


  “充电”是2018年福建省的中考作文题,这一篇应该是小作者的练笔之作。文章胜在对充电一词内涵深度的挖掘,当大家把充电都设定为知识技能上的积累与更新时,作者却独辟角度,把充电上升到精神世界的高度,这样的立意显然更为新颖而深刻。作者还有一个巧妙之处,那就是把自己最为熟悉、最为擅长的的诗词积累运用其间,把对诗词的感悟和心灵的成长立意为心灵充电的内涵。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思路脉络非常清晰,把诗词对于心灵成长的三个方面层层展开,撑起了整篇文章的框架——邂逅诗词,学会了欣赏真正的美好;回味诗词,理解了人间真情的可贵;感悟诗词,明白了为人处世的担当!

  如此之下,文章的立意、素材、结构堪称完美,结尾处的“诗词是我的发电机,它总是源源不断地为我输送能量,为我驱散迷雾,点燃智慧;为我明起心灯,照亮前程”,不但是点睛之笔,更是点题之语!

  【适用文题】在诗词中成长;遇见你真好;心灵深处的花朵……




鲍鱼的味道

 

“一枚何啻千金直”,举世闻名的大文豪苏东坡对鲍鱼这道上品佳肴也垂涎欲滴。今日有幸巧遇售卖活鲍鱼之人,品一品鲍鱼之味。

  走近装鲍鱼的水框里,只见一只只腴润的鲍鱼或把肉身朝下紧贴框底,或悠闲地“仰卧”,身浮水面还有的三三两两地用自己的肉吸着别的鲍鱼的壳,排成一队,你若硬是把它们拆散,丢入水中,它们也随遇而安,不一会又与其它的鲍鱼粘在一起了。此时的鲍鱼,浑身透着一股最原始的海腥味与野蛮味。

  未经烹饪的鲍鱼的味道是单一的,而烹饪过后的味道是丰富的:回家把鲍鱼去壳,洗净,切丁,与香菇共烧,加盐、酱油,焖。少时,红烧香菇鲍鱼便端上了餐桌,香菇鲍鱼表面的那层油亮的棕色更显诱人。夹起一块鲍鱼送入口中,送入的不只是鲍鱼本来的海味,还有香菇的鲜味,和油盐的酱香,十分美味。此时的鲍鱼,有点像一位富商,为赚取商机辗转四处,被染上了浓墨重彩,看着它,眼前却时刻能看到那片蔚蓝的大海。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数月前在海鲜饭馆品尝的那道“西红柿红烧鲍鱼”:菜上桌,一股鲜香味扑面而来,一只只丰满、白嫩、精美,中间被切成网型的鲍鱼如同白色的小船,在这红海中漂浮鲜艳的红刺激着你的感官,勾起你的食欲,使你不禁从盘中夹起一整只鲍鱼,一大口咬下去。尝到的除了鲍鱼自身的海味,还有西红柿的清甜,稍稍冲淡了鲍鱼的咸腥,并使鲍鱼肉更有弹性。与香菇鲍鱼相比,此时的鲍鱼又似一位复得返自然的隐士,在农家人的闲适里悠然自得,看着它,耳边却总能听到那沙沙的海浪声。

    “一身绣壳如彩月,两片温软化丰腴。”鲍鱼是许多人钟爱的美味佳肴,它闲适,随遇而安,不似龙虾,唯我独尊,只能独自冰鲜或烧烤也不像青菜,无可奈何,只能做衬托其他美食的绿叶它无论怎么烹饪都能与其它食材结合得很好,却又不失海味的本真。

  做人也该如此:外圆内方,能很好地与别人合作,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内心又有一定的原则,能守住自己的底线,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虽然中国人常常觉得“吃吃喝喝”为红尘俗事,但其实高雅如东坡亦不止一次为美食赋诗;大家汪曾祺更是凭借一枚鸭蛋让高邮城名声鹊起;年前,一档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美食记录片风靡世界,令全球侧目……可见大俗即大雅,口腹之欲实为头等大事。

  鲍鱼作为传统美味,与小作者偶遇结缘到烹制佳肴入口,诸般炮制,细细道来,让读者跟随她细腻的笔触,仿佛亲历了一场珍馐大餐,色香味幻化在眼前,虽隔书页,却身临其境一般。

  文末一段,由鲍鱼之性想到人生的道理——不争味不霸道,随缘化解,取长补短,然后相得益彰,不忘初心。看似随手评论,其实却铺垫巧妙、水到渠成。

  【适用文题】品味生活中的领悟餐桌上的回味……




来源初语读写  侵权删除

 

2020中考学习群

欢迎各位家长、学生积极交流

入群后必须修改群备注

“地区+学生年级”

加因材教育微信:18205613175

邀请进中考学习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