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创食饮|深度】立高食品:高速成长的烘焙供应链龙头

欧阳予彭俊霖 华创食饮 2023-02-14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报告摘要

引言:餐饮供应链5万亿市场改造无疑是食饮行业未来5-10年最具潜力的赛道,孕育无数产业机会,立高作为西餐冷冻烘焙的龙头企业,其上市意味着餐饮供应链资本化拼图不断完善。本篇报告,一是站在行业层面深度剖析冷冻烘焙品类特征及行业前景,二是深入公司层面探讨立高竞争力,并展望成长路径。


生意属性:工业化生产解决烘焙效率痛点,偏休闲化和高标准化决定品类高盈利。烘焙店模型经营难度高,相比于其他品类,在实现终端降本增效外,烘焙由于消费频次低、场景精致,且消费人群以年轻女性为主,故产品天然附加值更高,企业盈利性也更强,毛利率达40%左右(运费调整前口径),明显高于其他B端生意模式,同时由于需求迭代较快,也使得行业研发投入偏高。而从供给端而言,由于烘焙前端工艺原料通用,生产标准化程度高于中式品类,此外制作过程中注重原料、温度、加工方式等精细配比,所以尾部门店加工也存在学习成本,企业开发渠道中常比拼终端服务。


行业阶段:高速成长赛道,渗透率仍有广阔空间,潜在空间600亿元。我国人均烘焙消费、冷冻渗透率均较低,预计20年冷冻烘焙行业规模80+亿,未来CAGR5在20%左右,景气度类似十年前速冻食品。不过由于资本介入早,行业格局整合更快,在未出现如速冻13年价格战的前提下,龙头规模已快速拉开与对手距离。而从长期来推演,预计我国渗透率可向日本靠拢,对应远期空间600亿,若对比欧美市场,考虑其烘焙文化悠久、需求多元复杂等,叠加其下游渠道集中、上游生产分散,预计未来我国龙头集中度高于欧美龙头Aryzta,有望达到15-20%水平。


竞争壁垒:规模先发优势已是壁垒,市场化机制、强执行力冠绝行业。复盘公司成长路径,我们认为灵活的体制、狼性的渠道执行力和逐步扩大的规模优势,是保证公司快速航行的压舱石,并在当前已经建立行业内的规模领先优势。首先,公司激励机制市场化,薪酬待遇在行业内处于高水平,而股权激励更绑定核心团队,加上对核心人才敢于授权,对潜力战略市场有清晰的方向和规划。其次,在一线业务中,立高注重对终端的高密度服务,并打造出一支作风狼性、高执行力、考核严格的业务团队,全力保障目标的完成,落地能力冠绝行业。


未来展望:乘赛道东风高速成长,小B加快覆盖,至25年期间增速约25%。渠道上,通过区域扩张提高对烘焙店覆盖,加上商超和餐饮等潜力渠道建设,逐步完成全国渠道织网。品类上目前行业主要集中在挞皮等传统品类,而丹麦、蛋糕等主力烘焙品仍在渗透初期,未来品类延展空间充足。考虑公司募投扩产打开产能瓶颈,预计达产后产能/收入达32万吨/近60亿,对应复合增速约25%,而净利率在品类结构升级下,加回股权激励费后有望保持在10%左右。


投资建议:短期压力因素Price-in,中长线竞争优势仍在强化,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100元,三年目标价170元。冷冻烘焙迎来快速渗透期,公司竞争优势突出,有望充分受益行业扩容红利。短期来看,前期疫情和成本等影响已集中体现,5月起经营边际好转。我们预计22-24年EPS预测为1.53/2.21/3.08元,加回激励费用后利润3.26/4.18/5.50亿,考虑行业高景气溢价和公司龙头地位强化,给予目标价100元,对应23年40倍PE,现价近40%空间,同时预期25年盈利7亿以上,乐观预期市值285亿,目标股价170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


风险提示: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高成长企业盈利波动性较大等

报告目录



正文部分

一、冷冻烘焙:高速渗透的景气赛道

(一)品类特征:休闲化场景高附加值,工业生产标准化程度高


1、改造烘焙,降本增效


冷冻烘焙指依托工业化实现烘焙产品的预制。烘焙生产过程通常包括和面、发酵、分割、成型、醒发、烘烤等过程,而冷冻烘焙即为在任一环节通过速冻技术打断并保存,后续通过加热并二次加工而快速还原,从而节约使用者手工制作成本和时间。通常根据前端加工程度和速冻介入环节不同,冷冻面团亦可分为未成型、预成型、预发酵、预烘烤等4类产品,由前到后对终端设备、技术要求依次降低。如未成型、预成型面团相对灵活,适合饼店进行裱花、刷液等二次加工,多用于发酵产品,而预醒发、预烘烤面团基本固定,仅需最后的解冻、烘烤即可出售,适合餐饮、茶饮渠道。


烘焙店模型难经营,成本抬升下冷冻烘焙加速渗透。冷冻烘焙约80%应用场景为烘焙店,相比于其他小店模型,烘焙门店初始投资大(经营杠杆高),且顾客进店消费(非标服务),员工多在5-10人左右(人员管理难),加上选址成本、专用设备投入、当日货值损失等,整体经营难度较高,随着人工、租金成本抬升,降本提效需求持续增强。同时因扩张存在天花板,国内鲜有大型烘焙连锁,目前最大烘焙店仅一千余家左右,单店发展的品牌门店近68%,分散的格局自建烘焙产线经济性不足,实是利好第三方冷冻烘焙应用。


从冷冻烘焙渗透路径看,餐饮供应链的社会化分工是未来趋势,当下中型连锁开发性价比高。通常小型烘焙店SKU>20,综合型烘焙店SKU>50甚至100,其中30%为生日蛋糕,慕斯甜品占20-25%,面包占45-50%,代销的牛奶面包占5-10%。规模越大企业,在自建产线、产品独特性层面诉求越高,而规模越小的个体连锁店在成单率、需求稳定性亦有不足,因此中型连锁开发性价比相对较高。不过根据美团研究院披露的中国烘焙市场连锁化率数据,烘焙店行业单店和中小型连锁占80%以上,自建工业化产能的性价比较低,餐饮供应链的社会化分工日益明确仍会是未来的趋势。



2、产品附加值高,需求迭代快


偏休闲消费场景、年轻女性为主的消费人群,综合使得国内烘焙产品附加值更高。烘焙和中式面点原材料构成一致,但消费场景与中式速冻存在差异,中式速冻一般作为早餐、主食,消费频率更高,而烘焙更多作为非主食,具有零食甜点属性,常用于下午茶、礼赠和个性表达等,消费满足层次更高,且下游消费人群主要为年轻女性,追求产品的精致化、高颜值等,故在国内烘焙天然定价高于中式面点。反映至门店财务层面,普通烘焙店通常毛利率约60%,中式或高档烘焙毛利率可达70%,高于一般中式餐饮。而冷冻烘焙厂家毛利率大于40%(运费调整前),高于其他2B速冻品类。


烘焙品类更新迭代快,决定行业研发投入高。冷冻烘焙主要应用于现烤类烘焙产品,核心消费群体为40岁以下年轻女性,其特点为热衷于精致体验、新鲜感和高颜值,因此产品更新迭代较快,从18年的脏脏包、20年麻薯再到21年盘挞等,各类爆品层出不穷,头部烘焙店周周上新,对应冷冻烘焙企业更宽产品带。相比于中式速冻从已有食材改造,冷冻烘焙研发上更多是横向拓品,加之实现速冻更难,故企业研发费用率高于中式速冻,主要冷冻烘焙企业研发率在3%以上,大于中式速冻1%左右水平。



3、工艺原料通用,但门店加工存在学习成本


烘焙主体工艺和原料通用,生产标准化程度更高。烘焙原材料种类较少,各类产品均由面粉、油脂、酵母、糖盐等基础材料制成,同时生产流程高度相似,前期均需要搅拌、成型、醒发等环节,相比于中式速冻而言,不同产品间生产差异化程度较小,且由于不采用蒸煮、肉馅等技术,工业化品类与手工制品食用时差别相对不大。此外,在实际制作中更注重原料精细配比、精准到克,且在成型、发酵等工序上对环境温度、加工时长甚至揉捏次数均有明确规定,相比于中式预制菜,冷冻烘焙更易工业化和标准化。


烘焙后端依赖门店加工,使用时存在学习成本。中式速冻通常定位为食材,终端使用难度不高,多是简单解冻操作,厨师更多从食材间搭配把握菜品制作。而冷冻烘焙本身加工较为复杂,且国内烘焙知识并不普及,半成品在终端门店仍需经过二次处理,且尾部操作方式复杂且多样,包括刷液、裹糖、定型、撒料、裱花、烘烤等,成品制作依赖面点师,且制作时需专业设备,存在一定技术壁垒,因此企业开发渠道时,通常匹配更高的终端服务,以降低烘焙店尾部操作的学习成本,从而提高渠道开发效率。


(二)发展阶段:高速成长赛道,类似十年前速冻


1、发展空间:25年扩容至约250亿,对应CAGR达20%


当前现状:冷冻烘焙渗透率<10%,20年市场规模预计80+亿。冷冻烘焙在我国尚属小型市场,2358亿烘焙市场中,冷冻烘焙渗透率10%不到,剔除掉渠道加价,结合现烤烘焙和餐饮端占比,预计我国20年冷冻烘焙市场规模在80+亿。其中分品类看,糕点类渗透率>面包>蛋糕;分单品看,蛋挞皮、甜甜圈等为冷冻烘焙传统单品,据Rabobank统计可占到行业30-40%;分渠道看,饼屋茶饮/商超/餐饮渠道占比约为70%+/20%/10%。


未来空间:半成品渗透率提升,加上烘焙总量扩张,预计25年扩容至约250亿,对应CAGR达20%。据欧睿数据显示,我国人均烘焙消费量仅7kg,对比日本22kg和欧美50-60kg仍有提升空间,未来5年我国烘焙增速约6.6%。此外半成品渗透率迈入加速期,而美国冷冻面团占面包行业比重约70%,而欧洲是40%1,若我国25年渗透率至15-20%,则冷冻烘焙市场有望达250亿,对应5年复合增速20%+。远期来看,假设烘焙人均消费提至15kg(低于日本),且渗透率提至30%左右,则冷冻烘焙规模超600亿。


备注1安琪烘焙与中华面食技术中心统计。


烘焙原料:奶油规模超百亿,水果制品和酱料均40亿左右。奶油成本占蛋糕售价的比例在9%-12%左右,水果制品成本占蛋糕售价的2.5%-3.5%,照24年我国蛋糕零售额增幅测算,我国奶油和烘焙水果制品市场需求预计24年分别为140亿、超40亿元,酱料中最广泛使用的沙拉酱市场规模从2011年的11.9亿元增长至2017年的43.9亿元。



2、行业格局:龙头优势显著,但竞争有加剧趋势


冷冻烘焙处成长初期,企业平均体量仍小。国内冷冻烘焙企业主要分布在沿海,但现阶段数量较多,竞争格局相对分散,龙头立高旗下奥昆21年收入超17亿,市占率超15%,第二梯队为新迪嘉禾、高贝、恩西村,收入5-10亿,第三梯队为南侨、千味、洲际等特定渠道或品类强势的企业,收入在2亿左右,第四梯队为大量小型厂家,产值千万不等。


立高发展一马当先,细分渠道布局领先对手。立高自00年创立,持续深耕烘焙市场,积累了丰富行业经验和资源,而主要对手多于10年前后成立,立高整体规模是竞争对手2-3倍,且从渠道发展上,公司各细分渠道布局领先,而对手常专注于特定渠道和品类。其中立高在饼屋方面销售额破5亿,高于高贝、鑫万来等以饼店为主企业,商超方面,立高与恩西村体量基本持平,但主打产品实现错位。餐饮方面,公司全年2+亿体量,与千味、新迪嘉禾等同属第一方阵。整体看公司下游结构更均衡,产品和渠道综合实力更强。



综上,冷冻烘焙保持20%左右增速,在餐饮供应链子行业内,当下景气度居前,对比中式速冻大概类似于其07-13年时期,彼时餐饮行业蓬勃发展,加上家电下乡、渠道下沉演进,共同推动行业20%左右增长。但从格局来看,考虑冷冻烘焙资本介入更早,格局整合更快,相较安井13-16年由18亿增至30亿,而立高仅用时1年即由20年18亿增至21年28亿,但中式速冻13年迎来价格战洗礼,而冷冻烘焙恶性竞争暂时尚未发生。


(三)海外对比:文化差异是根本,我国发展潜力广阔


烘焙文化深刻塑造行业,欧美需求多样挑剔,而日本包装面包更成熟。欧洲农作物以小麦为主,且焙烤后的面包更易保存,所以欧美烘焙消费历史悠久,并衍生出丰富的饮食习惯,长久熏陶下烘焙技术更普及,现烤或手工面包也更发达。而日本烘焙历史较短,主要起源于战后政府主动推广,包装面包足以满足需求,且便利店渠道发达,具体来看:


  • 德法欧陆派:烘焙历史悠久,偏好手工面包。烘焙在欧洲大陆历史悠久,其中德国是欧洲最大消费市场,德国人每餐食用面包在3种以上,且有晚餐食用的习惯,因此人均烘焙消费量最大,此外德国饼屋连锁化率较高,91年时1%饼屋销售额占市场的21%;法国烘焙文化同样发达,面包棍和起酥已成为法国文化象征之一,法国人尤其在乎质量、口感和新鲜度,故更爱去饼屋购买面包,其饼屋数量居欧洲前列。


  • 英美烘焙圈:工业烘焙高渗透,商超渠道发达。英国面包花色单一,约四分之三都为切片面包,烘焙相比法国等欧洲国家,只是起到餐桌上配角作用,因此工业化冷冻烘焙渗透比例居欧洲之最,英国饼屋不到5000家,仅占20%的市场份额,美国同样烘焙店很少,下游近50%渠道为商超渠道,能够满足消费者集中或综合性采购。


  • 日本烘焙史:向两极化发展,高性价比包装面包为主,而饼屋则走向极致手工。日本冷冻烘焙规模不足100亿人民币,生产面包用面粉仅6-7%应用于冷冻面包胚生产,山崎、敷岛等龙头凭借强大供应链,使得预包装面包占主流。而日本烘焙店少而精致,多为经营数十年的小店,加上日本面包更加重油重糖,冷冻起来技术难度更高。目前日本缺乏大型冷冻烘焙企业,主要由敷岛、TableMark等业外企业混业经营。


看回国内,更大的规模效应使得成长天花板更高,而更分散下游渠道和精致的消费场景,盈利表现也将高于海外。渗透率天花板、集中度提升空间和长期盈利能力,这三个问题是关乎冷冻烘焙长期发展的关键,我们通过在整理海外资料的基础上,也适当推演预测:


  • 长期渗透率有望向日本30%水平看齐。由于商超渠道冷冻烘焙渗透率>烘焙房,而美国流通渠道又以商超为主(冷冻烘焙渗透率达65%),故我国很难接近英美水平。日本包装面包占据绝对主导,冷冻烘焙消费基础弱,渗透率约30%,考虑中日两国相同文化背景,因此长期看至少可达日本当前水平。


  • 需求复杂和运输受限,海外集中度并不高,但我国龙头整合潜力更大,未来集中度有望在15-20%。海外冷冻烘焙龙头为Aryzta,市占率约为11%,而前两大企业市场份额达20%左右,整体而言欧美格局相对分散,主要与其需求复杂有关,此外烘焙工厂多聚焦1-4个品类,加上冷冻烘焙运输距离有限,因此区域性小企业居多。而反观国内发展,品类远不如海外复杂,且工厂规模化更强,预计企业整合天花板更高。


  • 国内企业长期净利率有望在10%左右。需求方面,国内烘焙以休闲消费为主,且下游多为精致的烘焙店,因此溢价能力也更强,此外下游渠道为40万饼屋和分散的商超、餐饮渠道(美国Aryzta前20大客户占比达57%),企业对渠道议价能力也更强。供给方面,国内烘焙工厂竞争格局更好,区域性小企业恶性竞争相对较少,且国内烘焙非主食定位,消费频率也更低,故中长期看冷冻烘焙盈利性大于海外烘焙。

二、竞争壁垒:狼性的渠道管理,持续扩大的规模领先

(一)体制灵活:管理高效,决策专业


1、创业史:差异化切入,勇于内部革新


本土第一家植脂奶油品牌,依托差异化完成0-1的积累。奶油是烘焙中最先工业化的品类,在国内发展仅起步于1998年底,彼时植脂奶油从欧美进口且价格居高不下,植脂奶油创始公司维益于98年投资860万美元建厂投资。立高于00年创立,依托98-05年行业高速发展东风,立高持续积累渠道资源和运营经验。此外在与维益竞争中实现差异化,一方面主打中低端产品,另一方面推出果膏、举办大量产品演示会和培训班,总结裱花技术和开店教程并汇编成册或VCD,并提出“加量不加价”并赠送小工具等促销策略,通过更贴地气的服务快速扩张,至07年时发展驻外办事处超20个,市场占有率超过25%。


企业文化敢于内部纠偏。维益03年后开始降价狙击,同时区域内资品牌效仿跟进,立高07-09年陷入被动增长停滞状态。期内公司抓紧总结,员工懒政、人才储备不足、内部沟通失效等问题逐步暴露,于是公司一面加强内部梳理,10年启动“阿米巴”经营和事业部管理制度,另一面09年启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持续优化企业经营效率,11年在行业成本大幅上涨、维益打响辅料价格战下,依然实现超50%的增长,且费用降低5%,其中新饮品事业部6月即提前完成全年目标。


抓住战略机会并购奥昆,并对人才充分授权。奶油和烘焙原料逐步进入红海市场,过去10年复合增速仅10%左右,在此背景下,正好遇上公司前员工陈和军创业奥昆,其高速发展中也亟需平台资源赋能,故公司在深刻判断国内外趋势基础上,于14年果断收购奥昆切入冷冻烘焙赛道,此后坚定向奥昆倾斜资源,并完成品牌体系的整合,至21年冷冻烘焙业务达17亿,且后续规划产能预计翻倍。同时对于奥昆创始人陈和军也充分授权,使其担任股份公司总经理,并实现股权激励绑定,以上均彰显公司重视冷冻烘焙的决心,也体现了公司灵活高效的经营体制。


2、管理体制:职业经理人制,团队激励更高


公司划分三大子公司运营,并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公司主要业务为奥昆、昊道和立高,其中奥昆经营冷冻烘焙业务,创始人陈和军担任股份公司总经理,而昊道经营酱料业务,创始人为宁宗峰,立高及其佛山、增城子公司经营奶油、水果制品等烘焙原料,实际由周颖营销总负责,三大板块保持独立性,公司总部多从资金、设备、基地建设等方面赋能,而对子公司充分授权。其中奥昆陈和军总05-06年担任公司销售经理,后09年开始在冷冻烘焙创业,管理上强调团队执行力,工作精力充沛且对发展战略有清晰认知。


管理层持股绑定利益,激励覆盖深度较高,保障团队效率优先。公司实控人为彭永成、彭裕辉和赵松涛,属同家族成员,而广东立创和广东立兴为员工持股平台,实际覆盖面下沉至区域层面,持股人数超80。此外为绑定核心管理层,公司实施多轮激励计划,如14、16年收购奥昆和昊道时,亦鼓励陈和军、宁宗峰等人增资入股,此后18年对核心管理层和员工进行股权激励,21年6月亦出台“超额业绩激励奖金计划”。管理层强激励的同时,公司亦倡导军事化培训和管理,重点培养员工执行力,逐渐形成高效的狼性文化。


(二)规模领先:拉大与对手距离,供应链运行高效


1、体量优势:远超对手体量,规模效应更强


公司领先距离越拉越开,目前已是第二名企业2-3倍。公司于14年收购切入冷冻烘焙赛道,至21年冷冻烘焙业务超17亿,且规划的产能达超16万吨,设计的综合产值规模50-60亿,而主要对手高贝、恩喜村、新迪嘉禾等目前仍在10亿以内,其他的烘焙原料企业如南侨和海融,从产能规划看仍在加码传统烘焙原料,冷冻烘焙业务发展相对较慢。而对于冷冻烘焙行业而言,不断扩大的规模领先,意味着更低的生产成本、更高的研发效率,且当下供应链建设、国外设备进口调试门槛越来越高,龙头企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冷冻烘焙资本开支高,公司坚持成本领先策略,有望通过规模扩大不断摊低成本。冷冻烘焙生产机械化高于面点,且部分设备需要国外定制进口,且横向比较看其单吨资本开支较高,行业进入门槛也高于中式米面类,后续随着企业规模提升,规模效应预计也更强。而从成本结构来看,立高吨人工和制造费用低于同类企业,而整体吨成本也较南侨冷冻面团业务更低,尽管略高于千味烘焙业务,不过考虑到千味烘焙的产品结构更低,故同等条件下立高仍具备一定成本优势,且公司坚持成本领先策略,未来仍可持续强化。


2、模式聚焦:大单品策略为中心,统一品牌表达


产品矩阵丰富,大单品占比过半。烘焙产品和原料业务协同性较高,截止20年末SKU数达513个,丰富的产品满足了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此外选品上采取大单品策略,主要思路一是生命周期长,由于生产设备多采用定制化设计,采购和安装投入大,保证经营持续足以收回投资,二是应用场景和范围广,能随着渠道扩张持续渗透增长。至21年麻薯、甜甜圈和挞皮等收入占奥昆达72%,综合下有助提高生产规模性、爆品快速突围。


研发机制自下而上,每年保证重点推新。公司研发人员分成不同事业部:烘焙事业部、水果原料、奶油研发事业部,研发人员高达329个,并成立了市场需求研究部门,同时前往欧美、日本、中国台湾等烘焙发达地区考察烘焙最新趋势。公司21年研发费用为8220万,占比高达2.92%,此外公司研发与销售结合紧密,服务过程中收集客户反馈和需求,并快速汇总至公司总部,总部技术团队再配合区域销售人员,即时改造产品,定期开发新品、升级老品。目前新品开发方面,公司自研大单品约耗时8个月以上,效仿竞争对手的产品约3-4个月,平均每年推出的新产品及新应用方案超过50个。此外在工艺、设备和产品配方上持续迭代,并推动内部产品适配性,如早期烘焙产品使用内部绿豆馅、鲜花馅等,注馅甜甜圈中也注入公司卡丝达酱产品,持续增强产品竞争优势。


“蓝条纹”强化品牌合力,助力公司营销活动展开。公司推出蓝条纹解决了集团3家分公司、6大业务、21个品牌“投放分散、资源浪费”的痛点,强化集团形象从而形成聚合力。此外公司经销、直销前十大客户中40%来自于展销会,公司展销会多品牌联手,通过大面积、重复使用蓝条纹,发挥其视觉强制性,强化消费者对蓝条纹的品牌认知,配备简洁的口号“烘焙找立高、款款都畅销”,解决传统烘焙业有品类、无品牌的痛点。


3、供应链高效:工厂全国化展开,周转效率领先


烘焙设备定制化和技术门槛高,公司工业化投入领先,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公司自14年来正式启动自动化改造,并率先从瑞士引进了全国第一套全自动化生产线,目前已拥有56条产线,生产中人工成本占比低于同行。此外品控流程已初步实现对节点的精准处理,并具备灵活控制、异地调整能力。信息化方面公司已建立一站式智能分析平台,但整体投入尚有不足,在经销渠道信息化程度较低(行业普遍存在问题),不过已募投资金对现有信息系统升级改造。


基地布局向北推进,运输效率逐步提升。公司运输配送采用自送和第三方结合的方式2,在已有条件下优化运行效率,同时加强对冷链管理,不仅在运输车辆、冷链仓库和经销商仓库中均设置温度监控系统,而且每月对三方外仓按照温度达标、仓储温度回传等指标进行考核,至21H1公司拥有30台运输车辆,并使用第三方冷链外仓34处。从报表来看,20-21年仓储和运费率分别为6.47和6.07%,高于行业内其他企业(平均在3-4%),主要系生产基地较少、运输距离较长所致。目前公司已在河南设厂,可进一步完善全国产能布局,增加对北方市场需求满足,并降低运输半径和成本,预计年节省运费超千万。


备注2烘焙原料在广东省内通过自有车辆配送,省外通过第三方物流公司,而冷冻烘焙在各地仓库至客户处物流由自有车辆承担,厂区和仓库间干线物流、偏远地区配送则由第三方物流公司承担。


高周转率贡献公司领先ROE水平。公司ROE水平近40%,远高于同行水平,详细拆解分析,一方面净利率水平在产品结构升级下,与烘焙同行一同保持较高水平,高于安井、千味等中式速冻,另一方面更核心因素是极高的周转效率,其中固定资产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显著领先,推测主要系需求景气下产能供不应求所致,此外内部经营管理高效亦有贡献。


  • 应收账款周转率:立高仅对部分直营客户给予账期,其余均执行严格先款后货。

  • 存货周转率:公司产品配送2-3次/周,客户下单1-2天内即可发货,且公司原材料采购周期较短,通常油脂、面粉、乳制品等1-2天采购一次,糖类5天采购一次,而南侨和海融等均维持3周左右供应。



(三)渠道狼性:渠道服务用心,执行力冠绝行业


1、核心能力:业务员扎实执行,对渠道服务意识强


系统化培训提高业务员专业性,逐步提高薪酬激励。销售提成实行阶梯提成,根据当地情况分设4个阶梯,区域代表收入达到1万-1.2万/月,大区经理年总包20-50万,销售整体薪酬逐年提升,17-20年销售人均年薪从9.4万提至12.4万。从赋能上看,新入职销售大多本科学历,且入职后需经过15-20天的专业培训,定期参加经验分享会、培训会议,整体能力素质更强。高激励、强赋能,叠加狼性文化,保证销售团队作战能力强。此外渠道利润10-15%,且每周配送2-3回,整体生意周转率较高,渠道回报丰厚。


经销商作用相对弱化,业务员负责市场拓展。冷冻烘焙由于在上下游层面与烘焙原料类似,且原料属于刚需且发展较早,各地已形成具备规模的经销商,常为区域性原料经销商,公司产品仅占10%-20%,若依赖经销商自行销售推广则积极性不足。此外,冷冻烘焙具备一定技术门槛和学习成本,因此终端开发时需要更高指导服务。在上述行业特点下,公司自19年起弱化经销商职能、缩减经销商费用投放,仅部分充当配送商或资金周转功能,实际市场开发更多依赖销售团队。


公司强调高执行力文化,业务员考核严格。奥昆业务管理类军事化,老板要求执行力第一,并进一步提出执行能力的提升,即往业务顾问发展并提高向客户推荐的专业性。从实际经营细节看,业务员每天需拜访6-8家客户,在客户处打开OA定位,每个月要求跑60家并重点关注30家,保证每个月开发5家新客户或3个连锁品牌,2-3个月开发一个中小客户,2-3年开发大客户。此外,每周需开会对销售任务总结,并向上级汇报接触重点客户,上级帮助二次回访。最终考核综合销售额和开发过程。


深度服务终端业内少见,渠道粘性持续强化。相较安井销售人员服务重点在经销商,立高服务重心向终端下沉,立高创业以来,始终以差异化服务为特色,并依托高执行力团队保证落地:


  • 高度重视技术培训和服务:公司总部组建20+人技术团队,同时每满300万销售额匹配销售兼技术人员,且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不仅有早期裱花手册、《九章算术》等实战经验汇编,同时在全国举办“烘焙百家讲坛”、“超级店长特训营”等各类提升终端运营力活动,持续提高下游客户对公司依赖性。


  • 提供实惠的营销和产品赋能:公司持续围绕终端设计所需新品,如美芝芝乳酪蛋糕、果立方水果蛋糕、天使白面包等多款市场热销产品,此外时常为企业提供定制营销方案,或者赠送各类烘焙小工具,使客户在优惠方面有更多“获得感”。


  • 扎实且高频的终端拜访:组建大规模服务团队(人数近千人,远高于同行),建立常态化、密集高频的上门拜访,任务到每人每天工作安排,20年上门服务近50万次。


2、完善布局:全国渠道覆盖领先,率先迈入精细管理阶段


已建立全国渠道网络,并在烘焙店场景筑牢优势,与对手形成差异。截止21年底,公司渠道网络基本完成全国覆盖,合作的客户数超过2700家,服务终端客户超过5万家,其中华东和华南为公司核心市场,占比达69.2%,其他区域通过从华南、华东工厂冷链运输供货,未来河南工厂建成后将更有效支撑北方市场开拓。此外,结构上公司经销渠道占比为主,与南侨、千味等直营模式形成差异,且下游场景主要为中小烘焙门店。


渠道布局由前期粗放扩张迈向精细化覆盖。公司经销商扁平化管理,全部为一级经销商,目前数量近1900家,远高于竞争对手,但平均规模较小,100万以下的经销商占比超80%。公司在继续完善覆盖、推进下沉同时,不断优化内部结构,重点扶持大经销商。17年重点将华南外地区经销商由覆盖多城市调整为负责单一城市,并在全国大规模启用三方外仓覆盖空白区域。18年公司则重点在华南等较成熟市场,停止与部分小规模经销商合作。19年取消经销商年返外其余返点,并把费用从向经销商投入,直接转向终端和做市场。


销售架构高度细化,不同事业部平行运行。公司根据子品牌划分成立营销中心,再对应烘焙、餐饮、商超、线上四大渠道分成不同事业部。各事业部配备销售总监,制定销售计划并匹配费用投放。事业部下根据地域划分48个大区,由大区经理统筹管理,制定考核目标及拜访计划。大区下设区域经理,分为销售经理和业务主任,分别负责原有烘焙店、新渠道的开发。基层为销售代表,18年后由1人多区域调整成仅负责1-2个城市,并实现预订单制,而对手需每人覆盖多城市乃至省份。销售团队根据渠道、地域、职责高度细分,利于对接不同需求、充分触及市场。


3、潜力渠道储备:切入山姆供应链,积累重客合作经验


山姆质控严格,开发性价比较高。山姆系统是沃尔玛旗下会员制超市品牌,近几年在国内发展迅速,其沿袭了美国严格的食安机制,对供应商筛选标准较高,且作为国内唯一的具备全国集采制的采购系统,加上单一品类供应商数量限制在少数头部内,因此开发成功后放量明显,整体性价比极高。


公司山姆渠道持续上量,其他商超、餐饮渠道逐步跟上。烘焙占沃尔玛销售2-3%,其中前三大供应商分别为恩喜村、奥昆和法国布雷多,前两大供应商占采购额80%以上。公司19年推出麻薯后在山姆快速放量,21年销售额超6亿,此外亦逐步承接瑞士卷供应,公司依托山姆渠道,持续打磨大客户合作经验,目前商超渠道中山姆占比超80%,构成主要增长点之一,此外公司餐饮渠道尚处导入期,目前销售团队90人,年收入近2亿。

三、未来成长:需求景气拉动,至25年CAGR约25%

(一)产能储备:募投扩建,预计至25年达32万吨


三地并进完善布局,达产后可达32万吨左右3现阶段公司产能利用率较紧张,优势单品甜甜圈、葡挞存在断货情况。本次上市公司拟投入募集资金12.0亿元,其中3.8亿元用于三水二期建设,预计将于2022年6月投产。同时投入2.8亿元建设华北卫辉基地,据反馈该基地已部分投产,预计22年产值达3亿元。此外公司21年8月公告,将“长兴基地”与“研发中心”项目变更为“华东生产基地项目”,引入自有资金适当扩大投资,进一步提高规划产能。预计全部项目达产后冷冻烘焙/烘焙原材料产能可至16.2/15.5万吨。技术与信息化层面,公司投入0.68亿用于升级信息系统。


备注3值得注意的是,需求快速扩张背景下,产能建设适度超前。21年实际产能/销售规模分别为17.3/14.5万吨,存在近3万吨富余,而22年河南工厂、三水二期均会投产,且华东工厂亦在同步建设,整体来看建设进度略超前,预计22-23年资本开支均在6-7亿水平,考虑21年底在手资金7.8亿,23年资金面或趋于紧张。


(二)渠道扩张:大B尝到甜头,小B决定未来


商超、餐饮渠道打开,山姆快速放量尝到甜头。国外商超、餐饮占冷冻烘焙主流,且需求比例较饼店更高,未来国内烘焙渠道有望发展为烘焙店、商超、餐饮、饮品店等并行。公司短期仍以烘焙渠道为主,但考虑到商超、餐饮等渠道技术、设备水平较饼店更低,且对时效要求更高,理论上对冷冻烘焙需求更大,公司现阶段已逐步发力商超,截止21年商超渠道完成销售额约7.7亿,并在山姆渠道实现快速放量,长期看也已提前布局餐饮,成立90人餐饮团队以提升服务能力。


得小B者得天下,经销商质量持续优化,深耕渠道加速下沉。中国市场区域广、碎片化,烘焙个体/小连锁业态分布广,但容量大。现阶段公司经销商数量多、体量小,对比安井、南侨等单个创收偏低,且在渠道管理上仍有优化空间。近年来公司经销商数量快速扩张,渠道从一二线往三四线乃至乡镇下沉,在空白市场补齐短板,同时在华南等偏成熟市场提升覆盖精度。假设地区营收与当地饼店成正比,若其他区域达到华南现阶段水平,测算下公司营收仍有一倍提升空间。4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受益于渠道布局提效、下沉,终端数目增加、单经销商体量增厚驱动营收快速增长。


备注4预计公司21年饼店渠道收入约18亿(总营收28亿),其中华南地区7-8亿,据窄门餐饮数据显示,华南区域面包烘焙店6万(全国36+万),若立高在其他地区饼店覆盖率、单店产品渗透达到华南水平,则饼店渠道营收可达42-48亿,仍有近三倍提升空间。


(三)产品延伸:发力丹麦和蛋糕类,品类拓展潜力十足


面包、蛋糕开发潜力大,未来或涌现更多大单品。国内集中在不需发酵的挞皮、糕饼、甜甜圈上,冷冻烘焙与烘焙业、饼店产品结构并不匹配,面包、蛋糕占比较低,未来提升空间较大。而公司以挞皮类切入,到甜甜圈、麻薯、蛋糕,品类发展脉络清晰,具体看:


  • 重点成长品类:重点发力丹麦系列、蛋糕类。丹麦类作为代表品类,未来是重点拓展方向(而吐司、欧包、调理面包等存在面包房多自产,且工艺、配料复杂等问题),如牛角、可颂、手撕包等均有企业在做。其中18-19年推出金枕面包和丹麦香肠面包,19年推出麻薯,至21年销售超6亿。此外,重点向西式糕点和蛋糕(嫁接原料优势)发展,如制作复杂的冷冻慕斯、瑞士卷快速起量,21年营收2.7亿(+2亿)。


  • 成熟品类:甜甜圈和挞皮逐步成熟,跟随公司自然增长。挞皮是成熟品类,13年后加快规模化、自动化,在渠道扩张、葡挞产品升级驱动下维持15-20%增长。甜甜圈是次成熟品,到21年营收2.8亿,同比增长约35%,未来预计跟随平均水平增长。


  • 培育品类:饼类、起酥类持续投入,继续培养潜力单品。饼类和起酥类毛利率偏低,21年分别营收1.8/1.2亿,占奥昆收入在11%/7%上下,相比20年占比下降,未来则继续培育潜力单品,如起酥类的蛋黄酥、饼类的豆蓉烧、黄莲蓉胚等。


四、投资建议:压力因素price-in,中长线竞争优势仍在强化,首次覆盖给予目标价100元,三年目标价170元

1、股权激励


绑定核心管理层利益,考核周期长、激励力度大,锚定收入CAGR为27%。21年7月公司发布股票期权激励计划,计划向9位管理层授予850万份股票期权,约占公司总股本5%,激励力度较大。其中奥昆负责人陈和军总获得41%份额,占总股本2.1%,较好打消了市场对奥昆负责人股权占比较低的担忧。从考核条件看,本次股票期权分5期行权,每次20%,条件为21-25年每年收入增速不低于40.0%/25.0%/24.6%/23.9%/25.9%,对应5年复合增速27%,对比行业未来20%左右增速,目标设置整体积极,有利于保证管理层稳定、激发积极性,为实现企业长远发展打下必要基础。


2、盈利预测


收入端:冷冻烘焙维持30%左右高增,酱料成为原料核心驱动,其他原料保持15-20%增长。烘焙整体扩容,加上冷冻烘焙渗透率加快,下游高景气拉动公司增长,加上募投扩产项目落地,公司向北方和下沉市场延展,对弱势区域响应和开发加快,产能供给紧张局面逐步缓解,公司有望迎来高速成长期。


  • 冷冻烘焙:始终作为战略重心发展。根据冷冻烘焙业务规划,在麻薯、甜甜圈、挞皮、慕斯蛋糕、蛋黄酥和挞液等大单品支撑下,叠加其他品类渗透,预计未来5年维持30%+高增。


  • 酱料业务:复合增长20%+,成为原料业务核心驱动。酱料业务主要来自全资子公司广州昊道,产品包括沙拉酱、可丝达等常温酱料,此外立高母公司也经营少量酱料,如冷冻夹心酱系列。后续随着产能瓶颈打开,有望成为原料业务核心增长点。


  • 奶油业务:产品升级、挞液放量,预计增速15%左右。奶油为公司传统业务,占收入比重已下降至20%以内。未来奶油增长,一方面来自产品结构升级,其中以价格和品质排序为稀奶油(动物奶油)>含乳脂植脂奶油>植脂奶油,公司当前含乳脂植脂奶油(价格比植脂奶油高50-60%)占比在60%以上,与海融的奶油结构相似(但毛利率比海融低5-10个点),在西南等内陆地区仍有渗透空间,另一方面公司20年停止外采挞液,并推进挞液和挞皮适配性开发,通过挞液自产实现快速增长。


  • 水果制品:保持在10%以内增长。水果制品包括果馅、果溶和果泥,其中果泥18-19年分别增长24%、33%,是水果制品增长主要来源,主因下游茶饮驱动拉动。而果馅、果溶主要应用于蛋糕,目前销售基本持平。综合预计未来整体增速不会太快。


利润端:年内来看成本压力较大,但在规模效应和结构升级下,长期净利率有望保持在10%左右。在规模效应体现下预计22-24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2.8%/12.7%/12.6%,而管理费用率在股权激励费用并入下,预计22-24年分别为7.5%/6.3%/5.4%。成本方面考虑油脂、白糖等价格上涨,预计年内压力仍大,理论来看或影响毛利率2-3pct(21年油脂上涨理论上影响4-5pct,但通过措施控制在3pct左右),但考虑烘焙用油脂锁单和提效对冲,预计22年毛利率为33.4%,而23-24年结合扩张期企业份额诉求、产能扩张下折旧摊销提升,即便成本回落但预计仍有一定压力,假设分别为33.5%/33.6%。


长期来看,公司当前运输率达6%左右,若省外工厂布局逐步完善,相比对手仍有2pct左右优化空间,同时人员费用上亦有1-2pct提升空间,考虑17-21年吨价CAGR为4.5%,长期净利率有望保持在10%左右,高于中式速冻食品水平(8%)。



3、短期跟踪


3-4月压力峰值逐步度过,5月起边际恢复。22年1-2月公司营收4.2亿,同比增长近20%,而3-4月起陆续受深圳、华东等地疫情影响,企业生产、运输和渠道拓展等均收到冲击,加上下游烘焙店客流量减少,3月份预计下滑10%以内,4月份环比3月略有改善,而从渠道结构来看,由于21H2商超渠道放量明显,单季度体量甚至超过烘焙店营收,但22年来因外部事件冲击,山姆渠道同比仅持平左右,整体商超增长11%,而烘焙和餐饮增长7-9%。面对压力公司积极应对,一方面积极细化渠道建设,积极对接社区团购、OEM代工、便利店和区域性连锁商超等,另一方面尝试推出C端预熟品类,如空气炸锅全熟葡挞、微波炉加热的脆皮菠萝包等,针对山姆渠道也计划补充3-4个新品,结合疫情影响减弱,故至5月份销售已逐步恢复,有望边际恢复。


展望全年,考虑外部环境影响,年初制定的目标完成具有一定不确定性,但若下半年外部环境回暖,公司积极追回损失,仍有望完成股权激励目标。而成本方面,公司一是对冷冻烘焙用油脂全年锁价,其次积极储备无油产品、开发低成本配方等,叠加内部生产效率提升,预计毛利率压力有望控制在1-2pct区间。


4、投资建议:压力因素price-in,竞争力实在强化,给予目标价100元,三年目标价170元,首次覆盖给予“强推”评级。随着餐饮工业化浪潮推动,冷冻烘焙迎来快速渗透期,公司作为冷冻烘焙龙头,相比竞争对手领先明显,且管理体制灵活、业务团队狼性,加上规模优势强化,未来有望充分受益行业扩容红利。短期来看,前期疫情和成本等影响已集中体现,5月起经营边际好转。


我们预计21-23年EPS预测为1.53/2.21/3.08元,对应22-24年PE为47/33/24倍,加回22-24年股权激励费8275、5463、3540万元后,利润分别为3.26/4.18/5.50亿,考虑到行业高景气和公司龙头地位,给予23年40倍PE,目标市值170亿元,对应目标价100元。


同时中性给予25年加回股权激励费用1999.15万元后的盈利预期7.08亿元,给予25年40倍PE,高成长赛道龙头值得乐观给予三年目标市值285亿元,对应目标价170元,首次覆盖并给予“强推”评级。

五、风险提示

产能释放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高成长企业盈利波动性较大等








附录:财务预测表

团队介绍

华创证券食品饮料团队立足产业深度研究,践行价值投资理念,行业研究框架成熟。自2019-202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两届第一名(2019和2021年),一届第二名(2020年)。2019-2020年金牛奖最具价值分析师,2019-2021年连续获得金麒麟、上证报等最佳分析师第一名。


组长、首席分析师:欧阳予 (全面覆盖食品饮料,牵头白酒、低度酒、基础蛋白&休闲食饮、餐饮供应链等四大领域研究)

浙江大学本科,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研究型硕士,5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研发中心,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2021年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第一名。


高级分析师:程航(覆盖低度酒精饮料,包括啤酒、预调酒、黄酒等,以及保健品)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硕士,曾任职于招商证券,2018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高级分析师:沈昊(覆盖白酒)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硕士,2019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范子盼(覆盖基础蛋白&休闲食饮,包括乳业、肉制品、饮料、休闲零食等)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3年消费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长江证券,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彭俊霖(覆盖餐饮供应链板块,包括调味品、连锁、速冻、预制菜等)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曾任职于国元证券,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研究员:田晨曦(覆盖白酒)

伯明翰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杨畅(研究支持)

南佛罗里达大学硕士,2020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刘旭德(白酒研究支持)

北京大学硕士,2021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董广阳:华创证券总裁助理、研究所所长、大消费组组长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硕士。13年食品饮料研究经验。曾任职于招商证券,瑞银证券。自2013至2021年,获得新财富最佳分析师五届第一,两届第二,一届第三,获金牛奖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届第一,连续三届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获水晶球最佳分析师连续三届第一,获新浪金麒麟、上证报最佳分析师评选连续三届第一。

欢迎关注华创食饮团队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5月29日发布的报告《立高食品(300973)公司深度报告:高速成长的烘焙供应链龙头》


法律声明:

华创证券研究所定位为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研究团队,本资料仅适用于经认可的专业投资者,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华创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资料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公司的客户。普通投资者若使用本资料,有可能因缺乏解读服务而对报告中的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

本资料来自华创证券研究所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若对报告的摘编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须注意的是,本资料仅代表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华创证券研究所后续发布的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华创证券的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可能独立做出与本资料的意见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本资料所指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入可涨可跌,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资料仅供订阅人参考之用,不是或不应被视为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订阅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华创证券不对使用本资料涉及的信息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通常基于特定的假设条件,提供中长期的价值判断,或者依据“相对指数表现”给出投资建议,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因此不能够等同于带有针对性的、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意见。普通个人投资者如需使用本资料,须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及相关的后续解读服务。若因不当使用相关信息而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华创证券对此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责任。

未经华创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资料的内容。华创证券未曾对任何网络、平面媒体做出过允许转载的日常授权。除经华创证券认可的媒体约稿等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如因侵权行为给华创证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华创证券保留追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利。

订阅人若有任何疑问,或欲获得完整报告内容,敬请联系华创证券的机构销售部门,或者发送邮件至jiedu@hcyjs.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